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黔中紅武
-
2 # 夏帆說史
中國酒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發酵和蒸餾兩個階段!唐朝以前中國沒有掌握蒸餾技術!基本都是發酵酒!那時招待客人的酒叫澧,也就是我們說的酒釀或者醪糟。這種酒度數很低,大概1度左右。也被稱為濁酒,實際也是醪糟水。而酒肆或者酒坊裡往往把裡面的醪糟澄清了的酒,稱為清酒。有的甚至經過窖藏以後,度數可達5度左右,這算是比較好的酒了。
李白斗酒詩百篇,他喝的酒都是度數很低的清酒!這種酒甘甜解渴,很是舒服,不像現在的高度酒,喝著燒心!酒在唐代還要賣到一萬錢一斗,一般老百姓是喝不起的。賀知章金龜當酒請李白,才會成為千古佳話。所以杜甫在家裡請客煮的是舊醅,也就是煮了好幾遍放酸了的醪糟。而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這個“綠蟻”,指的是酒上的漂浮物。
-
3 # 歷史是個大葫蘆
中國的酒文化堪稱一絕,也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據《 神農本草》所載,神農時代就已經有了酒的起源。《世本八種》的作者陳其榮也說過:“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作秣酒。”
酒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發展如此迅速,和中國古代傳統農業文明是有密切聯絡的。中國古代盛產,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因此這些穀物也就成為了酒的主要原料,所以說,古代的酒,是真正的“米酒”。
到了唐朝,就是李白寫詩時的那個時代,釀酒的技術有了長遠的發展,有身份的人可以喝到好的米酒,這就是“清酒”的前身。
這樣的清酒,度數有了些提高,也更加香甜醇厚。也就是李白說的“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至於說酒的度數,我們可以經常聽到一個詞,很能說明問題。
這個詞就是“千杯不醉”。
到了唐代,酒的度數雖然有所提升,但還是很低的,度數為10度以下,頂多和啤酒差不多。
所以說,影視劇和書中並沒有誇張,千杯不醉很正常,你我都可以做到。
因為千杯也沒有多少,只是聽上去比較嚇人而已。
以茅臺杯為例,為什麼以茅臺杯為例?因為以茅臺杯的大小,是最適合品味出酒香的量來,而不會過於辛辣令人不適。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
按照茅臺杯計算,一杯是8毫升,一千杯就是8000毫升,也就是16斤。
所以千杯也只是相當於現在的16瓶聽裝百威啤酒。去酒吧蹦個迪也不止喝這麼些吧。
而“李白斗酒詩百篇”中的鬥,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一斗也就是12.5斤。
那麼斗酒就更少了,也就是多去幾次洗手間的事……
-
4 # 橫舟碧海觀深藍
首先我們要熟悉一下環境和時間!
酒文化最早起源於夏商周時代,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上古時代!
現代考古發現,它的發明者,共推儀狄,杜康為祖師爺。最早的酒產生在黃河流域之間,河洛地區,從最早人們發現黴爛的水果,會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發出一股香味時,經過最初的品嚐後,人們發現這是一種非常好喝的食品開始,對其的研究就開始了……
他們試著把一些剩下飯食,放在一些一桑麻樹中,在特定的的環境,溫度中,日子久了,會流出一種液體,氣味芬芳,嘗試過後。感覺味道甘美,這就是黃酒的前身!
那麼我們談到的大詩人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岀生在今蘇聯伊室湖西北...
五歲隨父入蜀,在今天的四川江油縣長大成人二十五歲,出川遊歷天下,開始了他飄泊一生的傳奇...
我前面講過,從儀狄,杜康發現酒,到製作出酒的成品來,黃酒與米酒一直站在所有酒品的頂尖,也就是說市場佔有率有百分之九十九之間。
酒是當時社會生活中主要的飲品之一,:雖然說品種繁多,但黃酒是最古老的品種之一,從上古至現代從未斷絕,可見生命類之強!
李白所處的唐代,酒的製作與發展,己接近與成熟!但是總體的度數一沒有太多的變化。唐代所有的詩人與酒都非常有緣!
唐代詩詞的發展於酒的文化,密切相關,酒帶動了詩人,詩人帶動了創作。這一時期,酒與美術,酒與書法,酒與音樂,等等...
其相互融合,使唐代詩酒文化高度發展。使其多姿多彩,輝煌璀璨,是唐代文化凝鍊高度的體現!
李白斗酒詩百篇,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產生的,
講到這裡,就要談談唐代酒的度數,現代歷史考證,唐代的酒的度數不高,大約在六度至十五度之間。當時所釀的酒全部都依靠自然發酵而成,再加上一些穀物,因為原材料,就是米、酒麴、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裝入缸中,密封發酵。發酵跟隨季節而定,一般幾天或者幾月不等,等時間差不多時,起缸,撒上石灰(據說是為消毒,還有一種說法是為改善口感)。
總之,這樣出來的成品,最顯著的特點大多數渾濁不堪,而我們常常在詩詞裡讀到的“濁酒一杯千萬裡”說的就是這型別的酒!這型別的酒,那麼這型別的酒的味道會是什麼口感呢?甜,沒想到吧,因為當時的工藝大多數都是黃酒與米酒。有一些因為古人技術,環境,產地的差異,還有點發綠的感覺,這也是我們所看到的某些詩句“綠蟻新培酒,能飲一一杯無”!
這裡是簡單說了一下,濁酒,也就是唐代大眾化的品種,當然也有高階的酒品,生產的工藝大同小異,只是在加工方法上,會用細蘿,絹布將酒細細篩過,加以名貴香料,再次沉澱,發酵!(因其工藝複雜化,就不一一再此詳解)
如果你的酒量很好,才情也高,一起穿越歷史,與太白縱橫四海,瀟灑人生……:
回覆列表
當時的“白酒”多是指燒酒中呈白色的一種,也稱為米酒、清酒,味道有點甜,原料一般是糧谷,而且度數最多隻有十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