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釣行者徐

    釣魚裡經常會遇到魚兒拒食的現象。例如在同一片水域,同一個釣位,你今天頻頻上魚,魚獲甚豐,但隔天再釣,也許一天下來,不管你是換餌也好,換位也好……想盡一切辦法,可能浮漂還是一動不動,一魚難得,空護而歸。這樣魚獲迥異的現象還很多,也往往令釣魚人疑惑不解。

    但魚類為什麼有時攝食強烈,有時又食慾全無呢,是哪些具體的原因造成魚不吃食,停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咬鉤)的呢?我認為,魚類拒食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涉及到魚類學、魚類生理學,氣象學,生物學等多學科方面的知識。但我不是這些學科類的專家,要從學術的理論上去揭秘魚類拒食的原因,我無能為力。在此我只能以實踐釣魚中積累的經驗談談魚類拒食的原因和應對的辦法。

    一、水體本身的問題

    它的生存離不開水和氧氣。在缺氧的水體裡,魚類與人一樣會感覺很不適,為減少氧氣的消耗,也是魚類生存的本能,就會在水裡少遊動,減少進食或拒食。“肥水魚難釣”這是釣魚人的共識,所謂的“肥水”就是水質受到汙染使水中含氧量比較低的水體,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造成水體溶氧量低的因素。

    一是用各類汙水作為補充水源,在這樣的水域中由於褐藻、甲藻等過多過盛,有的還含有過多的礦物質和腐殖質,水質肥,在夏天日光長時間照射下,各種藻類分解時不僅會消耗水中氧氣,還會產生有毒物質,影響魚類吃食,甚至死亡。

    二是在多年未清淤,魚塘中魚的密度高,又得不到氧和活水補充的老魚塘,魚會因缺氧而浮頭,無心吃食。

    三是有些水域中生長著大量的水草,封閉了水面,水體從空氣中得不到氧氣的補充,遇上日照強,氣溫高等天氣,魚類感到窒息就會上浮換氣而不食。以上這些就是造成水中含氧量低魚不咬鉤的主要原因。

    應對的辦法:

    1、 選擇雨天出釣。因為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雨水的注入使水中溶氧增加,魚類覓食的慾望強烈。

    2、在缺氧的水域中垂釣我們可以採用釣浮,釣離底的技法。因為在這種水域中上層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魚兒大多集中在中上層活動。

    3、 溶氧低的水域水溫升高快,降溫也快,春夏兩季更為突出,白天與早晚相比,溫差很大,一般應遵循釣早不釣午,釣冷不釣熱,夏釣淺、冬釣深的原則。

    4、選擇適合魚類對口的釣餌,在含氧量低的水域中素餌要好於葷餌,味道清淡的釣餌要比濃烈的釣餌更受魚類的喜愛。

    二、低氣壓天氣

    此天氣是影響魚類吃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釣魚人經常遇上的,它主要的形成和形式表現在:

    1、天氣悶熱,無一絲的風,水面靜止不動,魚在水體裡萎靡不振,不思進食,漁諺說的好“水不動、魚不跳、風不吹、魚不咬”。

    2、春霧而雨,冬霧即晴。霧長時間籠罩不散,造成無風,氣壓低,魚類沉於水底,很少活動。

    3、刮東南風使大氣中水分增多而氣壓變低,水體不能從大氣中吸收氧氣,水中嚴重缺氧,魚在水底感到極度的不適,不得不浮頭呼吸。

    明白了低氣壓天氣魚不咬鉤的原因,就有了應對的辦法:

    1、找有水流的地方(如池中或塘裡面的進出水口)下鉤,水流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釣淺水或有水草樹叢處,淺水處上下水流對流快含氧量高,水草樹叢處由於光合作用比別的水域溶氧量要大。

    3、流動性的水域水體含氧量充足,是低氣壓天氣釣魚的首選。

    三、氣溫水溫的變化

    氣溫的變化直接作用於水溫 ,而魚是變溫性動物,對水溫的變化反應敏感,直接影響其生長、活動和進食。多數魚類最佳攝食,都有一個上限溫度和下限溫度,其幅度因魚種不同而異。鯉魚在水溫15—25度時吃食最為強烈,10—15度或25度以上則較弱,10度以下食慾減退,4度以下就會完全停止進食。

    鯽魚的適應性最強,攝食的上下幅度最大。青、草、鯿等魚類攝食溫度上下界限也比較寬。喜熱性肉食魚類如鱤、烏鱧以及黃鱔、甲魚等攝食溫度相應要高,入冬後或潛入深水,或藏於洞穴和泥中,不思食。

    冷水性魚類則喜歡在低溫的水中覓食。因此,我們在垂釣時就可以根據魚類的不同習性,攝食時對氣溫、水溫的要求不一樣的差別,靈活多變的採取相應的垂釣辦法。

    1、垂釣之前測水溫,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用手入水一試.夏天即使地面溫度不高,如果水燙手、也不宜下鉤,冬天即使地面溫度很低,水不很冷,魚類還會活動覓食,是可以釣有所獲的。

    2、抓住春、秋兩季垂釣的黃金季節,這兩個季節一般天氣溫和,水溫不冷不熱,為魚兒活動、覓食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也是釣魚人出釣的好時機。

    3、不一樣的季節,不一樣的氣溫、水溫條件下,垂釣時要選擇合適的釣位,如在冬天由於氣溫低,水底溫度要比表層溫度高,魚多在深水處活動,選在深水處做窩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餌料不對魚口

    餌料在釣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施餌魚不吃有幾個原因:

    1、在有些魚塘裡的魚類由於人為的長期投餵某種魚飼料或食物,形成了一定的偏口(這在投餵顆粒餌料的魚塘裡最常見),如魚吃慣了腥的,你用香的魚餌去釣,魚就不會咬鉤。

    3、在釣魚比賽中由於所用餌料的成份或味道、狀態等不合魚的吃口,也會造成魚不吃食。

    4、用受到汙染的餌料(如你的手接觸到異味的東西象汽油什麼的,就會直接汙染餌料)或變質的餌料去垂釣,都會造成魚的拒食。

    應對的辦法:

    1、去餵養的魚塘釣魚時,儘量用原塘顆粒垂釣,如找不到原塘顆粒,用商品餌配餌時也要在味道與所餵魚料的味道接近。

    2、外出垂釣或去比賽時要多帶幾種不同性質的餌料(葷的素的最好都帶上),再根據試釣找出適合魚食性的釣餌。

    3、注意細節,避免餌料受到汙染,垂釣時魚餌現開現用,不用變質的餌料。

    五、水位的變化

    水體的漲落對魚類覓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江河、水庫等水域下雨發汛期,新鮮水不斷注入水體,同時又給水體中帶來大量的有機食物,加之水中的溶氧量增高,魚類活動頻繁,四處覓食,攝食量大增。

    退水或排放水體時,由於水中食物鏈發生變化,原有的某些食料流失,中間食物中斷,引起魚類生活的恐慌,就會遊向深水處而無心尋食。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高密度的精養魚池中,水體長時間保持穩定的狀態,魚類由於呼吸不斷消耗氧氣,水中溶氧越來越低或自然水域水質長期沒有變化,形成了“死水”都會造成水中缺氧,也會出現魚不吃食的現象。因水體變化影響魚類攝食,我們可以用“寧釣漲水前,不釣落水後”,“漲水釣邊、退水釣中”這兩句漁諺所說去應對。

    六、水體在消毒後魚不吃食

    通常水太肥和為了治療魚病,或在我們所說的以天收費的“黑坑”裡釣魚,魚塘老闆做手腳等因素,就會投入氯化銨,漂白粉,生石灰等化學物,這些東西影響魚的攝食是決定性的。

    1、氯化銨是一種化肥,主要是消毒劑,只要一下它嗆的魚全部浮在水面根本不吃食,並不時的在水面跳動。

    2、漂白粉,學名是“次氯酸鈣”用於水質淨化和魚體消毒劑,它一入水,魚也不吃食水質變清,同時水裡含有大量的氯氣魚也受不了,嗆得魚在水裡煩躁不安,到處亂串。

    3、生石灰,學名氧化鈣也是一種水質淨化劑和消毒劑同時是也是水質中和劑用來調節水的PH值即酸鹼度,把它投入水裡,魚也不吃食。

    七、魚類處於繁殖期或患病

    每年魚類都會有個生殖孕育期,在這期間魚類忙於產卵繁殖後代,無心覓食。但在繁殖期間的前後一段時間,魚類要攝取大量食物來維持或補充產卵消耗的能量,會有個攝食高峰期。 而魚類一旦患病,食慾下降,尤其是鰓部病害,可使魚類呼吸困難,食量大減或絕食。對魚類因患病而不吃食,是沒有什麼辦法可想的。

    魚類拒食的原因遠遠不止筆者以上所敘,這就要求我們釣魚人要從魚類外界生活環境、魚的自身、和人為因素等等方面去分析和探訪魚類拒食的內外因關係,在實踐釣魚中不斷總結,找出一定的規律,再科學的掌握魚情、水情、釣魚環境的具體情況,改善錯綜複雜魚不吃餌原因,就一定釣有所獲。

  • 2 # 榕樹技能

    如果大家都不開口,就是天氣原因,那早點回家哦;如果別人釣到魚,而你沒有,可以更換釣位或餌料試試。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難釣魚的季節,因溫度高氣壓低加劇了水裡溶氧低,魚不活躍就不會開口。如果夏天實在在想釣魚,建議選擇釣魚時間,一般上午或夜釣,另降溫當天,特別是有小雨的天氣是釣魚的好天氣。

  • 3 # 涵涵和嘛嘛

    魚是遇到急事了,要不就是酒勁還沒過來,等是最好的辦法,一天不行就等兩天,兩天不行就等三天,總要有吃飯的那一天。

  • 4 # 遊釣有魚CN

    魚不開口,也是釣友們比較關注的問題,下面就兩個方面來說說這種問題如何解決。

    判斷是否進窩

    「魚津」

    “魚津”(魚星、魚泡、魚筋兒)是魚呼吸或者遊動過程中產生的氣泡。透過觀察魚津來判斷窩中是否有魚時,首先要學會區分“魚津”和地津。高溫季節,在水底有淤泥,大量的沉積物會發酵產生沼氣,形成氣泡露出水面。這氣泡大小不一,位置固定,且上升至水面即破碎。

    真實的魚津通常大小比較均勻,因為有魚的粘液,所以不易破碎,並且在水面移動。

    「漣漪」

    風平浪靜時尤為明顯,這是由於魚在水面翻身而產生的區域性波紋。在有微風的情況下,仔細觀察,忽然有較大的交錯波紋出現,也是魚進窩的訊號,但需辨別大魚翻身,還是小魚鬧騰。

    「渾濁」

    當我們在淺水區域垂釣時,俗話說“水清則無魚“,淺水區域裡,有魚群彙集的中央大多水色會相對混濁一些。相對混濁的水體,會保證水底光線較弱,魚類能夠較好的隱蔽本身,不會被掠食者捕殺。其次是由於鯽魚、鯉魚這類底息魚通常都是在水體的中下層遊動的,常常在淤泥中掘食、攪動,會使得水底的汙泥被攪動起來。當我們在淺水區域垂釣時,儘量選擇光線較弱的暗水區、水色相對混濁的區域,這些都是漁獲的保證。

    「浮漂有動作」

    浮漂有動作,但是提竿卻未中魚,這種情況較為複雜,除小魚鬧窩,鰱鱅進窩也會使浮漂有動作。

    當鬧小魚時浮漂會出現反覆上浮下頓感非常不穩定的漂相。當鰱鱅鬧窩時,我們提竿刺魚會偶爾錨到魚體,當浮漂出現標準的頓感動作時,雖然沒有中魚的感覺,但是偶爾子線上還會帶有粘液,這是鰱鱅魚鬧窩比較好的一種證明。

    不開口/解決方法

    一、天氣狀況不佳,氣壓低,水溶氧量低,魚的活性差,甚至出現起浮的情況。這種情況,窩料的氣味雖將魚引過來,但魚吃食慾望差或燥動,見星不見口,即使你的魚餌再美味魚也不會輕易開口。

    解決方法:擇時垂釣。

    二、水底有嚴重的虛底或淤泥底,魚進窩吃食時攪動的水流形成虛底,魚看不到餌的位置或不願到底吃食。或醬層太厚,餌調得過硬,致使餌料陷於淤泥中,目標魚無法獲取。

    解決方法:餌料調軟、蓬鬆,掛鉤小一點。也可減輕鉛皮的重量,使得餌鉤懸起來,離底五釐米到十釐米即可。選擇窩子的左、右,或是前方作釣效果更好。

    三、老塘裡的滑口魚、競技池裡的回鍋老魚,經過多次死裡逃生,會更加謹慎小心,變得更為狡猾,吃窩不吃餌,稍有異動便逃之夭夭。

    解決方法:停止打窩,在餌料上做文章。餌料要做的軟、黏一點,增強附鉤性,避免魚兒幾次試探之後出現脫落,並且經得住猾魚的試探。把漂調靈,以便及時抓口,在釣鯉魚時還需避免頻繁提竿,會驚跑魚。

    四、漂、線、鉤的搭配,餌料的狀態和味型存在問題。

    解決方法:這是最為常見,且最為複雜的問題,無法針對性的給出答案,但有規律可循,嘗試才能找到答案。

    針對不同季節和魚種,適時調整餌料味型,儘可能滿足魚兒的進食偏好,小藥需謹慎使用,化學刺激物極易造成死窩。餌料狀態儘可能調到蓬鬆,軟,小,以提高魚兒咬鉤的適口性。

  • 5 # 釣魚大全
    1.精選不同釣位釣點

    選擇適宜的釣位釣點,要掌握好魚本身的三個規律:一是覓食規律,兒貪戀餌料,哪裡有食物就會往那裡聚集。二是求氧規律,魚對氧的需求不亞於人類,有氧則歡,缺氧則死。三是溫變規律,魚兒也是怕冷怕熱的,隨著天氣的變化,會隨時隨地游到水溫最適宜的地方去。諺語說“春秋釣陽夏釣陰”,所以根據氣候的不同選擇好的釣位也很重要。

    2.摸準魚的“口癖”

    魚在長期生存的環境中,由於水域、水情、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人為的飼食習慣,便養成了魚的某種口癖。在野河裡垂釣,當斷定是用餌問題時,你可試著換釣餌,譬如你用的是酒泡小米撒窩、蚯蚓裝鉤,無魚問津,可以換別的餌食再試。喂窩一段時間還不行,再換一種餌試驗,如果換過幾種餌料還是不行你可以新增一些神經刺激類的小藥,比如與佳德國魔水或者與佳資訊素,這種神經刺激類的小藥可以在短時間內刺激各種淡水魚類的神經以及嗅覺,使其迅速聚集,並毫無猶豫的吃進釣餌。倘若是在家魚塘釣,由於養魚池對外開放,實行收費垂釣,雖為釣手提供了良好的釣場,但釣手們很快就會發現,在每個池塘裡,經常換新魚,每一次魚先前的餵養方法各異,較難把控,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得用神經刺激類的釣魚小藥了。

    3.試釣不同泳層

    夏季氣溫高,氣壓低,水中溶氧少,魚兒浮游在水域的中上層。針對這種情況,採取半水釣就比較好。久晴不雨、連續陰天、夏天的午後等,當氣溫高、水溫高、氣壓低時,魚兒難以忍受水中的缺氧狀況,便浮到水面或水的中、上層遊動、覓食,這時如果採取底釣,往往釣不到魚或收效甚微。晚秋的上午,特別是頭天晚上氣溫較低時,應在水較深處,或深淺交界處垂釣,水深約1.5米左右為好,當太陽昇起,氣溫上升時,再到淺水處垂釣;冬天垂釣必須釣深、釣遠、釣背風處。掌握了這些原則,就必有收穫。

  • 6 # 一杆打野

    釣魚人最忌諱魚不開口,主要原因有很多,場地一般有野釣,放養,斤坑,黑坑。

    我們主要說下野釣,很多釣友包括自己也一樣,拿好裝備看好天氣就出發了,可到了場地,打好窩和好餌料半天都沒動靜。最鬱悶的是旁邊釣友也不斷上魚。這種情況首先端正心態,能很確定今天適合釣魚,接下來分析餌料味型是否搭配正確。對於釣點是否瞭解,有漲水,水流,密度都有關係。

    魚情也很重要,小雨鬧窩就不會有大魚,選擇魚竿長度也要注意,正常池塘4.5米鯽魚竿就行,到河邊湖庫作釣就要5.4米以上魚竿才能發揮作用。

    釣魚就圖個樂趣,有魚沒魚重在參與

  • 7 # liyouyu47025

    如果是很輕微的,可以適當增加“誘“,比如餌料中增加一些刺激魚開口的香精,或者多多逗魚。如果是氣壓過低或嚴重缺氧,那就沒有什麼太好的方法,有條件的可以試試增氧。

  • 8 # 一米大的八個

    如果魚不張口的話,回家吧,這與你怎麼調漂,怎麼換竿,怎麼換往置怎麼換食兒沒什麼關係,別搞的那麼複雜,我說的是野釣,黑坑不懂怎麼釣。

  • 9 # 一根釣竿走湖泊

    樓主沒說是精養塘還是野釣。由於現在野釣資源匱乏,於是興起了很多精養塘,塘老闆為了吸引客源,會在精養塘放很多個體偏大的四大家魚。如果沒點手段,不管塘老闆放多少魚進去,都會在短時間內被釣完。那麼這時候塘老闆肯定會用點手段讓魚不開口。常見的手段有:一是大量餵食,但是塘老闆成本高,二是用藥,在水庫周邊撒藥,讓魚不靠邊,但是藥對魚無害,魚基本都在水庫中央深水區。但是這個手段只能維持一兩天,塘老闆基本會在週末前的晚上沒人的時候撒藥,因為週末垂釣的人多。

  • 10 # 搞笑名課堂

    夏季是一年當中溫度比較高的季節,尤其是在伏天,入伏以後天氣更加的熱還又悶,這個時候的魚吃口就變差了許多,垂釣的難度就增加了,天氣熱魚都找地方避暑了,哪裡還有心情吃東西,天氣悶說明氣壓低,氣壓低的時候水中的魚就缺氧,缺氧的魚更別說吃東西了,所以夏季釣魚很不容易,天氣的因素咱們左右不了,但是如果掌握了一些方法的話,讓魚開口吃東西還是不難的,今天給釣友們分享三個讓魚開口的方法,希望釣友們可以參考,後期釣魚時遇到魚不開口可以試試看。話不多說請往下看吧。

    餌料

    方法1:通常我們釣魚都是選擇釣底,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魚的水層也會發生變化,有的時候不是魚不開口,是魚的水層變了,所以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選擇釣離底,如果釣了一段時間還是沒口,就繼續往上漲直至有口以後既可正常垂釣。

    餌料狀態

    方法2:有些釣友圖了省事,也為了節約成本,釣魚的時候直接拿餌料釣魚,你想水中的魚兒比較分散,密度也比較小,你垂釣的地方不一定就有魚,所以釣友們釣魚的時候要打窩,而且是打重窩,只有把魚誘過來了才能釣的好,但是打窩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腥味的,儘量選擇穀物型的窩料,這樣的窩料聚魚快還能降低魚的警惕性。

    上魚

    方法3:有的時候魚不開口,可能是你的餌料狀態不對,過硬或者是過軟,出現這樣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逐個排查,把手裡使用的餌料換掉,從先開制兩款不同狀態味型的餌料直至有口即可,當然有的時候是魚有口,是你沒發現而已,釣友也可以從浮漂的靈敏度入手排查,其實魚不開口的原因有很多,釣友們只要細心觀察,有個好漁獲還是不難的。

  • 11 # 野釣小宮

    釣魚不開口,就找原因,可能魚沒有進窩,可以打窩,可以加快拋竿的速度,以打頻率誘魚,效果不錯,也可以用散炮,散炮入水迅速霧化,魚兒很快尋找到餌料,誘魚快,但是招小魚,也可能魚離底,可以用調漂,改釣浮,把浮漂向下拉,再剪鉛皮,直到要釣的目數,如果還是沒有口,可以用釣行程找魚口,把鉛皮座向上拉,讓餌料在入水後,緩緩下沉,尋找魚在水層,找到口為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病毒是不是也像動物一樣會種群失衡成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