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日暖陽102167821

    捨我其誰,當仁不讓張學友,張學友現在開演唱會還有粉絲捧場,你讓那兩位開個唱試試,吻別還有英文升版本,太多的經典,自己去品味吧!歌神的稱號不是憑空得來躒,其餘兩位在他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就像兩位小學生和大學導師相提並論!

  • 2 # nei先森

    最喜歡聽的是張學友的,能產生共鳴的是張信哲的!游鴻明的咋說了,也好聽,但是聽他的歌,不能讓我在腦海裡形成一個故事!

  • 3 # 阿進的音樂夢

    歌神張學友是我一直望塵莫及的目標,他的歌是每日必聽!當然也更容易引起共鳴!

    下面介紹一下歌神張學友的奮鬥史和一些作品。

    張學友1961年生,他經常跟人說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媽媽打到拖把棍都斷了。看來歌神兒時也曾是一個熊孩子哈!

    張學友是在香港崇文英文書院畢業的,先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後來輾轉香港國泰航空公司。好像是1984年唱了一首 (大地恩情) 的歌,也20,000餘名參賽者中表現最為特別。那次他拿了冠軍。

    當然我們的歌神也經歷過低潮時期呢。

    在1987年,張學友新推出的唱片銷量一落千丈,在1988年的香港幾大音樂頒獎禮上,此前被認為是新人領袖的張學友一無所獲。因此他大受打擊,並且他開始酗酒,媒體亦多次傳出不利於他的新聞。這種不好的狀態一直持續到1989年。

    對於他的低潮期,雖然外面有許多種說法。但是根據近年他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表示:當時是由於年輕氣盛,在一夜成名後曾經迅速迷失方向對於前途抱有悲觀的態度。是咯,試問哪個沒有年輕過,哪個沒有不知所挫?哪個又沒有陷入過無盡的迷茫?若不是那份鍥而不捨的堅持,恐怕將沒有現在的歌神吧!!!

    於是在1989年至1990年間,在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之時,張學友抓住機會成功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並且在1990年推出唱片(只願一生愛一人),再次受到樂壇矚目。並讓他的歌曲重新回到香港的幾個大型音樂排行榜上,在同年幾個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成功繼承了前輩譚詠麟在寶麗金唱片公司斂獎的地位。歌神就是歌神,成功歸位!果然厲害,我去!!!

    於是在相同時間段裡面,他還推出了幾首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歌曲,如(李香蘭)等。他也曾翻唱杜德偉的(假象)和甄楚倩的(怎麼啟齒)

    感謝當初歌神的堅持不懈,才讓我們有了欣賞神級音樂的機會!!!

    最後推薦幾首金曲,也是我常聽的:愛得比你深 真愛 餓狼傳說 吻別 慢慢 祝福 望月 情已逝 情網 大家有空可以去聽聽喔!

  • 4 # 小宇遊福州

    當然是張學友。

    游鴻明的歌深切,真誠。張信哲清涼亮,動情。但二者的曲風過於單一,對於廣大歌友來說,張學友各位多元的唱法和曲風涉獵當然引起更多歌友的共鳴。

  • 5 # 小喵俊

    三個歌手各有千秋!張學友的歌聲有故事感 張信哲情歌王子之稱 獨特的嗓音 很純淨!游鴻明的中低音加上他綿綿的音質 聽起來讓人不知不覺有傷心的痛感!

  • 6 # 張曉偉哦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三人的唱法

    我覺得游鴻明唱得比張信哲較有感情。

    反覆聽後,游鴻明的歌令人印象比較深刻。

    張信哲的歌剛開始聽覺得不錯,但聽久了也就膩了。張是屬於男高音,而且唱的時候帶有一點鼻音,這樣一來聲音就很難富於感情。遊的聲線就比較廣,但他只是在某些歌副歌的部分唱一點高音,其他的都是屬於中音或低音,情感在這樣的聲域之中比較容易抒發,

    而遊唱歌又恰恰具備豐富的情感(《猶是情歌》的副歌部分:請不要離開,請不要離開我”這一小段就能充分的體現)。

    許多歌手像蔡琴,梅豔芳等就是唱中低音的,這個音域遇到恰當的歌手聽起來會很有韻味。

    此外,游鴻明的表達範圍也比張信哲來得廣。張的歌一般來講都是屬於慢節奏的情歌,而且他在唱的時候的表達也是比較單一的。

    遊的《狂悲狂喜》,《一天一萬年》類似於張的一般詮釋的方式。《五月的雪》和《白色戀人》就不一樣,開頭遊唱得很傷感,用的是中低音,讓人彷彿置身於寒冷的雪地之中。接下來副歌的部分《五月的雪》就比較有張力,遊走在中高音之間,讓人感覺得到男主人翁的心碎。《白色戀人》副歌就比較澎湃大氣一點,讓人感覺得到山川種永恆的真愛是如此之美麗。

    《男人貓》就比較沒有一個主旋律,但如此的隨意也能聽出遊的用心。剛開始唱得比較慢,就好像講故事一樣(“門牌寫的是,一個男人的家...),下面聽見“忽然看見一張熟悉的臉,很遙遠”就能感覺一絲神秘的氣息,而且遊接下來有故事要說了。

    接下來“守在遮風擋雨的城堡而毛色華麗的豹變成了,一隻男人貓...”就能聽出遊開始唱得比較激昂,有種不願被束縛想要掙脫的感覺。結尾“關上落地窗,關上我的夢,讓一切歸零,恢復平常的呼吸,與自己乾杯,晚安了年輕歲月,我又回到這個貓的世界,眯著眼”遊開始回到最初,慢慢減緩唱的速度,而且音域也沒有那麼高亢了,能感覺出男主角還是無奈地接受了世俗,繼續懶散地過著沒有目標的日子。

    《國王的新歌》的伴奏僅是一架吉他,整首歌充分地體現了遊歌唱的實力。

    整首歌雖然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但歌聲中透露出生活中平凡的真摯,因為遊唱得很誠懇,讓人覺得很舒服。

    《餘情難了》這首新歌,曲風也跟以往不大一樣。開頭很隨意,文字像一首新詩“外灘,咖啡館,拿著相機,捕捉著人群...”。遊開始唱時也帶出了這樣隨意的感覺。接下來“葉子都掉落了,人還在想什麼...”,聽著聽著,在遊的歌聲起伏之間跟著主人翁一起回憶過去,能感覺得到主人翁忘不了舊情但又無奈的複雜心情,所以這一段的起伏就比

    張學友最擅長的鼻腔共鳴,是他的強項之一張學友最擅長的鼻腔共鳴,他的聲音純而渾厚,張學友唱歌時的氣息很穩, , 訓練共鳴發聲時要有「意識」將聲音儘量推向後。第一,好到無法形容。下面我給你發的這個是在上看見的。

    張學友的唱功好,1989年張學友。如果繼續那麼唱就不行了,不是誰都能模仿的來張學友最擅長的鼻腔共鳴,所以也叫面罩唱法。 張學友的唱法一直在改變之中,1984年獲得香港首屆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歌手、演員。

    它在發高音頭聲區時為主要的共鳴器官,首先來看看張學友的嗓音特點,支援學友。張學友鼻腔共鳴的絕技,但很少有人唱得像,體現在全方面。張學友作為四大天王,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 這訓練過程很可能需要老師的協助,在鼻腔,in,正式出道,從前聲音靠後且鼻音較重,唱到極高的水準張學友的鼻腔共鳴

    所以說看你喜歡聽誰的歌了,各有所好

  • 7 # 馬鈴薯1990

    華語樂壇所有歌手加起來也不如張學友。

    張國榮之所以能火起來,主要是因為張學友出道比他晚了幾年,鑽了空子而已,所謂的譚張爭霸也只是山中無老虎兩隻猴子爭大王的鬧劇。張學友出道後,譚詠麟為避其鋒芒直接選擇退出各大頒獎禮,張國榮本想趁機一家獨大,結果慘

  • 8 # 歡迎光臨

    每個人的風格不一樣嘛,而且張信哲的音域是比較高,這個...而張學友屬於聲音低沉的,所以他們所唱的歌曲類別都...我喜歡 老爹版本的 愛如潮水 聽老爹版本才喜歡上的

  • 9 # 甜歌小貓貓

    首先,我們要認清一件事情——人們口中的“共鳴”究竟是什麼?從字面意思理解,“共鳴”就是指人們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產生的情緒。

    我一直不是個光憑數量的多少就認定對方質量的高低的人,但是這次的回答,我堅決地站華語樂壇開演唱會數量最多的“張天王”這一邊。

    張學友是何許人也?他是在華語地區擁有“歌神”美譽的人,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一曲豪邁騷氣的《吻別》,不知道撩動了多少歌迷的心曲,一首讓人心碎、難分難捨的《一路上有你》,又讓多少人淚流成河、肝腸寸斷。尤其是他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唱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更是字字珠璣,一曲罷遼,臺下的觀眾幾乎沒有不泣不成聲的。

    “最能產生共鳴”的評選,我認為首先完全能站在粉絲數量的角度出發。一首能產生共鳴的好歌,首先肯定具有要讓觀眾容易接受、貼合觀眾的實際生活的特點,這樣粉絲們才會買你的賬。其次,這首歌的歌詞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內涵,倘若是首情歌,如果只是單方面一昧地寫一些矯揉造作的小情小愛,便無法在大範圍的觀眾層面開啟市場。

    張學友的歌大部分描寫的是尋常人的感情生活,很多歌詞都是從日常瑣事的角度出發,飽含著真情實感,有些有肉有靈魂。再加上張學友每次唱歌時都能全情投入,深情地演唱,為整首歌注入飽滿的感情,更容易將這種情緒傳遞給觀眾,讓他們與歌手一樣身臨其境,產生相似的感情,在聯想到自己實際的生活與感情,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 10 # 桂AAE86

    個人來說我肯定是喜歡聽張學友的歌,張學友的歌給人的感覺是很耐聽的,張信哲的就沒有那麼耐聽,聽多了感覺會煩有不想聽,張信哲的歌只適合在說什麼心情下聽到那首歌感覺著才聽得下,但是聽久了也就膩了,游鴻明我就聽他的那首下沙感覺還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味的義大利麵,如何在家自己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