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志遠思想空間

    盒子炮,正式名字叫毛瑟C96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在1896年推出的一款半自動軍用手槍。盒子炮是毛瑟C96軍用手槍及其系列衍生品在中國的一種民間稱呼,除了這個稱呼以外,中國人還稱它為駁殼槍、自來得、快慢機、匣子槍、大鏡面等等。

    盒子炮自從清末進入中國直到中國志願軍的抗美援朝戰爭,其地位由蘇聯手槍代替,都是每個中國軍人的夢想,整整輝煌了半個世紀。雖然在中國軍隊很輝煌,但西方人並不喜歡,因為盒子炮容易跳膛,打不準。但中國軍人很聰明,豎著跳,橫著打,效果非常好。其實只是沒說,關鍵這個盒子炮,帶的子彈多,火力強,打的遠,適用範圍廣,所以在中國很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多麼先進,而是因為中國工業跟不上,武器當然跟不上,只是窮人的機關槍罷了。

    想想中國的抗日故事,盒子炮,38大蓋,大砍刀,木把手榴彈就是中國軍隊的武器體系,而且還是精銳武器,可見抗戰的艱難。

  • 2 # 薩沙

    當然不是了,清末土匪哪有這麼好的武器裝備。

    況且盒子炮是毛瑟公司在1896年推出的半自動手槍,運到中國的時候清朝沒幾年就滅亡了。

    當時清軍尚且沒有這種手槍,何談土匪。

    實際上,清末土匪的武器非常落後。

    大家知道陝西有一種刀客嗎?

    其實,這就是陝西土匪的代名詞。所謂刀客,指的是清末時期陝西很多匪盜缺乏火槍,只能持長刀為匪。

    看看,這些所謂刀客只能欺負老百姓,遇到有槍的官兵立即完蛋。

    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是清末的中國,民間槍械不足,國內也沒有大規模的民用兵工廠,也就是生產武器賣到民間的兵工廠。

    當時洋務運動雖有了一些兵工廠,產量都很低,裝備清軍都尚且數量不足,何談賣到民間。

    所以,當時土匪武器以各種土槍為主,骨幹有一些軍用步槍和手槍,但數量不多。

    而相當一部分土匪,還是拿著大刀長矛作戰的。

    土匪武器裝備真正厲害起來,還是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因為軍閥混戰的原因,從軍閥到老百姓都大量購買槍支自衛。他們有的購買外國先進槍械,比如盒子炮,有的則買中國兵工廠自己仿造的手槍。

    當時中國兵工廠為了賺錢,大量生產手槍之內賣到國內民間市場。

    同時,各地還有一些小型的造槍土作坊,就像今天阿富汗山區的軍火作坊一樣,也能仿造槍。

    加上民國政府不禁槍(其實也禁不了),所以民間槍械極多,有時候一個縣就有上萬支槍。

    土匪或者搶或者買,很快就能得到大量槍械。

    對於土匪來說,槍就是他們生命的保護神,無論怎麼節省也不會在購買槍械上節省。

    只要肯花錢,當然不會沒有好槍,比如盒子炮。

    德國原產的盒子炮,效能最好,但在國內最低也要賣到幾十塊大洋,高則一二百塊。

    要知道當時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才10塊大洋,這絕對是一筆鉅款了。

  • 3 # 歷史縱橫帝

    導讀:既然題目提到《亂世梟雄》,那我們就以評書的情節和時間節點推斷一下東北土匪的武器構成。張作霖是從參加甲午中日戰爭後回家成婚後組織自己的保險隊的。這個大概的時間是1895、1896年的樣子。那麼這時候開始張作霖等土匪是否可以獲得類似盒子炮之類的精良武器。

    題目限定了清朝末年時期,大概時間就應該從1895年到1911年這十幾年的時間。我們來判斷一下以張作霖為代表的土匪們是否有獲得盒子炮之類武器的可能。

    盒子炮在評書中常用的稱謂是德國大鏡面

    盒子炮是中國的俗稱,又稱駁殼槍。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1895年底定型生產,中國有記載的正式進口是在1912年,那會清朝政府已經滅亡了。乍一看似乎沒有可能被張作霖他們獲得。

    但是當時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甲午戰爭後日本獲得了東北的駐兵權。直到1904、1905年日俄戰爭前後,在廣大的東北地區沙俄和日本關東軍為了控制地盤的需要不斷拉攏當地的土匪武裝。比如評書中的馮麟閣、張作霖等人都被雙方拉攏過。大量先進的武器都會對土匪裝備。比如評書常說的沙俄快槍、日本的金鉤嘎達樓(就是日本金鉤30、38式步槍)都成為拉攏的手段。所以日、俄雙方的中高層軍官此時裝備駁殼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日俄戰爭期間,以張作霖為達標的東北土匪是有可能獲得盒子炮之類的武器的。當然不能大規模裝備,作為禮品贈送給個人還是有可能的。

    日俄戰爭後獲取先進武器的可能性

    即使當時不能,到1911年清朝滅亡還有六七年的時間。日俄戰爭後,沙俄退出中國東北。早就在1902年張作霖就接受了清政府的招安,成為政府軍隊。招安後的張作霖主要作用是用來剿匪。

    1907年東北改制,由於誘殺杜立三有功張作霖被徐世昌晉升。隨著勢力越來越大,早就有吞併東北之心的日本會注意不到張作霖的作用嗎?這個實踐階段張作霖照樣有可能獲得盒子炮和日本金鉤步槍。

    當然等袁世凱執政後,張作霖晉升27師師長。此時盒子炮不但進口進入中國了,就是中國的兵工廠也可以製造生產了。但是清朝早就滅亡了,就不符合題目要求了。

    所以說雖然有困難,但是以張作霖為代表的東北土匪還真有可能獲得盒子炮等先進單兵武器的。

  • 4 # 裝腔小組

    大家好,我是裝腔君。單田芳先生播講的《亂世梟雄》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評書,這個問題必須要回答。

    《亂世梟雄》許多情節其實是把張作霖傳奇化了。在真是歷史上,張作霖14歲時父親被仇人所殺,他本人1894年投軍,曾參加甲午戰爭,戰敗後被遣返,後來才投奔馬賊頭目馮麟閣。當時東北異常混亂,地主抱團自保建立保安隊,張作霖利用這一點組織保安隊(其實就是土匪)實力逐漸增大。1901年被盛京將軍增祺收編,由匪變官。

    張作霖由匪變官並開始剿匪這個階段就是提問中的清末時期,此時東北土匪的武器裝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那個時候的東北歷經甲午戰爭、俄軍入侵和日俄戰爭蹂躪,導致地方上槍支氾濫,一些活不下去的破產農民居和欠債者,賭徒,通緝犯就鋌而走險當起土匪。

    這些土匪的武器一般是土槍,槍口平時塞著木塞,上面繫著紅纓。在開槍時,土匪將木塞從槍口中拔出來,銜在口中,遠遠望去就像長了一綹紅色的鬍子,所以土匪又叫“鬍子”,俄國人、日本人則稱之為“紅鬍子”。

    1、本身擁有武器

    這類土匪指的是潰兵、逃兵,清末東北戰亂頻繁,大清敗壞的軍紀造成大量潰兵、逃兵,這些人本身就攜帶有武器,當他們走投無路,就會帶著武器投身匪幫或直接成為土匪。

    2、透過走私買賣獲得武器

    另外,有外國人直接向土匪出售武器,如控制青島海關的日本即向山東各地走私槍支。1918年,有北洋政府警察假扮買槍者,獲得日本人私賣槍支的證據,發現當時一支十響毛瑟手槍配200發子彈,開價是400元。統計顯示,僅1924至1925年一年間,日本從青島向山東各地走私的槍支,即被查獲了616支、子彈32338發。

    3、私造武器

    私造武器是土匪獲得槍支的另一種重要途徑,主要以土槍為主,有些土匪甚至擁有槍械製造廠,雖然普遍規模不大,但也是重要渠道。

    綜上,評書中“人人兩把盒子炮”的描述肯定是有誇張成分的,但清末東北土匪多、武器雜、社會危害性大是不爭的事實,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經過長期的剿匪戰鬥才最終剿滅了東北的土匪。

  • 5 # 馬鳴風瀟瀟

    作為單田芳老先生的忠實粉絲,看到這個問題馬上進來了,《亂世梟雄》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評書。講述了張作霖的從悍匪到東北王的故事,跌宕起伏,波瀾壯闊。

    題主所提到的雙盒子炮,在此評書中頻繁出現,好像就是土匪頭目的標配,我們在抗日的影視劇中也是經常看到。

    盒子炮又名駁殼槍,快慢機,有的裝配二十發的彈夾的叫做二十響,因為是在,毛瑟廠中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 Friedrich, and Josef Feederle), 利用工作閒暇聊設計出來的,又是毛瑟本人在美國申請的專利,學名又叫做“毛瑟手槍”

    此槍在《亂世梟雄》簡直就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標配,好像人人都有一把,實際情況是自上個世紀初毛瑟手槍傳入中國後,很快受到國人無比的青睞。不管是正規軍、游擊隊,還是地主豪強的私人武裝、打家劫舍的綠林豪傑,都以能夠佩戴盒子槍為榮。據保守的估計,從各種渠道進入中國的德國造和西班牙造駁殼槍不少於70萬支。除了外購,中國也大量山寨駁殼槍。從1921年開始,漢陽、青島、太原、瀋陽、大沽、長沙等11家兵工廠先後仿製駁殼槍成功。這些都是政府控制的規模較大的兵工廠。除此之外,那些軍閥自辦的小型兵工廠,乃至一些軍、師的修械所,也都紛紛效仿。到底有多少家兵工廠和修械所生產駁殼槍,又生產了多少駁殼槍,已經無法計數

    《亂世梟雄》裡面的那些悍匪們打家劫舍都是近距離廝殺,武器要火力猛,精度還要其次,

    所以幾乎人人都想辦法搞一把鏡面盒子炮,再說畢竟是小說裡面肯定有誇大的成份,清末時候這種毛瑟槍並不多見,到了民國時期,各地兵工廠開始大範圍的仿製,這種槍才推廣開來。

  • 6 # 俗人愚夫

    我是單田芳老先生的忠實聽眾,他老人家的每一部書我都喜歡,聽他老人家的書是一種享受。

    至於他在《亂世梟雄》中提到的各種槍支,什麼“摸雷哏”、“水連珠”、“大鏡面”、“德國二十響插梭盒子炮”等這些武器只是突出評書的生動性,至於當時有沒有,咱們不是歷史學家,更不是武器專家,所以不敢亂說。評書和影視劇一樣,大部分都是虛構的成分,沒必要較真,喜歡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現中央八臺正在播出的電視連續劇《密查》非常好看,欲罷不能,有同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