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姐姐火了
-
2 # 天呈康康l羅藥師
抗過敏藥物先臨床使用較多的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
常用的第一代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賽庚啶、異丙嗪等,鎮靜作用較強,止癢效果好,如果皮損瘙癢比較明顯,常選用這類短期使用,但這類藥物不良反應較第二類大,比較常見的是頭昏、乏力、精神不集中、瞌睡、口乾等,這類藥使用時建議不駕車駕船、避免高空作業;
第二代常用的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氮卓斯汀、依巴斯汀等,這類藥物屬於長效抗過敏藥,不透過血腦屏障,利用度高,副作用較少,使用方便,一般每天用藥1次;
抗過敏藥物均不建議長期連續使用,長期使用抗過敏藥物根據藥物種類不同副作用不盡相同,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尿儲留、便秘、影響心臟功能、眼壓增高等,抗過敏藥物在過敏症狀明顯時使用,症狀緩解後根據病情需要時可維持量使用一段時間,建議進行過敏原檢測,平日預防為主,減少過敏原的接觸,鍛鍊身體,增加抵抗力,可有效減少過敏發作。
以上就是我關於“長期吃抗過敏藥對身體有什麼害處?”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莫非小醫生說1
經常服用抗過敏藥物,會讓你容易貪睡,而且還會有口乾,噁心等一些症狀。另外服用這種抗過敏藥還會使人容易產生飢餓感,容易產生骨質疏鬆等。而且對肝腎損傷比較大。
長期使用抗過敏的藥物,會導致對藥物產生依賴性,最常見的就是用藥後病情好轉,但是一旦停藥以後病情就會加重。
所以在使用抗過敏藥物的時候,一定要諮詢醫生,按照醫囑進行用藥,不要盲目和大劑量服用抗過敏藥物。
-
4 # 無水印頭像館
一般常年需要服用抗過敏藥的話,多常見在過敏性鼻炎這種情況了,說起過敏性鼻炎,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情,常年累月地復發,很多人吃了一輩子的抗過敏藥可能都沒什麼效果,常年服用抗過敏藥,⛈副作用也是不小的。
抗過敏藥引起嗜睡,是比較常見的副作用,還會有⚡️口乾、噁心等症狀。此外,服用抗組織胺藥還會使人的賁門鬆弛,易產生飢餓感。服用抗組織胺藥的患者經常在服藥一段時間後,體重會明顯增加。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肥大細胞穩定劑,也易引起嗜睡和體重增加。任何一種抗過敏藥都存在耐藥性。有些患者僅僅服藥3~4個月,就出現了極強的耐藥性。抗過敏藥最好換著吃、或者減少服用量和次數。
現在對於過敏性鼻炎的問題,很多人開始選擇外用的,只要簡單的塗抹就可以,不用吃,這樣相對於直接服用,副作用可以減少到最低,另外,如果選擇的純中藥的外用,基本上是目前很流行的做法了。
過敏性鼻炎的常見用藥,鼻之草鼻通精油這個最近比較火,純中藥的!完全是很多人跟風入手的,(可以在淘-**寶找一下)早晚2-3次塗抹到鼻腔內就可以,消炎、抑菌,清除鼻粘膜腫脹,改善鼻及鼻竇的通氣,可以能明顯的改善和鼻腔通氣,緩解過敏性鼻炎效果很好。堅持按週期使用可以達到長期穩定恢復狀態,注意保持好就行。
✊度過了過敏性鼻炎發作期後,也不要大意放鬆,平時可以多備一瓶放著,有時候剛剛開始的鼻炎並不是很嚴重。只是我們不在意了就會讓它復發得更厲害。避免復發只能提前準備。有點跡象就抹一下。也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過敏性鼻炎也建議穴位按摩
1、揉捏鼻部用手指在鼻部兩側自上而下反覆揉捏鼻部5分鐘,然後輕輕點按迎香(鼻唇溝中,平鼻翼外緣中點處)和上迎香(鼻唇溝上端盡頭各)各1分鐘。每天用手指推迎香穴36~100下。
2、推按經穴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兩眉中間)50次,用手的大魚際從前額分別推抹到兩側太陽穴(外眼角與眉梢連線中點)處1分鐘,按揉手太陰肺經的中府(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尺澤(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合谷(在一、二掌骨間,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各1分鐘,最後按揉風池(頸後側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處凹陷中)1分鐘。
3、提拿肩頸用手掌抓捏頸後正中的督脈經穴,以及背部後正中線兩側的經穴,自上而下,反覆4-6次。再從頸部向兩側肩部做提拿動作。重佔提揉肩井穴(兩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處),做3分鐘,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1分鐘。
4、揉擦背部用手掌在上背來回摩擦按揉,感覺到面板透熱時為度。
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為一週期。
5.按揉腳下按揉腳下的肺、氣管、支氣管、呼吸道、腎上腺和脾反射區。
-
5 # 冰城藥師
抗過敏藥主要用於過敏性疾病,包括面板過敏(如蕁麻疹、溼疹、皮炎、面板瘙癢)鼻炎、鼻充血以及藥物或食物過敏等,屬於一大類藥物,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副作用也不同,不知道題主應用的哪一種過敏藥物,所以只能為其講述每一類的代表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根據每種藥物作用機制的不同可分為:
1、抗組胺藥:
臨床應用較多,主要透過選擇性拮抗外周的H1受體而緩解過敏反應所引起的各種症狀。代表藥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特非那定等。由於其作用在外周的機制,導致其不良反應相對較多這一類藥物,如心動過速、體重增加、嗜睡、肝功能受損、視物模糊等。
特非那定:主要用於治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常年性過敏鼻炎、治療急、慢性蕁麻疹。用藥後可見頭痛、頭暈、疲乏等,也包括胃部不適或是口乾等,並可以引起嚴重的心腦血管的不適如心率補齊、心動過速、低血壓等。用藥期間避免食用葡萄柚,可阻礙特非那定的代謝,同時要避免飲酒,會出現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頭暈、出汗 。有肝功能損害或是心臟病都應告知醫生。
2、過敏介質阻釋藥
色甘酸鈉:可以預防支氣管哮喘、用於過敏性鼻炎或是預防過敏性結膜炎。
色甘酸鈉噴霧劑可見咽部刺激感、嗆咳、噁心等,整體不良反應並不多見。用於預防支氣管哮喘時不能突然停藥,以免哮喘復發。且吸入給藥起效較慢,需要連用數日甚至數週後才起作用,故對哮喘整在發作的患者是無效的。
3、其它抗過敏藥
複方甘草酸苷(鹽酸半胱氨酸)主要用於治療肝病改善肝功能異常和治療溼疹、皮炎、蕁麻疹,應用後最主要的不良反應包括血壓升高、乏力、肌痛、情緒不穩、噁心、嘔吐等。
總之,無論哪一類抗過敏藥,決定其是否長期服用?要先評估其安全性,沒有出現不良反應,且存在明顯的治療作用,症狀得到改善,可以堅持服用。反之,如果治療作用不明顯就沒有必要長期服用了,如對於治療一些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要儘量避免過敏源,進行生活環境和飲食的干預,而能長期依賴藥物。尤其前面提及的抗組胺藥物更要注意不良反應。
-
6 # 南開孫藥師
臨床上常用的抗過敏藥主要包括抗組胺藥、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抗組胺藥又分為第一代抗組胺藥和第二代抗組胺藥,其中第一代抗組胺藥包括撲爾敏、苯海拉明、賽庚定等,這類藥物透過阻斷組胺H1受體,抑制過敏介質組胺的合成與釋放,發揮抗過敏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溼疹、蕁麻疹、皮炎、面板瘙癢等過敏性疾病,也可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但是這類藥物脂溶性較強,易穿透血腦屏障,與中樞的組胺受體結合,具有較強的鎮靜作用,長期服用可導致嗜睡、睏倦、乏力等中樞症狀,同時,這類藥物對組胺受體的選擇性較差,還具有抗膽鹼作用和α受體阻斷作用,長期服用可導致口乾、便秘、眼壓升高、心動過速、排尿困難等副作用。
第二代抗組胺藥主要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特非那定等,這類藥物與第一代抗組胺藥作用相似,主要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與第一代抗組胺藥相比,這類藥物脂溶性降低,對血腦屏障的穿透力弱,很少出現嗜睡、睏倦等中樞作用,抗膽鹼作用也相對減弱,長期服用可引起噁心、嘔吐、口乾、胃脹、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反應,偶見頭痛、嗜睡、眩暈、乏力等中樞作用,罕見QT間期延長等心臟毒性。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主要為孟魯司特,透過選擇性地拮抗白三烯受體,抑制過敏介質白三烯的合成與釋放,發揮抗過敏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和輕、中度支氣管哮喘,長期服用可導致腹瀉、腹痛、口乾等胃腸道症狀,以及頭痛、咽炎等,少數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轉氨酶升高等,臨床上有引起抑鬱、煩躁、失眠、震顫、激惹,甚至敵對、攻擊等精神系統紊亂的報道。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主要包括地塞米松、潑尼松、氫化可的松等,這類藥物可抑制過敏介質白三烯和組胺的合成與釋放,具有抗過敏作用,可用於治療嚴重的支氣管哮喘、過敏性休克等過敏性疾病,長期服用可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導致內源性皮質激素分泌不足,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甚至功能不全,表現為噁心、嘔吐、體位性低血壓、抑鬱、乏力等症狀,還可引起高血糖,甚至導致糖尿病,引起腹痛、消化不良、腹部不適等胃腸道症狀,嚴重者可導致消化道潰瘍,並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增加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
總之,抗過敏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切忌自行長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嚴重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中國國家處方集(2013版)
-
7 # 心腦血管醫生羅民
大家仔細回想下: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吃雞蛋,就會起紅疹;一喝牛奶,就會嘔吐;一吃花生就會咳嗽、哮喘;一到冬天或受涼,就會四肢、軀體紅腫發癢,一撓還一片一片的增加等。沒錯,這就是過敏。
過敏在中國雖然也有,但比例不高,但在日本卻非常常見,被很多人戲稱為“國民病”,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花粉過敏,就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有嚴重的花粉症,他今年春季公開表示:要從下一個財政年度起開始砍伐花粉較多的杉樹,進而種植花粉較少的樹木取代杉樹以改善花粉症。同樣,在歐美髮達地區過敏也非常普遍。有科學研究表示,過敏群體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城市多於農村,發達國家多於不發達國家,簡單來說“越有錢、過得越好,過敏機率也就越高”。
過敏看上去並不是什麼大病,但只有經歷過過敏折磨的人才知道其可怕。通俗來說過敏就是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遭到了破壞。過敏是一種機體的變態反應,是人對於正常物質(過敏原)的一種不正常反應。因為免疫系統太過敏感,將一種正常物質誤判為有害物,對其發生不良反應,進而表現出各種過敏症狀。常見的過敏有塵蟎過敏、花粉過敏、食物過敏、動物毛屑過敏、化學品過敏、環境過敏等,無論哪種過敏對人體都是危害很大影響日常生活的。
當我們過敏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吃藥,我們知道過敏藥物種類很多,但其實指的是抗組胺藥物,主要是H1受體阻滯劑,比如說我們經常聽說的左西替利嗪、息斯敏、開瑞坦等等,可能你們會覺得的我比較囉嗦,畢竟大家關心得還是療效和安全性的問題,比如說用什麼藥、用多久,但我們必須有因有果的形容,藥物的應用非常奇妙和複雜,一個不好可能好心辦壞事。
根據選用藥物對中樞的影響,我們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代,抗組胺藥物又叫鎮靜性抗組胺藥物,像撲爾敏等。
第二代,是非鎮靜性或者是低鎮靜性抗組胺藥物,像左西替利嗪等等。
第三代,指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的活性代謝產物,與母體相比,這些藥物起效快、效力強、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不是好東西,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肯定不建議長期服用!抗過敏藥物長時間服用對身體還是有一定危害的,在長時間的服用抗過敏藥的情況下,身體會逐漸的產生抗藥性。
我們就拿大家比較常見的蕁麻疹來舉例,患有蕁麻疹後的患者會非常難受,全身發癢還會影響美觀,時間長了更可能出現昏迷、低燒症狀,所以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如果患者長時間的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之類的藥物之後,身體就會慢慢的產生對此類藥物的抵抗能力,效果也就逐漸的減弱,雖然這次是好了,但以後在服用此類藥物的時候,很可能沒有任何作用。
除了耐藥性的問題外,隨著患者服用藥物時長的增加,也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副作用,比如說嗜睡,感覺腦子都昏昏沉沉,還會有口乾、噁心等症狀,部分人也會有體重增加的情況,嚴重的也會危害到身體的健康。
所以對於需要服用抗過敏藥物的患者來說,不建議長時間的服用抗過敏以及抗組胺類藥物,這樣不僅不會對身體有好處,反而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更可能在未來危害自身的生命健康。
回覆列表
沒有去研究具體有什麼壞處。
但!!!有壞處顯而易見,不靠過敏藥一樣能解決過敏、蕁麻疹。
本人體質相對較弱,服藥後明顯體能不濟,不是單純嗜睡,是體能變差,幹啥都提不起勁,剛好夏天,平日最招蚊子的我沒有蚊子光顧,就這兩點就夠了,不會再吃抗敏藥。
也是基於這些事實,開始有些事情不迷信不盲從,加上家人都是醫務工作者,自己研究適合自己的養生之道。
現代醫學對這種不是特定原因引起的全身系統性慢性疾病實在沒有什麼辦法,甚至都是反作用。最典型就是過敏。
從嬰兒到成人,現在過敏這麼多,動不動就是忌口查過敏源,純粹的惡性迴圈指標不治本。一旦嚴格忌口,很難保證營養充足,過敏更加得不到改善。座標北京,全國醫學頂尖之地,嬰兒還好,靠譜的兒研所兒童醫院並不會隨便建議查過敏源,但建議查過敏源的醫生和醫院數都數不清,成人就更不用說了。
無論是我家寶寶的所謂遺傳性過敏,還是嚴重過敏和蕁麻疹的自己,最後都靠營養、護理和時間基本戰勝了這些,系統性的疾病只能身體自己調理好重新找回平衡,飲微鴆止渴,只適合短暫失衡狀態而不是長期,長期只會越來越糟,當然都糟了也是可以達到新的平衡而使得病情好轉,只是平衡太脆弱,容易打破反覆。
聽起來像玄學,其實不然,無論搭建什麼系統,都是講究平衡的。比如最簡單搭積木,穩紮穩打當然最好,如果中間有危險因素掉落幾塊或者微微搖晃扶穩後,也是可以立住的,只不過穩定性差很多而已。又比如電腦,用了n年的舊電腦只要記憶體CPU還夠都是可以用的,但是一旦哪個執行緒卡住了佔掉了記憶體,其他基本也就卡死了,也是一種失衡,只不過電腦解決起來簡單,人體太複雜,現代醫學還研究的並沒有那麼透徹,不太好幫忙解決掉而已。
那麼增強體質,靠身體自愈,是最佳解決之道。
就像嬰兒過敏,給出的方案就是等待慢慢長大長成熟。
嗷~還想補充一句,所謂發物,原來一碰就發滿身的牛肉、蝦這些,尤其犛牛肉,嗯,側面證明它真的不一樣都可以隨意吃了,什麼乳糖不耐受的牛奶也可以當水喝了,好像現在沒啥需要忌口的,加油,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