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梁伏驥

    在近13億人口中,沒有一個民族人口占絕對優勢的主體民族,誰都不服誰。反正是線性文字,三里不同音就可以創造出一種文字。沒有一個民族人口超過一億,誰搞計劃生育誰吃虧,所以印度人口一直會膨脹到自我毀滅。

  • 2 # 陸洋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語言是族群認同最重要的認同基礎之一。各個語言集團也代表著各個不同的民族利益集團,對一個語言的壓制,也意味著對該集團利益的侵犯和壓制,都有可能導致糾紛的發生和分離主義情緒的增長。

    印度的官方語言按照憲法規定有22種,全國性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和英語,其他的是地方性的官方語言,沒有國語(National Language)。說印地語及其變種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印度被英國殖民者征服後,一部分由英華人透過行省直接統治,一部分透過土邦實行間接統治,土邦王公臣屬英國,對內享有極大的自治權。然而行省和土邦的劃分並不基於族群和語言,產生了許多民族矛盾。因此基於這種考慮,印度獨立後,決定改變繼承下來的殖民地行政區劃,語言成為重新建邦的重要考慮因素。

    1956年印度“邦改組法案”在幾經修改後最終實施,在很大程度上貫徹了以語言建邦的原則。然而,以語言原則重新建邦的行動中引發了很多的爭議,也導致了一些地區的動亂,例如馬德拉斯的泰盧固語區開展了建立安得拉邦的運動,導致泰盧固語區大規模的騷亂;在孟買市,在阿麥達巴德市由於馬拉地語區和古吉拉特語區的爭執爆發了騷亂,在西北的印度錫克族也爆發了示威遊行,想要單獨建邦。

    開國總理尼赫魯吸取了語言建邦行動的教訓,擔心硬性推廣印地語會挑起民族情緒,因此對於官方語言的確立採取了十分審慎的態度,認為不能用強制的辦法把任何一種語言強加於人。語言問題的解決,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而不能壓制印度語言中的任意一種。由於語言問題涉及到集團的利益,在印度多元民主的政治條件下,很容易引起政治風波,不論是在中央層面還是在邦的層面,人們因為語言問題爭執不休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印度很難擁有,也很難推行統一的國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好朋友忘記回你的訊息,兩天後再跟她說話時才回我,如果是你們,你們會生氣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