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思露營養師

    謝謝邀請。這是很多人“矚目”的一個問題。對於世間萬物,總是會有不少的“常規定律”,比如說“食品需要加熱烹熟才能安全食用”、“剩飯菜都要經過加熱後才能放心食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剩下吃不完的飯和菜,對於這些剩飯菜而言,在第二天一定要經過加熱才能食用;但最近出現的這則言論,卻給大家帶去了不小的恐慌。有人說:米飯不能二次加熱,不然就會產生致癌物;還有些食物也不能二次加熱,否則就會產生毒素;事情真的如此嗎?拋開迷霧看真相,此事應該這樣看待。

    米飯二次加熱之後就會致癌?

    社會傳言:米飯經過室溫存放很容易滋生細菌並繁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細菌會產生各種毒素,因此就會導致“食物中毒”,增加腹瀉、嘔吐、頭暈等食物中毒症狀的發生風險,而二次加熱也不會消除其中的毒素,並無任何作用。

    然而,雖然在存放的過程中的確會滋生細菌,但是“二次加熱的米飯”和癌症並無直接關聯。另外該說法本身並沒錯,但是並不僅僅只針對於米飯這一種食物。這樣的觀點只能證明“加熱並不能消除食物中細菌產生的毒素”,和其他事情不存在關聯。

    芹菜、菠菜、蘑菇等食物,二次加熱後也會產生致癌物?

    這也是朋友圈盛傳的一則流言,之所以有人這樣說,主要闡述的原理是“芹菜、菠菜以及蘑菇等素食中本身存在硝酸鹽,經過了二次加熱之後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從而就會對身體產生致癌威脅”。

    這又是一則反覆強調的“謠言”。雖然在這個過程中的確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物質的存在,但是存在(含有)並不代表超標(很多),在任何時候談論某種物質的作用和毒性時,都應該嚴格考量“劑量”,拋開劑量來看這件事情本身不科學,所謂的“剩飯菜因亞硝酸鹽的存在而不能食用”本身是一則謠言。

    亞硝酸鹽是生活中的常見物質,它也是自然界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含氮化合物”,少量存在並不可怕;其實所有的植物中都存在一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只是含量會隨著蔬菜種植方式、蔬菜種類以及收割之後的儲存方式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之所以蔬菜中存在亞硝酸鹽,主要是由於蔬菜在整個種植過程中會使用到氮肥,這樣一來其中必然會存在亞硝酸鹽物質;另外植物本身存在的酶類物質還會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物質。植物被收割以後,其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平衡狀態被打破,還原酶被釋放,其中所含的硝酸鹽物質更多會轉化為亞硝酸鹽。正因為如此,更建議大家吃新鮮的蔬菜(由於新鮮蔬菜中所含的亞硝酸鹽含量較低)。

    從原理來看,許多蔬菜當中都含有硝酸鹽,如果在這些蔬菜中大量滋生細菌,那之後就可能在細菌的作用下將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室溫環境更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說到根本,這種反應轉化(硝酸鹽—亞硝酸鹽)和“加熱”並無關係,也就談不到“二次加熱這些食物會致癌”的理論。

    因此,這個事情還需要大家“科學看待”,並不存在讓人恐慌的結論,也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的剩飯菜;剩飯菜必然要加熱,建議您可以安全加熱後再去食用;儲藏時請放入冰箱的冷藏區;關注健康,願您安康。

  • 2 # 今今有位

    一般綠葉類的蔬菜由於當天沒有吃完,隔夜後會產生一定的亞硝酸鹽,這個有一定的毒性,時間長了對身體有一定的危害。硝酸鹽可以防腐我們在超市中買的醬菜裡面會有一些,但是量不同口感也不同。這些化學元素對大家來說比較陌生分辨也很難,不過自己總結了一個方法可以分享給大家,首先讓自己的舌頭和口腔熟悉一下真正的食鹽味道,嘗試完即可吐掉漱口,一點點就行你會發現,這個食鹽鹹的味道,你的口腔不排斥,還有一點點喜歡。然後您再去家裡附近小超市買一個便宜一些的榨菜,最好有蘑菇類的最好因為小廠出來的這些東西防腐劑會放的比較多,裡面的亞硝酸鹽含量也多。再仔細分辨這個鹹味是不是很排斥,自己不喜歡吃?有了這個界定之後再去嘗試二次加熱的食物只要您自己口腔不排斥的基本沒有什麼大問題~當然也許會有人反駁,這個不科學。但是比較有用。我是農村出來的,小時候家裡很多菜熱了又熱的,最長有一星期都在吃,沒辦法那時候比較窮,家裡沒啥吃的,能吃的基本都不捨得扔。自己口感就是那個時候鍛煉出來的,不吃餓肚子,吃了拉肚子。總之一句話自己口腔產生不好條件反射的,一律不要吃。本人文筆不好,請多多包涵~相信自己的第六感~說到這裡再囉嗦一下,網上很多評論亞硝酸鹽致癌,二次加熱食物致癌等等,這個有沒有事實依據咱不知道,有一點請大家記住,得癌症的是身體免疫力低下的,您自己身體在得癌症或者其它疾病之前會有一定的預警,比如我很累,各種疼痛纏身,麻煩您改善一下自己的作息時間,飲食習慣,免疫力恢復,各種病症都會消失。西醫治標,好的壞的,一刀切。中醫治本,傳說中才有(可能孤陋寡聞,現實中沒見過治好的,不過想減肥的可以試試,中藥湯喝下去,基本幾天都沒胃口吃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蔬菜為主,肉食為輔。控制好情緒,負面情緒高漲的時候不次於直接喝亞硝酸鹽,請三思~~~~

  • 3 # 松鼠雲無心

    看到幾個信口開河以訛傳訛的回答,來寫一個。

    所謂“二次加熱”,只是把食物再加熱一次而已。通常所說的二次加熱只是把食物加熱的適口的溫度,不會產生什麼有毒有害物質。即便是為了安全起見進行“充分加熱”,也只是加熱到沸騰溫度幾分鐘,並不會產生危害。

    所以,“哪些食物不能二次加熱”是個偽問題。只要食物本身沒問題,三次加熱、三次加熱也都不會產生危害。

    很多人說綠色蔬菜等食物經過二次加熱“產生”亞硝酸鹽,其實是想當然。綠色蔬菜等食物中含有比較多硝酸鹽,在儲存過程中可能產生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如果儲存條件不好,比如已經吃過剩下的、在常溫下儲存而且時間較長,產生的亞硝酸鹽可能還比較多。不過,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把剩菜放在冰箱裡,下一頓或者第二天拿出來熱一下就吃掉了,並不會產生值得憂慮的亞硝酸鹽。而且,這些亞硝酸鹽是在存放過程中產生的,跟“二次加熱”也沒有什麼關係。

    當然,蔬菜在存放過程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會下降,風味口感也會變差。如果可能,推薦儘量做多少吃多少。但如果不能做到,需要做一次吃一兩頓,或者一頓吃不完放到下一頓接著吃,也並不值得糾結。

  • 4 # 註冊營養師趙偉

    二次加熱食物不會產生什麼有害物質,只不過可能會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所以說並不存在哪些食物不能二次加熱。

    食物的二次加熱,目的是用加熱的方式,殺死可能存在的致病菌,對於不同的食物來說,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次加熱會破壞食物中的營養素,那些溫度敏感型的營養素。比如肉類中的氨基酸,比如蔬菜裡的維生素和植化物質,但是對於那些常規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之類的,不會有損失。

    所以,二次加熱影響最大的還是蔬菜,所以,我們常說盡量避免剩菜,尤其是蔬菜儘量不要剩,亞硝酸鹽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營養的損失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家裡的老人,剩菜不捨得扔,總是下頓自己吃,長期以來以剩菜為主,對於維生素的攝入很可能是不足的。

  • 5 # 咕咚健康

    1、忌肉類加熱至半熟再用微波爐加熱:半熟食品細菌仍第二再用微波爐加熱由於間短能細菌全殺死冰凍肉類食品須先微波爐解凍再加熱熟食

    2、忌再冷凍經微波爐解凍肉類:肉類微波爐解凍實際已外面層低溫加熱溫度細菌繁殖雖再冷凍使其繁殖停止卻能菌殺死已用微波爐解凍肉類再放入冰箱冷凍必須加熱至全熟

    3、忌油炸食品:高溫油發飛濺導致火災萬慎引起爐內起火切忌門應先關閉電源待火熄滅再門降溫

    4、忌超加熱:食品放入微波爐解凍或加熱若忘記取間超2則應丟掉要免引起食物毒

    5、忌用普通塑膠容器:使用專門微波爐器皿盛裝食物放入微波爐加熱熱食物使塑膠容器變形二普通塑膠放毒物質汙染食物危害體健康

    6、忌用金屬器皿:放入爐內鐵、鋁、鏽鋼、搪瓷等器皿微波爐加熱與產電火花並反射微波既損傷爐體加熱熟食物

    7、忌使用封閉容器:加熱液體應使用廣口容器封閉容器內食物加熱產熱量容易散發使容器內壓力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煎煮帶殼食物要事先用針或筷殼刺破免加熱引起爆裂、飛濺弄髒爐壁或者濺傷

    8、忌微爐置於臥室:同應注意要用物品覆蓋微波爐散熱窗柵 9、忌間微波爐前工作:啟微爐應遠離微波爐或距離微波爐至少1米外

  • 6 # 90後聊營養

    關鍵詞:熱敏性營養素;血糖生成指數;亞硝酸鹽;組胺;冷藏;冷凍;自然解凍

    “二次加熱”

    *表面意思就是再加熱一次;

    *引申義就是家中一旦有沒吃完的飯菜,有些家庭捨不得扔掉,下一頓吃的時候再加熱一下,這裡現在一般都是放冰箱冷藏室的(4℃);

    *還有就是冷凍室的食品,以肉類居多吃之前也需再次加熱。

    1.對於表面意思的再次加熱,當然不管是哪類食物經再次加熱肯定那些熱敏性營養物質都會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維生素C、E等),如不飽和脂肪酸類(亞油酸、α-亞麻酸、DHA、AA等);此外會使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值增高。

    2.對於引申義的家中剩菜,如果是早餐、午餐的剩飯,建議最好放到冰箱冷藏,下一頓吃的話中間也就隔了5~6個小時,在4攝氏度環境下大部分微生物基本受到抑制,下頓吃之前熱透不會對人體有傷害,至於網路上說的剩菜亞硝酸鹽含量會上升,這個不否認,但是在4℃下保藏5~6個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很低,離開劑量談毒性是不負責的說法,大可不必在意。如果是晚餐,放到第二天早晨,時間相隔幾乎12小時,對於那些質構較硬的蔬菜不怎麼影響,但是對於綠葉蔬菜、涼拌菜,還有常溫環境放置的剩菜剩飯建議先一天晚上吃完或者直接扔掉;還有就是做多了,吃飯之前可以分一部分出來提前儲存,儘量不要等到吃完飯剩下在儲存,因為人的口腔微生物很多;海鮮類最好不要隔夜,當頓吃完,因為會產生組胺,對人體健康很不利;最後不要太跟剩菜理論死磕,還是吃多少做多少,儘量吃新鮮的。

    但是跟第一種情況一樣會使部分熱敏營養素、不飽和脂肪酸等遭到破壞,不過營養素少了後面還可以補回來。此外,谷薯類、蔬菜類經再次加熱的話會破壞其膳食纖維和質構狀態,致使其血糖生成指數(簡稱GI)會比之前一定程度的升高,研究表明如果長期食用高GI食物會使以胰島素抵抗相關的慢性病,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冠心病等的發生風險增大。(備註:如果想詳細瞭解食物GI與人體健康可關注我的文章“低GI”到底是個啥?越來越多的食品標籤和朋友圈都有它)

    3.第三類就是冷凍的食品,以肉類居多,加熱前先常溫自然解凍適當時間後再二次加熱,避免受熱不均和組織破壞,營養物損失嚴重和口感變差,甚至產生不良口感。

    總結語:雖然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剩菜、剩飯二次加熱主要還是起殺菌作用和加溫作用,不批判、不提倡,自己掂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越是高檔機車越是不要鏈條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