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丁迎勝

    根據資料瞭解,子產是一鄭國聖相,執政二十多年,他是偉大的政治家,治國有方,體恓百性,發展經濟。

    有人提出科學發展國家,也有人提出科學是一把雙刃劍,要用在正直人的手上,才能利國利民。子產就是一個品質高尚的人。

    子產是政治家的心胸處理國家,名利雙收,名是百姓的誇讚,利是利國利民。

  • 2 # 胡老師說道

    一、子產其人如何?

    子產,姓名是公孫僑,字子產、子美。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成就卓越,主要表現為:

    1、田制改革。對佔田過制的拿出來分給他人,讓城市和鄉村有所區別,上下尊卑各有責任,田土四界有水溝,廬舍耕地能互相適應。《左傳》:“大人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三年之後,生產大發展,得到普遍稱讚。

    2、鑄刑于鼎。公元前536年子產率先“鑄刑書”。“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將鄭國的法律條文(“刑書”)鑄在具有王權象徵意義的大鼎上,並公佈於眾,令國民周知。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鑄刑書於鼎的先例。

    3、選賢舉能。據《左傳》記載,子產參與政事,反對向難以勝任其職的尹何委以重任,而能夠選賢舉能並且人盡其才。馮簡子能決斷大事;子太叔(遊吉)外貌秀美而內有文采;子羽能瞭解四方諸侯的政令而且瞭解他們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職爵位、地位貴賤、才能高低,又善於辭令;裨諶能出謀劃策,在野外策劃就正確,在城裡策劃就不得當。鄭國將要有外交上的事情,子產就向子羽詢問四方諸侯的政令,並且讓他寫一些有關的外交辭令稿;和裨諶一起坐車到野外去,讓他策劃是否可行;把結果告訴馮簡子,讓他決定。計劃完成,就交給子太叔執行,交往諸侯應對賓客。故此,很少有把事情辦壞的時候。

    4、在外交上也有突出表現。鄭國夾處於晉、楚兩大國之間,子產在與兩國交往時能夠不卑不亢,竭力維護本國利權。想盡一切辦法,維護本國尊嚴。體現了子產的大智大勇。

    5、政治思想上,子產“擇能而使”的用人觀,“不毀鄉校”體現的民本思想,“寬猛相濟”的治國理念等均傳之後世。

    二、孔子如何評價?

    1、古之遺愛也。《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子產死了,孔子聽到子產逝世的訊息都流眼淚,說“古之遺愛也”可見得孔子對子產是十分的恭敬。因為什麼?子產他雖然執政二十二年,身居高位,但是死的時候身無餘財,沒有留下財產。為什麼?家裡一貧如洗,廉潔奉公一輩子。子產的兒子連喪葬費都沒有,鄭國的華人百姓因為都非常的悼念尊重子產,紛紛拿出很多錢來給子產做喪葬費。但是子產的兒子分文不受,怎麼做?他自己就這樣用自己的身體揹著土,一點一點的給他蓋起墳墓,自己動手蓋,沒錢。所以這個時候孔子聽到訊息,就說出這個話“古之遺愛也”,那真正是古聖先賢他的一種風範。

    2、《〈論語〉公冶長第五》第十六章: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意思是說,孔子說子產,自己做人很謙恭,事奉是非常恭慎嚴謹的人,辦事都辦得成功。對百姓給予很多恩惠,非常仁厚,絕沒有虐待百姓。他使用民眾是應該使用的時候才使用,不應該使用的,他絕不勞民傷財。

    3、“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意思是說,有人問子產怎麼樣,孔子說,是個仁人啊。

    4、針對子產不毀鄉校,孔子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意思是,孔子說:照這些話看來,人們說子產不仁,我是不相信的。

  • 3 # 焉非魚

    鄭相子產,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人們又子產畫像稱他為公孫僑、鄭子產,春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人。鄭穆公的孫子,鄭國司馬公子國的兒子。

    子產為官清廉,施惠於人,在執政期間,既維護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貴族的特權,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整頓田制,劃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將農戶按什伍加以編制,對私田按地畝課稅;作丘賦,依土地人口數量交納軍賦;鑄刑書,修訂並公佈了成文法;實行學而後入政、擇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毀鄉校,願聞庶人議政,有控制地開放言路,鄭國在子產的推動下呈現出了中興局面。

    但 孔子是曾經極力反對邢鼎的,對於子產在鄭國搞的的這種致力於公開公平公正的法制理念和一套治國方法的表示過不滿。他說:“今棄度,而為邢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貴?貴何業之有?貴賤無序,何以為國?”(記於《左傳》)那意思是說如果用法律制度為最高原則,那麼老百姓的地位就提高了,那不就沒有貴族了?沒有貴族同老百姓的貴賤之分,還算是國家嗎?

    子產的變革無疑是進步的法治理念,但是也打擊了貴族權益,所以遭到很多貴族反對,其實歷史上孔子對子產的評價是很高的,在論語中他認為子產應該是符合他提倡的四種君子之德,但這斌不意味他與子產的執政理念一樣。一度猛烈抨擊鄭國的變革。但孔子也不停讚揚子產“惠仁”之德。

    結尾處小樓要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其實對先秦歷時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並不受待見,因為儒家學說不適於當時的世道,那時候最受諸侯待見的是法家,大爭之世求存圖變,弱肉強食,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而儒家學說卻在告誡那個時代的人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是誰?是周天子,父是誰?天子為父,尊卑有序。孔老爺子這套學說不是膈應人家各路諸侯王嗎。孔子不曾從政,他沒有站到一個政治家的角度去看待當時的鄭國。而子產恰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家。

    小樓認為,就當時而言,我們不能因為孔子的是非觀念和評判來斷定一個人的全部作為是對還是錯。子產變革使鄭國中興,某種程度上也推遲了亡國的速度,若安孔子所說?應遵循禮制然後任人宰割?那麼若說起禮制,天下諸侯都應退守本分,把佔領的土地全部還給周天子?現實嗎?不現實的,我個人還是比較推崇子產變革,你們認為呢?

  • 4 # 禮儀之邦少了你

    《論語》中孔子評價子產: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產是與孔子同一歷史時期的春秋鄭華人,孔子30歲時,子產病逝,子產被定義為春秋晚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身為王公貴族在鄭國執政期間推行過一些改革:子產身上有四種君子之德,行為舉止莊重、謙遜;對上(君王、上級、長輩)敬重;為官一任時能恩養子民;指派勞役時能講究分寸,使其合理。

    孔子之所以盛讚子產,是因為孔子所主張的仁和禮,子產都執行得很不錯。其仁體現為“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其禮表現為:“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子產(公孫僑)是鄭國貴族,執政二十多年,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孔子看來對子產很欽佩,對他的為官之道很讚賞,稱其有君子之道,並給他總結出為官的四項基本原則。實質上是孔子借樹立正面典型,對為官執政者提出的四項要求。

    第一項是對為政者自身的要求:時時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做事態度謙虛謹慎、嚴肅認真,以身作則,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第二項是對國君、上級來說的,要恭敬順從,忠誠勤謹。第三四項是如何對待民眾百姓的,要給予他們恩惠好處,不要無節制不合理地役使壓榨他們,讓他們感恩於你,永遠地敬仰你,順從你。

    的確,為官做宰者如果真正做到這些的話,一定上可忠君,下可安民,承上啟下,使專制統治永久萬年。而事實是中國曆朝歷代的執政者們,只有第二項在表面上做得好(陽奉陰違另當別論),至於第一項,更多“修養”出的是偽君子,至於第三四項,那幾乎是與孔子所要求的反其道而行之,專制體制下為官做吏的日思夜想的是如何從老百姓那裡得到更多的好處,而不是給老百姓什麼好處,如何搜刮民脂民膏,如何使自己的官做得更高更長,哪裡還有人想到老百姓的徭役捐稅是不是合理,否則,也就不會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了。

    所以,在專制體制下,對於老百姓來說,要求獨裁者或少數統治者講道德,無異於與虎謀皮,其效果已被千百年歷朝歷代的歷史所證明。孔子所讚賞的這位有君子之道的正面典型,是不是又是一位“偽典型”,很值得懷疑。

  • 5 # 節度使95

    孔子盛讚子產:“惠人也!”下文選擇《因果決策》第八章,自寫,勿噴。

    “中華文明解讀……修子產篇

    子產(約前600-前522):“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仁心儒骨如斯。當時鄭國為鄭七穆即同為鄭穆公子孫的七家卿大夫家族執政,推舉子產是因為大夫們認為天命為善,宜以善人治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554年“裨諶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闢子產?舉不逾等,則位班也。擇善而舉,則世隆也。”子產任鄭國卿推行政治改革,從政一年,輿人誦“孰殺子產,吾其與之!”過了三年,又誦“子產而死,誰其嗣之?”所以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思維層次的差距不可以裡計:智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決策者要注意思維的逐層連結所以“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

       “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這是子產在卜者預言大火之後說的,決策者不妄求天命,以自心誠意對待職事定勢定命。 “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遇事謀定而動,執政持既定規劃,很少會出現意外。其時鄭國優異的管理結果來源於團隊的合作,“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子產掌控權柄26年,於前522年病逝,孔子盛讚子產“惠人也”。

        左傳昭公二十年:“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孔子的話意即“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此話不是說文武分別張馳,而是決策者用謀的節奏感。“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左傳》裡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巫卜之外能預判斷人事者都是在與對方進行語言交流之後。即此人能透過語言判斷對方的思維狀況再推斷身體和決策水準,說明前識者皆通醫理,醫、道、意不分離。先秦諸子事實能以《春秋左傳》、《春秋公羊》、《春秋穀梁》《秦紀》《六國表》及諸子著書事蹟互證,歷史不是能隨意書寫的。

       子產時期有個叫鄧析的人在《列子》《呂覽》《荀子》裡均有提起,子產執政作刑鼎,鄧析作竹刑與子產作對所以被子產殺了。實則據左傳定公九年、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前後相去二十一年,且必定刑書疏闊鄧析才能變易是非。自有刑律,“賤民賞罰得不全視貴族之喜怒,從竹刑起”,轉相爭用於治。錢穆雲“其後不百年,魏文侯用李克著法經,下轉吳起商鞅,然後貴族庶民一統於法”,鄧析是貴族平勢力消長中一才士。刑法出現是為平等人權,不值得大力攻擊法家,決策者在孔子立儒行之後一直以禮法並舉、德政並行。鄧析只作竹刑,後傳鄧析著書中“堅白無厚之辭章”是戰國名家辯說的主題。名家所辯也無非是思考角度不同,所以價值觀不同,如同“天地不仁”還是仁這樣的爭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東南亞的製造業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