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睿寶and駿寶

    我們也是一對雙胞胎,我是在孩子還沒滿三歲的時候送到幼兒園去的。個人是建議早點送孩子去幼兒園的。

    首先,早點送孩子去幼兒園對於家長來說會輕鬆很多,家長也能騰出自己的時間去工作,賺錢養家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家長們總不可能一輩子帶著孩子而不工作,畢竟日子還是要過的。

    其次,現在的幼兒園都還比較專業正規,不論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幼兒園也好,不像以前只是單純的帶帶人而已,而是確實會去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實際上孩子滿了兩歲以後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像這種低齡段的孩子進入幼兒園首先是培養他們好的個人習慣,以後再慢慢的教他們學知識。幼兒園老師的這些教育方法肯定也不是我們這些家長能比擬的,所以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早點送孩子進入幼兒園沒有壞處,這點我自己是有親身體會的。

  • 2 # 小月簡筆畫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是必須要送到幼兒園的。1、在幼兒園裡能夠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在幼兒園裡,小朋友要學會自己吃飯,自己喝水,自己洗手,自己拿毛巾擦嘴擦臉。

    2、可以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在需要做什麼的時候可以和老師說,或者是表達的不夠清楚的時候,老師會鼓勵幼兒說完整的話,比如說我要上廁所,我要吃飯,我口渴了我哪裡不舒服?等等。在和小朋友進行玩耍的時候,他們之間也會進行語言上的交流。

    3、可以培養幼兒的動腦能力。在幼兒園裡,幼兒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的引導為主,並不是以教為主,這樣就可以達到開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把自己想到的事情想到的辦法可以表達出來,養成了動腦的好習慣。

    4、還可以讓幼兒學會分享。比如說心情上的分享,大家一起分享快樂的事情,嗯,還有就是食品上的分享,大家在一起吃東西的時候,每個小朋友都有一份,大家都是一起吃東西,這樣就可以達到了一種分享的效果。在家裡面吃東西的時候呢就不一樣了,一般家長都會把好吃的東西讓給寶寶吃,自己捨不得吃,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養成了一種自私的習慣。

    5、可以讓幼兒感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小朋友們在一起做遊戲,一起做操,一起玩滑滑梯,讓孩子感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

    6、可以很好的鍛鍊幼兒的常規。

    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比如說上課的時候就是上課,吃飯的時候就是吃飯,上廁所的時候就是上廁所,喝水的時候就是喝水,並且還可以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看書畫畫不出聲等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 3 # 多樂幼教

    你會把快三歲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嗎?

      三歲,是幼兒教育啟蒙階段的開始,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古話就說三歲時表現就能看出人長大後的作為,那麼是不是可以早點將孩子送到幼兒園,讓孩子早早接受教育,表現就更好,長大後就更如意,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提前將孩子送入幼兒園,相當於提前剝奪了孩子的家長陪伴成長的權利,讓孩子早早地接觸他這個年齡不應該接受事物。要提前送孩子去幼兒園,還要看孩子準備好了沒:

    是否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上了幼兒園,意味著每天都有一段時間要離開父母,孩子是否能承受這種變化?到了幼兒園,孩子不再受寵,需要自己吃飯、上廁所、午睡等;

    是否具備理解能力。幼兒園老師上課,通常會有很多指令,孩子是否能理解這些指令的意思,如果不懂,不光會讓老師頭疼,也會讓孩子遭受打擊,影響自信心;

    是否具備人際交往的能力。來到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了,在這裡有很多其他小朋友,孩子要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相處、玩耍,過程中難免有磕磕絆絆,孩子是否能表達出自己的意願與處理好相應事宜;

    是否具備團結協作的能力。幼兒園以遊戲教學為主,需要孩子們團結協作,如果孩子不願意和他人一起完成的話,對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發展都會有負面影響。

      當然,以上能力孩子到了幼兒園,老師都會繼續培養,但如果孩子在入園前就具備了相應的能力了,我相信孩子就到了送去幼兒園的時間了。

  • 4 # 浩媽育兒

    如果是我,我會先考慮寶寶自身準備好了沒有,這和年紀沒有直接關係。女寶寶的成長一般都比男寶寶要快,很多著名教育讀物都建議男孩子比女孩晚一年上幼兒園,這樣對孩子比較好。

    首先如何判斷孩子自身準備好了嗎,其實很簡單。看他的獨立的能力如何,適應能力如何。這很好解決,可以報一個早教班,先陪著寶寶上課,上了一段時間後看寶寶的反應,她是不是沒那麼愛粘著媽媽,願意和老師互動和和其他小朋友互動。媽媽離開一下她是不是能夠繼續上課,而不哭鬧,直到孩子能夠自己獨立上課,能和老師互動,基本能判斷孩子能去幼兒園上課了。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園都建議孩子先去早教班上課,讓孩子嘗試上課的氛圍,熟悉上課流程,到幼兒園上課的時候才不會陌生不會那麼抗拒,較快融入幼兒園生活。

    但要是4歲了,寶寶的依賴性還是很強,一直要媽媽陪伴,也不願意搭理老師和身邊的小朋友,去了只會讓孩子受傷,讓他更討厭與人接觸。這樣的得不償失的。這時,我建議人工干預,多參加早加班,多接觸人和事,讓他學會融入團體,感受團體熱鬧有趣的氛圍。如果沒有進展的話,需要找醫生看看,找出問題根源是什麼,什麼導致孩子這樣缺乏安全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 5 # 從未離開1314

    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我感慨太多了,兒子三週歲左右去的幼兒園,他是相當反感的,跺腳哭,一哭就是半天,本身體質不好,再上火立馬生病,幾乎是去幾天得病一段時間打針吃藥,有時嚴重還得住院,都說去一段時間就適應了,可對他無效,幼兒園小班,中班,幾乎沒怎麼上光有病了,大班,學前班才有好轉,體質一直到上小學才好起來,但女兒要入園了我就有陰影,不想送太早,可公立幼兒園好不容易有學位就想趕緊去吧,於是也正好三週歲,入園了,從第一天開始就不哭不鬧,積極配合老師唱歌,做遊戲,別人去的時候哭,她是不愛走,天天要去幼兒園,放假都要去,在幼兒園能午睡,在家不睡的,吃飯也吃的多了,也太省心了吧,所以每個孩子情況都不一樣,根據自己孩子情況來,我兒子是比較獨的孩子,自己玩就行,不太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我女兒就喜歡有夥伴,出去玩都粘著小朋友不愛回家那種,所謂的女孩懂事,成熟早好像也有點道理,那些愛上火愛有病抗拒去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建議晚送,好好養體質才是真的

  • 6 # 聰明的眼鏡

    我兒子一歲半就上幼兒園了 ,因為太小,公立幼兒園不收,就只能給他送到私立幼兒園 ,當時話都說的不太清楚 ,沒辦法呀,沒人看吶 ,記得有一天,我去接他,腦瓜門上有個很大的包 ,問他咋弄的,他都說不清 ,當時,心疼壞了 ,天天哭的嗓子沙啞,總吃金嗓子侯寶,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兒子已經結婚,馬上也要當爸爸了。 送不送孩子去幼兒園,你得看看有沒有人給你看,有看就不用送,等三週歲以後再送 最好。

  • 7 # 菲萌萌

    我的寶寶兩歲就送的幼兒園,因為家庭種種原因,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幼兒園,說說去幼兒園的好與不好吧!

    好的方面:一日三餐有規律,早睡早起,在幼兒園有老師和小朋友陪著學習、做遊戲、動手動腦,充足的午休,在家的話大人看手機,小孩很容易受到影響,所以去了幼兒園,遠離看手機,看電視,對小朋友的視力也起到了保護;剛開始送的時候會哭,現在送了半年了,每天下午去接她,她都特別開心,說明她已經接受了幼兒園的生活。

    不好的方面:孩子太小,說話不連貫,吃喝拉撒睡都得老師在一旁指導,但是幼兒園孩子那麼多,不可能照顧他一個人,所以這一點對他來說不太好;還有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多,冬春季感冒傳染比較嚴重,我家孩子之前流了半個月的鼻涕,這點是比較擔心的。

    總而言之,送不送都是可以的,關鍵是有沒有人帶,有人帶就可以晚送點,沒人帶也可以早送點,孩子也需要一個適應和接受的過程,很多小朋友剛去幼兒園都是不適應的,哭的,等到慢慢適應了就好了,孩子也會發現在幼兒園的樂趣。

  • 8 # 汐寶學古詩

    我是建議晚送的。我女兒是3歲2個月送去幼兒園的,我非常後悔。

    首先,3歲的自理能力是不行的,一個人穿衣、穿鞋、吃飯很勉強,幼兒園老師是照顧不來這麼多的孩子的;其次,3歲孩子的表達能力也是很差的。我女兒整個幼兒園生活都不是很適應,幾乎每天早上送去上學都很費勁,現在想想和太早送去幼兒園有很大的關係,直到現在送去小學一年級和各種輔導班適應能力都很差。我建議寶媽能晚送就晚送,儘量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 9 # 消化內科郭醫生

    這個問題是很多因素決定的。

    如果媽媽是全職寶媽,那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可以直接三歲以後再送孩子上幼兒園。如果有公婆幫忙看孩子也是不錯的。

    如果沒有人看孩子,還需要請保姆,那就不如早點送去幼兒園了,現在有託班,都是這麼大的孩子,班級裡孩子也比較少,還是不錯的。

    我家閨女就是沒有人看,公婆年紀大了,帶不了孩子,請了個保姆,總是帶著孩子出去玩,公婆也不放心,後來兩歲我們就把孩子送去了小託班。開始一個月的時候孩子不適應,爸爸媽媽送過去了,就走了,孩子心理上接受不了啊。每天爸爸或者媽媽定時去接孩子,慢慢習慣了就好了。

    現在我們已經上了半年託班了,孩子也已經適應了。那天我問她,妞妞喜歡誰,她說,喜歡姐姐。哪個姐姐呢,老師姐姐。

    老師和我們溝通的時候也說,開始的時候都不和小朋友玩,小朋友也聽不懂她說什麼。慢慢熟悉了,玩的挺好的,本性完全暴露了,十足的個性。

  • 10 # 小精靈的小日常

    我不會,三歲前絕對不會送去。

    兒子是17年7月份的,原本是打算去年9月份送去,因為剛好滿了三歲。

    但因為去年武漢疫情比較嚴重,加上冬天天氣又冷,我們家體質也不太好,即使送去幼兒園,我也沒法上班,所以糾結很久,最後還是沒送去。

    雖然九月份沒送去,但我們還是做了入園體檢,體檢的醫生當時是建議我們送去的。她說三歲的孩子需要融入集體生活,認為我的擔心有點過了!

    醫生的話讓我當時有點後悔沒給兒子報名。去年九十月份,看到小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兒子站在下面吵著要去幼兒園玩。

    雖然我和老公對他的陪伴一點也不少,但我們也沒法代替小朋友。平時有時間,我就儘量帶他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耍。

    雖然我們去年沒上幼兒園,但我額外給他報了一個少兒美術課,讓他過渡半年。天天在家也無聊,在那多少總能學點東西。

    一轉眼,現在兒子已經三歲七個月了,我覺得應該要入園了。雖然他自己吃飯,穿衣服,鞋子還不怎麼熟練,但我還是想讓他融入集體生活,鍛鍊一下他的自理能力!

    我們小區跟我兒子一般大的小朋友,大部分三歲就入園了。有的經常生病,但有的也還好。

    我們家馬上要入園了,我還是有點擔心的,怕他生病。但如果今年還不去,到下半年九月份都過四歲了。

    我覺得家裡如果有人帶孩子,可以讓孩子稍微晚點去,太小了上幼兒園,孩子還是很遭罪的!

  • 11 # 日月所照皆為故土

    我家寶貝閨女兩歲半就上幼兒園了,現在剛好一年,馬上就要上大班了——小班、中班各半年,大班一年,學前班一年。

    當初上學的時候,只哭了2天的量,後續主動要上幼兒園,不上不行;沒有給她報延時班,接她的時候教室都不出來,還想上延時班;幼兒園有講故事比賽,人家小姑娘喜獲唯一一等獎。

    我給的建議是什麼呢?

    首先,在計劃生孩子的時候,就要重視。一定生到前半年,而且越前越好,最好一月份。因為到了6週歲上一年級的時候,生齡越靠前的小朋友,相對來說適應能力越強。感興趣的可以百度搜香港TVB紀錄片《沒有起跑線》,教育起跑線已經前移到了shejing前、zigong裡。

    其次,你有沒有在小寶兩歲之前多玩躲貓貓的遊戲,這個遊戲能讓小寶寶提前適應爸爸媽媽離開了他(她)的視線只是暫時的,降低焦慮感,消除不安全感知;你有沒有在上學前對小寶獨立性進行鍛鍊:爸爸離開有媽媽陪伴一整天、媽媽離開有爸爸陪伴一整天;你有沒有讓小寶提前感受群體活動:去遊樂場和大堆小朋友一起玩、去廣場和超市感受人多氛圍。。。。。。有的家長,把小孩過度保護,還引以為豪。你會經常聽到有的媽媽引以為豪的訴說:

    我家寶貝兩歲前都沒有怎麼去人多的地方,最多是小區周圍;

    我家寶貝3歲前都沒有接觸過電子產品。。。。。。

    這些將寶貝的生長環境與真實的社會環境徹底切割,對小寶的獨立能力有害無益。一時人為的“淨化”小寶的生存環境,可以“淨化”一世?

    再次,有的媽媽會說:哎呀,我家寶貝體質不行,容易生病。

    這是預設基因不行還是孕前、孕中生活混亂呢?小寶貝還處於生命生長髮育最強期,居然斷定小寶“體質不行”。其實就是缺少鍛鍊,過度“保護”了。現在很多爸爸媽媽不到半歲,就帶著小寶到處跑,這應該是假爸媽吧。

    最後,“三歲看老”。智力開發黃金期是三歲左右,小寶儘早感知社會、儘早鍛鍊社交能力,適應能力會更強,有問題也可以提前獲知、提前糾正。

    其實,自己的寶貝自己能知道:到底2歲上學還是2歲半或者3歲、3歲半更合適。

    如果你想讓小寶更優秀,愚認為:

    鍛鍊遠比陪伴更重要。

  • 12 # 幼兒園老師聊育兒

    你好,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我是建議您的寶寶晚一點上學比較好。

    一、快三歲的孩子屬在糟糕的兩歲階段,安全感差依賴性強。

    孩子在需要建立安全感的時候你卻把他送到幼兒園,這樣只會讓孩子對未知的世界更加惶恐,所以更加難以適應獨立的幼兒園生活。

    二、孩子上幼兒園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

    孩子最好是自己會便便會尿尿了,有一定自理能力了再送來幼兒園。如果尿褲子了就需要老師幫忙換褲子,在換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會感到不好意思、害羞,害怕再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換褲子從而鬧著不了讀書。

    有一個小孩子就是這樣,他老是尿很急,尿一點點了知道要尿尿,馬上趕去廁所已經來不及了,褲子都尿溼了。有一次不敢跟老師說,老師沒及時發現就穿著溼溼的褲子回家了,後來家長跟老師溝通後,老師有及時的幫這個小孩子換褲子,但是他卻不喜歡來上學了,原因就是不喜歡在班級裡換褲子,羞羞臉。

    三、要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

    這一點其實挺重要的。孩子如果不舒服能夠及時的跟老師溝通,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比如肚子疼、褲子溼、吃飽了、他搶東西等等。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才能讓寶寶得到更好的照顧。

  • 13 # 80後阿姨愛定投

    為什麼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還在這糾結這些呢?

    我兒子三歲的時候只會說兩個字的語言。比如爸爸,媽媽,抱抱,喝水。也去醫院檢查過醫生說沒有任何問題。有時他表達不出他想說的話,就會急得大哭大鬧,弄得我們也很崩潰。

    所以到了上幼兒園的的年紀,家裡意見是有分歧的,我是堅持讓他去幼兒園適應一下新的環境,說不定對他說話有幫助,但是家裡人覺得不合適,因為他身體不是太好,而且不太會說話。但是最後考慮還是覺決定送他去幼兒園。

    因為是公立幼兒園,他是班上最小的孩子,是先也和老師聊過孩子的情況,結果老師說沒有關係,因為他們班上有幾個像他這樣說話很晚的孩子,而且都是男孩,甚至有的還大他將近半歲。

    第一個學期孩子表現就讓我們全家覺得送幼兒園是很明智之舉,因為孩子適應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在一個學期結束以後,他從不太會說話,一下子可以說完整的句子了,雖然和他班上的孩子比有差別,但是對我們來說那是非常開心的。

    後面孩子也因為在幼兒園,身體可能會經常病,一個月可能感冒一次,但是大點就好了。其實孩子保護過好未必是好事,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難道永遠只在溫室裡面呆嗎?

    父母擔心孩子是好,但是不要凡事自己決定孩子可能不行,為啥不讓孩子試試呢?不經歷風雨的孩子,長大心裡各方面什麼壓力都承受不了。

  • 14 # 半面妝

    我兒子2週歲零6天去的幼兒園,現在七週歲了,我後悔了。

    1.為何兩週歲送?

    我沒有婆婆,公公出了名的混人一個,不講理,指望不上他看孩子。(別抬槓,很多公公照顧孩子照顧的特別周到,我小區就有很多)。

    和老公剛認識時婆婆就已經沒有了,我以為像我公公會特別珍惜親情吧?結果錯了!就是一混人,自己吃飽了全家不餓那種,親情特別冷漠,親孫子現在7歲了,五毛錢的玩具零食都沒有買過,更沒有抱過一次!我爸經常說,這樣的爺爺全世界估計都難找,居然能讓你碰到!

    小姑子嫁大山裡去了,條件特別特別不好,她不想去婆家,於是依然住孃家,一年365天,在孃家住362天,只回婆家3天。一天是八月十五,一天是大年三十,一天是年初一。

    她生孩子比我早,孩子戶口也落孃家了,和沒結婚前的的唯一區別就是,以前一個人在孃家,現在領著倆孩子在孃家。

    小姑子和我公公一起住,我公公自然是不會來給我看孩子,爺倆在家住,多舒服!幫女兒看孩子,多好!輪著給兒子看了?

    因為知道老公的難處,沒有媽,又是農村的,家庭條件自然不好,彩禮我只象徵性的要了一萬元,幾乎是裸婚。婚房只交的首付,剛結婚,我和老公的小家庭幾乎是一分錢也沒有,彩禮都用來打房貸了。

    後來有了孩子,開支變大,更是一分錢也沒有,於是我央求我公公來照看孩子我去上班掙錢,可是被拒絕了!

    理由是不想來,住不習慣!那好,你不是不來,我送回去總行吧?於是咬咬牙,把孩子送回老家,讓他回家當留守兒童。可是隻有三天!就把孩子給我送回來了!正值夏天,孩子渾身被蚊子叮滿了包,衣服身上髒的看不出樣子來了,我一邊給孩子洗澡,一邊哭,再哭著摸藥。

    2.沒辦法,為了生活,我選擇了帶孩子幹幼兒園老師

    生活總得繼續,家裡實在沒有錢了,沒辦法我只好去應聘幼兒園老師,想法很簡單,可以自己接送孩子,可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掙點錢。

    幼兒園的園長不想收我兒子,嫌棄他太小了,她說:“哪怕兩歲半,還能考慮考慮,這才剛剛兩週歲不行不行,太小了。”我一再央求,說了我的情況,園長說:“這麼著吧,先讓他來適應一週,如果可以我們就收下,不可以那沒辦法了。”

    (剛滿兩歲的他,還沒有鋼琴高)

    於是,2週歲零6天的孩子上學了。

    第一天送他,看著滿屋子比他大一歲甚至兩歲的哥哥姐姐一滿臉的好奇,各種的東張西望,還有教室裡那麼多的玩具,他很是興奮。於是,我悄悄的出來了,可是我剛出來就聽到他哇哇大哭,這時的他哭都不會哭,其他孩子哭都會說:“我不上幼兒園,我要回家,我要找媽媽。”

    可是,剛剛兩歲的他,語言發育還不完善,最多能說三四個字,還不會連成句子。他哭:“媽媽、媽媽……”

    我聽到教室裡他撕心裂肺的哭聲,我在教室外面也忍不住哭了起來。可是,無可奈何啊,我能怎麼辦?

    第二天,他依舊是哭。我沒有哭了,因為我知道,哭有什麼用?

    第三天,送下他我剛要走,他突然說:“媽媽,臭臭。媽媽,臭臭。”我很不解,老師解釋說,他的意思是媽媽不是不要他了,是拉臭臭去了,因為他哭鬧,我們就是這麼給他解釋的,他太小了,說別的他聽不懂。

    我含著淚離開的。

    3.我上班了,2歲的孩子跟著我每天早起晚歸。

    適應了一星期後,園長說還行,就收下了他,同時也收下了我。

    我們每天早上7:10分到幼兒園,2歲的他就跟著我6點多起,夏天還好,冬天的6點天還是黑的,他根本就睡不醒。北方的冬天零下幾度有時候十幾度。我騎著電動車帶著他上班下班,路上的積雪下的特別厚,電動車壓在上面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孩子也凍的直哆嗦。

    於是,他幾乎整天感冒發燒,每個月都去住一週的院,要麼就各種的吃藥,最後只有三歲的他得了慢性鼻炎。

    迎著呼呼的北風,我就在想:此刻,我公公和我小姑子還有她們的孩子正在暖氣房裡幹什麼?會不會有那麼一瞬間想起,他的孫子,她的侄子在雪地裡行走?

    (天氣太冷了,路上積雪都不化)

    後來,講起這個經歷,我小姑子說:“我才不捨得讓孩子那麼早上學,孩子太受委屈了!”當時我就想,你家孩子是孩子,我家孩子不是孩子唄!

    慢慢的孩子長大了,日子也漸漸好了起來。

    3.早上幼兒園的弊端

    因為他太小上的幼兒園,老師們都拿著他很嬌慣,不約束他,這也就養成了他散漫,不守紀律,不受約束的性格。

    別的小朋友端端正正的坐著板凳上,他卻不是鑽桌子底,就是到處跑。別人學兒歌背古詩,他要麼不聽,要麼就亂叫。其他孩子面對老師天生有種敬畏心,但是他眼裡的老師是阿姨,一群親切的阿姨。天生對老師沒有畏懼感。

    現在上一年級,表現的更是厲害,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習慣很不好,整天被老師各種的找……

    總結:

    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一定不會讓他這麼早上幼兒園了,日子大不了苦一陣子,總不會哭一輩子。可是,沒有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想要改正太難了!

    我兒子不是個例,我的同行們好多孩子都這樣,都和我一樣的感慨。

    所以題主,如果可以,不要讓孩子早上幼兒園,因為:

    一是,幼兒年齡小,抵抗力便弱更容易生病,而且特別容易交叉感染,反覆感染。

    二是,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就差一些,往往得到關注最多的是一些年齡偏大的幼兒。

    三是,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也比較弱。

    四是,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也相對差,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那時太小了,抵抗力不行,整天住院打針,動不動就發燒)

    相反,年齡段大一些的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好一些,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強一些。題主,多陪孩子一段時間吧,孩子們一旦上學了,這一撒手,將是孩子的一生,本來孩子跟我們的相處就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過程。

  • 15 # 廣州二寶媽媽

    把剛滿三歲的大寶送幼兒園,是我至今做過最錯誤的決定,到現在都還後悔不已!上幼兒園住院就住了兩次啊!你說悔不悔?

    八月底剛滿三歲的大寶上幼兒園了

    在廣州生活壓力很大,沒有老人幫忙帶小孩,就想已經三歲了,正常入園,我就可以去工作幫補家裡。

    大寶,那時候是頭胎,頭胎比較沒有經驗,所以帶孩子的時候特別精細,也是特別的愛乾淨。但其實孩子粗養些會好一點,到幼兒園之後,30多個孩子只有三個老師,根本就顧不來!肯定不可能像家裡那麼精細了,這樣孩子就會不習慣了。

    入園一週,大寶發燒了

    才剛入園一週,週五下午的時候班主任聯絡我,說孩子有點低燒,讓我去提前接回來。我接回來量了37度5,那晚上的時候燒到38度3,還好,可能只是單獨著涼,第二天降下來了。我分析可能是我家大寶比較大汗,玩的出汗了,沒有及時擦乾,中午睡午覺的時候又是開空調,所以就中招了。

    週六日休息一下,又請了兩天假,週三的時候我又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

    入園第一個月就得了鵝口瘡

    幼兒園一直都是手足口病和鵝口瘡的高發地,在家裡一直有注意衛生,你可以盯著她不咬手指,沒洗手就不讓拿東西吃。可是大寶在,幼兒園玩了玩具之後咬手指,老師根本就管不過來。在抵抗力不高的情況下,這樣子很容易傳染,細菌直接入口。

    於是在第四周大寶又中招了,不是手足口病,而是鵝口瘡!反覆高燒四天,燒到39度,真的照顧得心力憔悴!高燒的時候又擔心她抽搐,整宿守住沒得睡,大人辛苦都是其次,小孩子辛苦,那才是遭罪!鵝口瘡是嘴巴里面上顎長了幾個像潰瘍一樣的瘡口,一吃東西,一喝奶就疼呀,那個哭呀鬧呀,看得心疼又崩潰!超級考驗家長的耐心。

    工作請假太多,為了照顧大寶,無奈辭職

    送大寶去上幼兒園,就是想出去工作。有一個朋友的公司缺人,老早就喊我去幫忙,把大寶送幼兒園之後,我就去那邊上班。然才去沒多久,大寶發燒,然後又鵝口瘡。每次不舒服,我都得請假在家照顧。鵝口瘡好得比較慢,高燒三四天,等潰瘍瘡口面好,要十來天。

    好了之後也不敢馬上送去幼兒園,起碼得休養一週,養好一些了才敢送去。

    上幼兒園一個學期請了半個學期的假

    基本上大寶上幼兒園每個學期都有請假,每次和幼兒園的財務去結算退費,我都心煩的很。我還得要記哪些天請的假,如果不記清,可能財務那邊少退幾天費,你都不知道。

    請假多了再過去,孩子有些遊戲啊,或者舞蹈啊,又跟不上,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好,有些自卑的孩子還會變得沉默寡言,還好我家大寶性格比較開朗,大大咧咧。

    大寶整個幼兒園肺炎住院兩次

    幼兒園孩子多,秋季的時候好些孩子都有幾聲咳嗽,孩子之間一起玩耍又站得近,咳嗽最容易傳染,只要一咳嗽了,就很難斷尾!咳嗽久了就變支氣管,然後肺炎!這個是徹底把大寶身體體質搞壞的,兩次住院!到現在我都後悔得不行!

    孩子住院,肺炎吊那個針啊,扎的手都腫了,這麼多抗生素進去,可想而知孩子的身體抵抗力破壞的多徹底,得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假期跑步鍛鍊,堅持幾個假期下來,體質有所好轉

    從大班寒暑假開始,我就帶大寶跑步。每天都到小區下面跑上幾公里,鍛鍊一個鐘。為此我還減下來了十斤。

    透過三個假期的堅持,大寶的體質有所好轉,起碼不是動不動就感冒了。但她還是比同齡的孩子底子要差些。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大寶是八月底出生的,以前我一直想著這個月份出生挺好,剛剛好趕上讀書。透過大寶上幼兒園到現在讀小學,我深刻地體會到“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說的是對的。

    太小的孩子,抵抗力太差,在班上有什麼流行疾病,最容易中招的就是年齡小抵抗力低的這一批孩子。年齡大的抵抗力高一些,就是勿需質疑的。

    太小的孩子,各方面反應思維要差一些。班上有什麼活動啊,或比賽啊,選擇代表基本上都是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其實這對年齡小的孩子也蠻不公平的。但活動就是這樣啊,擇優來選也正常,年齡小的孩子基本上就是綠葉和陪襯。如引導不好,這對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培養也有一定的不好的影響。

    吸取教訓,小寶我全職在家帶

    小寶是十月底出生的,我覺得這個月份挺好,等差不多四歲了再去上幼兒園,體質要好很多。由於大寶帶的太精細,抵抗力跟不上,所以小寶我都粗養著些。現在小寶的抵抗力比姐姐好多了。

    姐姐以前病歷本厚厚的,光去找中醫調理到醫生都認識他,小寶就省心多了。現在在家全職專心的帶,花上多一些的時間,把孩子的身體養好了,體質好了,比什麼都重要!

    綜合上述的情況,建議家裡有人帶的能晚送就晚送!如果實在因為經濟問題要提前送去幼兒園的,建議可以先送到託兒所,正規的託兒所一般十來個人,老師也有三個,這樣人數少一些,老師也顧得過來,沒有這麼容易生病之類的。

    不管送幼兒園還是託兒所,都應該等孩子適應之後方去找工作!

    切記,如果孩子的體質搞差了,賺再多的錢也補不回來孩子一個健康的好體質!

    我們賺錢就是為了孩子,而如果你賺錢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呢?而且還是不好的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 16 # 清歡記生活

    家裡有人帶,儘量晚點上幼兒園。對小孩大人都有好處,看我的經歷就知道。

    我的大寶4歲才送他去幼兒園,直接讀中班。剛開始那幾天,有點害羞,不合群。一個星期後,他就熟悉了環境,小夥伴們都喜歡他了。

    早上很主動起床,到時間一叫就起來。回校也不哭不鬧,很聽老師的話。簡單的穿著他都會,因為在上幼兒園前,我就開始訓練他獨立。

    一個學期下來沒請過假,身體棒棒噠。這跟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中班相對來說要比小班好,感冒生病的要少。你還別說,生病少大人小孩都不用受罪,無病無痛一身輕。

    當媽的都知道,小孩不舒服,全家人都要忙碌,難過。甚至要請假無法去上班,晚上睡不好覺。知識再重要也比不過身體健康重要吧。

    幼兒園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燒咳嗽。而感冒的後遺症一般都會咳嗽,咳嗽又很難治好,沒兩三天時間好不了,這樣就上不了學。

    感冒是會傳染的,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特別是小於三歲的小孩,班裡只要有一個小孩感冒了,這下來這個星期,會連續出現小孩有感冒。體質弱的難逃一劫,這是作為家長無法為自己的小孩避免的。

    三歲前去幼兒園,就能學到很多東西嗎?事實證明來分析:

    我2015年曾經去幼兒園做過生活老師,做了一年時間小班的生活老師。其實幼兒園小班和託管所差不多,因為小孩小的原因,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老師在管理。生病請假天天有,這是作為家長最擔心的事。

    我們這些生活老師,是一條龍服務於可愛的小寶貝們,吃飯,上廁所,睡覺,穿衣服。鬧脾氣的還要抱著哄她開心。

    可能有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孩去了幼兒園,改變了很多習慣,比如自己吃飯啦。自己會上廁所啦,之前不會穿鞋,現在會啦,多厲害等等這些生活必需的日常。

    其實有了這些改變,是不是幼兒園老師教的呢。我告訴你,不全是,個別的可能是,但是絕大部分是因為環境因素而影響了小孩去改變的。

    在家裡有爸媽爺爺奶奶疼愛,三歲前的小寶貝多數還是要餵飯的,因為有依賴嘛,小寶貝都不用自己動手。

    回幼兒園不同,老師不可能每個寶寶都照顧的很周到。肚子餓了,再懶動手的寶貝也會拿起點心自己吃的,剛開始可能吃的不飽。很多小寶貝剛上幼兒園變瘦了,就是這個原因。

    小孩模仿力超強,別的小孩做什麼,大家都會跟著去做。比如我們這些生活老師說:寶貝們,請排好隊,洗手吃點心了。只要有一個帶頭,接著一個一個就會來。個別注意力不集中,才要去提醒一下。

    幼兒園學費不低,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晚一年才去幼兒園,也是減輕經濟壓力負擔的好辦法。

    其他的城市幼兒園收費貴不貴我不知道,我這裡普通的幼兒園淨學費都要好幾千,還沒算伙食費,其它的雜費。亂七八糟的費用加起來,一年要過萬的,而這一萬多的費用,對於小孩來說也沒真正學到啥,可是對於父母是壓力山大呀。

    特別是容易生病體質的寶貝們,真的是得不償失,一點好處都沒有。我想不差錢的家長,也不想讓小孩去受罪吧。

    總結

    總之一句話,三歲前小孩上不上幼兒園,對以後讀書也沒多大幫助。

    如果你有不得已的苦衷,或者因為工作原因,沒人帶小孩。一定要那麼早送去幼兒園的話,最好選擇比較好的幼兒園,這樣環境空間也好,老師們有責任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 17 # 秋月攬星河

    在女兒二歲半的時候,我把她送到了幼兒園。這件事,在我心裡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生了女兒後,我的產假是56天。休完產假就上班了,沒人固定給我看孩子。婆婆、公公、我的奶奶、姨家的表妹,都輪流看過,女兒從這個手裡被交到那個手裡,像個皮球,被顛來顛去的。

    其中有兩個人照顧她的時候,女兒吃了很多苦。

    一個是她的爺爺。

    她的奶奶去了外地的親戚家住了一段時間,留下爺爺照顧她。早上我上班,把女兒放進小推車,爺爺就推她出去玩。

    有一天我出去辦事,在街上看到了一幕,深深刺痛了我。

    她的爺爺在飯店門口,跟一幫老頭侃大山聊得火熱,我的女兒坐在小車裡,被放在一邊,車子上蓋著小被單。

    我跑上前,把她推到了曬不到的地方,揭開被單一看,女兒小臉通紅,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

    我告訴公公,手不能離開小推車,否則孩子被人抱走都不知道;再就是孩子不能扔在太陽底下曬著,蒙上被單會把孩子悶壞了。

    再一個就是表妹。

    她初中畢業後在老家沒事幹,我就讓她過來幫我看幾天孩子,完事後幫她找個工作。

    有一天,我回家取一份忘在家裡的檔案,走進院裡就聽到女兒在哭。推門進去,看到女兒躺在沙發上,鼻涕眼淚流了一臉。表妹坐在我的梳妝鏡前,正在描眉畫眼。

    看我回來了,急忙站起來,手裡還拿著我的口紅。

    一個二十歲的大姑娘,我也不好說重了,就對她說:我的衣服,喜歡的你儘可以穿;護膚品、口紅什麼的,儘管用。但是首先要看好孩子,不能光顧打扮自己,孩子哭成這樣都不管?從沙發上掉下來怎能辦?

    女兒生日是12月20日,到了她二週歲多的時候,我就去幼兒園給她報名了,恰好二週歲半。早一點入園,早一點接受正規教育,培養她的良好習慣,我也可以安心工作。如果滿三週歲入園,又要等一年。

    這個草率的決定,讓我一直悔不當初。

    女兒從小比較乖順,十分聽話,不太讓人操心。我以為把她送到幼兒園,是最安全、最放心的選擇。

    可是,6歲之前的嬰幼兒,別說相差大半年,即使相差一個月、甚至十幾天,都是不一樣的。把女兒送進幼兒園以後,她不哭不鬧,但是在一群孩子中間,明顯看著稚嫩,侷促,跟個小雞崽一樣,怯生生的。

    有一天,老師給我打電話,讓我帶著衣服去幼兒園。我到了一看,原來女兒上廁所的時候,掉坑裡去了,弄得滿身髒兮兮的。看著可憐巴巴的女兒,我心裡第一次萌生了悔意。

    女兒很不合群,因為那些大的小朋友總欺負她。她都是獨自在一邊玩,喜歡花花草草,一棵小草她能看半天。喜歡玩石子,揀出漂亮的幾顆帶回家給我看,說她找到了寶石。

    有一天晚上給女兒洗澡,發現她的小胳膊上從上到下一溜兒小血印。我問她怎麼回事,女兒說:被小諾用指甲掐破的。我問她疼嗎?女兒說很疼。我急得眼淚都出來了,問她怎麼不告訴老師,女兒說:不敢。最後還央求我:媽媽,這事不要告訴老師好不好,告訴老師後那些小朋友還會打我的。

    女兒的幼兒園生活,是孤獨的,自卑的,因為她弱小而又無助。

    我的女兒上的是縣直機關幼兒園,從幼兒園大班畢業直接升到了實驗小學。5週歲半就上學了,導致她比別的孩子早上學至少半年。

    女兒在小學,還是因為年齡太小,遭受了校園霸凌,成了她一生揮之不去的夢魘。

    女兒不只一次對我控訴她在小學時期受到的恐嚇和欺凌。有個叫劉晶晶的女孩子,驕橫、乖張,拉夥結幫,以欺負別的女生為樂。

    女兒是個老實、善良的孩子,受了欺負默默忍受,不敢跟老師說,也不敢回家給我說。小學校園對她來說,沒有一點美好可言,灰色又壓抑。

    後來女兒走出了童年陰影,給我訴說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讓我愧疚萬分。如果生活可以重來,我一定不會提前把孩子送去幼兒園。

    透過我的切身體會,建議不要把孩子3歲前送幼兒園,原因如下:

    一、3歲以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差不多接近成人的百分之七十,這時候入園比較符合孩子的生長規律。

    二、3歲之前,孩子對母親依賴性很強,早入園會造成不安、焦慮情緒,對寶寶的性格形成造成影響。

    三、3歲之前,孩子免疫系統的發育還沒有完善,抵抗力比較差,容易交叉感染,引發疾病。

    四、提早入園,相對其他孩子來說比較弱小,容易受到傷害,造成膽小怕事,逐漸形成自卑心理。

    結語: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不一樣,對孩子的入園年齡不能搞一刀切。但是過早或者過晚入園都不可取。

    每個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生長狀況,按照幼兒園的規定年齡入園,保證孩子平安快樂,健康成長!

  • 18 # 趟過溪水採蘑菇

    我家小寶是去年秋天29個月上幼兒園的,非常後悔,如果重來會選擇春天過了3週歲再上幼兒園。

    在我的理解誤區裡:如果媽媽帶不了孩子的,或者媽媽著急上班的,過了2週歲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幼兒園的常規生活更豐富,提前接觸集體生活對孩子有利無弊,而且年齡越小越容易適應,過了3週歲已經徹底習慣家庭生活了,再適應幼兒的生活就更容易上火,分離焦慮表現更明顯。

    為了巧妙避開這一切,我們毅然決然的在小寶29個月的時候把他送進了幼兒園。

    事實證明,我想錯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週歲之前的寶寶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不完善,更容易生病。

    我家小寶兩次感染諾如病毒,班裡絕大部分寶寶都比我家小寶大半年左右,他們要麼沒有感染,要麼很快就痊癒了。

    最嚴重的那天,全班30個孩子,只有5個一點沒事,大部分寶寶第二天就活蹦亂跳地去幼兒園了。

    我家小寶和班裡比較小的兩個孩子都是腹瀉嘔吐三四天,我家小寶最後還脫水了,兩次下來瘦了幾斤。

    是不是我們的餵養不當導致生病不愛好呢?也不是。

    我們不會給小寶使勁各種塞東西吃,不能吃的會規避,平時青菜多於肉蛋奶,整體還算健康飲食,不會像有的家長給孩子吃雪糕、喝冷飲、吃大魚大肉、炸雞漢堡。小寶在上幼兒園之前狀態都挺好。

    返觀幼兒園的飲食結構,過於豐盛,三餐兩點,頓頓有肉,兩菜一湯,像早晨有炸裡脊,中午有紅燒肉鵪鶉蛋,晚餐有排骨海帶,而且做得非常有食慾,不像家裡清淡飲食。遇到好吃的,孩子們免不了多吃,平時的運動量又沒有那麼大,外邊有一點風吹草動,很容易生病。

    在幼兒園老師們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們的衣著,不能及時增減衣物,這也是孩子容易生病的原因,大孩子抵抗力強了身體更容易調節,而小寶寶身體免疫力不成熟,很容易感冒。

    小寶上學期每個月都只上了半個月,當然託費是正常交的,他們幼兒園出勤超過5天收滿月的託費,一個月3000多塊錢,想想很浪費,但是沒辦法。

    3週歲之前的寶寶分離焦慮更明顯,過了3週歲,孩子對分離的概念更具體,畏懼感更小。

    朋友也住我們附近,她女兒比我家小寶大兩個月,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總一起去參加試聽課,她女兒膽子非常小,非常黏媽媽,哭鬧,恐懼陌生人,以至於很多次課三分之一都沒上到。

    我家小寶也依賴媽媽,很多時候需要媽媽陪,但是我想讓他鍛鍊一下,終究要上幼兒園的。

    我們去年上幼兒園幾乎每天起床睜眼睛就開始哭。能堅持下來,是因為送到了幼兒園,老師接過去會安靜下來,一天過得還算挺開心,除了午休。

    白天還算挺好,晚上和早晨一樣煎熬,有時候下半夜2點也不睡覺,想多陪媽媽。

    早晨小寶不想起來,睜眼睛就哭鬧,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個冬天,路上歇斯底里地哭,喊:“不去幼兒園,不去幼兒園,媽媽不上班…”

    零下20℃,寒冷的空氣鑽進小寶的肚子裡,以至於他頻繁地咳嗽。尤其是下雪的早晨,天氣惡劣,道路不好走,孩子的確遭了不少罪。

    今年春天開學,小寶徹底適應了,我很欣慰,他明白了:“媽媽晚上來接,我小時候上幼兒園哭,現在都不哭了,我長大了。”而且特別喜歡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

    今年4月,朋友也在清明節小假期之後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在送去之前焦慮萬分,意想不到的是,孩子每天高高興興地去幼兒園,4月份,她女兒3週歲半,徹底明白幼兒園是什麼了,每天都在給她驚喜,相比之下,她的孩子沒哭鬧,沒生病。

    讓我迷惑的是,她平時給孩子吃漢堡,炸雞,薯條,各種零食和冷飲,孩子也非常健康。

    相比之下我的小心翼翼和半年的運籌帷幄,好像白努力了,有些玻璃心了。

    目前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她花的時間更少,效率更高。

    3週歲以內的孩子自理能力不足,在幼兒園更容易上火。

    我家小寶29個月上幼兒園的時候,會自己吃飯,自己送餐具,自己穿鞋,自己如廁,會交朋友。

    但是不會穿脫衣服,午休要等老師幫忙,午休結束要等老師穿衣服,有時候後給他穿他就在床上如熱鍋上的螞蟻,非常著急。

    3週歲之前想去幼兒園就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自理能力。

    除了穿脫衣服的欠缺,小寶能聽懂課堂指令,回家會複述幼兒園的見聞和飲食,在我們的情景模擬下,我知道老師對他都挺好,而且的確學了不少東西。

    這一點很多比小寶大半年的孩子回家也不說,我是從很小的時候培養孩子的複述能力的。

    上課學東西不比哥哥姐姐們慢,因為在此之前上了一年的早教課。

    所以3週歲之前的孩子上幼兒園不是說不行,要有很多成熟的前提,但是抵抗力的確沒有大孩子強,適應性也沒有大孩子強,如果家裡有人帶寶寶,建議3週歲以上去幼兒園。

  • 19 # 幼兒園張老師

    如果是我,我不會送孩子去的。

    幼兒園是三到六歲孩子生活學習的地方,最好過了三歲再去。

    有些家長有一些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孩子不滿三歲,但是能力很強,上幼兒園沒問題的。我毫不隱晦的說,要是家裡沒人看孩子,送去不是不可以,但是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的,差一個月,孩子都會有很多差異,現在送去,孩子遲早會適應幼兒園生活,只是早晚的事。但如果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現在送去就不是一件好事,年齡的差異會使孩子需要更長時間去適應。

    還有一個問題,小孩抵抗力差,尤其是三歲以下,進去幼兒園後,和同齡人在一起生活一天,抵抗力差的就容易交叉感染,確實無法避免。三歲以上的孩子就明顯好很多。因為交叉感染生病反覆去醫院真的是對孩子很不好。

  • 20 # 急得跑和不說話

    作為過來人,建議晚送。

    我家孩子從兩歲半送到幼兒園,到現在上大班,痛苦還沒過去。

    孩子自小爺爺奶奶帶著,老人溺愛孩子,兩歲半了還給餵飯吃,還阻止不了,不會自己穿衣服。孩子年齡小去幼兒園,自理能力差,突然換環境孩子不容易適應,老師不可能天天給幫忙,同一班的孩子老師也往往喜歡哪些大一點的,有自理能力的孩子。

    年齡小體質弱,容易生病,我家孩子第一學期只有一個月全勤,其他月份都是上一週修養三週,跑遍周圍各個兒童醫院,吃藥,打針,住院,班都沒辦法上,令人苦不堪言。

    年齡小學東西慢,比不上年齡大的還容易受欺負,性格外向還好,性格內的,家長可能要操心了。

    孩子不到年齡送幼兒園,需要自理能力強,體質好,性格外向,還要家長有時間經常聯絡老師,讓老師多照顧自家孩子,主動配合幼兒園工作。

    喜歡的點點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捲饅頭怎麼做才能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