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檸檬的媽咪呀
-
2 # 豔姐生活志
小孩子拉肚子多是因為脾胃虛弱,脾不好就容易拉肚子。如果是寶寶消化不良導致的拉肚子,你可以給他去藥店買乳酸菌素片,是袋裝的。長條兒的,一個個的小袋兒裝在盒裡。(現在不知道什麼包裝)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事了。但是還應該有這種藥。我家孩子小的時候,就是有時候拉肚子就給買這個藥吃好的。以後你要注意多給孩子養脾,補脾!
-
3 # 梁小姣er
寶寶消化不良拉肚子,首先要看寶寶多大?六個月以內的寶寶,需要媽媽注意自己的飲食,適當的吃一些益生菌,也可以給寶寶逆時針方向輕揉按摩肚子。如果大於六個月的寶寶,要看是不是因為輔食新增的過量來控制寶寶的輔食量,已經喂一些益生菌及逆時針給寶寶肚子按摩。
-
4 # 小小李先森
寶寶消化不良拉肚子,多由於餵養不當引起的。
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的食物,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吃些益生菌,調理好腸胃。
此外最好去醫院檢查下,也不排除有腸炎的可能,必要時還需要加用止瀉藥物治療,平時要加強日常護理,適當保暖,避免受涼。
-
5 # 家國1990
寶寶拉肚子就是兒科醫生常說的腹瀉。
處理的方法,首先餵養時要注意衛生,尤其是夏季,要注意避免蒼蠅。出現病理性腹瀉,要去醫院就診。夏季以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為主,春秋季以病毒性腹瀉為主,主要是輪狀病毒,但全年也有散發。出現腹瀉,要對因治療。細菌感染,要用抗生素,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關鍵是要注意有沒有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果有,要給予補液治療。
-
6 # 辰辰媽媽11
如果是剛出生的寶寶吃母乳的話,是不是寶媽吃涼的東西了,寶媽自身要注意,奶粉的話,可以給寶寶吃點益生菌調解一下,要是一歲以上寶寶,寶媽注意是不是寶寶吃涼的東西或者不乾淨的東西都有可能造成寶寶的拉肚子,要是一天拉7-8次寶媽要去醫院,
-
7 # 南方說說
首先給寶寶調理飲食,海鮮類不能吃,寶寶煮白粥可菜粥,有益吸收。可以給寶寶喝益生菌,調理下腸胃。不能給寶寶喝冰涼東西。如果有拉肚 子,變適當給孩子喝鹽水
-
8 # 冷酷三日
拉肚子消化不良的,這是腸子需性運動,就是腸子不正常供血,供血少了,照常運動過度,可以根據孩子大小來選擇用藥。
比如孩子還吃母乳的,母親可以自己熬2兩生薑,12枚紅棗,15分鐘後,再放9跟全蔥,適量紅糖。這是我孩子6個月母乳餵養的時候,拉肚子吃藥好一些,藥停了又反覆,搞了1個月,後來我自己熬了喝,過奶給孩子,再也沒有反覆拉了,這是在一本中醫書看見到的。
也分享給了幾位寶媽,也有效果。這是母乳餵養從源頭開始治療。
還可以用溫熱藥吳茱萸打粉敷,或者茯苓乾薑打粉敷肚臍。
-
9 # 美麗對天使
可以給寶寶吃活菌一號益生菌,調理腹瀉消化不良有很好的作用,我同學們都在給寶寶吃,我現在自己家的寶寶也在吃,我家寶寶是便秘吃了一個週期調理的很好了,腹瀉消化不良調理起來比便秘快一些
-
10 # 鄭醫生說育兒
首先是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調節胃腸道有益細菌,我推薦韓美公司的媽咪愛,它主要是枯草桿菌為主,一般吃母乳的寶寶胃腸道的有益菌以枯草桿菌為多,一天兩次,一次一條,拉肚子期間對寶寶的胃腸道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
另外一個方法是小兒推拿,小兒推拿是一種綠色療法,不用吃藥,寶寶也容易接受,拉肚子又有消化不良的寶寶,首先是逆時針摩擦肚臍周圍3分鐘,按揉龜尾穴3分鐘,按揉肚臍3分鐘,從下往上推七節骨300次左右(具體穴位見附圖)一般一天一次!
-
11 # 五元影視
第一可以讓喝點暖胃的粥,如何還是哺乳期,大人可能身體也有點上火,容易孩子吃奶才會拉肚子,所以大人可以吃點藥。
第二可以推拿無名指,無名指是大腸經,推拿可以補和洩,這樣孩子就不拉肚子了。
第三可以胳膊的推拿天河水。
-
12 # 暖玉兒er
寶媽們最大的難題便是面對生病吃不下飯的寶寶,那麼,寶寶吃不下飯甚至拉肚子時要怎麼解決?下面我為寶媽們介紹幾種有用的方法:
1.給寶寶補充鹽水。寶寶腹瀉會導致體內的水和鹽分大量丟失,及時補充流失的電解質,會防止寶寶出現嚴重的脫水症狀,所以要及時給腹瀉的寶寶補充鹽水。
2.多給寶寶鍛鍊身體。無論吃什麼食物,如果不運動就做不到及時的消化,那麼積累在胃裡的食物就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也會導致腹瀉。因此,寶媽們應該多帶寶寶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有助於食物的消化。
3.多吃容易吸收的食物。寶媽們要針對寶寶年齡的大小,給寶寶吃有助於他消化並且容易接受的食物,要向流質-半流質-固體這些食物的一個過度,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4.食物搭配合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素。糧食是最基礎,而肉、魚、奶、蛋、蔬菜、水果等等也是身體所必需。
-
13 # 營養師胡駿
小孩消化不良,主要是其脾胃尚未發育完善,一旦進食太多高熱量的食物,超過了孩子本身脾胃所能接受的範圍,而又未得到充分消化的食物便會積聚在腸胃異常發酵,就會導致脾胃功能下降,造成消化不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積食!
❗️長期積食,會導致孩子脾胃發育受到抑制,形成頑固性的消化不良,長期的營養不良,將會影響成長髮育,所以一定要加以重視噢!
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葷素搭配要合理,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紅肉,主食粗細搭配,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
14 # 陳生6337
可以life space兒童益生菌,益生菌的作用提高免疫力,保護腸道功能。能促進乳糖的消化吸收,並緩解由於乳糖不耐受造成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15 # 小兒推拿李波
一、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的消化道的病症,以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水樣為主證,尤以3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年齡愈小發病率愈高。本病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節為多,且往往引起流行。本病最容易耗傷氣津,重症患兒可導致傷陰或傷陽,或陰陽俱傷;如洩瀉遷延不愈常可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或成為疳症等慢性疾病。
二、中醫病因病機
(一)溼熱瀉:脾為土,喜燥惡溼,溼邪最易傷脾。溼熱之邪困脾→脾不健運,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洩瀉。
(二)傷食瀉:小兒脾常不足,飲食過量或飲食不潔或過食肥甘、生冷食物均可損傷脾胃,運化失職,不能腐熟水谷,清濁不分並走大腸而成洩瀉。
(三)寒溼瀉:小兒臟腑虛弱,感受風寒,邪客中焦,陽氣受遏,運化失常而致洩瀉。
(四)脾虛瀉:因稟賦不足,或病後體虛以致脾胃虛弱、脾陽不振,運化失常,不能升清降濁,以致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清濁不分,而成洩瀉。
(五)脾腎陽虛瀉:小兒稟賦不足素體陽虛或久瀉遷延,脾虛後天失養,真陽虧損,以致腎陽不能溫養脾土,互為因果,終致脾腎陽虛,故久瀉不止。
三、中醫辨證施治
(一)溼熱瀉:
瀉下急迫,大便黃綠,蛋花樣水便,或伴有“鼻涕”樣粘液,味酸臭,日瀉數次或十餘次,身有微熱,噁心嘔吐,煩躁口渴,食少身倦,小便短少,肛門灼熱而紅腫。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
治療原則:清熱利溼,調中止瀉。
取穴方案:清補脾經、清胃經、清板門、清大腸、清小腸、清天河水、掐揉四橫紋、揉天樞、順摩腹、分腹陰陽、推箕門、推下七節骨、揉足三里
穴位手法:
1清補脾經、
2清胃經、
3清板門、
4清大腸、
5清小腸、
6清天河水、
7掐揉四橫紋、
8揉天樞、
9順摩腹、
10分腹陰陽、
11推箕門、
12推下七節骨、
13揉足三里
(二)傷食瀉:
大便穢臭,或如敗卵,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或奶瓣,噯氣腐濁,不思乳食,口臭、脘腹脹滿,腹痛欲瀉,瀉後痛減,夜臥不安,手足心熱。肛周紅,舌紅苔厚膩,脈滑,指紋紫紅而滯。
治療原則 :消食導致,健脾和中。
取穴方案:清補脾、清胃經、清板門、清大腸、順運內八卦、掐揉四橫紋、清天河水、順摩腹、分腹陰陽、推下七節骨、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
穴位手法:
1清補脾、
2清胃經、
3清板門、
4清大腸、
5順運內八卦、
6掐揉四橫紋、
7清天河水、
8順摩腹、
9分腹陰陽、
10推下七節骨、
11按弦走搓摩、
12按揉足三里
(三)寒溼瀉:
大便清稀,色黃綠,多泡沫,腸鳴腹痛,無臭味或臭味輕,喜按喜暖,小便清長,四肢欠溫,怕冷,口不渴,面色淡白,夜眠不安。肛周不紅,舌淡苔白,脈濡,指紋淡。
治療原則 : 溫陽散寒,化溼止瀉
取穴方案:補脾經、推三關、補大腸、揉外勞宮、逆摩腹、拿肚角、揉一窩風、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按揉足三里、按揉脾胃腧
穴位手法:
1補脾經、
2推三關、
3補大腸、
4揉外勞宮、
5逆摩腹、
6拿肚角、
7揉一窩風、
8推上七節骨、
9揉龜尾、
10按揉足三里、
11按揉脾胃腧
(四)脾虛瀉:
食後即瀉,大便稀溏,色淡白,乳食不化,反覆發作,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腹脹,食少,納呆,睡中露睛。肛周不紅。舌質淡苔白,脈弱無力,指紋淡紅。
治療原則: 健脾益氣,溫陽止瀉
取穴方案:補脾經、補大腸、推三關、運內八卦、逆摩腹、逆揉臍、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按揉脾胃腧、按揉足三里、捏脊
穴位手法:
1補脾經、
2補大腸、
3推三關、
4運內八卦、
5逆摩腹、
6逆揉臍、
7推上七節骨、
8揉龜尾、
9按揉脾胃腧、
10按揉足三里、
11捏脊
(五)脾腎陽虛瀉:
久瀉不止,纏綿不止,大便清稀,下利清谷,完谷不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肛周不紅。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肛周不紅,舌淡苔白,脈沉細弱,指紋淡。
治療原則: 補脾溫腎,升提止瀉
取穴方案:補脾經,補腎經、揉外勞宮、推三關、補大腸、逆揉臍、逆摩腹、推上七節骨、揉龜尾、按揉脾胃腧、按揉足三里、按揉百會
穴位手法:
1補脾經,
2補腎經、(小兒推拿三大流派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補腎經為指根推向指尖)
3揉外勞宮、
4推三關、
5補大腸、
6逆揉臍、
7逆摩腹、
8推上七節骨、
9揉龜尾、
10按揉脾胃腧、
11按揉足三里、
12按揉百會
寶寶腹瀉拉肚子怎麼辦?小兒推拿巧治寶寶腹瀉,方法簡便效果顯著
注:本方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最終調理治療方案。
-
16 # 使用者4744401767896
很多寶媽們表示,寶寶有時候吃了東西消化不良就容易拉肚子,這個時候不知道要採取什麼措施。這裡就教給孕媽們四種方法。
1、用一些外貼藥
首先寶寶腹瀉,不要隨便給孩子用止瀉藥與消炎藥這些抗生素,要儘量減輕脾胃負擔,使脾胃恢復的正常功能。可以用一些直接外貼於臍部的藥物,能快速解除孩子腹痛、大便稀等症狀,達到健脾溫中、散寒止瀉的目的,有效治療孩子腹瀉和消化不良,恢復孩子健康好腸胃。
2、喝點蘿蔔湯
同時還可以給寶寶喝點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有促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及毒素的作用。總之,護理腹瀉寶寶期間只要進食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
3、飲食適當減少
最後媽媽們要注意的是應根據病兒的病情調整餵養的方法,不論原來用什麼方法餵養,腹瀉後飲食均應適當減少。母乳餵養的每次哺乳的時間應縮短;混合餵養可停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單喂母奶;人工餵養的寶寶,牛奶量應減少,再加水或米湯衝稀些,也可單喂米湯,因米湯較牛奶容易消化吸收;已加喂的輔食寶寶,也應減量或暫時不喂。
4、按摩法
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摩法,嬰幼兒腹瀉的病情相對單純,所以平時可以給寶寶逆時針揉揉肚臍和腹部,這樣對寶寶的腹瀉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但是媽媽們在家裡給孩子進行腹部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手法和力度,按摩力度一定要適中。最好在醫生那學會之後回家再給寶寶按摩。
如果寶寶拉肚子了,孕媽們可以嘗試這四種方法。其中很有效的就是按摩法了,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孕媽們要使用專業的按摩手法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很多寶媽都遇到了是否該讓寶寶識字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應該尊重寶寶的意願,不能強迫他識字。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透過遊戲和故事來接觸文字,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同時與寶寶多互動,呵護孩子的興趣,讓他真正喜歡上識字。
有些寶媽應該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忙,陪伴寶寶的時間少,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識字的情況,購買讀物沒人陪寶寶互動,寶寶的興致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給寶媽們推薦一個APP【貓小帥學漢字】,同類型的產品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就推薦這款呢?因為它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哦!
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
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哦。
-
17 # 杏苗圃園藝師
這麼一個問題提供的資料太少很難針對你的問題精確回答。臨床上醫生看病先問診,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等等,拉肚子嚴重程度等等。拉肚子原因也很多,姑且就認為是你說的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消化不良多引起積食,如果拉肚子,可能是進食油膩食物或者不潔食物引起。如無感染情況,則讓胃腸道休息,喂容易消化的食物,粥,雞蛋羹,少吃油膩食物,如次數多,注意多補充淡鹽水。或者適當用思密達。
回覆列表
做為一個寶媽,回覆這個訊息還是有經驗的。
第一:寶寶出現拉肚子了,一定要先看看嚴重不嚴重,如果嚴重的話要喝點淡鹽水,防止脫水。
第二:一定要給寶寶喝溫水,必要的話貼上一個肚臍貼治拉肚子。
第三:給寶寶一定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小米飯、蒸點蘋果香蕉都可以。或是吃點乳酶生或者益生菌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