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嘴痕
-
2 # 清晨詩話
《孔融讓梨的真相》
1、孔融媽媽買梨回來啦,進門就說大家快洗洗手過來吃梨啦。一大盤晶瑩剔透的梨放著,引人讒蟲。
仔細一看孔融發現不對勁了,除了一個大的梨其他都是乾癟瘦小,母親平時那麼精明一個人,買東西絕不會這麼吃虧的。
2、孔融想起昨晚父母親的談話,因為父親年齡漸高,要及早定下家族繼任人。作為孔家掌門人,孔子嫡傳二十世孫,人品是最主要關鍵。想到這四歲的孔融露出了微笑。
3、孔融連忙拿起那個最大的梨,稍微停頓了下然後遞給哥哥說,哥哥你比我大,這個梨就讓給你吃吧。
4、孔融知道自己已經佔據主動了,最終誰吃了這個梨不是關鍵,只要自己能堅持推託兩次就能穩超勝券。哥哥比我大,食量也比我大,所以他應該吃那個大的,我吃小的就可以了。
5、毫無疑問最終孔融勝出了。
6、雖是戲說,但是孔融其人性格確如此。多年後孔融屈於曹操幕僚,在一次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
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
7、結果是,孔融毫無疑問給曹操殺了。
-
3 # 斯文卿相
《三字經》上說:融四歲,能讓梨。四歲的時候,就知道把梨讓出去,也因此為後人稱頌,但這裡的問題是,一個梨有什麼了不起,讓出去就讓出去唄,或者他就是為了討大人喜歡,從而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呢?
梨樹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現在,梨當然不是多稀罕的東西,市場上,大約幾塊錢就能買到,然而古代,尤其是孔融所處的時代,就不一樣了。
有關於梨,最早的記錄出自《詩經·秦風》:山有苞棣,隰有樹檖,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窪地裡生長著如雲的山梨。
據後世考證《詩經》成書於春秋,也就是說。春秋時期,人們才知道世上有梨這麼個東西,但還是野生,並未掌握種植的方法,導致到了漢朝,到了孔融所處的東漢,班固就在《漢書》當中說:淮北滎南河濟之間千樹梨,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班固
東漢時期,家裡有梨樹的人,那待遇就跟千戶侯一樣尊貴富裕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北魏,農學家賈思勰才在《齊民要術·插梨篇》中這樣寫:種者,梨熟時,全埋之。經年,至春,地釋,分栽之……
也就是說,到北魏前後,人們才掌握了種植梨子的方法,從此,梨子這種珍貴的水果,才像王謝堂前燕一樣,飛到尋常百姓家,乃至於我們現在見到,都不覺得有多稀罕。
梨子的經過大致如此,從發現到掌握成熟的種植技術,經歷了近千年的時光。從這個層面講,倘若孔融處在北魏以後,讓個梨應該不是多稀罕的事,也沒什麼可值得後人讚譽的。
但,在他所處的東漢時期,處在家裡有幾株梨樹就相當於千戶侯的年代是沒有比梨子更珍貴的東西了,
所以,孔融讓梨,不可能有更高的要求,因為大人也拿不出比梨子更珍貴的東西。
讓梨
按說這樣的年代,這樣的水果,一般人是肯定享受不到,但孔融什麼人,孔子十九世孫,泰山都尉孔宙的兒子,妥妥的名門之後 ,官家二代,所以,就有資格見到了梨子。
估摸著當時他也是第一回見到,畢竟,這種東西只能嚐個稀罕,不能當零嘴一樣,沒事就拿兩個解饞,也正是由於稀罕的緣故,孔宙就將幾個梨子擺在桌面,看看孩兒們的做法。
這個時候呢,孔融就脫穎而出了,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
只拿了一個小的,問孔融為什麼,孔融特別講到了一個“法”, 什麼法?孔家的看家本領禮法,具體是什麼禮法?儒學的精髓,八端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當中的孝、悌、禮,為什麼這麼說,從那段小故事當中就可以看出:
禮
長者命,不敢辭,謂之孝;輒引小者,把大的留給兄弟,謂之悌;大人問話,回答的有理有據,謂之禮。
著重說明的是,其時孔融只有四歲,正是當今呼之為熊孩子的年齡,卻在巨大的誘惑面前,表現的如此節制,一個讓梨就處處體現出了儒家的精髓。
古人讀書首重“修身”,有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三等,無疑,孔融屬於上等,生而知之,並且還能將之融化到血液當中,成為下意識的行為。
小孩
孔宙有這樣的孩子,能不驚喜嗎,後人看到這樣的孩子,能不為之感慨並百般讚譽嗎,所以,孔融讓梨並不是小事,我們從中看到的是,小小年紀,在巨大誘惑面前,也能心地純正,並隨之體現出來的一種風度,而這種風度 ,別說現在,即便放到以後,也應該是十分稀缺的。
參考文獻:《詩經》、《三字經》、《世說新語》、《齊民要術》等
-
4 # 強哥說文史
孔融讓梨的故事,闡述了兄弟之間友愛、謙讓的美德,引申出後世要遵循公序良俗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
這是我們家喻戶曉的典故,大人們經常拿這個故事來教育小孩。
然而,如果你讀過這個典故出處的原文記載,你會發現幾個有趣的文字。據《後漢書·孔融傳》李賢作注的《融家傳》記載:
(孔融)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有趣就有趣在這句“宗族奇之”這四個字上。
一個小孩子的行為,為什麼會讓眾人感覺驚訝和奇怪呢?
按照常理我們會認為,孔融家族之所以會感覺到驚訝,是因為一個四歲的小孩子竟然這麼早熟,在字都沒有認全,更遑論是非對錯觀的年齡而懂得謙讓,確實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是不是因為孔融的行為打破了人們固有的觀念和認知,對世俗預設的行為準則和分配方式進行了一種新的詮釋和理解,所以才會“宗族奇之”?
如果是第二種,我想,孔融讓梨的故事才會更有意義。
比如,當我們普遍認為小孩子應該得到更好的東西的時候,然而我們是否有反思過,父母在資源分配時的初心是什麼?是否能夠儘量做到各取所需、公平公正呢?如果過於偏向一方,那對其他人會造成什麼心理影響?
如果一味地牽就小孩子(或弱者),傾向性明顯偏移,這會讓其他大一點的孩子(或強者)感覺到不公平而心生不滿,不利於公序良俗的穩固建立以及社會風氣的良性迴圈。 -
5 # 緣禦寒
《孔融讓梨》體現了孔融懂得遵守公序良俗的優秀品質。
原文: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華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白話釋義: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李賢註解的《後漢書·孔融傳》中的《融家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此文出自清朝餘嘉錫所寫的《世說新語箋疏》
回覆列表
在孔融讓梨中,孔融認為自己的食量小,就將大的梨讓給了哥哥,族中的大人都認為孔融早慧,都認為他是個奇才,以後會有大作為。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華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最早在《世說新語》對事件有了詳細描寫,說明了孔融遵守公序良俗的美德,不過現在對於孔融讓梨有了新的理解,變成了良好美德,成為了大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我認為這種教育是錯誤的)
曾經有一句話有些人一輩子被童年治癒,有些人一輩子治癒童年。(或者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