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羽圖騰
-
2 # 夏蟲欲飲冰
匈奴人不是一個同文同種的民族,但它確實具有一些民族特性,所以它其實是一個民族集團,當然稱匈奴為民族名也可以,只不過有它的特殊性罷了。
匈奴是秦漢時期的中原古人對遊牧於北方草原地帶的遊牧人統稱,其興起於商周之際,被稱為淳維、獫狁、葷粥、山戎、鬼方、混夷、獯鬻等,鼎盛於秦漢時期,曾是漢帝國最強大的敵人,一度將漢高祖劉邦逼上絕境,讓漢帝國不得不採用和親政策維護兩國關係。
匈奴人的祖先和華夏人同源!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據太史公在《史記》中所言,匈奴人乃是夏朝人的後裔,其先祖為被商湯推翻政權的夏朝王族首領——淳維(夏桀的兒子),以及一批跟隨淳維前往鄂爾多斯高原一帶的夏朝遺民: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史記·匈奴列傳》
當然,淳維等夏朝移民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很早就吸收了很多當地遊牧部落民眾,逐漸消除了來自中原的特點,並最終完全融入到了遊牧文明當中,形成了最早的匈奴人。
之後在不斷的廝殺兼併中,早期匈奴人不斷的吸納和吞併了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各個遊牧民族的部落迅速壯大起來,成了諸多遊牧部落和民族的集合體,其內部包括很多支系,這與同文同種的漢民族非常不同,但這種民族特性就是匈奴等草原文明的共有特點,因此學者將匈奴稱作是“民族集團”。
-
3 # REDON銅豌豆
匈奴不是一個民族,而是由多個遊牧民族組成的政治軍事共同體,為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奮鬥。其組織形式有點類似現代意義上的政黨。他們不事生產,文化落後,生性剽悍,
靠放牧和劫掠農耕民族和弱小民族而生活。
-
4 # 沉140769451
不是。只是生活在中國北方,擁有共同的遊牧生活方式的各遊牧部族被它們中的一個強大部族武力制服的部族聯盟,它並沒有來的及形成一個真正的大民族,只是不瞭解它們的外族為了稱呼方便,泛泛給出的統稱。這與所謂的漢人、印度教是一回事。漢人只是西域胡人對漢朝統治地區各族人民的統稱,不代表民族,而是指國家。印度教只是對印度地區成千上萬個小宗教、信神和不信神的神秘組織的統稱,是英華人對印度宗教進行統計時,發現印度地區的宗教實在太多、太龐雜,難以統計,索性把它們統稱為印度教,意思就是印度的宗教,而不指任何單一的宗教。
-
5 # 南宮外史
匈奴不是一個同種民族,它是漢代對北方蒙古大草原遊牧居民的統稱,可視作一個民族集團。
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在唐堯虞舜的原始社會時期,活動於中國西方、北方的遊牧部落,他們逐水草而居,不斷遷徙,進入中原的與華夏民族融合;繼續遊牧的,也互相融合,那時有戎人、狄人、翟人、夷人等等。
到了夏末商初,被商湯推翻政權的夏朝王族首領淳維,率領一批夏人向西北方向遷徙到蒙古草原鄂爾多斯高原一帶。在遷徙過程中,融合、兼併了很多各遊牧部落,形成了統一政權,形成了匈奴的前身主幹。他們世代居於北部草原沙漠,隨畜牧而轉移。所以,後世匈奴單于每年秋季都要到鄂爾多斯祭祀龍神(這個龍神,就是華夏龍,或稱作禹龍、玉龍、熊龍)。他們可能自稱是:淳維、獫狁、葷粥等。但對居於中原的華夏民族而言,就稱其為山戎、獫狁、葷粥、鬼方、混夷、獯鬻。
周朝時有關於獫狁部落的記載。春秋時期,名稱減少,統稱其為戎、狄、翟、夷等。到戰國時期,又統稱其為胡人,有林胡、樓煩等之分別。
到了漢代,也有極少數白種人混於其中,漢族對這些遊牧民族集團,就統稱其為匈奴。
匈奴在長期的遷徙和戰爭環境中,不斷接受各民族、各國家的投靠人員;容留戰爭俘虜;掠奪人口等,使其在歷次內部分裂或戰敗衰落後,都能在三四十年內快速增進人口增長,捲土重來。這是其能立足於歷史長河的根本原因,也是其形成多民族大融合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見,匈奴是經過久遠的歷史時期,由許多民族和氏族部落不斷融合,不斷遷徙,不斷分化,又不斷融合而成的一個遊牧民族集團。
-
6 # 關東俠客
匈奴是生活於蒙古草原上的騎馬遊牧集團,包括很多支糸,是一個“百蠻大國",並不是單一的民族,以後興起的草原帝國也有著同樣特點。按照中國史家觀點:《山海經》上說,犬戎與夏同祖,都是黃帝后裔。漢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夏桀的兒子淳維率部眾逃到北方,兼併草原上餘眾形成匈奴貴族。
匈奴人信薩滿教,在鄂爾多斯一帶有祭龍習俗,圖騰是黑龍,於是有學者說,匈奴人就是甲骨文中記載的龍方。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披髮左衽,沒有自已的文字,生活習俗與農耕民族迥乎不同。
秦漢之季,匈奴人開始強大起來,冒頓大單于統一草原各部,形成強大的匈奴帝國。全盛時期從公元前176年到公元前128年,大約在冒頓單于,老上單于和軍度單于時期。匈奴人自稱為胡,並不是漢人對他們的蔑稱。
胡即天之嬌子之意,漢朝詔書長一尺,匈奴人給漢朝上書,簡長一尺二寸,非常狂忘。書雲:"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夫之嬌子也!不為小氐自煩。”匈奴人勢力強大時,東滅東胡,南並婁煩,河南王地區,西擊月氏,西北吞西域詣國,北服丁令,堅昆疆域廣闊,控弦之士三十餘萬,人口大約二百餘萬。
匈奴帝國毗鄰中原王朝,同中原地區的軍事衝突是不可必勉的。戰國未期,趙將李牧率戰車一千三百乘,騎兵一萬三千人,步軍五萬,弓手十萬大破匈奴兵十萬,比後三四十年,匈奴人不敢南下犯境。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把燕,趙,秦長城連線起來。卻匈奴七百餘里,匈人不敢南下牧馬。
公元前二百年,漢高祖劉幫率三十二萬大軍在平城白登山展開決戰,此後,漢匈以和親方式做為兩國交往方式,其間邊境衝突不斷。
到漢武帝時期,漢朝經過七十餘年的修養上息,國力已經非常強大。漢武帝以舉國之力北擊匈奴。經過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把匈奴驅逐到漠北北區,分裂為五部。
匈奴人雖然少,不及漢之一郡,但他們從小生活在馬背上,幾乎全民皆兵,戰力非常兇悍,同強大的漢王朝死磕了百餘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附漢。
在漢軍持續打擊下,匈奴開始哀弱,加上天災,乾旱,自然汞害等因素,匈奴人畜數量銳減。漢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1年),漢軍和少數民族聯軍在金山(阿爾泰山)附近大敗北匈奴,北匈奴餘部西遷康居。
南匈奴進入長城內定居,成為農業居民,三國時期參與了中原戰爭,魏晉時期被中原王朝劃為五部,設官管理,比較安定。
八王之亂後,天下分崩,匈奴人開始趁機在北方建立政權。匈奴貴族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他勸說司馬穎同意他回去組織五部匈奴兵馬助戰。
劉淵回到左國城後,開始稱帝建國,316年攻佔長安,俘虜晉帝,建立漢趙政權,首開胡人在北方建立政權之先河。
此後,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了胡夏,盧水胡匈奴沮渠蒙遜建立了北涼政權。到隋唐時期,一度稱雄北方的匈奴人已不見於漢人史書中。
如今,赫連勃勃建立的崇萬城舊址,是匈奴人在亞洲大陸上留下的唯一遺蹟。但是匈奴人並沒有消失,而是融合到周邊民族之中啦,匈奴人數不多,但對中國歷史產生過深遠影響。漢人中的劉姓,金姓,叢姓等姓氏,有的就是匈奴人後代,匈奴人後裔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
7 # 清說歷史課
匈奴不是一個民族,不是一個人種,是類似女真那樣的,少數民族集合群。匈奴在漢帝國上百年不間斷軍事打擊下,分裂為南北匈奴。作為一個半自治政權劃地盤按時納稅。歷經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南匈奴聚集地本質看已經分解,依託部族的社會瓦解,匈人或三五成群成為僱傭軍,或進入中原學會農耕生活,總之,在唐末之後,這部分南匈奴人長期跟中原人混血,通婚,早已經漢化,在記載中已經見不到匈奴人這個稱呼。
北匈奴在漢帝國打擊下,先是武裝進入西域(就是現在的新疆),劫掠人口牲畜,在那裡受到大月氏與漢軍的雙向夾擊,又遭遇雪災,人口死亡近半,完全沒有了與西域諸國抗衡的實力。迫不得已,匈人大舉西遷,史書最後的記載就是匈人西去。之後兩百年匈奴幾乎從歷史中消失,直到突然在東歐平原出現,就是“上帝之鞭阿提拉”帶領匈人橫掃東羅馬的開始。可以知道的是,匈奴人西進的方向是中東偏北,烏克蘭偏南一大片區域,那裡人跡罕至,沒有文明民族,匈人本身無文字,所以近200多年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無人知曉,有人判斷可能匈人脅迫了所有經過的部落,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可以參考後來的蒙古人。並且歐洲人記載的“可怕的匈人”用“Hun”表示,到底是不是西遷的北匈奴人其實也未可知,但是記載中他們黃面板塌鼻子矮小身材矮小馬跟後來的蒙古人類似,都屬於通古斯人種,西伯利亞南的亞洲人群,並且出現的時間也大致對得上。所以,嚴謹的說,北匈奴從西域離開後在中國史書記載中已經去向不明。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透過記載,推理,可以大致得出,北匈奴在西進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沙漠或者遊牧民族,人口成分複雜,從單純的通古斯遊牧民族集合成為一個越發緊密團結的單一民族。
然後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阿提拉領導下的匈人軍團橫掃歐洲,大量森林民族無家可歸湧入東羅馬,東羅馬人湧入西羅馬,又造成羅馬內部少數民族政權割據分裂,這些蠻族政權最終毀滅了西羅馬,歐洲進入了漫長暗黑的中世紀。但是之後的匈人倍受多民族打擊,又跟幾百年前一樣,突然在歷史上消失,零零碎碎的記載看,匈人又東進,應該是最後南下,在匈牙利平原找到了他們最終的歸宿,他們在匈牙利險要處修建關隘,在烏拉爾山脈到處設立據點,並將自己封閉在肥美的草原中,直到幾百年後蒙古人西征才再次在歷史上出現。不過這時候的匈人的血統在幾百年間發生巨大變化,在不間斷的跟歐洲人通婚,戰爭死亡,人口殺滅與擄掠中,匈人的血統完全變化,由最開始的純種黃色人種變為身材中等的白種人,應該是接近於芬蘭或者瑞典血統。當然這一切靠推測,甚至沒有完整的歷史記載。
-
8 # 老豬愛上小小豬
匈奴不是一個民族,秦惠文王時期,匈奴還沒發展起來呢,前身是西戎人,匈奴還是個分裂的部落,當時還不叫做匈奴,至於統一部落的人就是第冒頓的老爸,第一個頭曼單于,只不過頭曼只是表面上統一,實際上是冒頓從裡到外統一了部落,這是漢朝時期以後的事了
-
9 # 水墨鄂州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個民族多樣化的國家,除了人口占據了大多數的漢族以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其實歷史上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存在過的民族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它們曾經在過去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已經消散在時光中了。
曾經的鮮卑、柔然,都是這樣的存在,但是若說其中影響力最為深遠的還要屬匈奴,但是自從唐宋以後關於這個民族的資料越來越少了,直到再也看不到了。究竟這個民族是怎麼從強盛到可以和中原政權抗衡到逐步衰亡的?很多民族之所以消失大多數的原因是被融合進了其他的民族,那麼我們現在還能不能找到匈奴的蹤跡呢?
匈奴這個民族早在先秦的時候就存在了,但是當時這裡比較的荒涼,相對於中原政權來說也比較的落後,所以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才有時間和精力對付這個北方的草原民族,當時他想到的辦法不是正面抗衡,而是透過修築長城這個防禦工事來抵禦其向中原的擴充套件。
到了漢朝時期,匈奴才真正的強大起來,他們雖然沒有先進的生產力,但是卻不乏彪壯的戰馬和體魄健壯的勇士,所以每當草原上資源充足的時候他們就會向中原進貢,以其在寒冷的冬天到來之前掠奪到豐富的資源和土地,一時間給中原政權帶來了非常大的威脅。
漢武帝在位時期,中原政權積累了足夠的軍事力量和後勤保障物資,也是自愛這個時期湧現出了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優秀將領,他們率兵和匈奴展開了大規模的戰爭,一度將他們驅趕到了遙遠的西域以西、以北地區,剩下來的部落也有很多成為了俘虜,融入到了北方其他民族中。
唐朝的時候中原政權還曾遭受過匈奴族的侵犯,對於當時這個強大的帝國來說想要將其打敗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最後的結局就是匈奴再次被趕到了更遙遠的中西亞地區,中原朝廷在西域地區建立起的負責掌管事務的都護府,匈奴再沒有了站起來的希望。
所以說,我們也能夠由此看出來,歷史上的匈奴不是被融合進了漢民族,就是和後來的草原民族兼併了,剩餘的一部分則是遷徙到了遙遠的中西亞地區,在那裡融入到了當地人的血統中,直至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民族。
兩千多年的政權起伏更迭中,只有真正強大的並順應潮流的民族才得以倖存下來,並能夠儲存住屬於自己的獨特民族特性,其他的很多民族都在這個過程中被兼併、同化了,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
10 # 啟民智
匈奴由來已久,是由夏朝分支出去的,夏滅亡後,夏後履癸的後裔逃到北方,在經數年發展後逐漸吞併其他部族而成為匈奴族。
古代的匈奴人是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以牛羊肉為食,生活條件相對艱苦,一直有對外擴張的野心。
匈奴元前3世紀時漸漸形成規模的一個遊牧部族,匈奴的鼎盛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直至漢朝。
秦皇將匈奴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漢高祖白登山之圍即困於匈奴,東漢內亂時,匈奴進入中原,匈奴從漠北慢慢向西遷移至河西走廊,中間經大約過了300年左右。
漢武帝劉徹期間起開始攻擊匈奴,著名將領有霍去病,衛青,飛將軍李廣,匈奴將主力撤回漠北地區,至公元前119年,匈奴國已經完全退出漠南地區。
留在蒙古草原的匈奴漸漸被漢化,開始學習漢族文化及儒家思想,金庸小說中的南宋時期的蒙古、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後裔,匈奴族在中國北方慢慢與中華文化融合開始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了下來。其實我們陝北姓劉的很多,其中或許就有匈奴的後代。
-
11 # 妹子雜談
匈奴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民族,是一個部落集團,但這種部落集團是民族的前身,因此也可以說,匈奴是一個準民族,是後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共同祖先。
-
12 # 浮沉的歷史
匈奴是位於古代中國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而且匈奴這個民族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戰國末期到秦漢時期,匈奴慢慢發展為北方草原上的霸主。做為一個民族,肯定不是突然之間就產生的,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認為匈奴是夏的後裔,在先秦時期長時間存在於中國北方,其稱呼分別有“葷粥”、“獫狁”、而“匈奴”的稱呼是在戰國末期產生的。
由於匈奴民族沒有文字,所以其歷史在秦以前沒有詳細的歷史記錄,有資料可查的第一個匈奴的單于是頭曼單于。此時的匈奴實力還不是很強,在南方面臨著秦王朝的威脅,並且因此喪失了河套地區,西方是名為“月氏”的遊牧民族,東方則是名為“東胡”的遊牧民族。
匈奴的崛起最終使匈奴崛起的是頭曼單于之子——冒頓單于,冒頓單于時匈奴已經有了很明顯的多於國家和民族的認識,其在與東胡的領土矛盾中認為“地者,國之本也”。這標誌著匈奴作為一個遊牧民族政權的正式形成,其政治結構中也十分的先進,採取了和西周類似的分封制,以單于王廷為首居於中央,左右賢王分居左右,並且層層的分配權力,形成了大大小小二十四個集團,這些集團的長官又分配權力給其手下。這種制度有效的發展壯大了匈奴的勢力和統治地域,並且使中原王朝對於匈奴的戰爭始終無法完全徹底的消滅掉匈奴。
憑藉著先進的政治和管理制度,使得匈奴民族形成了“而匈奴最為強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的局面。所以此時的匈奴已經成為了一個北方遊牧民族的集合體,而不是純粹的匈奴單一民族。匈奴在先後征服了東胡、月氏、樓煩、白羊等民族,使這些部落在融入了匈奴後,使得匈奴的實力更加強大。
匈奴的強勢和侵略性最終導致了匈奴的衰弱,到漢武帝時期,隨著漢帝國擁有了與匈奴決戰的能力,漢匈之戰轉為了漢軍進攻、匈奴防守的局面。在你死我活到戰爭過後,匈奴內部發生了分裂,南匈奴歸附漢帝國,而北匈奴在之後的戰爭中遠遁而去。
匈奴作為一個民族,最後出現在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後匈奴這個民族徹底到消失在了中國的歷史上。匈奴雖然最終消失了,但是匈奴人的後裔在之後的歷史中,仍舊是中原王朝最危險的敵人。
-
13 # 星辰冷涯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阿爾泰山脈以東南、大興安嶺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北、華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髮左衽,由古北亞人種和原始印歐人種的混合。中國古籍中講述的匈奴是在漢朝時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
回覆列表
匈奴和漢當時都是國家名稱,和現在大陸和臺灣一樣。而且司馬遷史記記載匈奴夏后氏之苗裔,司馬遷至少見過匈奴人。而現在有人天天在網上論述匈奴是少數民族,基本就是一群不學無術的二五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