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劃過天空的拖鞋

    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發明使對土地的爭奪代替自然界威脅成為了人類進化的主要動力,所以一些石器應運而生,而此時貿易文化也停留在以物易物階段,此時物品的價值取決於置換者雙方需求,而不取決於物品的真是價值,例如,你有兩把石錘,我有兩把石斧,雙方互相對手中的物品有需求,那麼石錘就與石斧等價。你有兩隻羊,我有兩把石錘,雙方意見一致進行交換,那麼石錘的價格就是一隻羊,價格完全等同於自身需求和他人過剩資源。

  • 2 # 歷史是杯酒

    新石器時代,石錘可能沒有價格~

    什麼是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是指以打磨結合的方法制造石器的時代。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大量的使用陶器,也開始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飼養一定的家畜,生活也逐漸的穩定下來。中國大約在距今1萬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大約有1萬多處,較有代表性的考古文化遺存: 河姆渡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草鞋山遺址、龍山文化遺址等等。

    新石器時代的器物

    中國的良渚古城遺址於2019年7月6日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下面就以良渚文化來說說新石器時代的器物。良渚文化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300年,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錢塘江流域的東北部、東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鐲、柱形玉器等諸多器型。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良渚石器磨製精緻,新出現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鐮和階形有段錛等器形。這些都是新石器時代器物的特徵,主要強調的是打磨結合。

    新石器時代的生產關係

    新石器時代晚期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氏族間的聯絡也趨於緊密,形成了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聯盟。這時候不同地區互通有無,有了交換和貿易。所以可能會出現出售石錘的情況。但是這時候貨幣沒有產生,只是簡單的物物交換,所以石錘的價格也就無從考證了。

  • 3 # 掌上歷史

    距今約12000年前,中國歷史進入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產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在這場革命中融入了人類的思想,說明開始有了人的意識活動,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漸漸的提高,使得人類逐步適應當時的生活環境。因而人類在長期的實踐中,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也學會了馴化和飼養動物。 在採集經濟的基礎上,積累了經驗,獨立地發明了農業。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發展,一方面是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另一方面是由於人類重視農業生產、注重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人文因素。在民族學上則將農業分為刀耕火種、鋤耕、犁耕三個階段。農業的興起和定居生活作為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中國的新石器時代經歷了初、早、中、晚四個發展階段,農業和定居從萌芽逐漸趨於成熟,建立起適應不同自然環境的經濟形態,文化創造也逐漸繁榮起來,孕育出很多影響後世的農業社會傳統。

    一、新石器時代初期

    年代大致在距今12000年至8500年前之間。此時農業剛剛萌芽,人口和聚落很少,所以中國目前的考古發現還不多,但已能看出南北方由於緯度的不同,各自採取的生存措施有所不同。

    二、新石器時代早期

    年代大致在距今8500―7000年前。這一時期的遺址比上期顯著增加,表明農業和定居生活都有了較大發展,人口也有了較快增長具有代表性的如 裴李崗文化 。因1977年首先發現於中國河南新鄭裴李崗而命名。是目前已知的華北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距今8000―7000年,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段以後的文化面貌。居民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種植粟等作物,以磨製工具等作為農具。

    三、新石器時代中期

    年代大致在距今7000―5000年前。這一時期是中國全新世以來環境最溫暖溼潤的時期,多數地方的年均氣溫比現在高3―5℃,氣候帶大幅北移,各地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在這種環境背景下,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走向了全面繁榮。具有代表性的如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生產工具以較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有較發達的農業,作物為慄和黍。仰韶文化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說明中國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

    四、文明的醞釀起源

    距今5000―4000年前是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其中龍山文化最發達,這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到頂峰的時期。與此同時,各地之間的文化聯絡也進一步增強,經歷了新一輪的文化整合,一些發展快的地區率先出現了國家或原始國家,開始了中國文明起源的歷史程序。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 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五、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特點

    1.農具的使用。由原來的天然石器到打製石器。

    2.耕作方式。由刀耕到耜耕,耜耕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農業進入“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

    3.畜牧業的發展。此時人類已經馴化並飼養豬 、羊、狗等。農業、畜牧業的產生,使人類的經濟從舊石器時代以採集、狩獵為基礎的攫取性經濟轉變為以農業、畜牧業為基礎的生產性經濟,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4.原始農業採用的是刀耕火種。不僅代表著生產力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種農業生產的耕作方式,這一點在我看來是有進步意義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發生標誌著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一個飛躍,標誌著人類在“生活資料生產”方面,從較多地依靠、適應自然轉為利用、改造自然 。

    六、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1.農業、畜牧業的產生,使人類的經濟從舊石器時代以採集、狩獵為基礎的攫取性經濟轉變為以農業、畜牧業為基礎的生產性經濟。

    2.農業革命使人類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農業生產的週期性勞動,要求人們較長時間居住在一個地方,以便播種、管理、收穫。

    3.農業革命為以後一系列的社會變革創造了物質基礎。獲得較豐富的食物來源,使人口得以增長,並可使一部分人去從事維持生存以外的活動,從而產生新的社會分工和物品的交換,還使某些人有可能積聚財富,導致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人類發明了農業、畜牧業。

    總結: 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促使人類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甚至是革命性的變化,人類從舊石器時代的遷徙生活逐漸轉為定居生活 正是如此人類才有野蠻走向文明。農業革命為後來的社會變革創造了豐富物質基礎。這就使人口得以較大的增長,並使一部分人有時間和精力去從事維持生存以外的活動,從而產生新的社會分工和物品的交換,還使一小部分有眼光和頭腦的人有可能積聚財富,也是因財富分配的不均衡,才有了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最終導致原始社會的崩潰。人類由野蠻走向文明。

  • 4 # 烽火野史

    石錘這類文物基本上價格很低,真有人有興趣買可能也就幾十塊就可以買到。

    為什麼呢,首先新石器時代石錘百分之百算出土文物,按規定都是歸國家所有,不能買賣的,所以正規的拍賣公司裡是不會出現這種出土的東西的,即使博物館也不能以購買方式徵集,因為交易的違法性,所以它的流通是受限的,價格也會受影響,就像盜墓出土的東西肯定比流傳有序的東西來的便宜。

    其次,更重要的是新石器時代石錘只是具有歷史研究價值,沒有商業價值。說實在的不管是新石器還是舊石器時代的石錘、石鏃等石器,他們都是實用器,實在沒什麼美感,乍一看與河邊的石頭差不多,藝術價值是很低的,從欣賞的角度看這類文物並不被人喜歡,收藏的人也很少,所以價格很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看待電影院4月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