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癌症患者最害怕聽到說你的癌症復發了或者轉移了,這讓本來積極治療的患者來說,無疑是個打擊,也讓醫生很頭痛。因此,癌症在治療期間不能鬆懈,要注意預防,防止復發。

    什麼原因導致了癌症的復發和轉移?

    免疫力低

    正常的細胞不停進行新陳代謝,機體免疫系統隨時都在監視和及時消滅這些突變、惡變的細胞或癌細胞,如果發現異常,對體內外的致癌物和癌細胞失去抗擊力,可能會導致癌症的轉移。

    患癌體質未變

    癌症患者之所以患癌,是癌性體質,如果本身身體的內環境沒有得到改變和改善,那麼癌細胞會不斷繁殖、出現復發和轉移的現象。

    生活方式不健康

    癌症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會繼續開始抽菸喝酒,千萬不能放鬆警惕,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及時改善。

    癌症轉移途徑

    血行轉移

    癌細胞進入血管後隨著血流會進行遠處轉移,比如骨頭、肺部等;

    蔓延到鄰近部位

    比如腸癌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其他多個腫瘤,蔓延到附近鄰近器官;

    淋巴轉移

    如胃癌會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肺癌出現肺門、鎖骨淋巴結轉移等;

    種植轉移

    癌細胞脫落後種植到另一個部位,一定要遵醫囑配合治療,並注意觀察身體變化,定期進行復查。

  • 2 # 胖達說健康

    惡性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就是具有無限增殖能力,並且能透過人體淋巴道血管遷移到其他器官。

    早期癌症經過手術/化療/放療後如腫瘤細胞被清除殆盡,是可以治癒不會出現復發轉移。中晚期腫瘤經過治療後體內仍有殘留腫瘤細胞,就是這部分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導致了復發轉移。

  • 3 # 天堂的角落a

    癌症復發也多方面原因吧,手術不徹底,病理分型不好是意復發的那種,有的人不當回事,可能許多年不復發,有的處處小心,可能沒多長時間就復發,這給個人體質有很大關係吧……

  • 4 # 美中嘉和聊腫瘤

    癌症帶給患者和家屬無數的難題,除了治療方面的,還會對使患者有很大的心理負擔,比如難以預料是否會復發,不知道目前的治療是否造成了其它的轉移等等。

    轉移和復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轉移是指癌細胞透過多種途徑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轉移既可以是初診時的情景,也可以是治療後複查新出現的情景。

    癌細胞在患者體內不斷生長,初期的時候並不能轉移,因為它們還無法進入迴圈系統,比如淋巴系統或血液系統;但是癌細胞不斷生長同時伴著進一步的基因突變。當這些癌細胞終於進入淋巴系統或血液系統時就開始發生轉移,進入迴圈系統的癌細胞並不是一定會發生轉移,只有最終在某一個或多個部位開始生長才是。有研究顯示轉移導致90%的癌症患者死亡。

    有些患者奇怪為什麼治療後還會發生轉移的情況呢?目前來講,無論是手術還是放化療等其他治療方式,都無法100%將腫瘤消除。即便可以實現,潛在的隱患依然存在。因為有一些癌細胞已經在患者體內落地生根,形成肉眼及影像學都無法看見的微小病灶,伺機待長。這些殘留的癌細胞及微小病灶是日後轉移或復發的元兇。前幾天還接觸一位結直腸癌患者,2年前發現的立即做了手術,當時患者和家屬都考慮放化療太痛苦,就沒有接受化療輔助治療。今年2月發現轉移到肝部。後續治療剛剛開始。

    下表列了一些癌症的常見轉移部位:

    復發是指經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腫瘤消失,複查時發現病灶區域性又出現新生癌組織。還是在原來的位置上病理相同的癌細胞(除了復發現實中還有新發癌症的情況)。

    對於為什麼會復發,醫學界認為和患者的基因、體質、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

    一聽到轉移復發,大多數患者都會覺得恐怖和絕望,似乎等於被宣判了死刑。如果治療後按照醫生要求定期檢查,對於轉移和復發是可以及早發現的。大部分復發的情況還是更容易處理的:如果患者身體條件適宜,且復發轉移的部位比較侷限,還是有手術治療的可能性的。如果是復發部位較多不適合區域性治療,則可以考慮化療、靶向治療等全身治療為主的手段。

    轉移或復發能否避免與患者病期的早晚、治療是否合理徹底、術後輔助治療方案選擇是否合理,以及患者是否能夠遵照醫囑定期複查等因素都有關係。

    如果病期早、治療得當、複查及時、生活方式健康、心態積極,復發的機率肯定要低一些。但不得不承認,即便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也不能完全避免復發。

    對於患者說,在做到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一定不要背太大的思想包袱。正如上面所說,情緒心態對於是否會復發轉移以及復發轉移後的治療效果也有一定的作用。

  • 5 # 為腸之道

    人體內有免疫系統時刻在監視著體內的變化,就像人類社會時刻有警察在維持社會秩序、打擊犯罪一樣。因此每一個癌細胞從一誕生那一刻起就會面臨著免疫系統的圍剿。

    據估計,一個正常人每天可以產生100-200個癌變的細胞。毫無意外的,絕大多數癌細胞都被免疫系統滅殺掉了。只要免疫系統足夠強大,癌細胞是沒有生存機會的。

    所以,癌細胞能夠復發和轉移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人體免疫系統不強。所以癌細胞在遷移過程中會一直成功地躲過了免疫軍警的巡查。

    第二個條件要癌細胞不會跟周圍的其它細胞緊密地貼合在一起。正常的細胞,不管是在哪一個器官裡,細胞之間的連線是非常緊密的,根本不能夠輕易移動。

    但是癌細胞不一樣,它們細胞之間的連線比較鬆散,很容易就從癌組織上脫落下來,從而遷移到其它部位。

    癌症的復發則是由於某些狡猾的癌細胞會進入靜止期,不分裂成癌細胞,在免疫系統看起來就像不活動的正常細胞一樣,因此未加以滅殺,其實就是一些潛伏的伺機破壞的特務。但是一旦在某些條件下這些癌細胞就可能會復活,重新大量繁殖。

    阻止癌細胞的轉移和復發,加強免疫力是一個關鍵所在。

  • 6 # 戴黃冠穿黃袍

    身體的內環境,就像種水果和莊稼一樣,每樣植物有它最適宜的生長環境。癌細胞就是種子,身體就是土地,土質變了,所以癌細胞開始生長蔓延了。

  • 7 # 科學閏土

    如果在治療後經過一段癌症無法被檢測到時間後又發現了癌症,稱為癌症復發。復發的癌症可能在它剛開始發現的地方,也可能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當癌症擴散到身體的新部位時,就叫癌症轉移,但是仍然以剛開始部位的名字命名。例如,前列腺癌可能在前列腺復發,可能會轉移到肝臟中,肝臟中的癌症與之前的前列腺癌性質一樣,這兩種情況都是前列腺癌復發,被稱為複發性前列腺癌。在接受癌症治療後再發現了癌症,首先需要檢查癌症是否和以前的癌症型別一樣或者還是新型別的癌症。

    癌症復發的型別

    區域性復發:癌症在最初發生部位復發。

    區域復發:癌症已經進入到了最初發生部位的淋巴結。

    轉移性復發:意味著癌細胞透過身體迴圈系統轉移到了身體的另一個器官部位,與初始部位有一定距離(如肺、肝、骨骼或大腦)。

    癌症復發往往更具有侵略性

    手術治療腫瘤時並沒有切除全部癌細胞,一些無法發現的微小腫瘤細胞未被清除,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會快速增長和迅速傳播。令人震驚的是,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癌症手術會增加轉移風險。最新的研究進展也顯示:手術後的系統性炎症反應促進了腫瘤的出現和轉移,手術期抗炎治療可以顯著減少腫瘤的生長。

    癌症對治療產生了抗藥性:如同細菌抗藥性一樣,癌症細胞也可以對治療產生抗藥性,雖然化療或放療可能已經殺死了大部分癌細胞,但其中一些細胞未受影響或者發生突變,在治療中存活下來,這些癌細胞可再次生長並出現癌症復發。

    一般而言癌症復發間隔時間越少,情況就越嚴重。

  • 8 # 腫瘤何大夫

    癌症的治療存在著兩大難題:一個是癌症的轉移,一個是癌症的復發。癌症為什麼會發生復發轉移呢?如何預防癌症的復發轉移?

    癌症作為一種惡性腫瘤,復發轉移是有別於其他疾病的特性,不同於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是一團硬塊為中心,向周圍組織器官伸出多隻腳,橫行霸道,肆意侵犯,不但如此,癌細胞還喜歡長途旅行,遷徙至遠處組織,造成擴散轉移,有些擴散轉移在早期階段很微小,人們(醫生)無法透過現有手段觀察清楚。因此,即便有的時候醫生認為你的癌症是早期,但過了一兩年出現了復發或者轉移,就是當初診斷時可能沒發現這些微小轉移。

    癌症復發轉移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腫瘤初始治療不徹底,如果診斷不到位,治療方案不合理,手術切除不夠徹底腫瘤有所殘存,或者術後治療不規範,都可能為腫瘤復發轉移留下了禍根。此外,癌症病人體內長期存在癌細胞,手術、放、化療 消滅了體內絕大多數癌細胞,但患者體內一般仍存有100萬左右不活躍、靜止期的癌細胞,此類癌細胞是目前手術、放療、化療解決不了的。

    不得不說的是,和癌症發生一樣,同樣的遺傳背景,不同的生活習慣,造就了一對雙胞胎一個得了癌症、一個卻非常健康。如果一個人不幸得了癌症,治癒後,不注意飲食習慣,不注意遠離菸草酒精等外在環境,當然又可能造成癌症捲土重來。

    如何預防癌症復發轉移?首先需要按照醫生意見,做好定期複查,其次要做好內修自身、心寬體健、運動強身、飲食保健、遠離致癌因素(菸草、究竟、不健康的飲食、不健康的工作環境等)。

  • 9 # 康文草堂

    這是癌症防治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基本上就解決了癌症導致的生命威脅的問題。

    據現在研究發現,癌症90%以上死於併發症,而不是死於癌症本身。絕大部分併發症又是在復發轉移過程中出現的,因此,控制了癌症的復發與轉移,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導致癌症復發和轉移的因素有如下幾種:

    1心理不輕鬆。

    這可是最主要的因素。有人說過,對癌症的恐懼,比癌症本身更可怕。確實不假,不少癌症患者,心理壓力很大,一有風吹草動,就弄得惶惶不安。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從性格上講,癌症愛找那些總是悶悶不樂,愛發脾氣,焦慮抑鬱不開心的人。調查發現,81.2%的癌症病人患癌前遭受過不良事件的打擊。在心理學上,壓抑自我、愛生悶氣被稱為"C型性格",它甚至被叫作"癌症性格"。這種性格的人得上了癌症,心理陰影面積更大,更難以擺脫。

    中醫常說,癌由心生。就是指癌症與心理、性格息息相關。心理壓力大,會導致整個人體精神、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發生紊亂,免疫功能下降,抗病力不足,自愈力不夠,癌症面臨的壓力增大,壓力成為復發與轉移的動力。

    2 治療不徹底。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治療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可以說,癌症治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據有關資料,癌症只有15%是在治療期間復發與轉移,85%發生在康復期。癌症復發與轉移90%是發生在五年以內,超過了五年,複發率盡10%左右。

    因此,癌症在第一個五年內,是一點不得馬虎的,堅持治療,不要懷著僥倖的心理。治癌症好比用手壓彈簧,持續往下壓,一旦壓下去了並不需要太大力氣維持,可是一鬆手,就會反彈,要很大力氣壓住。

    中醫治病,有一個原則即效不更方,又稱守方,就是說某方劑有效,在病機與證型沒有改變,治療有成效時,不要對方劑作出太大的變動。我的一位肝癌患者,一度在4年之內守方,直到今年年初,因為家庭原因,身體出現了波動,調方一次之後,又再守方。該患者自2007年確診以來,至今十一個年頭,除了有脂肪肝以外,原發灶消失,沒有復發和轉移跡象。

    效不更方還有另個含義就是效不更醫。只有同一位醫生,才有可能保持處方不變;醫生更換了,方劑自然也變動了。有的癌症患者性急,總想急於求成,在一位醫生看一段時間,自認為沒有效果,又去找另一位醫生。聽說哪兒有好醫生,就找上門。如同掘進,這個挖幾鋤頭,那兒挖幾鋤頭,時間耽誤了,財力物力人力消耗了,就是沒有挖出一口井。

    3 複查不規律。

    癌症既然是一種慢性疾病,就要尊重這個規律,按照規律辦事。癌症的變化尤其在癌症恢復期,是很緩慢的。需要定期復發,才能捕捉到蛛絲馬跡。

    有的患者,只願意服藥,不願意複查,存在一個逃避心態;還有的人,懷著僥倖的心理,認為癌症好了,就好了,自己沒有感覺到異常,不願複查。其實,很多癌症在轉移的初期,並沒有出現異常和不適。比方說,肺癌骨轉移,有的很早以骨痛為首發症狀,有的有多發骨轉移,卻沒有痛感;同樣地,肺癌腦轉移,剛開始沒有頭痛頭暈或步履不穩的表現。

    由於癌症緩解期,發展速度比較慢,定期複查,在一次由於腫瘤很小沒有被發現,可能下一次例行檢查中能看到。一般地,癌症病人,在前兩年,每三個月複查一次;第三到五年,每半年複查一次;滿五年以後,每年複查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不治療,就沒有複查意義。邊治療,邊複查,這就是積極防禦的措施;如果只複查,不治療,是消極等待的策略。

    4 飲食不節制。

    人體的一切物質和能量主要靠飲食進行補給,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應該把飲食看做藥物一樣重要的地位。不少癌症的產生與飲食有關,稱為病從口入,所以在癌症防治過程中,要把食物當成藥物一樣,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多吃,哪些少吃,都要心中有數。前不久,一位身體很壯實的胃癌患者,在胃癌術後,本來恢復得很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經常吃烏龜鱉鱔,大葷大油,不到兩年就復發,後不治歸西。

    中醫認為,藥食同源,中藥要寒熱溫涼等四性和辛甘酸苦鹹等五味的不同。四性就是對待用法,溫藥治涼病,熱藥治寒病;涼藥治溫病,寒藥治熱病。五味分入五臟,味辛入肝,主散;味鹹入心,主軟;味酸入肺,主收;味甘入脾,主緩;味苦入腎,主堅。藥物如此,食物也是如此。

    中藥的四性五味,實際上是反映中藥的物理性質。所謂物理,事物的內在規律或道理。四性五味是從整體去認識藥物和食物的作用,與現代科學不同,從化學成分去認識食物。以牛奶為例,中醫認為牛奶色白,味甘性涼,有養陰潤燥的作用,對痰溼、血瘀或實熱者慎用,不能作為大眾食品。現代科學則認為,牛奶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礦物質、微量原則,似乎使用所有人群。這種認識顯然不對,牛奶容易生溼生痰,所以不少小兒攝入牛奶後,稱為虛胖體質。況且,僅從蛋白質來說,牛奶與其它動物性食品,沒有差別,抹去了食物之間的差別。

    在中醫的食療學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食療,有利於防治癌症復發與轉移,食補不如藥補。

    5 勞逸不適當。

    勞逸不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過度勞累,一是過度安逸。正常的勞動和鍛鍊,能夠促進氣血的流淌,增強體質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腦力。

    中醫的五勞傷,就是指勞逸不適當,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視傷血,指過勞;久坐傷肉,久臥傷氣,指過逸。無論過勞還是過逸,都會導致氣血執行障礙,對於癌症病人來說,值得注意的。

    中醫認為飲食勞倦則傷脾。勞倦,勞指勞累;倦,指安逸。《說文解字》說:“倦,罷也。罷者,遣有罪也,引伸為休息之稱。”勞逸不當會傷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因此,會造成人體氣血不足,也就是免疫力下降。免疫力是最好的抗病力、自愈力,免疫力不足,癌症就會復發與轉移。

  • 10 # 皇木七香來風

    你可反訴他補償五十萬。

    你受到極大精神創傷,因為殺了一個生命,而最終原因是狗主沒牽繩子。

    五萬之說完全沒依據,而狗主與狗的精神依戀也遠遠低於殺生的精神創傷。

  • 11 # 深藍醫生

    沒有原因,癌細胞轉移是癌症固有的生物學特性。

    癌症之所以是世界難題,就是因為癌細胞本身具有一種特殊功能,這種功能與生俱來,這就是癌細胞能從母體脫落,這些脫落的細胞如同一粒種子,既可以脫落在腹腔(胸腔)形成種植,也可以進入血液、淋巴液,隨著血液迴圈和淋巴迴圈到達全身各處,並在適宜的部位再次定植。

    在疾病早期,也就在癌症初始形成的階段,如果能夠在癌細胞尚未對周圍組織構成明顯侵犯以及沒有轉移的時候發現,就能夠透過手術的方式,把這些細胞組織整體切除,達到完全治癒的目的。

    但是因為很多癌症早期沒有症狀,很難早期發現,還有部分癌症侵襲性強、惡性程度高,即使是在早期階段就已經出現了癌細胞的轉移,這時,即使切除了肉眼能夠看到的癌組織,但實際上已經有相當數量的癌細胞已經透過血液迴圈、淋巴迴圈轉移到了其他的部位,這也是癌症會在後續出現復發轉移的機理。

    綜上,癌症的復發轉移有時是難以預料的,因為目前的醫學技術還沒有達到能夠監測人體某種細胞的水平。所以,診斷癌症後即使已經早期切除,後續也要長期複查,防範癌症復發的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河釣,可以夜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