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道仙子

    ‘靜’圓智慧:讓自己“靜”下來的五字秘訣,受益終身!

    ‘靜’圓智慧:懂得安靜,你才能與世界產生共鳴 受益終身!

    資訊互聯互通、知識爆炸、科技快速發展、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等因素,導致了市場競爭加劇、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慾望過剩,未來的發展趨勢不確定,最終的結果是商業競爭一片混戰,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雜亂無章’、心理上焦慮、煩躁、情緒化嚴重,因此,‘安靜’已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一種奢侈品。

    一個人‘靜’不下來,有外部的因素,如:干擾多、資訊雜、不確定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內在的因素,如:慾望、抗壓力、忍耐力、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就是:一是因為自己認識不夠(環境的變化及自身);二是因為自己抗干擾能力差、意志不堅。不管是外因、還是內因到最後都會歸結到‘自己身上’,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與發展是自己預判的,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也是自己決定的,牢記一句話:“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學會自我批評,自我省察,自己才會有成長,才能把被動面對轉變成主動出擊。

    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係: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透過內因在起作用。

    一、‘靜’以修身、‘靜’則慧生

    一個人靜不下來,你的智慧的生髮不了。你就很難覺察周圍環境的變化,看問題也會變得主觀和片面,進而導致感情用事及對整個局勢的誤判,這是非常危險的。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靜’是一種釋放,開啟心結解脫內心的障礙與束縛,,獲得一顆自由自在的心靈。有的人身體是不自由的,但他的‘心’是自由的;有的人身體是自由的,但他的‘心’是不自由的;你的身體被困你會失去某種行為的能力,你的內心被環境所困、被情所困,被眼前的苦難所困,就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客觀事物的基本判斷能力。

    我們的痛苦煩惱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一下成功,一下失敗,時而悲傷,時而喜悅;在生活裡我們東突西撞,愈陷愈深,找不到一條出路。而老子告訴我們,道就是道,不生不滅,慾望太多的人就無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靜氣著,卻能夠靈敏活潑地勇往直前,這才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性。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道德經

    人類綿延不絕、可以說慾望是生命的動力。這裡的‘不欲’是指人不要有多餘的慾望,否則多餘的慾望將消耗掉你剩餘的人生,專心致志的做好本職的工作,你的生活與事業自然會得到安定與發展。

    人的慾望多,一旦得不到,就會產生挫敗感,進而影響人情緒的波動。所以自我情緒管理的源頭是‘不欲’,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取,‘無求’之人才能遇事寵辱不驚、從容淡定。無慾則靜。付出不圖回報,但必有回報,只要你持續不斷的付出,必定有著更大的驚喜在等著您。

    人的心理需求平衡,慾望過多則心煩意亂,沒有一點上進心則缺少動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不要讓多餘的不著邊際的欲心雜念擾亂你生命的腳步。

    懂得安靜,才能與世界產生共鳴。

    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前幾天,和一個北京的朋友在一起喝茶,他就問我,閆老師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有些工藝的水平還趕不上古人,他舉了個例子:比如魯班做出來的東西,現在很多人都做不出來。我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魯班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中(與現在相比),而越封閉的環境越穩定,所以魯班可以做一輩子木匠,並不斷專研提升(也與個人性格、綜合素養有關),而現在社會人是比以前懂得多了,但受到的干擾也大,不要說一輩子做一件事,就是一年能沉下心了只做一件事情,就很不容易了。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人的心不定,做事情行為上就會變得機械,更容易忙中出錯。在講方法之前,首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行者問一個老和尚,你在得道之前是做什麼的?老和尚說:“我在得道之前,主要做三件事:砍柴、挑水和做飯。”行者接著問道:“那你得道之後又是做什麼的?”老和尚說:“得道之後,我做的事情依然是三件事情:砍柴、挑水和做飯,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我在得道之前,砍柴的時候經常想著挑水的事情,挑水的時候經常想著做飯的事情,而我得道之後,砍柴就是砍柴、挑水就是挑水、做飯就是做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下事為無上,當下人為無上人,當下法為無上法,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把我們當下的事情好其實就是高效的。從我們工作的角度看,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看似慢其實是快,與其你把十件事情都做到六十分,不如把一件事情做到一百分來的更有價值,而且還避免了重複返工的無謂消耗。

    這裡我們不得不講一講情緒化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對‘情緒’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知:情緒只是人對周圍環境的一種反應,人只所以情緒化,就是因為對周圍環境及事物的某一要素的過激反應所導致,人不可能沒有情緒,但一定不要情緒化(即過激反應)。

    人只要活著就會有情緒,即使你什麼也不做也很難避免情緒的波動,所以情緒就像你的心跳一樣上下起伏,但是在一定範圍內的波動,問題就不大,一旦反應過激,輕則傷其元氣,重則危機生命。

    情緒就是人對環境的一種反應。當然這種環境也包括我們自己內心的變化,思維的習慣等也是一種環境。環境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外部的環境(外因);其二:對待事物的態度也是一種環境(內因),內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擴大範圍,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內在的、外在的,任何的變動,都會使我們有一種反應,而這種反映就叫做情緒。反映無所謂好壞,情緒只是一種資訊的反饋。情緒管理,就是讓我們把這種情緒的反應控制在理性思考的範圍之內,不要過度解讀,過度反應,過度深陷其中而忽略了問題本身。

    三、“靜”下來的五字秘訣

    “靜”則慧生, “靜”是一種理性的思考和抉擇。

    1、‘止’字決:

    2、‘定’字決:

    “定”者剛毅決斷,定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重新定義之意,我們對待事情看法的影響遠遠事情本身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3、‘轉’字決:

    “轉”者安然自若,心隨境轉則不自在,心能轉境無處不自在,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到合適的地方,轉向正能量的一面。

    4、‘行’字決:

    “行”者功成,知行合一方位真知,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是對自己及他人責任擔當的具體體現。

    5、‘查’字決:

    “查”者無患,隨時隨地的警惕潛在的危險,做好充分的準備防患於未然。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迴圈罔替,要發展中看問題,時時處順。

    “止”、“定”、“轉”、“行”、“查”也是一個迴圈,沒有事物能夠絕對的保持靜止不動,包括人的內心,唯有保持不斷的前進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靜”才會在你的內心生根發芽。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道法自然,互融互通、變化無窮,妙不可言。”

  • 2 # 阿渡冥想課堂之筆記

    《道德經》第十六章,“歸根曰靜,靜曰覆命”,是把歸根的狀態描述為靜。你真正的靜下來,一定是歸根了。

    這件事發生了,第一步要做的不是伸手去參與,要先靜下來,讓自己不會被外物的事件所牽制,不被情緒的漩渦捲進去。

    而是做到恢復它的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找到了根源就可以靜下來。

    靜不是簡單的坐在那裡,身體不動,心裡也挺自在,身心合一不叫靜。把我們外界的紛繁事物,那個急待解決的困境,歸根了,還原它的本質了,用身體這個生命能量的轉換裝置體驗完了,把能量轉化過了,完成了,才叫真正的靜了。

    沒完成任務,怎麼能靜下來呢?你沒有在這個情緒下讓這個情緒的能量轉化成提升你的能量,你就不可能靜下來。靜下來之後的結果就是我們完成了我們的天命。

    而我們的這個任務就是完成我們這一生的旅程的體驗。

  • 3 # 明離子

    “靜”字是華夏傳統文化之精髓之一,儒釋道三家對其有著不一樣的詮釋。

    儒家之“靜”,內省、致中和

    儒家追求的是聖賢人格,而達到這種境界的必由之路便是“靜坐”,已達到“內省,致中和”。

    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儒家提倡的至聖人格追求,一者需要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二者便是“靜坐”下來,反省自身之得失,即“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此謂“自省”。

    關於致中和,《中庸》有云: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可見,“致中和”乃儒家之最高境界,是君子必須遵循去用一生追求的準則。

    “喜怒哀樂”屬於“情”,“喜怒哀樂之未發”則屬於“性”,性無善惡,王陽明的“無善無噁心之體”都是說的儒家的中和之境。

    這一切的體驗都需要“靜坐”去體悟,因此,宋明的儒學大家都是“靜坐”的倡導者。

    道家之“靜”:坐忘、體道

    《道德經》中有:“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靜曰覆命”“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等論述。

    道家創始人老子言簡意賅的《道德經》中出現的如此頻繁,可見“靜”在道家之分量。

    莊子的《齊物論》開篇便描述“南郭子綦隱機而坐”,即“靜坐”,子綦靜坐後,忽然對天長噓,子游問其原因,子綦答曰“吾喪我”,也就是說子綦透過“靜坐”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只有“忘我”,才能心無執著,與萬物融為一體。

    莊周夢蝶,蝶變莊周,便是這“與萬物融為一體”之境。

    因此,道家靜坐之核心為“忘我”。

    釋家之“靜”:去執、修慧

    佛家的“禪坐”、“打坐”,即是“靜坐”的另一種說法。

    佛家之靜坐,要訣便是“空”,即空化外物,可獲得宇宙之大智慧,進入“佛”之境界。

    佛家之三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自覺為智慧,覺他為慈悲,覺行圓滿為悲智雙運、圓融無礙。

    這一切皆以“開悟”為基礎,而開悟之關鍵,則是“靜坐”。

    佛經在“開悟”之後,智慧的落實還要靠“行願大千”完成,即“空化外物”後,重返人間,切實實踐,方能修得正果。

  • 4 # 桂花芳香77105282

    《周易》就有“一陰一陽為之道”的名言,靜為陰,動為陽;靜則氣守,動則耗氣。因此,靜就是守心,排除雜念的意思。

    《道德經》說:“歸根曰靜,靜曰覆命。”又說:“孰濁以止?靜之徐清。”在第45.章提到:“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第57.章還說:“我好靜,而民自正。”這些都說明了什麼是靜及靜的作用。

    道教的靜是要求教徒入坐,排除雜念,從自我回歸本我,修煉目的是“得道成仙。”道教煉丹術也是尋求長生不老藥。

    佛教(釋)要求教徒靜心念佛,一心向佛,“佛者,空空如也”;有一首詩說得最明白:

    菩提本無樹,

    靈鏡也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必拂塵埃?(頓悟派)

    他們提倡生死輪迴,要修煉往西方極樂世界。

    儒家的靜則有明顯區別,倡導靜心修養: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太極拳也強調要入靜,意守丹田,靜中有動,移步如貓行,雙手打孤形或抱圓……目的是運氣於經絡,讓氣血流暢運行於全身,鍛鍊內臟及植物性神經系統為主。

    以上是關於什麼是靜以及儒釋道,太極拳對其運用的區別。

    供參考。

  • 5 #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靜雖説佛道儒都提倡,但是詞同而義異。儒家思想的靜,多指心安寧祥和,為人乘。

    道家修行的靜,多為禪定諸天之靜濾,是人天乘。

    佛教所証的靜,多指寂靜,是遠離人天過患的解脫三界之乘。

    佛教多用寂靜而非單一的靜,寂有寂滅諸相之意,靜有靜濾的禪定之意,寂靜而産生深廣的智慧。

    各派各宗,文同而義異,所産生的結果完全不一樣的。儒家文化以人事完成人生,道家修持法天之道是為修仙,佛教是以徹底回歸心性本智來圓滿智慧。

  • 6 # 大梁遊記

    筆者嘗試回答您的問題:

    一、儒釋道說的“靜”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內在覺性”,把覺性開啟就是“靜的狀態”。

    從心裡“無序焦慮”狀態進入“靜”的狀態。它不是什麼高深的境界,但它是一種很具體的生命體驗。而且我們很難從思想、認知的角度進入“靜”的狀態,是實踐性的。

    二、不要把“靜”想的太玄乎,靜的反面是“無序焦慮”,其實可以從物理學角度來解釋。

    因為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

    一方面人的大腦30秒就會產生各種雜念,也就是說心理的無序焦慮狀態就是一種常態,我們要接受這個事實;

    另一方面大腦中樞神經處理資訊的能力非常有限。而我們每天要面對數百萬億位的資訊,大腦若被這些不相關的資訊和事瓜分著(或者想著結果或者計算得失),往往讓你很難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事情中,所以內心的寧靜就難以湧現。

    這個時候就要靠“有序的心理狀態”篩選然後進入意識。這種“有序的心理狀態”物理學家也叫“心流狀態”,說白了,安靜專注讓人快樂,注意力一直能留在當下的事情中,不用想結果,也不會分心,內心的統一感受成就美好體驗,處在心流時的並不感到快樂,你專注做事,自己都忘了。過後回味就會有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會讓你快樂。

    三、怎麼才能進入“靜”的心流狀態呢?

    1、首先,安靜的自然環境確實可以讓你放鬆,助益你進入“靜”的狀態。尤其在事務繁忙感覺心裡失序之後可作為一種調節。

    但若自己位況上該做的事情沒有有效的應對,天天跑到大自然裡去修心,“想安靜”,其實也是自欺逃避,更安靜不了,甚至很有可能越來越焦慮,惡性迴圈。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自己該做的事(誠實),獲得實踐的成長心得,才能獲得幸福感的、獲得安靜清晰的心流體驗。

    2、其次、要為自己設定清晰的目標、而且能及時反饋。

    因為心理學發現: 相對人被迫做一件事,一個人沒事可做,漫無目的的時候,才是體驗最差的時候,他的精神渙散, 沒有精氣神。也會陷入憂慮、恐懼、無聊這些負面情緒裡。所以,不管目標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比漫無目的行動來的好。

    另一個是目標要及時反饋。它能讓人在每完成一步之後立馬知道自己完成的好不好。登山的人每攀登一步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又上升一截。

    清晰的目標和及時反饋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清晰的目標你根本不可能有反饋因為你不知道做到了沒有,大部分人不容易堅持,都是目標不確定。

    比如:

    健身“每次儘量做”就是一個不清晰的目標,你大腦還要在做的時候反覆思考“我是不是盡力了啊?”很難投入。

    但是如果是“做到20個一組,組間休息30秒,實在做不了就放下”。這就是一個清晰能反饋的目標。

    及時反饋不至於讓你渾渾噩噩的,清晰自己在做什麼。

    3、最後,做的事儘可能要和自己的能力和挑戰匹配。

    因為高能力、低挑戰容易無聊;低能力、高挑戰容易焦慮。如果做一件事不是無聊就是焦慮,這種體驗怎麼讓你堅持下去呢?對吧?

    因為心理學發現當難度略高於5%-10%的時候最容易有心流。而人在注意力集中很容易進入心無旁騖的心流安靜狀態。此時的你身心合一絲毫容不下無關的情緒,甚至連自我都不見了,但感覺卻很舒服。過去兩小時就好像兩分鐘,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價值百倍。

    所以,關於“靜”的心流狀態,大家要去實踐,實踐了,你才就有心得。以上就是我對儒釋道靜的理解。

  • 7 # 梁興揚

    這裡說一個誤區吧!大家瞭解了這個誤區之後也就明白為什麼強調,什麼是靜。

    清靜可以讓人得道,一味追求清靜會讓人啥也得不到。

    從一開始清靜就是做為一種方法存在的!如《道德經》“清靜可以為天下正”;如《莊子》中說心齋之法,其目的也是幫人做事;司馬遷他爹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中也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精神專一是人心清靜後的自然狀態,在此之後,能察覺無形的大道,故曰動合無形;道教修法、丹道、占卜都講究清靜後修用。這一切都在說清靜是方法,不是目的!

    但是有些人就不明白這件事,看先賢說清靜,就一味追求清靜!有情之人追求清靜哪裡比得上無形死物了?所以古代有人諷刺他們是自了漢,自己給自己了結了,你說可笑不可笑!可悲不可悲!他們倘若願意退一步想先賢除了說清靜,還做了什麼?這個執迷也不會入了。

    為什麼人要靜了?人心靜就是雜念少,你雜念少,專注度就高!如此學習做事,思考啥的都有效率。

    但大部分只能在自己擅長喜歡上的事情上形成這種狀態,說糙點吧,農村不少老頭子老太太不識字,但幹農活就很專注,這其實就是一種靜,這玩意沒那麼神秘。

  • 8 # 雲外清天

    三教 基督 其實都一樣是修心修身 靜是共通的基本功夫 有了這個功夫 才算入門 簡單說 身心是不二一體的 精氣神(能量與精華)充足 身心高度和諧 才能不動盪 才能靜 才能定 才能可靠 童子功的優勢 否則 如果還會生個小病 煩惱什麼的 就是三花(精氣神)不就空勞碌 四大(地水火風)蕭條枉費爭 還要繼續 神仙道士非有神 不是迷信 積精累氣以成真 真人是定靜的 方能有真知真覺 知行合一 假人因為迷亂內耗 壽命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且煩惱病痛多 尤其是老年時 真人少生病 完勝的能力大 即使不能勝 也能知之無可奈何而安之若素 這就是孔子感嘆朝聞道 夕死可也的原因

  • 9 # 南師著作讀書會

    先說我的觀點:

    靜只是儒釋道三家的入門基礎,而並非它們的核心精髓!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從“體”和“用”兩個方面來解釋!所謂體,就是一個事物的本質內涵,“用”就是由“體”發“用”,比如水,以液體流動等為“體”,能滋潤解渴為“用”!

    下面就從“體”“用”兩個方面,分別解釋下儒釋道:

    一.儒家重視外用入世:

    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中有:“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中間的“靜安”就是儒家文化的“體”,這個體如何達到呢?就是透過知止有定的方式!那麼靜安之後呢,必須起用,否則就如一灘死水,毫無價值了!

    因此儒家,就是在知止有定的能靜之體上,發起為民請命的入世之用!儒家特別強調“入世務實”,才在以後出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推廣“仁義”的孟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太多的治世良才,它們無不以“為民請命”為職責,為我們展現了儒家關心世道人心的內聖外王之道!

    這就是儒家,得體而重用的入世之學!

    二.道家重視內聖之體:

    儒家和道家本來是一體不分的,比如孔子七十讀易經悟天道,孔子與老子坐而論道等!因此道家的體,也就是儒家的體,只是二者得體而後,起用不同,好比水都是一樣的水,有人用來煮茶解渴,有人用來滋潤大地萬物!

    那麼道家的“體”,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從道教的一些儀軌教義,非常明顯的看出來:

    比如道教重視打坐,重視煉丹,重視太極養生等等,道家門徒以“得道成仙”為最終極的理想!而對世間的國家社稷民生問題,避而不談。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道教並非一味的消極逃避,而是更加重視出世修道而已,這裡沒有鄙視批評的意思,歷史上有很多道士,在亂世而能撥亂反正,功成身退者!

    道家也有行善助道的修行規範,也可算是他們入世的一面,但他們的核心還是修道成仙

    這就是道家,重視得體修道的出世之學!

    三.佛家體用雙彰:

    這就不難理解了!比如佛家的戒定慧,出家受戒,佛教弟子更重視的是開悟成佛,普度眾生!因此佛家不但出世,更主張的是入世!

    有人可能會說了,佛家也是出家的,甚至隱居山林,隔絕人間!

    這不假,但佛家僧人的隱居都是暫時的,最終還是要入世人間的!

    比如宋朝的濟公活佛,近代偉大的禪師~虛雲法師,臺灣的星雲法師的人間佛教等!哪一個不是得道之後,浪跡人間,普度有緣人!

    再比如,家喻戶曉的觀音菩薩,彌勒佛等,都是人間菩薩入世的典型代表!

    這就是佛教,一個入世與出世兼顧的慈悲智慧之學!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佛教將兩者盡入囊中!
  • 10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我是崇拜道家文化的人,道家追求的是“無為而無不為”,道家強調靜字是為了在寂靜的環境中觀察宇宙萬物的生死規律。

  • 11 # 光未央

    道家: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儒家: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佛家:風動、幡動而心不動。請看此文——遠離喧譁與浮躁,儒釋道說“靜”——始於靜,終於悟,得於喜——

    安靜是品,

    清靜為性。

    寧靜生明,

    恬靜成美。

    ——題記

    你話癆嗎?你愛鬧嗎?你路怒嗎?你任性嗎?你喜歡喧譁嗎?你習慣嘈雜嗎?你深陷焦慮或者浮躁嗎?

    我們試舉其中一種表現。

    在公交、在地鐵,小孩和大人一起大聲地說話。小孩也許很可愛,童言無忌,尚在渾然無我的狀態中。而大人則處於旁若無人或者直似如入無人之境的狀況……這在中國似乎是個習以為常的景象。

    天倫之樂,我們似可不以為怪。但也許正是因為從小的教育,從小的習慣,從小的素養,一些華人在公眾場合(如機場、車船、餐廳、街頭甚至在劇場等)隨意喧譁、呼三喝四、大聲通話而無所顧忌,在國內、國外都形成了負面的國民形象。

    喜歡熱鬧、喜歡扎堆,似乎是文化習慣。熱鬧、開朗、坦直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不分場合、隨意任性、走了極端就有問題了。

    這可以歸結為文明素養和習慣問題,根本上說是一個教育問題。隨著教育的進步,我們的國民素質將會逐漸提升。

    藉此話題,今天專門說說安靜。

    要知道,安靜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喜悅——始於靜,終於悟,得於喜。

    靜本身就是一種品性,延伸開來是一種素質和能力,是專心致志、創造發明的起點,是生活樂趣、工作樂趣乃至人生樂趣的土壤、水、空氣和Sunny。

    其一,靜是品性的根本。

    品性如果是一棵大樹,靜,就是根、就是樹幹——而不是枝葉,能大風吹而巋然不動。正如同禪宗六祖慧能所說,風動、幡動而心不動。

    靜以修身,靜利於養性。老子有云:“靜為燥君”,“躁勝寒,靜勝熱”,此為靜的本質屬性、相反比對和降服作用;“清靜可以為天下正”,是說靜的社會治理作用。同樣,儒家所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也指明瞭靜的品性作用和社會治理意義。

    可以說,靜是諸種品行的根本,也是諸種品性的“主帥”。

    人生如此,社會亦然。當今社會過於浮躁,靜是根治浮躁的處方。安靜能清除浮躁、戰勝浮躁,能使社會和個人在積極進取的同時,避免急功近利,避免喧譁嘈雜,避免貪慾浮華,以清醒冷靜的省思,合理地應對事物的發展變化,提升駕馭事物發展變化的能力,做到坦然以對、從容處之、樂觀向上。

    其二、靜是探索的狀態。

    “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老子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當靜達到一種靜思或冥想狀態,有利於發現事物的規律性。如中國古代農業、天文曆書等成就都是透過“靜觀其復”的方式取得的。深入觀察,潛心鑽研,長期深耕,全身心、沉浸式的投入,能夠培養專心致志的習慣和能力,能夠開啟探索之門,獲得新發現,取得新突破,由此掌握自然和社會的規律。

    文王在拘禁靜觀中而演成八卦,司馬遷在發憤潛心中而寫就《史記》,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其三、靜是動勢的起始。

    這裡說的動勢是一種動能,主要包括靈感頓悟、發明創造、判斷決策等方面。

    動勢起於靜,止於靜。

    老子說,“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頓悟靈感——“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等等說法,都是大文藝家靜觀之下的共同經驗及描述。

    靜也是發明創造的起點。在靜思、無意識狀態甚至在夢境中,科學家們能夠獲得重要的靈感。如數學家高斯苦思某個問題,忽然如腦海裡劃過閃電,謎題得到了解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化學家庫勒夢見一條蛇咬著自己的尾巴,一下子明白了苯分子的環狀結構。

    靜有利於判斷、決斷,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重要決策都說明了這一點。如空城計的成功就是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從容不迫的成功。經過深思熟慮,從而瞭然於胸,胸有成竹,才能形成明斷,形成科學決策。

    其四:靜是喜悅的微笑。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需要證明你是你嗎?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滑稽。

    認識你自己,是人生重大問題;提升你自己,是人生的重要目的。

    在生活中,當你透過靜擺脫了困擾,達到了內心的安寧和喜悅,特別是當你透過靜的素養和能力,達到智慧的狀態,達到自由、自在、超越、創造的境界,如“瞭然於胸”,如“醍醐灌頂”,如“恍然大悟”,你才會深深地意識到,你認識了自身的潛能,你認識了自身,你證明了自身。

    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羅素說,“所謂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靜的生活,原因是隻有在安靜的氣氛中,才能夠產生真正的人生樂趣。” 這種真正的人生樂趣,不是低俗,不是低階趣味,不是蒼白空虛,不是短暫易逝。恰恰相反,真正的人生快樂是充實的,恆久的,是安寧的快樂,是走向高層次的快樂。

    ——靜,是喜悅的微笑。

    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 12 # 掌控乾坤

    靜,

    釋家解讀為無罣礙,不著相,出離解脫。

    道家解讀為虛之極,就是細微到無限,以至於到了跳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層面,從而得靜。

    儒家解讀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入定得靜。

    靜是清清楚楚的獨立於萬事萬物心念情緒意識之外的,又清清楚楚的了知大千世界一切變化的,包納一切物一切處的那個境界。

    因為覺察所以了知,因為了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從容,因為從容所以解脫,因為解脫所以無礙,因為無礙所以清靜。

  • 13 #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靜”就是入定,修到一個境界,能夠心靜下來,能夠讓這個念聲穩定相續不斷不產生變化,這需要一種靜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仁配蒜薹蘆筍炒在一起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