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橋sunny

    樊梨花故事最早可上溯到唐朝,都是些傳說、話本,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

    但令人奇怪的事,一些具有史料性質的史志和稗史,也記載了樊梨花的事蹟,而且時間、地點非常明確,連故址遺蹟都說的很清楚。比如河北省的《蔚縣縣誌》、《東三省古蹟遺聞》中的威寧營、《鎮西么土志》中的鳴沙山(沙山藏營)的故事。

    究竟哪個是對的呢?

    現在從另外一條線索分析。

    樊梨花的事蹟主要是跟薛丁山有關,我們從薛丁山入手。

    歷史上有沒有薛丁山這個人?沒有。但薛仁貴的大兒子薛訥很像薛丁山的原型。

    薛仁貴離世之前,薛訥一直做藍田縣令,直到武則天掌權,提拔他為幽州都督、檢校左衛大將軍,在邊疆頗有戰功。(注意年紀:那年薛訥四十九歲)。

    玄宗時代,薛訥與十萬寇邊的吐蕃軍隊作戰,大勝。

    薛訥這人平時不喜歡多說話,遇事沉著,在戰場上敵人越兇猛他打的越狠,《舊唐書》和《新唐書》都記載了這一點:其用兵,臨大敵益壯。

    但正史上是沒有記載薛訥的妻子的,更何況,人們津津樂道的樊梨花與薛丁山的故事發生在貞觀年間,那時候薛訥還只是個縣令。

    回過頭再看,遼寧歷史名城:本溪的威寧營。據說樊梨花的點將臺就在威寧營城北牆下。但仔細探究這個傳說,發生在貞觀年間,其一、當時薛訥(薛丁山的原型)還在做縣令,不可能打仗。其二、我研究唐史有些時間了,如果有女將出徵不可能不出現在正史上,何況薛訥不存在的話,薛仁貴和樊梨花又是什麼關係呢。

    也就是說之所以有這個傳說,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為了當地做宣傳,諸如旅遊、歷史文化底蘊等。第二、百姓太喜歡樊梨花這個人了,她勇敢、敢愛敢恨、寬容大度,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優良品質。

    心裡的這個念想總得有個地方寄託,因此,大家也樂見有這樣的遺址出現。

    但歷史上確實有很多像樊梨花那樣的女性,孟母的慈母風範、梁紅玉的愛國精神,還有日軍侵華時像趙一曼那樣的女中豪傑。

    金戈鐵馬,巾幗英雄,雖是評書小說,也是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濃縮和寫照。

    話雖如此,萬事沒有絕對。像賀蘭山西側的樊家營子,當地人相傳是樊梨花徵西時曾經在那裡紮營。很多人相信這件事。

    孰是孰非,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比起現實中的渣人渣事,我們的生命中有這麼一個美好的形象,足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北齊後主高緯是一個賢明之主,北齊會不會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