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織田信長的鐵炮隊聞名已久。當時鐵炮的威力有多大?
43
回覆列表
  • 1 # 歪先生看電影

    日本擁有鐵炮,最早是緣於中國元朝時的兩次跨海東征,也就是日本鎌倉時代的文安(1274年)弘安(1281年)之役。

    雖然忽必烈未能如願降伏黃金國,但是這兩次入侵卻給日本那些躲在小島成一統的大名們很長了一些見識,領教了蒙古複合弓的高效和元軍戰法的先進,當然也包括元朝銅火統的威力。

    銅火銃適合水戰和攻城,是當時相當厲害的火器,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存有元朝至順三年(1332年)的銅火銃實物,長0.533米,口徑0.105米,重6.94公斤,攜帶很方便。由銃口、銃膛、藥室、尾銎組成,發射鐵製或石制彈丸。

    五百步外可以傷敵,五百步內可以有效拒敵,一百步內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了,因為根本來不及點火。

    日本人管元朝銅火銃叫原始火銃,武田家的戰爭備忘錄《甲陽軍鑑》裡,也記載大永5年(1525年)中國火銃傳入武田家。但是因命中率和破壞力不夠,未得到大規模仿製。更早應仁之亂時,也把戰爭中出現的中國火銃稱之為火槍、飛炮。當然最好聽的稱呼,還得數“神機火槍”。

    日本天文12年(1543年),種子島時堯以出嫁女兒給葡萄牙人為條件,向葡萄牙人換來一管當時最先進的火繩槍,交由工匠八板金兵衛於天文14年(1545年)仿製成功。隨後,不講信用的種子島時堯又將女兒從葡萄牙人那兒騙了回來,人槍兩得。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鐵炮傳來”事件,從此日本進入鐵炮時代。傳言有一個華人為了促成此事,也在其中幫了不少忙,那個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真正的海賊王王直。

    日本鐵炮的有效射程有200米,精準射程40米,從前膛裝填鉛彈。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明顯高於日本和弓。便攜性也強於動不動就比人高的和弓。

    日本是個很會山寨的國家,常常仿貨能做得比原裝還好。明朝萬曆年間中日壬辰戰爭(1592-1598年),即日本的文祿慶長之役,當時明軍繳獲了日本的鐵炮分析,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中國產的鳥銃最多連發七銃就不敢再發,因為怕槍膛過熱炸膛,而日本的鐵炮卻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實際上那時日本的鐵炮從質量到裝備數量都比明朝鳥銃要強,那時明朝真正厲害的是佛朗機大炮和遼東鐵騎,畢竟日本戰國還沒有真正軍事意義上的騎兵。

    安土桃山時代,日本鐵炮的全國保有量在50萬以上,全世界第一,所以到現在為止,還和當年明月一樣,認為日本古代戰爭就是村長和村長打架,其實是很想當然的。真是村長和村長打架,中日壬辰戰爭大明需要打得那麼辛苦嗎?

    九州因為港口多,與外界交流多,所以是最早使用鐵炮的區域,像島津家、大友家都是這方面的專家。

    配合適合的先進鐵炮戰法,鐵炮威力還可以提到有效提升。

    比如立花道雪的“早合”,即提前把鉛彈和火藥分裝好,到了戰場就能迅速裝填射擊,可以有效讓射速倍增。

    織田信長家的“三段擊”,可以讓鐵炮隊分隊連續射擊,武田家可以說就是在長筱之戰亡在三段擊上。

    雜賀孫市的“釣瓶擊”,即進行鐵炮射擊分工,專人專崗,一人專門負責裝填火藥,一人專門負責裝填鉛彈,一人專門負責掛火繩,最後一人專門負責瞄準射擊。

    還有獨眼龍政宗天下無雙的“騎鐵”,將鐵炮和騎兵結合使用,遠距離先放鐵炮,近距離再持冷兵器衝鋒,有效提高移動力。大坂之戰,伊達政宗出兵1萬人,也僅僅只有先鋒800騎鐵。遠遠形成不了規模,應該是不如遼東鐵騎的三眼神銃戰法。

  • 2 # 浪里爾

    “鐵飽”出膛:海上漂來的利器

    每一種武器背後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鐵炮”的傳奇尤顯特別。

    1543年8月25日,一艘葡萄牙商船預定從澳門開往雙嶼,遭遇颱風漂流到了日本九州南側的種子島:商船被種子島上的小浦村的村民發現,村民們驚恐萬分,馬上報告了當時種子島的領主、種子島家第十四代當主“種子島時堯”。

    種子島時堯同意船隻停在赤尾木港。有一天,時堯發現葡萄牙人擁有一種讓人十分害怕的武器,一扣扳機,飛出的子彈可以置人於死地。這個像棍子一樣的東西前面有個洞,後面卻是封閉的,樣子十分奇特。請教了船上的人之後,時堯知道這種武器的名字叫做火繩槍。他也想擁有這種武器,於是出了2000兩銀子購買了兩支火繩槍,並命令號稱“種子島鍛冶棟樑”的夥計八板金兵衛仿製,但是,扳機部分卻一直不能做成。

    無巧不成書,歷史有時也是這樣,但要看經歷歷史的人有沒有能力發現這種巧合和機緣。八析全乓衛就早一個這樣的人。扳機部分製作不成,葡萄牙人就送來了扳機。

    1544年,又是由於颱風的緣故刮來了另一艘葡萄牙船隻,停泊在了中種子町的熊野近海。當八板金兵衛知道船上有鐵匠的時候,喜出望外,立刻上船向其請教,並答應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葡萄牙人。葡萄牙人教會了他步槍製造術,八板金兵衛終於製成了日本自產的第一支種子島步槍,也就是所謂“日本中國產第一號”的“鐵炮”。

    其中一支轉讓給紀州的津田算長(杉坊明算的兄長)。津田回到紀州後,與鍛造鐵匠芝遷清右衛門一起日夜研究“鐵炮”的發射與鍛製法,並將製成的“鐵炮”配備給紀州根來寺的“行人眾”。“根來眾鐵炮”逐步聞名,津田算長也成為津田流鐵炮術的始祖。

    1544年,堺町商人橘屋又三郎從八板金兵衛處學得“鐵炮”製法後回到堺町,並由此搖身一變成為“鐵炮”貿易商,堺町成為“鐵炮”與火藥供給的中心都市。

    1544年2月,島津義久將“鐵炮”經由管領細川晴元獻給足利義晴將軍,其後晴元命近江坂田郡國友村名鐵匠國友善兵衛等四人研究製作。於是,“鐵炮”由中心城市向四周普及開來。

    鑄鐵製成:“鐵炮”擁有恐怖的殺傷力

    “鐵炮”槍管由鑄鐵製成,有準星、照門,安裝於木託之上。所使用的的鉛彈,包在棉布塊中在火藥之後由槍口裝入,棉布塊可使彈丸不至於從槍口滑出,這樣由上至下的攻擊就可能了。再有每發彈丸所用的黑火藥是由固定容器量裝的,一般發射一發用的藥量為6克左右。

    “鐵炮”效能引數口徑:8.5~20毫米槍長:1100毫米~1300毫米槍重:6~8公斤射程:200米有效射程:50米

    “鐵炮”的最大特點是射距和殺傷力非常強悍。日軍的“鐵炮”能夠貫穿密集的北韓軍,甚至一槍擊傷三四人;在第一次平壤攻防戰中,日軍鐵炮竟能越過城樓最高處射進城內,打中城樓柱子並射入深達數寸。

    根據測試,口徑10.2毫米、銃身長1100毫米的“鐵炮”,在5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裝有1.4毫米鐵板防護的具足胴。而如果加大口徑、裝藥量和身管長度,在100米距離上也有一定機率命中一個成人大小的標靶和造成一定傷害。“鐵炮”的發射速度與歐洲後來更先進的隧發步槍的一般射速相當。

    “鐵炮”的一大弱點就是它的發射速度,鑑於其發射原理和構造使然,“鐵炮”的發射步驟極為複雜煩瑣:先從巢口裝人火藥,裝填彈丸,用槍通條推彈丸到位,夯實;再在底火盤放人點火藥點火,夾起火繩瞄準目標;最後開啟盤蓋扣扳機,火繩引燃點火藥,發射。操作中,不能盯著手來補充火藥,視線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敵人。而且在實戰中,火種不能熄滅。

    完美配合:“鐵炮”在戰場上所向玻靡

    在日本戰國早期,由於當時“鐵炮”價格極高,無法大量配備于軍中,一般只起威嚇作用。“鐵炮”首次被用於實戰是在1549年(天文十八年)薩摩的島津對肝付、蒲生、涉谷聯軍的戰鬥中。但是由於投人數量較少,所以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的效果。

    最先將“鐵炮”用於軍事用途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尾張地區的大名——日本著名軍事家織田信長。據(信長公記》(半傳記式的回憶錄,由織田信長舊將太田牛一所著)中對“鐵炮”的記錄:“衛隊七八百人,皆愷甲武裝,分為三隊,其中朱槍計五百本,弓與鐵炮五百挺。”織田信長組建成正式的“鐵炮”隊,這時距種子島鐵炮傳來已有六年了。由於各地“鐵炮”數量不斷增加,日本迎來了“鐵炮”戰的時代。

    織田信長十分擅長使用“鐵炮”,甚至還改裝出後膛填裝的“鐵炮”(後膛填裝裝置又名為“早合”),用這種“鐵炮”在長筱之戰中大破武田勝賴的騎兵。

    除了織田信長外,還有一些將領也很快地接受並掌握了“鐵炮”的技術,並把它用於了軍事作戰。

    武將鈴木重秀便是其中之一。鈴木重秀創造了“鐵炮狙擊法”——每一支“鐵炮”由四人使用。在射擊手左、右、後各設一人。每擊一發後,左邊的人填人子彈,右邊的人填入火藥,後面的負責點火。每一擊之間只要四五秒,實在是最快的“鐵炮”術了。

    1570年9月12日,以大將鈴木重秀率領的雜賀、根來、湯川眾兩萬人,對位於天滿森的織田信長軍發動了攻擊。在這一戰裡,鈴木重秀集結了3000支以上的“鐵炮”,對信長軍施行密集的射擊,戰鬥持續到14日,信長方的野田、福嶼的呰被攻破,信長手下將領佐佐成政受傷,野村越中戰死沙場。這一仗是織田信長自桶狹間合戰以來第一次遭受如此慘敗。雖然織田軍也有很大比重的“鐵炮”部隊,但是在精於“鐵炮”部隊,但是在精於“鐵炮”戰術的紀州軍面前,卻完全被壓倒了,這一戰對信長來說,的確是值得反思的。

    但是信長就是信長,很快他也掌握了“鐵炮”戰的訣竅——射擊速度,並採用了自創的“三段擊”(“三段式射擊法”——前排射擊後退到第三排裝藥,第二排上前射擊,第三排前進到第二排裝彈丸,如此迴圈往復,使得火力始終能夠持續的“鐵炮”戰術),於是就有了長篠合戰的勝利。在1575年的長篠合戰中,織田聯軍以絕對優勢在長筱擊敗了赫赫有名的武田信玄軍。

    1575年的這一仗,使得精銳的武田騎兵幾乎全軍覆沒,二十四將也不剩幾人了。騎兵的輝煌已經成為了歷史,“鐵炮”作為戰場主力的時代正式到來了。至於信長所創的“三段擊”,才是埋葬了騎兵偉業的關鍵所在。這一戰,通常被認為是火繩槍部隊對騎兵的勝利,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有相當的意義。

    日本戰國時代“鐵炮”的最大規模使用是在關原合戰中,作戰雙方共投人了總兵力的十分之一,約20000支“鐵炮”。當時日本甚至自稱是“世界上擁有‘鐵炮’最多的國家”。

    憑藉“鐵炮”在歷次戰役中的不錯表現,越來越多的大名豪族開始接受並重視它的存在,“鐵炮”正在逐漸取代歷來作為主力遠端兵器的弓箭的作用,成為部隊編組中更重要的一部分。“鐵炮”的產量也在不斷高速增長,1592年的文祿一慶長之戰,1600年的關原合戰,1614年的大坂之戰中,都有數萬支“鐵炮”投人作戰。

    伊達政宗是日本戰國時期三個掌握騎馬鐵炮技術的將領中的一個(還有鈴木重秀、片倉景岡)。他利用奧州是著名的馬產地的優勢,讓騎兵再裝配“鐵炮”,在片倉景岡的幫助下,組成了強有力的騎馬“鐵炮”隊,並在戰國末年的大坂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大坂戰役中,伊達政宗所帶領的10000人遭遇大坂方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帶領的軍隊。大坂軍在伊達政宗的無敵騎馬“鐵炮”隊面前很快被擊潰(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戰死)。遲到的大坂援軍,在伊達政宗軍經過時從側面殺出,經過一場激戰後伊達政宗率軍撤退。很快大坂戰役結束。

    在17世紀的北韓戰爭中,人侵北韓的日本軍隊曾大規模使用“鐵炮”。雖然中國明朝軍隊火炮技術和裝備水平佔壓倒性優勢,火繩槍在技術上優於日本、理論上也採取了輪替射擊術,但由於兵制和軍事思想的落後,實際運用水平並不如日軍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明軍在火器運用上以火炮為主,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日軍的火繩槍優勢,這也是北韓戰爭中日軍竭力避免和明軍在平原進行野戰的重要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陳春林,王洪啟.《槍械 經典名槍的戰事傳奇》. 哈爾濱出版社,2011

  • 3 # 薩沙

    鐵炮名字夠響亮,其實就是火繩槍。

    火繩槍的威力,還不如山東農民打大雁的土銃。

    火繩槍的射程大概是200米,這是最大殺傷距離。因為當時的火繩槍沒有膛線,彈丸又不能和槍管做到完全匹配,所以可以精確射擊的射程大約是50到80米。

    超過這個距離,子彈就會亂飛,談不上精度了。

    大家都看過與狼共舞,當時美國的火槍已經遠比日本火繩槍先進,卻也無法射中遠距離高速平行移動的目標。

    所謂200米的距離,必須使用槍陣,也就是無數人對著敵人齊射,以數量彌補精度的不足。

    火繩槍使用黑火藥,威力是有限的。自然,在幾十米內,火繩槍可以射穿普通的防箭盔甲,但仍然可以射不穿重甲。

    在當年,火繩槍相比弓箭壓根沒優勢。

    火繩槍射速很慢,普通槍手2分鐘1發就算快的,優秀火槍手不過3分鐘2發。

    優秀弓箭手,1分鐘可以射5支以上的箭,射速相差極大。

    同時,弓箭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什麼時候都能用。而火繩槍一到下雨就不能用,一到大風也不能用(火藥池會被吹散),甚至夜晚也不能用,因為火繩會暴露目標。

    在當年,火繩槍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於訓練。

    弓箭需要至少1年以上專注訓練,優秀弓箭手需要二三年以上的訓練,不能速成。

    所以在歐洲、中國,弓箭手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想不到更好的詞)。

    但火繩槍,連條狗都會用,一個農民訓練二到三個月,就能射擊。

    所以,火繩槍部隊很容易編組,而弓箭手部隊則很困難。

    隨著戰爭的逐步擴大化,火繩槍就成為廉價但價效比高的部隊。

    不過,因為以上的種種限制,火繩槍多用於防禦作戰,或者和弓箭手、長矛手協同作戰。

    單純的火繩槍部隊,是很脆弱的,可以被1個騎兵用長毛捅倒一大片。

  • 4 # 李三萬的三萬裡

    由於鐵炮在日本各地被廣泛生產,所以種類繁多,但從其基本構造來看主要 分為銃床、銃身和火繩挾三部分。與歐洲火繩槍不同,銃把部分主要採用握把式, 即銃把形狀為彎柄或斜柄。由於銃床握把形狀的原因,在使 用鐵炮射擊時不能像歐洲火繩槍手那樣採取抵肩射擊的方式減輕後坐力,故而只 能採取貼面瞄準的方式。

    如構造圖所示,鐵炮各部分名稱如下。銃床1 為櫟木所制,銃身2 一般為鐵製。在製造鐵炮時,工匠分別製造銃床與銃身,然後使用特殊工藝將銃身鑲嵌在銃床之上。銃身2 中由人造銃孔3 貫通。在銃身底部使用螺絲4 將銃身密封。

    5 為火皿,透過高溫加熱使其附著在銃身側面。火皿為凹狀缽體容器,在其底部有小孔6 與銃孔3 相通。7 為火蓋,安裝在火皿之上。在火皿上加裝火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防潮,避免因火藥受到溼氣導致鐵炮無法使用;二是防止火星落入火皿致使鐵炮走火。在銃床尾部側面及下部分別安裝有火繩挾8、銷釘9、銷釘10、引金11、毛拔狀彈機12 等裝置,上述裝置共同作用以完成鐵炮的點火任務。 鐵炮採用的是彈簧壓力點火方式。火繩挾可以圍繞銷釘9 自由活動,在將火繩挾向上抬起時,其後端同時向下壓擊毛拔狀彈機。

    毛拔狀彈機是由松葉型的板狀彈簧製成,其一端由金具13 固定,另一端由臺締金的突出部分14 支撐。當火繩挾旋轉到合適位置時,其尾部便與突出的銷釘10 相扣以待發。火繩挾前端有火繩槽用來固定火繩,引金與銷釘10 由內建彈簧相連,扣壓引金時,在彈簧的拉力下,銷釘嵌入銃尾內部,火繩挾尾部隨之解脫,而火繩挾在毛拔狀彈機的推力下迅速回轉,帶動點燃的火繩進入火皿,點燃火藥。整個點火過程就此完成。

  • 5 # 火器工坊

    鐵炮,也就是日本人對火繩槍的稱呼,日本最早的火繩槍形制為葡萄牙火繩槍,小鬼子管它們叫種子島。當然這種子島本是個地名,但因為日本的第一批火繩槍是由種子島的八板金兵衛仿製出來的,因此為了紀念這批火槍,種子島就成了這批槍的稱呼。

    之後日本的火繩槍又經歷了根來寺階段,一直到1543年,國有鍛冶的國有善兵衛受幕府將軍足利義晴的委約,開始為幕府造火槍,國有集團改名為國有鐵炮鍛冶,鐵炮一稱也由此開始。

    可以說當時日本諸多鐵炮鍛冶中,數國有家的質量最好,1549年,尾張大名織田信長牢牢的控制了對國有鐵炮鍛冶的控制權,並定製了500支彈丸6錢重的鐵炮。當時根據國有家對鐵炮槍機的改進,已經由歐洲的龍頭向後變成了日式的龍頭向前,這增加了藥盤和槍手眼睛之間的距離,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憑藉火槍足輕和長槍足輕的完美搭配,織田信長成功的擊敗了多名對手,並有了統一日本的趨勢。

    在後來的萬曆援朝戰爭中,日本憑藉火繩槍優勢,多次擊潰朝軍的劣質防禦工事。尤其是當時日本還有一種大型的火繩槍,口徑2CM,槍管1.45米,彈丸12錢重,其火力之大,可以輕鬆擊穿明軍朝軍的甲冑,甚至小型木車。除了這種鐵炮,日本還生產過一種特大號的火繩槍,口徑在5CM左右,槍管60CM左右,發射大號彈丸,名曰大筒,是一種介於火繩槍和火炮之間的武器,用以彌補日本火炮不足的缺點。

  • 6 # 夏蟲欲飲冰

    因為大家總是長年累月的看一些垃圾影視作品,所以總會有人認為東亞地區在歐洲發展使用火槍的時候是一塊‘淨土’,除了弓箭就是弓弩,沒啥熱武器,但真實歷史上在東亞尤其是日本、北韓這兩個國家從十六世紀起就已經發展出成熟的火器技術了,而其中最掛逼的就是日本。

    日本戰國時代的人普遍身材不高,一米七都能算異於常人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倭人叢生的地域,卻總會產生誇張版武器,比如我今天要說的日本大型火繩槍——大筒,或者說手持大炮更合適,畢竟人們現在把口徑超過20mm的管形火器稱之為炮。

    這種口徑很反人類,30-40毫米都是小意思,甚至有80毫米口徑的

    這麼大口徑的火繩槍竟然是單人操作你敢信?

    這種口徑的火繩槍,經常客串攻城火炮,因為日本非常缺乏真正的火炮

    真佩服日本啥事兒都能儀式化的能力,除了弓道竟然還有‘炮道’,捧個大號炮仗到底能悟出什麼來?想不通。

    老司機翻車了

    這種抱式大筒,除了可以發射常規子彈,也就是大號圓形金屬子彈和被稱為千人殺的小霰彈外,還可以發射‘棒火矢’(大型箭),用來破壞船隻、城防等。

    80毫米口徑大筒,據說這把槍能把霰彈射800米外(吹牛逼了吧)

    ‘棒火矢’(大型箭),用來破壞船隻、城防

    雖然抱式大筒發射的彈藥叫千人殺,但其實只有幾十發霰彈而已。

  • 7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由於古代日本作為島國長期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戰爭模式一直比較原始——直到公元10世紀末當中國已進入宋代後日本的戰爭模式還停留在將領之間決鬥的“一騎討”形式上:兩軍列陣後由將領派使者下戰書,然後武將之間互通姓名出陣決鬥,還約定俗成不得射殺對方的坐騎。公元1274年10月5日元世祖忽必烈東征日本,日軍列陣好後並沒趁元軍登陸時進行半途截擊,等元軍列好陣形後日軍射出鳴鏑向對方宣告:戰鬥開始。元軍的答覆則是直接開炮,從未見識過大炮的日軍瞬間被元軍的炮火徹底打亂了陣形。即使在元軍東征日本近兩百年後的1466年當時的大明藩屬國琉球在出訪日本時以“鐵放”作為禮炮法神,圍觀的室町幕府眾人無不大驚失色。由此可見直到此時日本人尚不知火器為何物。事實上作為古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是先透過絲綢之路和蒙古西征傳播到中東和歐洲,再由歐洲殖民者跨越大半個地球帶到和中國並不太遠的日本。

    公元1560年正是大明嘉靖後期,此時大明帝國對倭寇入侵正由戰略防禦轉向進攻。與此同時在倭寇的老巢——日本正處於戰國亂世之中:各路諸侯大名連年混戰,自保尚不暇,哪兒有閒空嚮明朝派出侵略軍。當然在戰國內戰中落敗的武士浪人淪為海盜一直不停地騷擾大明海域,然而能和大明官軍長期抗衡的這不會只是一群散兵遊勇吧?那麼背後究竟是誰領頭呢?事實上嘉靖年間的倭寇中相當一部分其實是地地道道的華人——由於明帝國的海禁政策使東南沿海一帶大量靠經營海外貿易為生的百姓失去生計,部分沿海居民開始逃到明王朝統治較為薄弱的海島上幹起走私的勾當。在他們之中出了一個名叫汪直的人物: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汪直打敗了另外一支稱雄海上的陳思盼海商集團,由此完全控制了整個東海地區,一時形成“海上之寇非受汪直節制者不得自存,而直之名始振聾海舶矣”的局面。鼎盛時期的汪直擁眾二十餘萬,擁有一百二十噸以上的鉅艦百餘艘。這是當時世上最強大的艦隊,無論大明官軍或是西洋殖民者面對這股勢力都沒必勝的把握。早在公元1543年,儘管此時汪直尚未戰勝陳思盼,還沒成為東海最大的海上勢力,可他已像歐洲殖民者一樣在海外為華人開闢了一塊領地——這年汪直在日本薩摩藩的淞浦郡(今長崎縣的平戶)以及附近的五島列島一帶建立基地。對此日方有如下記載:道可君(松浦隆信)系福祿、武運具昌之人,故有五峰者自大唐至平戶津,於今之印山舊址建唐式宅而居。用其所長,而大唐商船不絕於途,甚至南蠻黑船亦初泊於平戶津。唐與南蠻之珍貨年年充盈,京、界諸國商人亦云集於此,有西都之稱。五峰者乃汪直對外的自稱,日本因歷史上深受大唐文明影響,故而以唐代明,所謂五峰自大唐而來就是指的汪直在淞浦郡平戶津登陸一事。日方不僅沒把汪直在日本領土上建立基地視為對其主權的侵犯,反而將此視為當地領主賢德的象徵,這個恭維不可謂不高。汪直以此為基地建國稱王、任命官吏:給自己起了名號“徽王”,佔住的地盤叫“宋國”,“36島之夷皆其指使”。

    此時日本的諸侯大名們根本無暇顧及在日本領土內建立的這麼一個獨立王國對其主權意味著什麼,他們甚至還爭相討好汪直——此時正忙於征戰的他們迫切需要增強自身實力,而汪直能幫他們做到這點,因為汪直手中掌握著大量戰略物資。除了戰略物資之外,汪直還給當時的日本帶來了全世界最新的高科技:就在汪直登陸日本那年他從暹羅帶著三名葡萄牙商人抵達了日本南方的種子島,正是透過汪直的推薦、介紹和翻譯,島主時堯才從這三名葡萄牙人那裡購買並引進了新式火槍並掌握了彈藥的製造技術,這一事件在日本歷史上被稱之為“鐵炮傳入”。關於其中的細節還流傳著一個故事:天文十二年(公元1543年)八月二十五一艘由澳門開往寧波的葡萄牙商船由於遭遇颱風而漂流到日本九州島南邊的種子島。對這些異族人充滿好奇的島主時堯讓他們在赤尾木港(現今的西之表市)。船上有一位名叫五峰的華人向時堯引薦介紹了這些葡萄牙人,時堯發現葡萄牙人所攜帶的物品中有一種具有魔法的棍子可以發出“轟”的一聲巨響,然後遠處的東西就被擊中了。對此驚奇不已的時堯用二千兩金子購買了兩把並命令“種子島鍛冶棟樑”八板金兵衛清定仿製。這年時堯才十六歲,此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無意中為日本引進了此後將會深刻改變整個世界歷史的新式火槍。金兵衛拿到時堯交給他的火槍後仔細分解,可他很快發現這種新式武器的製造工藝已遠遠超出了自己從歷代前輩那兒學來的範疇,無奈之下只好向葡萄牙人請教。葡萄牙人開出了一個條件:“把你的女兒嫁給我,就教你。”金兵衛當然不願意把女兒嫁給這夥不明底細的蠻夷,可完不成主公交辦之事是要被處決的,如此一來包括女兒在內自己的整個家族都會遭受牽連。見到父親為難的樣子,懂事的女兒表示願意嫁給葡萄牙人。次年(也就是公元1544年)火槍終於製造成功,如此一來金兵衛就該按約把女兒嫁給葡萄牙人。結果令葡萄牙人沒料到的是:金兵衛聲稱女兒患病身亡並煞有介事地舉行了葬禮。儘管葡萄牙人明知是計,到底無可奈何。就這樣最初誕生於中國的火槍先是透過絲綢之路和蒙古西征傳播到中東和歐洲,再由葡萄牙人跨越大半個地球帶到了日本。

    日本人將這種新式武器稱為鐵炮,有時也直接以誕生地種子島作為對這種新式武器的稱呼。所謂鐵炮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其實說白了就是火繩槍,這玩意按我們今天的標準根本達不到炮的程度。就在種子島鐵炮仿製成功的同一年紀伊國根來寺的津田算長到達種子島,兩支葡萄牙鐵炮中的一支被他帶回了紀州雜賀,由日本史上著名的鐵炮工匠芝辻清又衛門進行復制。這一次的複製非常成功,第二年開始紀州成為日本鐵炮生產中心之一,雜賀的根來眾受益匪淺,因此而成為列裝鐵炮的強悍軍隊。芝辻清又衛門帶著鐵炮技術到了日本當時最大的商業中心——堺,與當地的工匠橘屋又三郎合作,橘屋又三郎早就向八板清定學習過鐵炮製造,並將鐵炮技術帶回。兩人一拍即合,吸收當地的明國火器技術,搞起了鐵炮生產批發的生意,一炮打響,連帶使也成為日本鐵炮生產基地。堺的商人在戰國時期富得流油,他們掌握鐵炮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天文十三年(1544)二月由於九州南部的大名島津貴久向將軍足利義晴獻上種子島鐵炮,引起了將軍的興趣。於是在將軍的命令下在近江國的國友村鐵炮又一次試造成功。國友村的“掌門”國友藤二郎也因此成名,與芝辻清又衛門和橘屋又三郎併為戰國鐵炮的三大生產商。國友村成為織田家的支持者,織田信長因此而得以發揮鐵炮的優勢。

    鐵炮其實並沒有某些電視劇或遊戲中表現得那麼厲害,它的使用方式是:把火藥、裝填物倒進槍管,放上彈丸,用一根通條壓實,然後還要在槍管後端的火皿上放上導火的火藥,並蓋上火蓋,避免走火。裝填中要小心翼翼地夾住火繩,以免造成事故;射擊時瞄準後開啟火蓋,扣扳機發射。整個操作流程又複雜又慢,熟練的人也要弄上20秒左右,而一般的平均發射速度為30~48秒,所以戰場上發出去一發後往往很難有機會給你從容裝彈發第二發。遇見下雨天火繩發潮,鐵炮就很難發揮威力。雖然日本人後來有所謂的“雨鐵”,其實效果也並不好。另外長長的火繩時時要調整長度,安全性又成了問題。事實上早期鐵炮對戰國大名而言:不過是一種價效比過低的好看而不實用的玩具——這不僅表現在使用操作流程的缺陷上,同樣也表現在生產製造過程中:當時日本的鐵炮工匠使用的是一種被稱為“捲成法”的方法打製槍管。具體的打製流程如下:首先用一根被稱為“真金”的實心圓鐵棍捲上精煉的長方形鐵板後鍛打為筒狀的“真筒”,然後再在這個“真筒”細密地螺旋狀纏繞上細長的鐵板條,使其像藤蔓一樣纏繞在“真筒”上,再然後經過多次鍛打冷卻之後使鐵板條與“真筒”合二為一,此時再抽出“真金”加以研磨即可。不要以為這就完成了整個鐵炮的製作工藝流程,事實上這僅僅只是打造一支槍管而已,如果要完成全套鐵炮製作流程需要花費200貫資金(相當於現在的10萬元人民幣)。因此維持一支訓練有素的鐵炮部隊的先決條件是得有充足的財力作為支撐。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諸侯大名割據混戰的時代:每個諸侯大名的領地面積並不大,有的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縣乃至一個村,顯然維持鐵炮部隊的財力負擔是難以承受的。況且花費巨資打造出來的鐵炮發射速度還慢得出奇,直到1570年日本人發明了“早合”技術——預先準備好可供一次發射的彈藥,在戰鬥中直接倒入並搗實就能發射,這使鐵炮的平均發射速度提高到18-20秒。然而這沒改變鐵炮發射後必須等槍管冷卻而不能連續發射的缺陷,而在18-20秒的等待時間中以騎兵的衝刺速度已可以衝刺到300米開外了。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把鐵炮的威力最大程度發揮出來就成為全日本的諸侯大名思考的一個問題。事實上關於提升早期火器的戰鬥力的思考在作為火藥發明國的中國早已展開了: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雲南麓川宣慰司思倫發舉兵30萬(號稱)反明,奉朱元璋之命鎮守雲南的平西侯沐英即刻挑選3萬精騎前往平叛。明軍的戰馬一見到思倫發的象兵就嚇得四處打轉。在這樣的情形下沐英想到了利用明軍的火器優勢,不過此時明軍的火器有一個缺陷:打一發之後需要花相對較長的時間填充火藥,還沒等彈藥裝填完畢也許敵人就已衝到眼前了。沐英針對這一缺陷命令部隊將火銃、神機箭分置三行,第一行發射完畢就自動退下裝填彈藥,第二行則前進射擊,第二行射擊完畢再退下裝填彈藥,第三行前進射擊,等第三行設計完畢時之前的第一行已裝填好彈藥,如此迴圈往復。後來這一戰術在明軍遠征漠北之時也一再被使用。在1575年6月28日的長筱合戰中織田信長成為日本歷史上首次運用這種三段擊戰術的人物,而他的對手則是當時享譽日本的武田騎兵隊。在武田騎兵隊出現之前日本對騎兵的使用一直不得其法,這一方面是由於作為島國的日本缺乏優良馬種,同時日本也缺乏適合騎兵大規模機動衝鋒的大面積平原,另外訓練一支成熟的騎兵部隊需要花費高額的費用,日本戰國大名的轄地大者不過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縣、小者相當於一個鄉村,對他們而言:訓練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騎兵部隊幾乎是無法承受的沉重負擔。直到在日本戰國時代有“甲斐之虎”之名的武田信玄憑藉甲斐的金山組建了一支以快速突擊聞名的騎兵部隊,同時這支部隊以中國《孫子兵法》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理念作為自己的作戰方針,從此打著風林火山之旗的武田騎兵隊成為令其他諸侯大名聞之色變的存在。織田信長為最大程度削弱武田騎兵隊的戰鬥力在抵達預設戰場後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計程車兵修建防馬柵欄,以防武田騎兵隊的衝鋒或迂迴。此時老天幫了信長的忙:連日的陰雨天氣有效遮掩了修建防禦工事的動靜。三天後一套龐大而完備的拒馬工事出現在設樂原的丘陵上——整套工事沿河岸修築而成,每隔一定距離設一道門供己方軍隊出擊用。作為對手的武田勝賴對織田信長的戰前準備一無所知,他將武田軍分為三翼:左路山縣昌景騎兵瘋狂攻擊德川一方,右路則是馬場信春,中路為內藤昌豐,分別攻擊佐久間信盛和瀧川一益。武田軍的猛將傾巢而出,如山一般壓來。織田一方在略做抵抗以後,退到防馬柵欄後,馬柵欄後突然響起了鐵炮聲,在連續不斷的鐵炮射擊下,施展不了衝鋒優勢的武田騎兵紛紛倒下。武田軍的第一波衝擊失敗。儘管第一波衝鋒吃了虧,武田勝賴卻既不打算退兵,也沒修改戰術——他只是集中兵力再次進行衝鋒。問題就在於設樂原的地形以及信長的防禦策略限制了騎兵優勢的發揮。所以武田軍只是單純依靠愚蠢的硬攻進行衝鋒,而且衝鋒很難獲得效果。第二波小山田信茂和武田逍遙軒在信長的柵欄和“三段擊”面前同樣一無所獲。第三波攻擊由小幡信貞領導他的“赤備軍”進行衝鋒,小幡信貞卻戰死沙場。武田軍計程車氣遭到極大衝擊。第四波則是武田信豐率領的“黑武者”。第五波則由馬場信春再次率領。武田軍就是這樣一波一波瘋狂地進行自殺性衝鋒。就在武田執著於衝擊信長陣地的時候,鷲之巢山的武田軍陣地出現了一股濃煙,原本勝賴將部分兵力留在鷲之巢山監視長筱城,但信長卻秘密派酒井忠次配合長筱城端了這個據點。這個據點的失陷是對武田軍士氣的又一次打擊。此時戰況已到了膠著階段:瘋狂的武田軍硬是突破了兩道拒馬柵欄。這得益於馬場信春、內藤昌豐等猛將的實力。雖然武田勝賴下達的是傻瓜命令,但這群虎將愣是把傻瓜命令給打出了效果,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馬柵欄和鐵炮已經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了,武田軍和織田軍混戰在一起,雙方拼的是士氣和意志力,信長再次投入柴田勝家、羽柴秀吉、丹羽長秀三支隊伍加入戰團。山縣昌景從側翼殺入,被德川手下的本多忠勝發現,本多忠勝立刻指揮鐵炮隊將這名叱吒風雲的猛將擊斃。山縣昌景的落馬使武田軍一陣驚愕,他們連日作戰,加上數次瘋狂自殺性的衝鋒,無論是體力還是精神,早已到了極限。猛將山縣昌景的死則是給他們在精神上最後的一次重擊,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武田軍陷入崩潰,向鳳來寺方向逃走。在混戰中小幡信貞、真田昌輝、真田信綱等數十名武將倒在了設樂原。信長髮起了追擊行動,在途中內藤昌豐陣亡。馬場信春為掩護勝賴撤退,突入敵陣戰死。

    長筱之戰不僅在日本戰爭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甚至在世界戰爭史上也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標誌著新的火器戰術已開始取代中世紀的騎兵戰術。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鐵炮已克服了其固有缺陷,事實上長筱之戰中織田信長的勝利並非單純依賴鐵炮,而是憑藉鐵炮與三段擊戰術、拒馬柵欄的結合才實現的。長筱之戰兩年後的1577年9月23日上杉謙信就在手取川之戰中擊敗了由柴田勝家率領的織田家的鐵炮部隊,由此可見此時的鐵炮還不是一種具備決定性意義的新式武器,而更多需要與戰術、地形等因素相結合才能發揮實際戰鬥力。然而不論鐵炮的缺陷如何嚴重,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改變了日本傳統的作戰模式。隨著鐵炮的傳入使原本的步兵——足輕更為受人重視。足輕原本是失地農民被臨時徵召僱傭所組成,鐵炮傳入後逐漸向正規化職業化轉型,各大名都先後裝備起鐵炮足輕、槍足輕、弓足輕並探索他們與騎兵的配合之道。等到萬曆北韓戰爭爆發時昔日連火藥為何物尚不知曉的日本已然成為一個火器強國。爆發於1592年的萬曆北韓戰爭一開始火器就成為了戰場上的主角:日本依仗先進的鐵炮僅用兩個月就從釜山一路打到了平壤。在1592年的平壤之戰中日軍用鐵炮射殺城牆上的北韓守軍,北韓守軍使用的弓弩的射程遠不及日軍的鐵炮,日軍遂輕取平壤。第二年2月8日赴朝抗倭的明軍發起平壤戰役:戰鬥中日軍在城牆上做土壁,多穿射孔,用鐵炮從射孔向外發射彈丸,令明軍傷亡甚眾。當時明軍在火繩槍技術上不及日軍,然而在重型火器上佔據絕對優勢,於是明將李如松調集120門將軍炮與20門虎蹲炮對日軍展開持續炮轟,鐵炮到底不是真正的大炮的對手,最終明軍實現了對日軍完全的火力壓制。在李氏北韓王朝的官方史書《李朝實錄》中對日本鐵炮和明朝火炮的戰鬥力有這樣一番記載:“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盪、響徹天地、山嶽皆動......”

  • 8 # 指尖看日本

    在長筱之戰出土的鐵炮彈丸口徑還原中,是以4(約13.5毫米)~6匁(約15.5毫米)為主,此即是日本戰國時代的鐵炮主流口徑。目前,種子島後人種子島時邦藏有的南蠻鐵炮分別是14毫米與17毫米口徑,而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所藏的鐵炮甚至達到20毫米的口徑;隅州(大隅國)種子島住常行製作的鐵炮是16毫米、堺港所產芝辻長左衛門製作的鐵炮為12毫米、國友藤兵衛製作的國友鐵炮則是13毫米。

    《駿府記》中,慶長十九年(1614年)十二月,奈良的甲冑師巖井與左衛門向德川家康獻上一副自己製作的鎧甲,德川家康隨後命令鐵炮武藝者稻富宮內以3.5匁口徑的鐵炮進行試射,結果沒有射穿鎧甲。而在伊達家的《忠山公治家記附錄》中提到,明歷二年(1656年),在江戶幕府御鐵炮方井上貞高的家中,大槻十郎大夫以4匁鐵炮二發、6匁鐵炮二發,對甲冑師雪下伊助鍛造的前胴(鎧甲的主要部分)進行試射,同樣沒有擊穿這件鎧甲。

    在日本戰國時代,很少能夠看到盾牌,但是經常能看到士卒在打仗時舉著一束竹子前進,這束竹子的作用自然也是用來防禦弓矢與鐵炮的。同樣日本也以竹束做過鐵炮威力的實驗,將31支竹子綁成一束以後,用6匁與10匁的鐵炮在16間(約28.8米)的距離進行試射。

    10匁的鐵炮毫無懸念直接擊穿整束竹子(直徑6支),但是改用6匁鐵炮時,卻只能擊穿4~5支竹子,只有在射擊竹束頂端的脆弱部分時,才能射穿6支。

  • 9 # 漩渦鳴人yy

    戰國時代,日本人所使用的火繩槍呢,實際上是來自於葡萄牙人,葡萄牙也是率先把火繩槍帶到了日本的種子島,所以這個火繩槍也跟種子島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種槍在日本被統稱為鐵炮,因為在這之前,人們也沒有想到能夠這麼使用火藥,原先火藥都是裝在大炮裡面發射的,現在這個東西又是用鐵,像大炮一樣發射,所以叫做鐵炮。

    當然是誰把這個鐵炮帶上日本歷史的舞臺的呢?織田信長,沒錯,就是這位島國大魔王,他一開始就壟斷了所有的鐵炮生產,在這之後將鐵炮這個武器帶上了日本的舞臺。

    在這其中,織田信長對於鐵炮運用最爐火純青的姨丈,當然就是利用鐵炮擊敗了武田家騎兵,在這場戰役裡面,鐵炮的威力和戰鬥力發揮到了極致,也就此掀開了武士裝備鐵炮的序幕。所以在明治維新時期,你妄想那些武士拿著武士刀跟那些維新部隊打,那是不可能的,雙方之間打仗也都是拿鐵炮,互相對擼。

    自然,也得說到這個火繩槍究竟擁有什麼樣的威力,其實早在中世紀時期,當這個槍本身就來自於歐洲中世紀時期,火繩槍就是用來對付騎兵的一種武器,當時長長地矛幹,再加上一排鐵炮,幾乎就是用來對付騎兵的主流裝備,擺出了這樣的刺蝟證以後,任何一支強大的騎士組成的部隊都會抓瞎。

    怎麼說呢,如果不是重騎兵部隊的指揮官腦子裡面進水,把重騎兵部隊直接開到離這些鐵炮部隊極近的距離,鐵炮的威力是很難對這些重騎兵部隊身上的甲冑產生威脅的。

    在當時的洪都保衛戰裡面,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守了85天,在這其中,他唯一一次使用鐵炮部隊的,也就是在陳友諒的部隊突破了城牆的缺口以後,才使用了鐵炮部隊,這玩意兒操作繁雜,而且威力在遠距離上面幾乎為零,只有在近距離貼臉對擼的時候才顯得威力巨大,其他的時候,還比不上弓箭,所以鐵炮部隊的真正威力,琪琪上沒有大家傳言的那麼誇張,大多數的傷亡還是來自於指揮官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懂禮數的人,怎麼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