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秘自然
-
2 # 一條游魚張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且全球各地對地球植被的嚴重破壞,廢氣的嚴重排放,地球的臭氧層被破壞,從而造成南北極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板塊產生運動造成地震海嘯的迸發,火山爆發等等一系列連貫因素造成全球平均氣溫越來越高,從而造成冬天的天氣氣溫沒有之前的冷
-
3 # 躲進小屋成一統
全球變暖氣溫上升是必然的結果,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沒有冬天了,南北極融化 地球變水球 人們開始了水上生活以及外星球太空生涯。
-
4 # 三妮的幸福一家人
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吧,可能以後都是這樣的暖冬了,新聞上經常報道,南極冰川融化。全球氣侯變暖,導致天氣無常,自然災害增多,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我們大家要保護生態環境,從自身做起,出門少開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減少空調使用量,不破壞植物,保護環境也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加油
-
5 # 豫東小夥兒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今年比往年,不是冷的比較晚,而是2019年冬天整體氣溫偏高造成的假象。我們的氣候出了大問題,很顯然,這是多年來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重大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想想咱們小時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數九寒天,隔幾天一場雪,雖然天氣寒冷,但是我們兒時的記憶是溫暖的。全家人圍坐火爐旁,看著窗外雪花紛飛,雪中的孩子們歡聲笑語,這是一幅多麼溫馨動情的畫面。然而長大後發現,氣候一年不如一年,夏天越來越熱,春天秋天越來越乾旱,而到了冬天,竟然沒有一場像樣的大雪。我們在感慨兒時美好記憶流逝的同時,不得不反思我們對環境的破壞:我們的地球怎麼了?我們未來遭受環境的報復麼?如何保護我們的地球環境?
-
6 # 當牛皮遇到真皮
有些地方確實如題主所說,最近幾年的冬天確實沒有往年冷了,但我覺得這有可能是區域性的氣候變化所致,也有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我在南方,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冬天,家鄉的池塘還有河道兩旁都會結很厚的一層冰,數上會結出很長一根冰柱,很多人都會生凍瘡,還有家裡面過年的時候那些剩飯剩菜不用冰箱都可以存放很久!
但是現在的冬天卻再也沒看過小時候那樣的場景,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直接原因有以下幾點:
1.週期性的變化
從近百年看,上世紀20年代以前是冷週期,20至40年代屬於暖週期,40至60年代又是冷週期,60年代至80年代又進入曖週期。按照這個推算,到本世紀初至20年代都是暖週期。
2.太陽輻射的影響
地面上的熱基本上是太陽輻射來的,當太陽輻射能力加強的時候,地球變暖和了,反之則出現了冰期。太陽輻射能力又為什麼會變化呢?過去我們是一點也不清楚,現在我們已認識到太陽正在進行著規模巨大的核聚變反應,產生出光和熱,因而輻射能力隨著反應的階段不同而發生變化,應該是可以相信的。
3.火山爆發
火山噴出大量碎屑物長期懸浮空中,會使地球從太陽那裡得到的熱量減少。1980年5月18日和25日,6月12日,7月22日,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聖海倫斯火山發生了4次大爆發,每次爆發,由菸灰組成的巨大蘑菇雲迅速上升,宛如一次氫彈爆炸,霎時間,天昏地暗,大白天驟然變成黑夜,伸手不見五指。由於火山塵隨著氣流在天空移動,這一年中國長江流域出現了明顯的冷夏,8月尤為反常,以上海為例,月平均溫度只有24.8℃,比正常年景偏低3.0℃。一點不假,火山爆發確實使一些地區氣候變冷了。這樣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不僅影響了當地的環境,還會影響到全球氣候。所以當火山爆發沒有那麼頻繁的時候,氣候變暖也就理所應當了。
4.地球內部溫度的變化
今天地球所含放射性元素蛻變時產生的熱比散失掉的熱要多,因此地球內部溫度在增加,促使地面也變得暖和。 這個應該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5.科技因素
主要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歷程中,同時還伴隨著化石燃料的焚燒,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人類對於不清潔能源如石油,煤礦的過度利用,汽車尾氣、工業排放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正是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導致了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又導致冰川融化,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簡而言之,科技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也導致了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不宜居。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國家已經有了“人造太陽”,有望在2020年投入使用,將逐步取代傳統能源。
氣候變暖對人類來說有利有弊,人們可以趨利避害,一方面充分享受曖冬帶來的種種方便,另一方面調節自己的行為,消除暖冬帶來的不利影響。
回覆列表
地球一直在變暖,我們的冬天不太冷是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冷空氣不願南下,與大氣環流異常有關。太陽射點不斷南移,氣壓帶,風帶也在南擴,擾動較小,冷空氣南下小。
在一個受到厄爾尼諾影響。
在一個空氣當中的浮塵,工業氣體等形成了溫室效應,熱量散不出去。導至冬天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