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鑫xc
-
2 # 史海逐浪大徐
最近有好多假設類的歷史分析,挺有趣。
曹操、劉備、孫權在起點相同的情況下,誰會笑到最後?
首先這三個人是同一個時代,但是不是同一個輩分的人。曹操155年出生,劉備161年出生,孫權182年出生。也就是說三人中曹操最大,比劉備大6歲,比孫權大27歲。曹操、劉備和孫權他爸孫堅是同一個輩分的人。
再看他們的志向,曹操和孫權的志向相同,雄霸天下,傲世群雄。孫權的野心就小一點,成為江東之王就已經滿足了。
來看看他們的起點。曹操是貴族中的草根,劉備是草根中的貴族,孫權是繼承父兄之志。三個人都是靠著自己的實力起步發家的。
在三個人的生命中創業初期都有貴人相助。張世平、蘇雙是劉備的天使輪投資客。二人親如兄弟,靠賣馬、鑄鐵發家致富,成為一方富豪。二人對胸懷大志的劉備頗感興趣,資助劉備良馬、鑌鐵、金銀。據說劉備的雙股劍、張飛的丈八蛇矛、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都是張世平、蘇雙的鑌鐵打造而成。糜竺更是傾囊相助,把妹妹都搭進去了。
曹操更是得衛茲相助起兵,衛茲十分看好曹操,說平天下者必是曹操。因此衛茲散盡家財資助曹操,助其徵兵五千餘人。幫助曹操在陳留郡己吾縣起兵。到滎陽大戰時,曹操兵敗。衛茲在這一戰中為曹操戰死。
孫權就更不用說了,父兄的一票淮泗集團舊部、落難到江東的流亡北仕、江南的本地氏族都是其可以利用的物件。
三人除了年齡不同,個人才華、能力大致相似。曹操走得最對的一步棋就是迎奉天子得了先手。三人再來一次,就看誰先下這一步棋了。
而誰先下這步棋,取決於誰先能夠得到謀士智囊團的相助。畢竟這點子也不是曹操自己想出來的。從用人來看,孫權更勝一籌,多少年來江東三派實力被他哄得團團轉。如果孫權調整目標,以一統天下為目標。我看好他。
#歷史# #歷史回眸# #歷史冷知識#
-
3 # 懸疑推理飛翼
起點相同的定義太廣,我今天就簡單分析下。先給出結論,我認為笑到最後的只可能是一個人——曹操。
首先曹操到死都沒有稱帝,原因眾所周知。他是宦官之後,出身不好,不像他的手下敗將——袁紹都是四世三公。所以曹操只能低調做人,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丞相自居,就這個起點還能混到兒子稱帝,可見很不簡單。要是有天給他劉備劉皇叔的起點,安上一個漢朝某個皇族的後人頭銜,他早可以名正言順稱帝統一中國,實現漢室中興。
再說曹操的魏,戰略位置在三國中很不理想,一方面應付劉備和孫權,打了一場舉世矚目的赤壁之戰。赤壁戰後,人家也沒閒著,關中馬超、韓遂藉機造反,曹操派大將曹仁進攻關中,後來命夏侯淵督眾將繼續西征,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為穩定北方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正如諸葛亮事後談關羽華容道放走了曹操,說曹操命不該絕,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一死,北方必亂。可見以諸葛亮的遠見都能看出,按當時三國的國力而言,只有曹魏能穩定中原局勢,其他的實力都有很大差距。包括後來蜀的北伐不過是強弩之末而已。
可以說孫權有長江天險,劉備有蜀道之難。而曹操的魏地處平原,不但要攻打南方,在三國內作戰,同時又要抵禦北方的外敵入侵。客觀來講,雙線作戰不可謂不強。
所以假設給曹操一個安逸的起點,我認為曹操如果單線作戰,能力遠超蜀,吳兩國,最後實現大一統也必須是他。
再說說曹操創業之出,打下的幾場戰役在中國歷史上都絕對算的上是硬仗。有一個說法三國十大著名戰役,曹操自己參加了五場,足可見他舉足輕重的地位。掃黃巾,克袁術,滅呂布,破官渡,北征烏桓,攻孫劉赤壁,征馬超,平漢中,雖說偶有失敗,但我們無法忽視曹操在政治軍事上的成就。更別提入選語文教材的曹操詩詞,更證明他在文學上極高的造詣。
最後談一下曹魏鼎盛時期手下名將:宗族將領以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淵、曹純、曹休、曹真為排序。再加上先後湧出的典韋,許褚,張遼,樂進,張遼,徐晃,樂進,于禁,張郃等……
謀士一點不比劉備的差:郭嘉、荀彧、司馬懿、賈詡、荀攸、程昱等。
曹操唯一弱點生性多疑慮,要是把曹操多疑的缺點和劉備平均一下,統一的最好人選不正是他麼?並且真實的歷史也是最有力的證明,司馬式就是繼承了曹魏的基礎,最後實現統一。
因此曹操縱有這些內外因素的缺陷都能如此,若是給他同樣的起點,相信我,一定會瞬間起飛的。
回覆列表
起點相同,劉備笑到最後!
雖說三人都是官二代,但真實情況是曹操一直處於廳級幹部行列,孫權更是自治州州府級別,只有劉備混成了草鞋大王!雖說沒有跟小姨子私奔,但處境跟其他二人完全不可比。
最後三人來個三足鼎立,完全可以看出兌現天賦的劉備是要強於他二人!
題外話,曹操經過華容道的笑,三番五次笑沒了精銳之師,所以命中註定不能笑到最後!
當起點相同的情況下,就要考驗逆商了,抗壓能力最強的還是非劉備莫屬!創業前期,打不過別人,東投西靠,跟曹操幹過,跟劉表混過,也跳槽過袁紹集團...單是這種忍辱負重的本事,另外兩位大佬恐怕只能望而興嘆,並能附上一個表情包“臥槽,無情”!
所有的想象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歷史就是歷史,我們得尊重所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