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尾犯C

    在北平,一塊銀圓(大洋)可以請一頓“涮羊肉”;在上海,一塊銀圓可以請兩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園,一塊銀圓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演出(戲劇或電影)一塊銀圓可以買10張入場券。至於精神食糧,一份報紙零售3分,一塊銀圓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吶喊》售價7角,一塊銀圓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書,或者兩本比較薄的書。 據資料介紹,清末與民國初期,五個銀圓(亦作銀元,也就是現大洋)可以買一頭大水牛,一個銀圓可以買一擔米;民國後期一個銀圓是一擔谷。一個銀圓等於0.80到0.90兩銀子,如果用這個價格等效現在的實物價格的話,一兩銀子的價值應該在100元以上;以民國初期算,大約值250元左右。

  • 2 # 史勁造

    我認為要回答“30-40年代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這一問題,首先是要搞清當初鑄造大洋的時代背景。近代中國由於對外交流不斷擴大,一些國外的銀洋開始在中國的市場上流通,於是中國的一些地方就開始自行鑄造銀元。而因為銀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在全國範圍廣泛的流通,所以其購買力即使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民國末期依然都是十分堅挺的。

    從“衣食住行”這四項生活的基本需求以最為普遍的米、肉、糖鹽、油、布等價格為例。民國十年,上海一銀元可以買30斤上等大米;豬肉能買8-10斤;棉布可以買10尺;白糖6分錢一斤、植物油7-9分錢一斤。要坐火車從南京到上海,火車票三等票2.5元,二等票5元,一等票10元。再來了解下當時一些文化娛樂消費。大多數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不過2角錢,高檔一點的影院票價稍微高些,大概分為4角、6角、1元這三個級別。如果說是去逛個廟會、聽戲劇,1塊銀元足能玩一整天。

    綜上,考慮到當時社會生產力的低下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單純的拿一塊大洋對比現在物價是很難給出一精準的估值。但根據參照物品及消費,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150-350元這樣的水平還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

    然而,在上世紀30年代開始由於天災、戰爭頻發,所以導致原本的物價又呈現一種不斷上升的趨勢。

    一點愚見請多指正。

  • 3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30年代在北平,一塊銀圓(大洋)可以請一頓“涮羊肉”;在上海,一塊銀圓(洋鈿)可以請兩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園,一塊銀圓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演出(戲劇或電影)一塊銀圓可以買10張入場券。至於精神食糧,一份報紙零售3分,一塊銀圓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吶喊》售價7角,一塊銀圓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書,或者兩本比較薄的書。

    據資料介紹,清末與民國初期,五個銀圓(亦作銀元,也就是現大洋)可以買一頭大水牛,一個銀圓可以買一擔米;民國後期一個銀圓是一擔谷。一個銀圓等於0.80到0.90兩銀子,如果用這個價格等效現在的實物價格的話,一兩銀子的價值應該在100元以上;以民國初期算,大約值250元左右。一個銀圓因為有“火耗”可以看做是一兩銀子——當時制銀局就是那麼規定的。當然,還可以用當時的薪水水平作為部分佐證:例如民國初期魯迅先生在北京師範大學做教授時月薪是300大洋,相當於現在至少3萬元;一般的工人工資當時是5~10個大洋;蔡鍔將軍(雲南總督月薪65個大洋);毛澤東做北大圖書管理員月薪5個大洋(可能還有其它生活待遇)。而在宋朝,小牢子(牢房小吏)的月俸是2倆銀子(工資是很低,但有“吃送”,所以願意做這等小吏的人大有人在);其它一些有品級的官員是以穀米計算薪水的;可見,一兩銀子的當時購買力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00元以上,一般難以超過200元。

    按照上面這個演算法折中來算,民國初期一塊大洋價值近似於今天的250元,而中後期則只值得今天的100元。

    如果按現在的收藏界價格來說,品相好的存世量少的最高的價格達到了1000塊錢左右,品相差的或存世量多的也就是兩三百塊

  • 4 # 微山秋水

    銀元俗稱大洋,是一樣東西。

    30年代,一塊大洋相當於今天人民幣100元左右,當然,具體時間和標的物不同,換算的結果也大不一樣。

    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了文官官俸表,公務員最低月薪是55塊大洋。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打工皇帝是駐美大使胡適,每月工資是1000大洋,不含駐外補貼1400大洋。他在北大當校長時曾經花費500大洋買了一輛小汽車。當時要僱傭一名司機,大概每月需要支付20塊大洋。

    魯迅租住的磚塔衚衕61號,三間正房月租金是8塊大洋。

    《上海工人運動》一書中說,1931年,在廣州一塊大洋能買到25斤米;1933年,在北京一塊大洋能夠買到6斤豬肉或者7斤煤油;1937年,在成都一塊大洋能買到16斤大米或者17斤麵粉。這段時間大洋的購買力是持續下降的。當時工人月薪大約是20塊大洋。

  • 5 # 小高讀書

    相當於多少錢,不好說,人民幣和大洋既沒有兌換機制,也沒有流通傳承,大洋1944年開始不發行,到新中國就廢止。

    不過,可從購買力理解下它的價值。

    民初,一塊大洋可買一擔米(一擔等於100斤),民末,一塊大洋可買一擔谷,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的優質雜交稻,稻穀的出米率能達到50%就相當不錯。相當於購買力腰斬。

    民國中期30年代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一塊大洋在高階館子可吃三菜一湯或兩頓西餐。

    民國時期普通人的工資5到15塊,15塊大洋基本剛夠應付城市普通5口之家一月的油鹽柴米。據說魯迅先生民初在北師大任教有300個大洋,現在看來也是金領中的顯貴。

    不過,民國時期的中國局勢很動盪,內戰、抗戰加災荒,導致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對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巨大。

    所以,對老百姓而言,太平盛世、豐衣足食才是王道。

  • 6 # 看歷史英雄

    民國時期一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100元左右。但考慮到當時物資很少,食品價格很貴,因此當時1元的購買力其實是大大超過了現在100元的購買力,個人認為相當於500元都不為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的初戀,還在聯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