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奮鬥小友

    關注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涉及到漢語史當中有關飲食動詞歷史變遷方面的知識。

    表示基本語義“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漢字有飲、吃和喝等不同用法。這些用法存在歷史競爭關係,也即是說在不同歷史時期,這幾個詞分別佔有優勢地位。

    1.唐朝之前主要是用“飲”這個詞,“飲”這個詞有時候還特指飲酒。先秦時期並沒有“吃”這個詞,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吃”主要還是表吃肉等固體食物。而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這個基本語義的“喝”還沒有產生。“喝”的本義詞為(三點水加一個歇)字。意思是缺水。人缺水就是口渴。根據一些學者的統計,先秦典籍如《詩經》《孟子》《史記》和《論衡》當中表示喝酒、喝水、喝藥等義的時候都是用“飲”這個詞。

    2.唐宋時期佔據主要地位的還是“飲”,如李白的詩當中有“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但用“吃”這個詞來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基本語義的現象已經開始出現。古文字學家王力先生就認為,“吃”這個詞用作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基本語義的現象是唐朝開始的。有關證據,這方面專家也用資料調查過唐宋時期流傳下來的典籍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2011年《中州學刊》第5期尹戴忠先生觀點。

    3.到了元明清時期,飲、吃和喝三個詞是並用的,因而各位看《水滸傳》《西遊記》等小說會發現有飲酒、吃酒、喝酒的用法,透過統計情況來看,飲酒的用法逐漸減少,喝酒這個用法開始出現,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吃酒。為什麼飲酒的用法減少?這大概是因為吃這個詞更為通俗吧,而飲已經是魏晉南北朝以前的詞了。

    4.到了現代,飲酒一詞推出了歷史舞臺,“吃酒”一詞保留在方言當中,新形成的國語普通話當中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基本語義的,是“喝”這個詞。至於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主要還是因為語義的競爭關係。而“吃”從一開始出現,就表示吃東西,其基本意義比“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要廣泛,所以出現一個專門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動詞“喝”就是語義範疇更進一步細分的必然了。個人猜測,這個恐怕跟漢語與西方語言的對譯有一定關係,英語裡面eat和drink分得很清楚,翻譯成漢語就需要找到對應的相對語義清晰的詞語。不過這就是個人意見,有興趣的討論吧。

  • 2 # 談笑沂州府

    有的朋友從漢語中飲食動詞的歷史變遷,做了闡述。

    我這有另一種說法:

    古人老說:一壺濁酒。其實,這不僅僅是謙虛,也是當時的釀酒技術導致的。

    古代的酒沒有經過類似於現在的蒸餾技術,酒中有糧食殘渣,一壺濁酒,篩酒也是因為裡面有雜質導致的叫法。這與超市現在可以購買的醪糟產品有些相似。

    所以,我們看水滸的時候,會經常看到“篩一壺酒”,也因此有了吃酒的說法。

  • 3 # 西奈山的火柱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涉及到漢語史當中有關飲食動詞歷史變遷方面的知識。

    表示基本語義“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漢字有飲、吃和喝等不同用法。這些用法存在歷史競爭關係,也即是說在不同歷史時期,這幾個詞分別佔有優勢地位。

    1.唐朝之前主要是用“飲”這個詞,“飲”這個詞有時候還特指飲酒。先秦時期並沒有“吃”這個詞,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吃”主要還是表吃肉等固體食物。而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這個基本語義的“喝”還沒有產生。“喝”的本義詞為(三點水加一個歇)字。意思是缺水。人缺水就是口渴。根據一些學者的統計,先秦典籍如《詩經》《孟子》《史記》和《論衡》當中表示喝酒、喝水、喝藥等義的時候都是用“飲”這個詞。

    2.唐宋時期佔據主要地位的還是“飲”,如李白的詩當中有“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但用“吃”這個詞來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基本語義的現象已經開始出現。古文字學家王力先生就認為,“吃”這個詞用作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基本語義的現象是唐朝開始的。有關證據,這方面專家也用資料調查過唐宋時期流傳下來的典籍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2011年《中州學刊》第5期尹戴忠先生觀點。

    3.到了元明清時期,飲、吃和喝三個詞是並用的,因而各位看《水滸傳》《西遊記》等小說會發現有飲酒、吃酒、喝酒的用法,透過統計情況來看,飲酒的用法逐漸減少,喝酒這個用法開始出現,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吃酒。為什麼飲酒的用法減少?這大概是因為吃這個詞更為通俗吧,而飲已經是魏晉南北朝以前的詞了。

    4.到了現代,飲酒一詞推出了歷史舞臺,“吃酒”一詞保留在方言當中,新形成的國語普通話當中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基本語義的,是“喝”這個詞。至於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主要還是因為語義的競爭關係。而“吃”從一開始出現,就表示吃東西,其基本意義比“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要廣泛,所以出現一個專門表示“把流體或者液體食物嚥下去”的動詞“喝”就是語義範疇更進一步細分的必然了。個人猜測,這個恐怕跟漢語與西方語言的對譯有一定關係,英語裡面eat和drink分得很清楚,翻譯成漢語就需要找到對應的相對語義清晰的詞語。不過這就是個人意見,有興趣的討論吧。

  • 4 # 三維地圖看世界

    很簡單的道理:因為“喝”字在有漢字、漢語開始的大多數時間內,都只有“大聲呼喊”的意思,而絕無“飲用”的意思

    你看古代漢語文獻,你只會看到“吆喝”、“喝彩”、“大喝”、“喝道”,而看不到“喝水”、“喝茶”、“喝酒”……你能看到的只有“飲水”、“飲茶”、“吃茶”、“吃酒”

    至於具體是哪個外來少數民族把“喝”字賦予了“飲用”的意思、並且影響到了現代普通話呢?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唐宋時候應該都是吃酒,明時也是?

    好像明朝市井小說裡面經常有“吃一碗”這種說法

    清朝,紅樓夢裡大部分還是,吃酒,這會子吃了冷酒,一會該肚子疼,什麼的

    所以喝酒可能是白話文運動後的事了。

    結合記憶自己推斷了一下,不權威,所以,古代應該不講喝酒。

    飲酒,姿態萬千。小口細咂,這是品味;推杯換盞,這是客氣;放杯豪飲,這是氣度更是交情......芸芸眾生皆飲酒,卻很少有人覺得喝酒也是個人生修煉。

    凡人飲酒,但求一醉;智者飲酒,但求滋潤。人與人之間,喝酒是有區別的,有區別就會產生境界。飲者可分五層境界:酒人、酒霸、酒傑、酒聖、酒仙。快來看看你處於哪一層吧。

    ◆◆

    酒人

    ◆◆

    我就是愛喝酒,別讓我停下來。

    即好喝酒的人。好喝酒而成習慣,常喝酒而成癖好,以酒以為樂,以酒為事,無甚不可無酒,無酒不成其人,言其人必言酒,是可謂“酒人”。由此觀之,酒人是一切愛酒、嗜酒者的統稱。

    ◆◆

    酒霸

    ◆◆

    文能彈琴看星星,武能上馬喝三斤。

    酒霸即酒中的學霸。隱匿在人間有頭腦的高智商人物,社交範圍廣泛,融合契合度高。洋酒、紅酒、啤酒和白酒樣樣精通,琴棋書畫信手拈來,高階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

    ◆◆

    酒傑

    ◆◆

    難得一二朋友,聽風看花吃酒。

    酒中豪傑,也做酒豪,比喻酒量很大的人,會須一飲三百杯,豪情爽快。如李白有云:“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人在江湖行走,難得一二朋友,見面不說世事,聽風看花吃酒。

    ◆◆

    酒聖

    ◆◆

    你身上的酒味,一聞就沒我的貴。

    在釀酒技術上,有最高智慧和有特殊成就的或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如杜康。後來又有“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一說,因此酒之清者為酒聖。好喝酒、能喝酒、善喝酒的人稱“酒聖”。李白《月下獨酌》有云:“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

    酒仙

    ◆◆

    有生之年,酒色雙全。

    嗜酒的“仙人”。多用於指酷愛飲酒,崇尚老莊哲學的人。杜甫的一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只能讓人歎服:“天上人間,惟有酒仙!”

    有生之年,酒色雙全,終不能倖免。

    說了這麼多,酒人、酒霸、酒傑、酒聖、酒仙,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你呢?

  • 5 # 愛吃手擀麵的大叔

    第一種說法,與語言用詞習慣有關。先秦兩漢時漢語中有關“吃喝”的詞,主要是“食”和“飲”,當時“喝”字還未出現,所以一般說飲酒。隨著語言習慣的發展,“吃”字使用開始頻繁起來,很多時候代替了“飲”字,比如把飲酒說成吃酒。後來隨著語言習慣的進一步演化,吃喝終於分離,喝酒代替了吃酒。當然,吃酒的說法並沒有完全消失,一些方言中還保留著吃酒的說法,有的就是喝酒的意思,也有的特指吃酒席。第二種說法,源於釀酒技術的發展。我們現在喝的酒基本都是蒸餾酒,但是蒸餾法是元代時才出現的技術,元代之前人們喝的都是發酵釀製的糧食酒或者果酒,難免有糧食或果品的殘渣,因而當時的酒才叫做濁酒,所以才有貴族或文人墨客喝酒前篩酒的說法。尤其是先秦兩漢時期,人們多飲用米酒,當時人們也不像後世進行過濾,而是將酒和殘渣一起吃掉,所以吃酒反而是生動形象的說法。現在紹興等地還保留著喝米酒的習慣。當然,這裡還要說明一點,古時由於釀酒技術的限制,當時的酒度數並不高,一般在8、9度左右,不會超過15度。這也是為什麼電視裡面隨便一個人都能大碗喝酒的原因,不是古人酒量大,實在是酒的度數太低。我甚至懷疑,武松的酒量到底怎麼樣!放在今天,還能不能再喝三大碗了!最後,還要提醒一點,無論是吃酒還是喝酒,都要量力而行,酒雖好,不宜過量,切莫傷身!注:所用圖片為網際網路上下載。

  • 6 # 二他爸

    過去的叫法兒,俺沒有必要去考證。

    到了飯點兒,就喝唄!

    管它呢!一個字!喝!!

  • 7 # 老嚴我想任性

    這不是過去的人說,明白嗎?這是地方方言說的!我們常州到現在還是叫吃酒,只是普通話說喝酒,你怎麼說過去的人?不明白!哈哈

  • 8 # 俠客行老王

    吃酒,現在民間已經不大說了,這兩個字多數都出現在書面兒上,形成了書面語。可能現在大家聽得最多就是來自影視劇,特別是《水滸傳》裡的吃酒。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雖然民間不怎麼說吃酒二字了,但還會說“去吃酒席”,"吃喜酒”。在江南,尤其是上海土著,還是會說:吃香菸,吃老酒。

    而現在流傳最廣的竟然是“吃煙”,很多地方除了說抽菸,還會說吃煙,就是抽香菸的更通俗的叫法。

    那為什麼過去的人把喝酒叫做吃酒呢?有如下幾點:

    一,吃和喝,都是動詞,古漢語土話語境裡面,對此可以通用!就像現在的蘇魯豫皖交界地,對於湯麵,喜歡把“吃麵條”叫做“喝麵條”一樣,大吃大喝,吃喝不分家,既可以說喝酒,也可以說吃酒。

    二,吃酒必須要有下酒菜,一般來說酒不能單獨喝一壺,那樣太野蠻。酒菜,酒菜,有酒有菜,都是吃的!因為有酒存在,古語裡說成吃酒也未嘗不可。特別是方言俚語的稱呼,本身就錯綜複雜,不可考。

    三、眾所周知,元朝時期蒸餾酒才獲得發展,才有高度酒。而在此之前的酒,基本上算是米酒和其它酒種。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就是米酒,而且泛著綠色,還沒有過濾。

    古人說吃酒,而那個酒可能就類似現在的酒釀,酒釀小圓子湯羹,可能大家都吃過,尤其是南方人特別愛吃。現在超市裡那種瓶裝的醪糟,就是酒釀,用它和小圓子,橘子瓣兒,火龍果粒,可以做成微甜微酸湯品,濃稠的很有風格。

    古人吃的酒,沒有蒸餾技術出來之前,可能就是吃的類似醪糟的酒,釀酒方法在沒有進步之前,會有殘存的糧食,就類似於現在酒釀一樣。叫做吃酒,也很貼合氛圍和語境。

    其實,吃酒和吃茶其實一樣,都是入肚的東西,山東方言裡面還把喝酒說成"哈酒”呢,也有可能“喝酒喝茶”的“喝”,這個字比“吃”字更晚發明,吃,是先入為主也未嘗不可。其實不用深究,或許就是一種語言習慣罷了。

  • 9 # 第三隻眼看世間百態6

    叫喝酒還是叫吃酒?這不是屬於一種過去和現在的不同叫法,而是不同地區不同語言(方言)的不同叫法。

    在廣東大部份地區,既不叫喝酒,亦不叫吃酒,而是叫“飲酒"。喝、吃、飲都是動詞,有時三者之間共通,有時三者之間不可互通。例如喝酒,又可以說成吃酒或飲酒。但喝西北風就不可以說飲西北風。

    在廣東,人們都習慣去酒樓飯店吃早餐,一般說成是去茶樓飲早茶。廣東早茶文化,沒人不曉。但千萬不要把"飲茶”說成"吃茶",此乃大忌。因為廣東人說的“吃茶",是指有病看醫生,用中草藥熬製的藥湯,才叫吃茶。

  • 10 # 另類文史

    另類君解題^_^

    中國的高度白酒是在元朝時出現的,而我們熟知的小說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張飛李逵等粗豪漢子所謂的吃酒,其實是黃酒或米酒。

    《三國演義》開篇中“一壺濁酒喜相逢”的描述,並非僅只是自謙,而是因為當時的釀酒技術還沒有過濾一說,《水滸傳》總“篩一碗酒”,其實是過濾酒中的雜質,為嘛需要過濾?因為酒渾濁啊,所以才說是“一壺濁酒”嘛。

    南方人常喝的米酒,那就更不用說,直接將糯米留存在酒液中,有些米酒標註“豂糟”,即便是不開啟瓶子,望文生義即可得知裡面是一大瓶米糊狀的東東。

    白居易《問劉十九》中“綠蟻新醅酒”,形象的描述出剛釀出的酒,上面有許多綠色泡沫的樣子,此情此景,是吃酒還是喝酒已經無需分得太清楚。

    我們現在說喝豆漿,是因為豆漿是稀飯,而豆腐腦因為屬於固化物,所以就說吃豆腐腦,而不說喝豆腐腦。

    在高度白酒出現之前,人們常喝的黃酒和米酒中不可避免的會有許多固狀物留存在酒液中,現在大家喝的米酒雞蛋湯、米酒丸子湯中有勾芡,而元朝之前人們手中的酒,即使是不勾芡,也足夠粘稠,能當飯吃的了。

    綜上所述,過去的人喝酒就說吃酒,沒毛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缸2.5排量的車和六缸2.5排量的車哪個更省油?哪個動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