-
1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
2 # 禾川化學汪工
曹操消滅北方袁紹殘餘勢力和烏桓勢力最後一場戰役。張遼部擊破烏桓軍隊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此戰使得曹操基本統一北方,烏桓境地被摧毀,烏桓民族逐漸削弱,後期融入漢族和鮮卑,淡出歷史舞臺。
前期策劃當時大部分智囊團認為袁氏集團已成流寇,夷狄貪婪無親,豈能為袁尚所用!一旦我們深入征伐,劉備必定說服劉表從荊州襲擊許都。而謀臣郭嘉則表示“烏桓恃其邊遠,我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即使孤軍深入定能取勝。況袁氏與烏桓關係非同一般,而河北百姓對袁家仍有感情,一旦北方未定而南征,袁氏兄弟和烏桓聯手,新安定的北方各州也將丟失。而劉表不會聽從劉備襲擊許都,劉表除了坐談以外無所作為,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駕馭劉備,並不信任,若予以重任則擔心不能制住劉備,如僅予以輕任,則劉備不願為之所用。”曹操採納了郭嘉的建議,決定北征烏桓。
為運糧北上,曹操讓董昭修建了兩條漕運:一是“平虜渠”,一是“泉州渠”。當時的將領分別是張遼、徐晃、張郃、張繡、韓浩、史渙、鮮于輔、閻柔、曹純,清一色的都是會帶騎兵的,也就是此戰想用大規模騎兵速戰速決。然而,當時天氣不好,大雨連綿,大戰時間一拖再拖,直到烏桓方面有了準備!但是,為了安定後方,以後不被後方勢力侵擾,曹操還是不會放棄這次機會!
暗度陳倉天公不作美,也是一次機會。曹操找到當地嚮導田疇,田疇提供一條西漢廢棄的道路,可以經過無人防禦境地直插烏桓大後方。隨後曹操從大路撤兵,命人在路邊寫上: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使得烏桓信以為真,不做準備。曹操採納郭嘉建議丟棄輜重,輕裝前行,兵貴神速,以免敵軍有所警醒有所準備。
在田疇的帶領下,曹軍越過徐無山,經盧龍塞退出東漢邊境進入灤河上谷,艱難行軍五百里,在平岡轉而東向,穿越鮮卑地區,再次進入東漢邊境的山脈。此時的曹軍已經包抄到了烏桓的大後方,正沿到海的方向直線前進,即將把敵軍一分為二,決戰蓄勢待發。
白狼山之戰曹軍急行軍至白狼山附近,袁尚、袁熙與蹋頓單于、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才倉皇集結數萬騎向西迎敵。雖然烏桓軍以逸待勞,但是畢竟準備倉促頂不住曹軍精銳騎兵。張遼臨時獲得了曹操用來指揮部眾的麾旗,於是,指揮先鋒部隊衝向敵陣,曹軍的精銳騎兵與烏桓騎兵在白狼山下一場血戰。徐晃、張郃、韓浩、史渙、鮮于輔、閻柔、曹純奮勇爭先,數萬騎兵的大混戰,那是相當慘烈。混戰中,蹋頓單于當陣為張遼斬殺,烏桓群龍無首,最後終於被殺得四散奔逃,烏桓的主力騎兵開始全面崩潰。曹軍大獲全勝,斬蹋頓及名王以下十餘人,俘虜二十餘萬人。曹操收烏桓精銳,之後率其征討四方,號稱“天下名騎”,自此北方既定。
可惜,謀臣郭嘉水土不服英年早逝!班師途徑碣石,曹操志得意滿,遙望渤海寫下千古名篇《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3 # 歷史迷猴神通
白狼山一戰,曹操並不存在反敗為勝,最多勉強算是以弱勝強!
01.《武帝紀》記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烏丸過程中白狼山之戰的展開:
未至二百里,虜乃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眾甚盛。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這一次曹操突如其來的遠征,給了袁尚和烏丸很大的“驚喜”,在白狼山曹操和敵人主力相遇,登高遠望時看到了敵陣的瑕疵,張遼奉命出擊,一舉擊敗敵人大軍。最終這次遠征俘虜敵人二十餘萬。
02.《張遼傳》記載:在《三國志•魏書•張遼傳》裡,也記載了這一次戰役經歷:
從徵袁尚於柳城,卒與虜遇,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這裡重點突出了張遼的豪氣,在勸戰曹操後,張遼得到了曹操的指揮旗,於是他指揮曹軍大勝烏丸,斬了單于蹋頓。
03.《烏丸列傳》記載:在《三國志•魏書•烏丸傳》裡,記載了曹操出奇制勝的過程:
太祖自徵蹋頓於柳城,潛軍詭道,未至百餘裡,虜乃覺。尚與蹋頓將眾逆戰於凡城,兵馬甚盛。太祖登高望虜陳,抑軍未進,觀其小動,乃擊破其眾,臨陳斬蹋頓首,死者被野。
可以看出,在白狼山之戰前,敵人完全沒有料到曹操的到來。而在戰爭中,曹操臨場應變,抓住戰機,獲得了大勝!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三國志•魏書•張遼傳》、《三國志•魏書•烏丸傳》裡,所有的三條記載,都是曹操出奇制勝,一舉擊潰敵軍,完全不是反敗為勝。
-
4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白狼山之戰,是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萬騎大碰撞!
在這場壯懷激烈的騎兵大會戰中,曹軍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撒手鐧:斬首,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贏得會戰!
必須打的烏桓206年,曹操奪取青、幽、並、冀四州。
多數認為:烏桓太遠了,難以征討,而一旦深入北方,南方劉表極有可能前來襲擊!
唯郭嘉提出了烏桓必打的理由:
1、曹操以極短的時間平定四州,人心未服。而袁紹很得四州漢、夷民心,如袁尚利用父親的威望,將對四州的穩定造成巨大的隱患!
蹋頓在烏桓已經坐大,被當地人與當年匈奴的冒頓單于相比。一旦四州不穩,蹋頓必生野心!如此,形勢就複雜了。
2、蹋頓不就仰仗自己住得偏嗎?我們現在出其不意去打,一定出乎他意外,一定能贏!
3、劉表駕馭不了劉表。重用劉備,控制不住;不重用劉備,更沒什麼好怕的了!
說得好!曹操決心北征!
千里奇襲:速度、速度!207年3月,曹操開始北征。走到易縣,路程近半,郭嘉表示:太慢了!搞奇襲,就是要兵貴神速!
於是,曹軍留下輜重,輕兵猛進!
計劃沒有變化快!
曹軍走到無終時,正值雨季,道路泥濘,加之烏桓小股部隊的騷擾,大軍前進困難!
將計就計,隱秘行軍就在曹操鬱悶時,附近的豪強田疇前來投奔:無終這條路,不要走了!有一條已經廢棄了200年的路可以走,走不走?
眾將都很謹慎:田疇畢竟是剛來入夥的呀!他究竟幫誰還不知道呢!怎麼能聽他的?
曹操如是個沒主見的人,當年在官渡就不會相信同樣剛剛來投奔的許攸,去火燒烏巢了!
曹操一面公開退兵,在路旁立上牌子:雨季,走不通,我們等秋天再來!
暗地,田疇帶路,取道盧龍,繼續奔襲!曹軍一路行軍。塞外道路不通,他就鑿山填谷,拓寬了500多里路面!
直指柳城!
強敵在前,後無退路烏桓原以為曹軍已經退兵了,正準備好好休息,秋冬再戰時,聽說:曹操已經只有200裡遠了!
蹋頓吃了一驚,但他並不害怕!咱們都是騎兵,跑得快!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一口氣帶了萬餘騎!
強敵在前,後無退路!
斬首行動,曹軍的殺手鐧!白狼山,兩軍遭遇了!
此時的曹軍,正是行軍佇列,披甲者少。
而烏桓,密密麻麻,在前方虎視眈眈!
滄海橫流,方見英雄本色!
張遼摩拳擦掌,亢奮地向曹操請戰!
曹操登高一望,冷靜下令:張遼,準備出擊!
“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正是曹軍騎兵的撒手鐧!
白馬,面對囂張的顏良,張遼、關羽,一次突襲,直接把顏良弄死了!
延津,面對文丑的五、六千騎兵,曹軍五百多人一波猛衝,文丑撲街!
烏巢,前有淳于瓊萬于軍馬,後有緊急來援的袁紹軍,五千曹軍騎兵一夜破營,生擒淳于瓊!
此時的烏桓,人馬雖多,但佇列不整,不正是利於騎兵突擊嗎?
出擊!漢家騎兵!
電光火石之間,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對於白狼山激戰的描述,史書十分簡單。
《三國志.武帝紀》的描寫:
公登高,望虜陣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三國志.張遼傳》對此戰的描寫更少:
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我對這次激戰有以下看法:
1、單兵作戰能力,雙方應該相當。
後來三郡烏桓為天下名騎,我們有理由認為,此戰對手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
2、曹軍斬殺蹋頓、名王的手法與斬殺顏良、文丑基本相同:目標明確的斬首行動!
蹋頓這個大領導,靠的是聯合、收納,把隊伍拉這麼大的!他還缺乏戰功來威服各軍!由於草原民族對英雄的崇拜,蹋頓等人在混戰中很可能選擇靠前指揮!
善於指揮斬首行動的張遼(後來的合肥之戰,還差點把孫權弄死了),善於斬首行動的曹軍騎兵,遇上了佇列不整,指揮部靠前的蹋頓···結局,不言而喻!
3、曹軍透過斬首,造成了烏桓的崩潰。
戰後,二十餘萬部投降,可見,蹋頓死後,烏桓已經沒有替代蹋頓組織大軍的人物了!
從此戰來看,曹操之所以擊敗烏桓,主要是看出了烏桓的致命弱點:組織力差。
一方面,曹操一路加速行軍,彷彿“到了就是勝利”,對於擊敗烏桓完全不擔心!
另一方面,戰後,曹操又緊急整理烏桓騎兵,以為天下名騎!
顯然,曹操對烏桓騎兵的作戰特點是有了解的,他心中早已經有了取勝之策!
自東漢時,朝廷就經常征伐烏桓騎兵作戰;漢末爭雄時,袁紹、公孫瓚軍中,都有烏桓騎兵。曹操對烏桓騎兵的作戰特點是有了解的。當曹操登高一望,見敵軍陣容不整時,他就知道:他沒有猜錯,他勝利了!
-
5 # 小北史話
白狼山一戰對曹操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白狼山之戰的本質是消滅北方的烏桓勢力和袁氏殘餘勢力的一場鬥爭,自此之後,曹操正是一統中原,成為北方的霸主。那麼曹操是如何以少勝多、奠定此次勝利的呢?
白狼山之戰發生的背景經過官渡之戰之後,勢力最大的諸侯袁紹死亡,袁氏殘餘勢力逃竄,一直逃到了烏桓,烏桓自以為可以抵擋曹操,保下殘餘勢力,因而收留了袁紹的兒子袁尚等人。
此時烏桓的首領是蹋頓,此人掌控力大部分的烏桓勢力,而且佔據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之地,可謂是意氣奮發,渴望建功立業。在袁紹在世之時,給予了蹋頓大量的財物,與蹋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且袁尚等人還有不少的人馬,於是蹋頓毫無猶豫,收留了袁尚等人。
雖然袁氏集團在官渡之戰中以失敗告終,但是跟隨袁尚兄弟計程車族人馬仍然有十多萬。這些人是袁氏集團東山再起的資本,曹操也深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所以定要掃滅袁氏殘餘勢力,不然北方不能安定,那麼曹操就不可能全身心南下征戰。
白狼山之戰戰略的確定在曹操在徵求對烏桓作戰的意見時,曹操麾下的將領都持不同意的意見,這些將領認為:袁氏兄弟逃到烏桓,已經是日落西山,不可能再死灰復燃,並且烏桓沒有大志,不足以曹操造成威脅,而現在分兵去攻打烏桓,荊州的劉備一定回來偷襲,到時候追悔莫及。
除此之外,許昌離烏桓七百多里,曹操對烏桓的情況一無所知,如果率主力出擊,有莫大的危險,如果失敗,那就在天下再無立足之地。
曹操也明白此次出擊只能勝利不能失敗,但是不消滅北方的威脅,那麼就沒辦法南下,所以在曹操心裡這場仗一定要打,但現在最主要的是如何防備荊州的劉備。
瞭解曹操心思的郭嘉立馬說:“主公放心,劉備一定不會來偷襲,如何劉備的偷襲成功,那麼他很快就會成為劉表最大的威脅,所以劉表一定會組織劉備的偷襲”。曹操聽完,終於放心。
隨後郭嘉又說:“雖然我們不瞭解烏桓,但是烏桓離許昌七百多里,他們一定想不到我們會長途奔襲,所以我們出其不意,一定會成功”。聽郭嘉說完,曹操決定北擊烏桓,以絕後患。
白狼山之戰的經過戰略確定後,曹操立馬率領大軍出發,當走到易縣以被的無終之地時,大雨瓢潑,道路泥濘不堪,步兵和輜重部隊無法透過,而且烏桓早已得到曹操的行動,在去往烏桓的必經之路上設立了很多的堵截。
幸得謀士提醒,曹操找來一個深知此地地形的小軍閥田疇,田疇長期被烏桓壓迫,得知曹操要攻打烏桓很是高興,帶領曹軍避過烏桓的埋伏,從小路直奔離蹋頓兩百里的白狼山。
當蹋頓和袁氏兄弟得此訊息後,立馬集結了全部人馬,直奔白狼山。看到烏桓的軍隊陣型散亂,曹操命張遼率領一隻騎兵直插中心後向兩邊展開,攪亂烏桓的陣型,隨後曹操隨後下令讓主力部隊全部出擊,烏桓兵團大敗,烏桓大首領蹋頓被殺,其他首領全部投降,袁尚兄弟逃走。隨後不久,袁尚兄弟被公孫康所殺,至此曹操的北方威脅基本上消除,曹操正式統一北方。
白狼山之戰是曹操一統北方的最後一戰,至此最大的諸侯袁紹勢力煙消雲散,曹操正式成為北方霸主。
-
6 # 巴克線上
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曹操與烏桓的相遇,誰都輸不起,但既然是戰爭就必須有勝負。
白狼山之戰是場遭遇戰,也是場生死決戰。曹操戰敗,全部曹軍將覆沒於遼西,因為他們沒有退路。烏桓戰敗,整個烏桓將臣服曹操,他們同樣也沒有退路。
狹路相逢,勇者勝!智取!
曹操陣營猛將張遼拍馬下山,直衝敵陣,曹軍的精銳騎兵隨之傾瀉而下,與烏桓騎兵展開廝殺。烏桓軍士本來就畏曹軍虎威,現在見這般陣勢更加慌亂。張遼拍馬直取蹋頓,大戰二十餘合,未分上下。張遼佯裝敗走,等蹋頓趕來,猛然撥馬回身,乘其不備,刀光一閃,斬蹋頓於馬下。烏桓兵見主帥已死,慌不擇路,拼命逃生。袁尚、袁熙見勢不妙,急領數千騎兵奪路而逃。
回覆列表
白狼山一戰,曹操奇兵大破烏桓騎兵。散發弄舟為你通俗侃聊。
背景勝方曹操
東漢末年,天下亂,群雄爭鋒。中原北方出現了兩個老大,一為迎奉天子,立起漢家正宗招牌的曹操,一為錢、糧、兵、地最多的袁紹。二虎早晚一博。
公元200年,曹袁開打,戰事中曹操節節勝利,其間袁老大病亡,其子袁尚、袁熙負力抵抗,最終敗逃,袁氏地盤盡歸曹操。
袁尚、袁熙逃至遼西烏桓遊牧部落,伺機反撲。
敗方烏桓:
烏桓也作烏丸,原是東胡部落聯盟中的一支。漢朝時北方有兩大遊牧民族,一為匈奴(內蒙古一帶),一為東胡(東北一帶)。東胡部落為匈奴擊敗,餘脈南潰,歸附漢朝,在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生存。
漢末戰亂,右北平(遼寧朝陽西部、內蒙古赤峰南部和河北省的東北部地區)、漁陽(北京市密雲區)、上谷(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一帶的烏恆部落出現了一個烏桓王:蹋頓。
強時歸附,弱時來襲。是遊牧民族對付中原政權的一慣作法。看到漢亂,塌頓數次向河北擴張侵擾。幽州太守公孫瓚常與為戰。袁紹為搶幽州地盤,與烏桓結好並聯姻。
袁紹擊敗公孫瓚拿下幽州,烏桓亦有出力。
袁尚、袁熙逃到烏桓不是瞎跑,是想做為反擊曹操的陣地。袁家的殘餘勢力和跟遷至烏桓的百姓,有十餘萬戶。烏桓已經開始助力對袁家的失地進行滋擾。
遠征曹操需要在打不打烏桓上,拿出方案來。打吧,路遠,怕荊州劉表和依附劉表的劉備,借虛來攻。不打吧,後院不安生,烏桓和二袁時不時的挑釁,很鬧心。
於是開會,大多數人擔慮劉備會生事偷襲許都,唯有謀士郭嘉進言:我們剛拿下的袁家地盤,恩惠還沒實施,根基還不穩。如果袁尚和烏丸鼓惑民心,覬覦中原,我們就時時不安穩了。而南邊的劉表不過是個坐著空談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控制劉備,不會給予劉備太多重任。何況我們遠征胡人偏地,趁著他們沒有防備,突施攻打,就能大獲全勝。
曹操採納了郭嘉的話,決定遠征烏桓。
征伐烏桓,易行的路是靠海岸的一路。公元207年五月,曹操率領大軍抵達無終(今天津市薊縣),兵臨塞口,準備出濱海道,過碣石,進攻烏恆老巢柳城(遼寧省朝陽市)。
可是天公不做美,夏秋季節大雨連綿,海邊的地勢低窪,道路泥濘,“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進軍時間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秋七月。
此時的烏桓也已經有了準備,在要口上投入了兵力。這樣看來似乎只有退軍這一條路了。
這時曹操的貴人出現了,他叫田疇,是一位名士。他率領宗族和依附他的數千家百姓避亂隱居在徐無山(今河北玉田東北二十里),其間公孫瓚與袁紹都聞其名,徵召封官,田疇都沒答應。
可能是他厭惡烏桓從前多次侵擾,殘殺郡中計程車人官吏,加上曹操手中有正宗的天子王牌。曹操應召他時,他痛快地答應了。
田疇熟悉河北地理,向曹操獻策,說還有一條路,可以從盧龍出發,直到柳城。這條路雖然自漢光武帝年間以來,塌陷破敗無法通行,但內中另有隱蔽的小路可以穿過。如果我們率軍暗中返回,從盧龍口越過白檀的險要之處,從空曠地帶出來,就可以達到奇襲烏桓的效果。
曹操大喜,率軍返回,又在水邊路上立了一塊大木板,寫上:“現在是盛夏時節,這條路不能通行,先等到秋冬時節,再重新進軍。”敵軍偵探兵看到木牌,真的以為曹軍已經撤兵了。
曹操讓田疇率領部下作為嚮導,登上徐無山,過了盧龍,經過平崗,登上白狼山,到了距離柳城二百多里的地方時,敵軍才警戒覺悟。
交戰烏桓軍聽聞曹軍繞襲,蹋頓與二袁立刻倉促揮動主力數萬騎兵前來幹仗。當時面對蜂擁而至的敵騎,曹操也是忐忑,因為為了急行軍,軍士大多去甲輕裝,現在他也沒想到烏桓的警覺提前了。
一場遭遇戰,一場退無可退的血拼戰。
曹操,大略之人,遇事稍驚即穩,他看到了烏桓騎兵雖然人吼馬嘶,煙塵滾滾,但卻豪無陣法,只如蠅湧。
後世入祀武廟的大將張遼此刻也熱血賁張,危急關頭,眼放毅光,請命為前軀抵敵。曹操拍了拍他肩膀,競自將手中的指揮旗交給了張遼。
張遼率徐晃、張郃、曹純、史渙、韓浩等一干猛將,引軍直衝敵軍纛旗最多處。
殺聲震天,這數支在與當年袁紹軍鏖戰過來的曹操精兵,以一當十,逆向衝殺,徑入烏桓中央首腦之列。
激戰中,張遼、曹純首先殺近了烏桓王大旗下,血光濺處,蹋頓亡命馬下,大旗被奪。頓時,烏桓軍更加慌亂,曹操二梯隊再次跟進,烏桓軍大敗,屍橫遍野。
一戰定乾坤。烏桓騎兵雖然驍勇,但團戰配合能力不強。人數雖多,其間卻夾雜著很多早先掠來的漢人,本無訓練。蹋頓一死,群龍無首,逃的逃,降的降。
烏桓經此一戰,元氣大傷,曹軍繼續攻破柳城,烏桓敗逃的奔向另一鮮卑部落,投降的被曹操分化內遷,走向漢化。還有部分精騎被引入軍中,跟隨曹操南征。之後,烏桓一族逐漸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
曹操沿海岸回軍,路途艱苦,殺馬充飢,掘地三四十丈取水,行到竭石山(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曹操登高望海,寫下名篇《觀滄海》:
回到許都,曹操賞賜了之前諫言不可遠征的手下,說道:這次出兵,實在危險,雖然僥倖獲勝,全靠上天保佑,不能作為常規的作戰手法使用。你們的諫勸都是萬全之計,所以相賞,以後只管直言。
曹操雖然這次兵行危險,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曹操行事果決,大局上敢於一博。這點在胸略上已高於常人,諸葛亮亦有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