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衝資訊 黃

    相對地球上的時間,飛船的時間變慢了。假設您有兩個雙胞胎,弟弟乘坐0.9倍光速的飛船飛離地球,哥哥在地球上等他歸來。弟弟飛行了三十年後回到地球。他會發現哥哥已經68歲了,而他才30歲。其實,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哥哥在地球上等待30年以後,登上飛船看弟弟,他會發現弟弟已經是68歲的老人了。(這是相對論中的參照系平權的原理。)

    以同樣的速度飛行,如果您的飛船按照地球的時間飛行了100年,那麼您在飛船中僅僅度過了大概44年。你回到地球時只有44歲,而您的兄弟姐妹卻都成了百歲老人。不過如果您在飛船裡度過了100年,你從飛船看地球時會發現地球只過了44年。這大概是相對論中最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了。用一般的鐘表,是沒有辦法在某一時刻看到地球上的時間和飛船上兩邊的時間的。怎麼樣不用過上一百年就能驗證上面的說法呢?這就得用光計時器來計算時間了。下面我就說說光計時器是個什麼鬼。

    光計時器下方有一個光源,在光計時的上方有一面鏡子。假定光源和鏡子的距離是15萬公里,這樣光一次往返的時間是1秒鐘。把光計時器放到飛船上,光往返一次也是1秒。可是在地面上看,光走的是三角形的斜邊,用勾股定理簡單計算就可以知道光走的距離要長一些,因此地面上過了1秒鐘飛船上還沒有走到1秒。飛船上的時間要慢一些。要注意的是隻有在地面上才能看到光的行走距離長的現象,在飛船上是看不出來的。

    本文解釋了鐘慢的原理:透過使用光計時器,可以看到飛船上的光比地球上的光運動距離要長,所以,飛船上的時間要比地球上慢。另外,本文中對鐘慢的簡易證明只是是洛倫茲變換證明的一部分,全面的證明比較複雜就不囉嗦了。

  • 2 # 南城WJ

    會死的。人對時間的體會更偏於生理上而不是物理上的。

    如果說你和飛船和原子時鐘(在地球上被校準)一起以近光速飛出地球100年,注意:你判斷自己的年齡是透過看這個時鐘確定的。這個時鐘跟你一起以近光速運動,有相同時間膨脹效應,你的時間間隔增加幾倍,時鐘的時間間隔也會同步增加,這種時間膨脹是地球人測量你和該時鐘並且跟地球上的時鐘(時間間隔)相比得出的結果。

    ——高速下,你身邊的時鐘比地球上的慢到1/N倍,t"=t(地球時間)/√(1-v²/c²),這是物理時間,但你自己感覺不到的是生理上的時間。你仍然看到原子鐘每過大約3秒,你就呼吸一下,心跳3次,身體發生的無數種生化反應和以前在地球上時一樣,各種週期【比率】不變,生化反應速度反映了你的意識敏捷度。你的大腦神經系統經過一個生命週期(100年),測定某一種細胞大約分裂50次就完結了,因為染色體端粒長度控制分裂次數,分裂一次,端粒長度減少一點,減少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控制分裂了。這是一種主動的衰老機制,好比磨損機制,用斧頭製作木傢俱,作多了,斧頭磨損厲害,就不能用了。這一期間,全身紅細胞更換了300多個週期,肝臟細胞更換了240個週期,還有其它細胞更換到一定次數,就不能分裂再生了,衰老就來臨。在地球上,一個人的這些生理週期數的比值是一樣的。

    你對身邊和自身這些“參照物”來說不會感覺到時間流逝速度的變化,因為是低速,並且自身不應當作參照物。只有跟地球人相比,相對速度差距大到近光速,才會看到地球人比自己衰老的快多了。

  • 3 # Timesnewman

    想對你旁邊的表,你的時間一點不慢,只不過在別人眼裡你慢了。所以你該咋地咋地,不要以為高速旅行就能長生不老。

  • 4 # 小憤青歲數大了

    時間是相對的,你飛出去的一百年就是一百年,你一定掛了。地球上的人觀察你,是地球人的時間,會很久很久。

    如果你達到光速,去哪裡對於你都是一瞬間,你保持光速一百年就是玩嗎

  • 5 # 孩兒們隨我來

    首先飛船是到不了光速的,我們假設非常接近光速吧。其次看你說的100年是地球時間100年還是飛船時間100年,如果是飛船時間100年,那你就100多歲了,所以肯定很老了。所以你應該指的是地球時間100年,那麼假設不去考慮加速減速的過程(即使是飛船時間也將非常漫長,遠超100年),那麼只要飛船足夠接近光速,你在飛船上打了個哈欠,地球上就過去100年了(就不計算具體多少了,可透過相對論時間公式計算,非常簡單)。

  • 6 # 李律師李一平

    以光速飛出地球一百年,這一百年是你在飛船上的一百年,還是觀察者的一百年?其實你是想問時間膨脹這個事兒吧?老愛說得已經很清楚了,你可能有一點沒明白,高速運動物體本身是感覺不到時間膨脹的,相對論效應只是站在觀察者的角度說。如果這一百年是對觀察者來說,姑且不論能不能達到光速以及加速到光速要多久,個人認為不出意外你還能好端端活著,因為地球上的時間要比你的時間快得多;如果是你高速運動的時間,一百年就是你感受到的、切切實實的一百年。你說你還能活嗎?

    另外,根據愛大爺的理論,除了光子本身在真空中以外,其他任何物體達不到光速。即便有足夠能量來加持,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相應的質量會變得無窮大,需要的能量也會無窮大,加速時間也會無窮大。

    最後,人體對高速是沒有不適反應的。人體所接受不了的是變速,也就是正的加速度和負的加速度,如果加速度的絕對值太高,人不僅不能活,還會死得很慘、相當慘、慘不忍睹。

  • 7 # 自然科學非自然

    感覺得實現不了,就一定實現不了嗎?

    科學盡頭是哲學,哲學盡頭是神學。

    愛因斯坦說過“當科學發展到他的盡頭,才發現神已在那裡等了它幾千年。”

    今天青蛙看著未來的天空,何嘗又不是笑話!?

    我認為科學一定源於想象,源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這樣的假設很有意義。如果目前的已知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未來的已知一定有解決的可能。而這種可能學完不停打破舒適區,不停探索新理論,探索更宏觀的世界,也要探索更微觀的世界。

    你會發現其實,可能宇宙之外還有宇宙,也有可能。

    微觀到質子就截止了?微觀到夸克就截止了?微觀到上帝粒子就截止了?

    水有幾種形態大家都知道,氣態,液態,固態。固態為冰,以已知的知識,應該是低溫到零度以上才是冰,那玄幻小說裡的玄冰有沒有?答案告訴你,有而且這種冰是極高溫環境下形成的且硬度遠超普通冰。

    這放在以前你會說這就是謠言,假的。但事實如此。

    不要給自己的想象力加枷鎖,放開想。想象力的自由,才是人類發展的源動力。

  • 8 # 科學船塢

    運動的時鐘,它的時間流逝會變慢,當運動的速度越快,時間流逝得越慢。這是狹義相對論中時間膨脹效應在現實中的體現,並且已經得到了實驗證實,所以,大家不要以為它只是一個猜想,它是一個經過實驗證實的科學理論。

    1971年,兩位物理學家喬伊·哈夫勒與理查德·基廷利用一架客機做了這樣的實驗,他們利用4個極為精確的原子鐘都放在了即將要遠航的這架客機上,當客機飛行結束落地之後,再將4個原子鐘的時間與地面上的原子鐘顯示的時間流逝進行比較,發現客機上的原子鐘時間流逝的確慢了59納秒,雖然59納秒微不足道,但是該實驗卻證明了時間膨脹效應。

    另外,當宇宙射線透過地球大氣層時會產生μ介子,它的速度約為光速的98%,半衰期為2.22μs,按道理講,這樣短暫的半衰期不足以讓μ介子抵達地面,因為在此之前就已經衰變完了,可是科學家依舊在地面上檢測到了大量的μ介子,這樣的現象可能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運動速度為光速的98%的μ介子時間膨脹了,在地球的參考系中,μ介子半衰期時間延長了,就有能力抵達地面了。

    可見,運動使時間變慢,這就是現實,不是科幻。

    但是,一切有靜質量的物體是無法透過加速的方式達到光速的,這是狹義相對論不能允許的,不要講未來的科學會發展成什麼樣,我們只講現在,理論發展到哪裡,我們就瞭解到哪裡。

    假設一位駕駛員駕駛飛船以接近光速(0.866c)飛行,地球上過去了一百年,實際上這位駕駛員感受到的時間流逝僅為50年,當這位駕駛員以光速的99.9996252%飛行,地球上過去了一百年,實際上這位駕駛員感受到的時間流逝僅為98天。

    雖然說駕駛員的生命週期在地球參考系看來的確是延長了,不過在飛船參考系中,這位駕駛員的固有時是不變的,他能夠活多久就活多久,他能活一百年,他也就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確是只活了一百年,沒有多哪怕一秒鐘,身體機能依舊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衰退,不過在地球參考系看來,地球上的人們會感覺到這位駕駛員活的時間很久很久,因為參考系不同嘛。

  • 9 # 月徘徊7

    沒死,但跟死了一樣

    首先要知道,生命在生理上的運動屬於電磁力。當身體接近光速,體內原子也就接近光速,原子核也就接近光速,那麼,電子繞原子核的速度幾乎為0,生命活動也就停滯了

  • 10 # 乙九丁

    死是必然的。因為“你”要達到光速,先要做到“零質量“,也就是要拋掉人生在世的臭皮囊,如果僅剩的靈魂還有質量,對不起,“你“會達不到光速。

    在你達到光速的前一瞬間,“你"就已經死了,用不了過一百年。

  • 11 # 太陽系長兼地球球長

    你現在20歲、一百年後120歲、可能死了、

    以光速飛行、可能你的肉體承受不了、沒有等到100年後、而是10分鐘內死了、

    飛船食物不夠、2年吃光食物、餓死了、

    病死了、

    寂寞死了、

  • 12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假設我以接近光速飛出地球一百年,那麼我會死嗎,相對別人而言我的時間變慢了,但是我身體機能會不會衰退?

    狹義相對論是1905年發表的,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115年,但到現在仍然有很多朋友對狹義相對論中推匯出來的各種有趣現象仍然將信將疑,比如標題中的“鐘慢效應”,還有尺縮效應等等,不過種花家要說的是,在愛因斯坦之前的洛倫茲就完成狹義相對論的很大一部分工作!

    洛倫茲的“狹義相對論”

    這事最早得從麥克斯韋統一電磁學說起,他1860年推出了一組公式,其中第四個方程可以直接推匯出電磁波的速度速度是一個常量,與光速相差無幾,他認為光就是電磁波的一種!而不久之後則證明了這一點!在牛頓力學體系中,拋開參照物談速度都是流氓,那麼問題來了,這光的速度是相對誰的呢?

    以太說是牛頓引用亞里士多德的以太論給經典力學的絕對參考系站臺的,但以太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數百年以外都讓科學家摸不著頭腦,但邁克爾遜和莫雷在1887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打算測出以太。這就是著名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當然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零結果!

    不過當時仍然對以太不死心,而是有很多科學家都出來洗地,其中就有洛倫茲和喬治·菲茨傑拉德,而洛倫茲在1895年給出的公式更精確,完美的解釋了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中的零結果,這就是著名的洛侖茲變換,但洛侖茲始終沒有拋棄以太!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善於打破規則的愛因斯坦並沒有死守著以太不放,而是認為光速不變跟絕對參考系以太沒有關係,再加上狹義相對性原理,提出狹義相對論!曾經在相對論門口的洛倫茲甚至都叩響了大門,但始終未能擺脫牛頓的影響。

    狹義相對論的前提很簡單,只有光速不變和下一相對性原理,但推匯出來的結果很深刻,尤其是鐘慢效應,儘管狹義相對論並不支援穿越過去,但它可以變相的穿越到未來,不過只是單向的!,這也是狹義相對論比廣義更吸引吃瓜群眾的地方。

    從狹義相對論誕生以後,儘管推導都沒有問題,但驗證確實是一個難題,比如驗證其中一個結果,鐘慢效應,其實這是從洛侖茲變換中推匯出來的,不過這愛因斯坦並不想搶洛倫茲的功勞,因為那個公式還是叫洛倫茲變換,而且愛因斯坦也認為:即使他不推出狹義相對論,那麼最晚只要再過5年,也會有人推出!而這個人我們認為很可能就是洛倫茲!

    μ子的執行路徑用黃色線標示

    怎麼來驗證呢?科學家想到了μ子,因為它的半衰期只有2.2微秒,也就是說每隔2.2微秒就會有一半μ子死掉了!1941年物理學家們在華盛頓山上做了個實驗,從山頂朝山下發射μ子,速度是0.994c,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鐘慢效應計算下時間交換比(大約是9.14倍),結果收集到的μ子數量遠超預期,這表明高速運動中的μ子壽命大大增加!

    那麼人呢?

    光速飛船中的人會怎麼樣?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可以分解成三個小問題來一一解決。

    光速飛船中的人感覺時間變慢了嗎?遠離時光速飛船中的人看地球上的人會怎麼樣?接近時光速飛船中的人看地球上的人會怎麼樣?

    這三個問題應該代表了各種問題中的典型,我們今天就來做個小小的總結,我們首先來解決光速飛船中的人感覺自己的時間會怎麼樣?

    很多朋友認為光速飛船中的人時間會變慢,其實不然,這自身參考下下,時間是一樣的,比如你的手錶走過了24小時,你就要吃三頓飯+睡一覺,少吃一餐就會覺得餓得慌,所以當你的鐘表過了100年的時候估計應該掛在牆上了!

    所以光速下你自身是沒有感覺的,該咋過還是咋過,一分鐘都不會多出來!

    第二個問題,飛船遠離時從零開始逐漸加速到光速,從地球上來看飛船上的人動作會越來越慢,最終在到達光速時出現了停滯,也就是說到達光速那一刻,他的動作就凝固了,你再也不會看到他下一個動作!

    那麼飛船上的人看地球人呢?很多朋友會認為動作會加快,因為地球上的人看飛船上的人慢慢了嘛,其實這是錯誤的,由於光傳遞的關係,飛船上的人看地球人也是越來越慢,最終當飛船到達光速時,地球人的動作也凝固了!

    第三個問題,其實大家就應該能推測出來了,當飛船開始返回時,雙方的動作都會越來越快,然後,飛船上的乘客會感覺瞬間到達了地球,而地球上的觀測者則會看到一個無法分解的快動作。

    但其實這些情況都不會發生,因為飛船到不了光速,而且高速遠離的紅移和高速接近的藍移根本讓我們無法觀測,但這個有趣的話題探討下,絕對加深了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無論光速飛船無論飛出去多久,他們的手錶永遠都只經過加速和減速的這些時間,而光速途中所需的時間是0,當光速飛船回到地球,他們仍然年輕,而地球人卻不知道過了多少代了!

  • 13 # 芝麻大龍

    如果你的壽命是90歲,那麼你以光速飛出去100年。你一定已經死了。你只要是以勻速飛行。那麼不管你的速度是多少,你的參考系和原地不動是一樣的。換句話說,你是分辨不出來,你是以多快的速度進行飛行的。也就是說即使你是以光速飛行,只要你是勻速直線運動。那麼你會看到,你手裡的手電筒發出的光還是在以光速遠離你。你的一切生活都是照舊的,你感覺不到時間變快或者是變慢。該活90歲還是90歲

  • 14 # 宇宙v空間

    我們知道當物質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時候,它所承載的質量和所需的能量就會越來越大,而達到光速的話,能量是無限大的,這在地球乃至太陽系都是無法完成的,因此沒有任何物質可以達到光速,但是宇宙的膨脹卻超越了光速,這代表空間的膨脹速度是超光速的。

    現在,你坐上光速的飛船上,然後你開始離開地球。你的飛船在短時間內很難達到光速,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啟動。假設你現在的速度達到了光速,那麼你的時間流速就會和地球不同,因為你的飛船承載的質量比地球的質量大,因此你的時間流速相對於地球來說會變的無比的緩慢。而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來說,當你達到光速後,在它們的眼裡,你一閃而過,從此便消失了。

    你在飛船過上1小時,地球上的時間或許過去了一天。如果你這時候和地球練習,你會發現你向地球發訊息只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而地球接收到的確是一天前的訊息。而你本身的時間並沒有暫停,你過了一天,那麼你生命中就會減少一天。因此當你在宇宙中飛行了100年,你也會衰老和死亡,因為你的時間只是變慢了,而沒有停止。

    當你的飛船回到地球后,你會發現地球上已經過去了1萬年的時間,而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來講,你這次的光速旅行長達了1萬年的時間。但對於你本身來講,你只過了100年的時間,你的壽命只有100年,即便是以光速,100年後,你的身體機能依舊會衰退和死亡!

    透過以上的答案,我相信你已經明白了,雖然你以光速飛行,你的時間是變慢了,但是這個變慢只是相對於地球來說,而時間沒有停止的情況下,你還是會經歷時間,身體的細胞會遵循時間法則而衰老死亡,最終造成衰老性的死亡!你在光速飛船老死花了100年,而對於地球,你卻活了1萬年才老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