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過來人
-
2 # 劉俊利
這種人沒什麼不好。
第一,是一種淡薄心態的表現。悟透了人生的意義,正確處理得與失的關係,節日、生日過與不過,有何干?過與不過是一種外在的形式,關鍵在於節日、生日對自己個人的意義在哪裡?如果在你個人心裡,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如30而已時自己取得某項理想職業,比隆重的形式都具有重要意義。
節日、生日不過,也不是完全的好。不足之處就是缺乏交流,疏離感情。
-
3 # 大掌櫃237
我覺得現代年輕人和我們這些老年人,在對待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認知上也存在不同的思想觀念和差距。我們這些老年人只對中國傳統的節日情有獨鍾,對一些無關緊要和西方的節日根本就拿它不當一回事。就連我們自己的生日過不過都無所謂,只想早晨吃幾個雞蛋中午吃頓麵條晚間吃頓餃子這就算過了生日。根本都不願意把一個普通的生日,搞成一個繁瑣的複雜化約生日。
可是年輕人就不一樣了,除了中國傳統節日外還把西方的什麼聖誕節啦平安夜啦都搬過來過。而且年輕人還對自己生日情有獨鍾拿自己的生日也非常的為重,什麼生日蛋糕啦點蠟燭吹蠟燭許願唱生日快歌等一系列麻煩的過程。並且還收取朋友們的生日禮物和祝福,這些繁瑣過程不是我們老年人能接受得了的。年輕人總是喜歡熱熱鬧鬧的老年人喜歡的是清清靜靜的,這就年輕人和老年人思想觀念不同步的地方。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
感謝讀者朋友們的閱讀。
-
4 # 百諾恩Joe媽
沒有生活情趣
節日賦予的意義 就是讓我們能做點平時不能做的事
儀式感從來都不是別人給的
-
5 # 嫣然笑175571944
實話說,我就是這種人,過生日,咋過去飯店,那菜還沒有我做的好吃,首先我的用油是最好的,油很香,菜先泡後洗,調味料,也是最好的,鮮姜不是被硫化燻的,花椒也是最好的家鄉的六月油椒,其它的不咋用,比如煮牛肉,牛肉也是最好的,就用這調料煮出來就好吃,保持著原有的肉香味,再不加任何調料就好吃,大肉也一樣,比牛肉多一點大香,做魚,做蝦,生蠔,最鮮的,海鮮最鮮的就好吃。過節了去飯店大吃一頓,能大吃嗎?只能湊合吃吃。吃麵也有講究,買不加任何新增劑的面,隨手一做,都很好吃。自做月餅,五仁,也買最好的,洗乾淨再扮在一起,最好的面拿酥油或者大油和了,就是鐵盒包裝的也敢不上我做的好吃。現在生活好了,你可以過最好的生活,天天幸福無比。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其實這些東西買到不是很花錢,也不是最貴的,牛肉好的劣都是三十,你知道那個老闆的牛肉好,再向老闆請教牛肉的調料做法。面也不最貴的,人家去超市,我去買面小店,搞好老闆娘的關係,老闆告訴我麵粉小知識,不會的很多,不恥下問,多學好問,多嘗試,每天都節日,每天都是生日。
-
6 # 淑敏1955
人到什麼時候說什麼,現在條件好了,重視節日和生日了,50年代,60年代的時候,大多數家庭都不富裕,那時候沒聽說過誰過生日,節日也不是特別明顯,只聽說過老年人過大壽,以前我家裡就很貧窮,弟兄姐妹多,沒人給過生日,過節日時候也不改善生活,父母也不過生日,上學了,同學和中之間也不過生日,現在條件好了,生日重視了,過節也有氣氛了,有的家庭給孩子過生日,大擺宴席,親朋好友都來,特別的隆重,人就是這樣,到什麼時候說什麼,有的人條件好了,也不願意辦生日,特別是一些老年人,辦生日也有講究,60歲的老人就不願意辦,我認識一個老人,他就不願意辦生日,這個老人很迷信,他說糊里糊塗的過,如果辦生日就長了一歲,怕閻王爺給他收回去,如果不辦生日,閻王爺不知道,他多大歲數了,當然這太可笑了,是迷信。
-
7 # 西山逸隱
這種人很豁達,窮極無聊了還顧滴過生日,這叫不知死活。富甲天下了太講究過生日,叫牛滴甭提。
哪一天生的並不重要,混的像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像人不在窮富,更不在於你過沒過生日。
說話靠譜兒,做事靠板兒倒是關鍵問題。混好了知道淡然,知道幫窮扶困,體貼親友四鄰,但忌顯擺,在心理,在態度不在掏多少東西。
混窮了知道奮鬥,知道保持人的基本尊嚴,不正派不仁義的事不做,不講究不道德的事兒不幹。不依賴任何人,任何境況下能挺住不癱軟。
這就是“人”,這就是大寫的人!絕對不在於你過不過生日,生日過得體面不體面。
混的像個人,一次生日不過,一樣受人尊重。不像好東西,一個生日不錯過,好酒好菜兒備齊,親人們不見得願意湊。
當然,因為知道自個混的不像個人樣,沒面子而不過生日的也有,這個,別人沒有說三道四的必要。
-
8 # 用真愛給它們一片藍天
很好!應該是勤儉持家、不浪費財力、物力和人力的人,踏踏實實,不浮誇、非常成熟穩重、平時忙碌,生活過得很充實的人。我贊同、支援這樣的人!
人到中年以後,上有老、下有小,這些人平時除了忙碌、拼命掙錢,辛苦為家操勞外。一年之中除了傳統的中國三大節《春節》、《端午》、《中秋》必須過,父母的生日和孩子的生日一家人簡單的圍坐一起,舉杯共祝,生日快樂之外,對自己的生日並不上心,對於其他節日視而不見。因為他(她)忙,顧不上為自己操心,顧不上放鬆、浪漫。
說實話,有些農民朋友除了一年一度的《春節》自已給自已放幾天假,和全華人民一起隆重過一個萬家團圓的節日外,就連《端午》與《中秋》都不過。因為田間地頭的活不允許他(她)們過節。
對於那些自發救助、收養流浪和餵養流浪動物(貓狗)的救助基地和那些善良群體來說,只有一年365天中的辛勤付出,沒有一天為自已而放鬆,浪漫。就連除夕、大年初一的時間也不例外,所以說這些人群都是偉大、無私的人!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為自己過不過生日,過不過節,無所謂,因為每天都在過節。
-
9 # zyh10001
過生日,不想過,過一次生日長一歲,所以不隆重,炒幾個菜,喝點自己釀的米酒。其餘節日照樣過,只不過點到為止。就像正月15,我就買一袋湯圓,吃幾個,就過節了。端午節,吃2個粽子,2個雞蛋。中秋節,吃2個螃蟹,一句話,不是多節儉,就是平時這些東西都有,想吃啥時候都能吃。
-
10 # 青戈m
我就是你說的那種人,
不過節日,是覺得現在的節日沒有任何的氛圍,還浪費時間,如果說可以聚餐的話,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想吃,想玩,只要有時間就隨時可以去,所以我更願意在平時自己想吃了去吃,想玩了去玩,當下既開心了,又滿足了小心願,而不是非要節日當天去,不管去玩,去吃,都是人各種多,各種排隊,最後還吃不好,玩不好,節日當天體驗感極差。
過生日,就更不用說了,很不喜歡那種一堆人看著你又是給你唱歌又是給你祝福,送禮物,許願什麼的,感覺很虛,不切實際,首先,我不喜歡一堆人圍著我,也不喜歡那種氛圍,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喜歡麻煩別人,如果你請別人來參加,那別人肯定是要帶禮物不會空手來,就顯得像是特意在提醒別人我過生日,記得帶禮物的感覺,所以寧願自己在家煮碗麵,簡簡單單。
-
11 # 不知幾和
不過生日怎麼了 我就不過啊
節日很多我也不過啊
從國外的情人節萬聖節聖誕節
到勞動節 七夕 清明 國慶什麼的
誰規定一定都要過節的
現在有的節過
大部分節日就是上班
-
12 # 鄙視小雨雨絲1
我就是這種性格的人。下個月就是我的五十歲(男算虛歲),沒打算喊任何朋友,只要老婆早上煮碗麵給我吃,到了那天,工作不忙的話,晚上也許會跟老婆出去吃個飯就行了。
-
13 # Wuquenanfei
一個人有什麼好過的呢 每逢節日都得躲著點 生日的時候還得給老孃賠禮致歉 一個人的日子就分兩種 有錢 或是 有很多錢
-
14 # 一米之長
我就是這種人,不是不想過只是時間和金錢上都不允許,夫妻雙方都是普通的打工者,供著兩個孩子上學,還要給老人生活費,在加上女兒的古箏課和美術課以及兒子的美術課和補課班,每天下班累死了還要輔導孩子作業,唉!呃呃!!!!!
-
15 # 海南椰黎客智慧科技
我就是這種人,從來不過已經的生日有時候工作忙就忘記了,過不過看個人吧!其實過生日也就剛好有個藉口給自己跟朋友一起放鬆放鬆也是挺好的。
-
16 # 小笨蝸成長記
不覺得怎麼樣,感覺和平常沒什麼兩樣,都是一天,生日不生日的似乎也沒那麼重要,想吃蛋糕就去蛋糕坊或天天好賣店裡買一個8寸或六寸小蛋糕吃就完了,哪有那麼多時間過生日,再說,現如今沒有一定是到什麼節才能吃到什麼東西這一說了,隨處大小商超,便利店以及大點的商場、市場,幾乎都有賣,月餅、粽子、湯圓或元宵、現如今大冬天的有西瓜、玉米、竹筒飯、鳳梨(它不是菠蘿!)儘管長的和菠蘿差不多,菠蘿酸,鳳梨甜,鳳梨貴,菠蘿便宜,不同地區不同價格,按當地物價為準
-
17 # zhm18
對過生日和過各種節日,小時侯很期盼,因為能吃頓好的或穿上件新衣服比如春節、兒童節等。其實人們過各種節日不過都是從傳統的開典、祭祀等活動沿襲下來的,此外就是找個由頭大家聚一下樂一樂,現在不同了,生活條件好了,吃的穿的天天都像過節一樣,每天過的都是生日和節日,所以對這些節不節的已經淡化了,就如我根本就沒什麼概念了,過和不過感覺都一樣幸福快樂,那過不過就沒什麼區別了。儀式感是給外人看的,自家人就無須那麼刻意講究了,怎麼順遂怎麼來吧。
-
18 # 啥都別想0000
遇有節日,家人們聚聚。生日時若記得,悄悄的吃碗麵條,以免驚動老閻翻看生死薄。
其實,簡單真的快樂多!
回覆列表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什麼講究?
這句話是說,母親還在世的時候,就不要慶祝自己的生日,我們的生日,便是母親的受難日,是她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
雖然說我們出生的這天是母親最痛苦的一天,實際上對於母親來說,也是自己最開心的一天,所以很多時候母親都是願意給孩子過生日的,但是我們還是要明白在自己生日的這一天,就算是為自己的生日開心,也不能忘了當年母親所忍受的痛苦和煎熬。
父在不留須的意思是,如果父親去世,兒子就會把上嘴唇的鬍鬚保留下來,如果母親去世,就會保留下巴的鬍鬚,倘若父母都已過世,則上下嘴唇的鬍鬚都不能剔除,這就是“蓄鬚明志”。所以我們最常見魯迅一張照片,便是留上須的,可見他那時父親已去世,母親尚在。在抗戰時期,京劇大師梅蘭芳面對日寇清華,就開始留鬍鬚,我們都知道京劇演員是不留鬍鬚的,所以梅蘭芳就透過蓄髮明志,以示國破家亡,天地君親具無。
並且在古代,鬍鬚代表著“長輩”和“尊敬”,如果做兒子或其他晚輩也留了鬍鬚,就是對父(或長輩)的極不尊重。所以現在很多兒子都不會在父親面前留鬍子,自己顯得年輕,這樣也帶著父親還年輕,說“父在不留須”也是為了顯示了孩子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