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遍知寺源洪
-
2 # 黃天才書畫
人人靠自己讀懂不可能,心學是道,需要悟,需要人引導。只適合一部分人。失道而後德,即道德之學具有普世教化的功用。德是要行的,不只是講講而己。人人以道德規則要求自己的言行,也即知行合一。
-
3 # 阿渡冥想課堂
知:這都是對於生命本源的了悟之後的認知,認知的內容是:找回了真正的自我。知道了,我們不是這個肉身頭腦的自己。而是那個源頭的無限可能的存在。也就是老子說的——道。
行:在生活裡面,我們的所有選擇、行為方式。當我們將這樣的認知和我們的生活行為形成一體。讓這個真正的對於生命的了悟真相來指導我們生活的時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給我們帶來的是:我們可以以真相面對生活的發生,這樣我們就不會再按著頭腦裡面的那些受限模式去反映。而就到了在真相里面如如不動。這就是佛法裡面的不反映開悟的狀態。所以知行合一就是我們佛法的開悟狀態,也是道德經裡說的遵循“道”的規律。
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
-
4 # 華章同人
我們知道,“知行合一”說是王陽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知”與“行”的關係,是自孔孟開始儒家先哲論述的重點議題。儒家學者都知道“知”與“行”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但一直都是將二者分開,各自論述。學者們普遍認為“學問”是“知”, “實踐”是“行”,“知”與“行”是兩件事。
到了朱熹的時代,學者們對“知”與“行”的論述已經非常精微。朱熹曾提出“先知後行”說,認為必須首先認清萬物之理,然後才能去實踐,否則實踐就會變得毫無根據。朱熹的這一認識在當時被認為是常識,是絕對的真理。
在朱子學一統天下的時代,王陽明針對思想發展的流弊而行補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說——“學問”就是“行”, “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王陽明的愛徒徐愛最初也難以理解老師的“知行合一”說,所以曾與自己的同門師弟黃綰和顧應祥展開辯論,試圖去理解“知行合一”說的主旨,但是一直未能如願,最終不得不長途跋涉來到龍場,向王陽明當面請教。
徐愛向王陽明提問,知行很顯然是兩件事,怎麼會是一件事呢?王陽明讓他舉例。徐愛舉例道:“現在的人都知道應當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但實際上卻都做不到這些,所以知和行分明是兩件事。”
王陽明說:“這種人的知與行已經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來面目了。世上從未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就是未知。聖人和先賢教人知行之道,正是要恢復知行的本來面目,並非隨便地告訴你怎樣去知與行便了事。因此,《大學》舉了一個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例子給人看,那就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看到美色屬於知,喜歡美色則屬於行,人一見到美色就自然喜歡上它了,不是看見之後又另外生出個好色之心去喜歡;聞到惡臭屬於知,厭惡惡臭屬於行,人一聞到惡臭就自然厭惡它了,不是聞到之後又另外生出個厭惡之心去厭惡。又比如一個鼻塞之人,即使他看到了面前散發著惡臭的東西,但他沒有聞到,所以他就不特別厭惡它,這是因為他沒有聞到臭。”
“就像說某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那一定是因為這個人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所以才說他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難道只因為他曾經說過一些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話,就說他孝順父母、尊敬兄長?”
“又比如,一個人知道痛,那一定是他經歷過痛,他才知道痛;一個人知道冷,那一定是他經歷過冷;一個人知道餓,那一定是他經歷過餓。知和行怎麼能分得開呢?上面所說就是知與行的本來面目,沒有被私慾隔斷。”
“聖人教育人們,一定要這樣,才可以稱之為知,否則的話,就是未知。這是多麼重要實在的功夫!現在非要說知與行是兩回事,這是什麼意思啊?我說知行合一,又是什麼意思呢?如果連我立言的宗旨都不明白,只知道爭論知與行是一件事還是兩件事,又有什麼用呢?”
徐愛又從另一方面談論把“知”和“行”分開的必要性:“古人把知和行說成是兩件事,也只是要人們分辨清楚。一邊做知的功夫,一邊做行的功夫,這樣所做的功夫才能落實。”
王陽明說:“這就失去了古人的宗旨了。我曾經說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領會了這些,只說一個知,就已經有行在裡面了;只說一個行,就已經有知在裡面了。”
“古人之所以既說知又說行,只是因為世間有一種人,糊里糊塗,隨性做事,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妄為,所以一定要告訴他知的道理,他才能夠行得正確;天下間還有一種人,只知道憑空思索,卻不去實踐,只是主觀揣度,所以一定要告訴他行的道理,才能夠知得正確。這是古人不得已,為了補偏救弊才這麼說的。若是領會了其中深義,一句話就能講明白了。現在的人卻將知、行分作兩件事,以為一定要先有知,然後才能行。如果我現在只講習討論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終身都不能行,也終身不得知。這不是小毛病,其由來也不是一天了。”
在王陽明看來,“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古人的意思,今人將其分作兩件事去做,其實違背了古人本意。古人認為“知”存在於“行”中,“行”也存在於“知”中。而古人之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則是因為世間總有一些無知的人,所以要既不陷入妄行,也不輕視實踐。古人為了防止世人陷入虛妄,同時也為了補偏救弊,不得已只好必說一個知,方才行得是,又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
總而言之,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說,是為了幫助世人脫離偏弊,同時也是為了幫助世人脫離朱熹的“先知後行”之弊。
王陽明曾對弟子黃直訴說過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說的動機:“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徹底清除潛伏在人心中的不善之念”,這是知行合一的宗旨。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就會違背王陽明的本意,也會生出很多弊害。事實上,王陽明的追隨者都違背了王陽明的本意。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只相信良知的完美,而忽視了修行。
-
5 # 十方龍王
老夫讀懂,開悟,但是,這個和別人無關。開悟是自己的,和別人無關。
關於開悟,不是透過背書,閱讀理解題目,論述題,就能達到的,如果這麼容易,那人人都是聖人,都能做孔子,老子,佛祖。
心學,是大成至聖的學問,需要實踐修行,沒有一定的根器,機緣,福報,很難明白到底是啥,這個很難具體培訓。
開悟的路不同,哪怕是大學教授,愛因斯坦,霍金,這也不是開悟的人。
開悟後,具備很多大能力,具體是啥,有緣人自然明白。
當今是科學的世界,開悟也要用科學解釋,不可怪力亂神。
這個解釋。最好用高僧,高道。大儒,真修行人,一起研究記錄,做實驗。
不過大德修者不屑於做這樣實驗。
開悟。不是九年義務教育,也不是花錢可以學的技術。具體如何開悟,請去讀儒道佛經書,裡面說了很多,講了很多。如果看不懂,那尋找身邊人,找老夫也可以。
最後透露個訊息。老夫於2015年夏天子時,讀《六祖壇經》頓悟菩提,從此通達一切,看懂了三教祖師爺寫的,說的。
有緣人,可傳,大部分人不可傳,資質不夠。
-
6 # Aaron曹勇
“知行合一”,
這句聖人王陽明的名言最近常聽人說起。在我的角度理解,所謂知行合一,指的是知道了什麼是對的,就應該去執行落實。只這一條,凡人能做到就極為難得。
例如,人們都知道應該鍛鍊身體保健康,但真正堅持跑步健身的有幾人?都知道應該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但能每天拿起書本的有幾人?都知道成長需要經歷破繭陣痛,但真正走出舒適圈的又有幾人?
…
現在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總是知道的都太多,但真正去做的又太少,造成自我知行分裂,才會惶惶不可終日。
-
7 # 陽光山上
從以下兩個例子來理解吧。
譬如開車的朋友。在避讓行人、轉彎變道,紅燈啟停時,做為老司機自然不會思考,該如何踩剎車,打方向,加減油門等。自然是心、眼、手、腳一體,自然和諧,配合得恰到好處天衣無縫。這就是知行合一。回想剛學車時。項教練無數次的請教。方向剎車油門的操作技巧,再經無數次的辛苦練習、琢磨。最終才達到如此熟練境界。這就是所謂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再如打籃球時,起跳張手投籃,如此時思考是否傳球力量大小弧線高低等等,命中率肯定極低,甚至會失誤,投籃越是堅決果斷,命中率越高,越是猶猶豫豫,命中率越低,知行合一,知是行的意,行是知的功,知行合一就是當機應用不失其宜,機會來臨時不用思考就能做出最合時宜的選擇和行動。
-
8 # 墨琰易道
知行合一,大眾普遍認為“知行合一”的意思,“知”就是理論,“行”就是實踐,那麼“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種理解客觀說是正確的,但是不完全正確。
知行合一,其實“知”和“行”說的都是一件事,相當於內在和外在,相當於易經中的陰陽,既是對立又是統一的一種概念,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因此《傳習錄》記載“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因為“知”是一種構建意識世界的行動,所以起心動念就是“行”。而“行”本身是一種價值觀的落實和體現,所以“行”就是知的自然流露,“知”就是內在的行動,“行”就是外在的意識。也就是說“知是行的意,行是知的體”。
王陽明是反對人們把知行分開來看的,所以提倡“知行合一”,沒有內在與外在的區別,沒有部分與整體的區別,沒有知和行的區別,起心動念,便是知的全體,也是行的全體。
總之,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全然灌注一種整體性,創造性的力量,並且看似舉手投足,待人待事,語默動靜之間,全然灌注一種超越和神聖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良知。
馬斯洛曾經提出一個觀點,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那個馬斯洛。叫做“存在性認知”,就是指人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認知能力。這種能力是一種本質上的認知,在認識主題極為熱烈,投入的關注下,對認識物件作為整體被把握;同時,主體自身的本質也在與物件的融洽中更趨於完善。而這種“存在性認知”,也就是一種知行合一的境界。簡單來講,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看待事物和世界就會用一種全新辯證的,整合的,自由的,發散性思維來認知這個世界,從而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用佛家的一句話作為最後的總結就是“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
回覆列表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思想基石。源自“誠”(出自《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知行合一,就是誠;誠,就是知行合一。
這種解釋可能大家沒有看到過。但仔細想想,誠,就是不自欺。知行合一,就是真切得對待自己的內心,同時內心也如實得反饋在行動中。
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都是說在與外界互動時要保持真實的內心。這是第一層意思。
“知行合一”是一種處事態度的高度概括總結,其應用是很廣泛的,你練個車,炒個菜都可以用到知行合一。但這叫殺雞用牛刀,用“九陰真經”墊桌角。所以接下來要說第二層意思。
知,最開始的意思,並不是我們所說的一般知識的知。這個知,是無私慾之知。是天理之知。這個與陽明思想第二個核心—“心即理”可以聯絡起來理解。知就是心念,心即是天理。知的,也就是天理。再與第三個思想—“致良知”結合。
綜合起來:“知行合一”就是良知與行為的統一,是至誠,是天人合一。達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了,也就成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