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青裡的駱駝草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一代女性不再叫作“勞動婦女”了,這與婦女在社會中所處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所擁有和享受到的自由的權利,公平的權利,以及她們作用於家庭與社會的能力有關。

    一: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無才便是德,婦女的地位低下,她們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就是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結婚前服侍自己的父母,洗鍋做飯,結婚後人身自由更加被嚴格限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盡心盡力地服侍公婆和丈夫,充當生育的機器,包攬所有的家務。她們甚至連最基本的上學識字的權利、與人交往的權利、參與社會勞動實踐的權利都沒有,更別提她們在社會事務中能夠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了。

    二:新中國成立之後,用《憲法》的形式規範了男女在社會中的地位是一律平等的,婦女在社會事務中所享有的勞動、民主、自由的權利與男性公民是相等的,她們不但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權利,而且也有參政議政的權利,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就把婦女從家庭生活的桎梏中解放了出來,首先擁有了自己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權利,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擁有了自己說話的權利,擁有了自己上學受教育的權利,擁有了自己參與社會事務活動和管理的權利,實現了人身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這時候婦女就從家庭婦女的個體角色,轉變成為了能夠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勞動婦女群體的身份,從此成為了全體勞動人民群眾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三:新時代的女性知識文化層次更高,自由的權利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自主的權利更加強大和突出。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隨之帶來的好處是經濟上的獨立和自由,再加上新技術革命的興起,新的勞動概念和社會潮流的興起。為了適應更加被細化了的社會分工形式,也為了追求奢華的名譽享受,不僅是婦女,而且是全體勞動者幾乎都已經擺脫掉了過去工農商學兵勞動人民群眾的身份,成為了社會組織和事務中的制度設計者、管理者、公務員等身份,成為了各種經濟產業形式中的董事長、老總、主管、白領、藍領、網管、創業者、農民工、自由職業者、演職員等的身份。由此“勞動人民和勞動者”的概念,逐漸的在人們的主流意識中被淡薄和漠化,而是被各種職業名稱所代替。

    總之,勞動者的稱謂不管如何被改變,都始終擺脫不了勞動者的本質,這就是一切有能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人們都是社會生產力的創造者和推動者,都具有勞動者的身份,這是無法改變的。

  • 2 # 木木的小木

    剛解放那會工作崗位很少,再加上中國是農業大國並且基本上所有工作全部需要人工,所以自然而然就是勞動婦女一說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女性知識面,技能水平以及社會地位都可以獨當一面,現在的工作也很多元化,不像以前那樣純粹的靠體力維持生計,自然而然勞動婦女這個詞就很少用了

  • 3 # 吃飯喝粥

    因為現代女性可以自己掙錢了,做起來不會比男人差,而且現在男人的思想也在轉變,他們也不會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每天在家就是相夫教子,把自己整成黃臉婆一樣,所以現在的女性不會再是勞動婦女

  • 4 # 長天秋水倚欄醉

    “勞動婦女”的稱謂也是建國之後那段時間才比較普遍的吧!不得不說,那個時候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是勞動確實是受社會尊重的,勞動婦女就是對那些能夠獨立自主的勤奮勞動的女性的褒獎。

    時代發展到今天,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承認,勞動已經在潛意識裡蛻變了,不再尊榮。就像你說一個人是勞動婦女,大部分時候是不會感覺到誇獎的。我們都不自覺的想不勞而獲,彷彿那樣才是人生贏家。殊不知,以前把這類人叫做“寄生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什麼樣的女孩子才是男生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