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添添媽媽說育兒
-
2 # 米雪兒的小石頭
你好!如果你跟你老公都想要二胎,那就好好調整心態準備待產,如果沒什麼不適就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讓自己有事可做就不會亂想了。我兩個都是剖腹產,中間間隔了7年,以前也會亂想,到了孕後期經常去產檢,打B超,問問孩子大小,子宮壁的情況,加油,你心情好寶寶才健康哦!!
-
3 # 走出舒適區
不要想多了,孩子和父母是緣分,不要看著別人出事故就往壞的地方想,我的體質醫生都說不適合要二胎,心肌缺血,生二胎之前經常暈倒,懷孕了後就什麼都好,生了二胎後身體好了,整個人氣色很好,年輕了!我也二胎寶貝就是我的福星!
-
4 # 欣兒的愛
親愛的寶媽,你好,我也是一個一胎剖腹產二胎順產的寶媽,大寶兩歲多我就備孕二胎了,還記得當初我孕期也跟你一樣,很焦慮緊張,擔心的事情很多,但是透過學習自然分娩知識,我慢慢的知道了,我由於無知導致的恐懼很多都是不必要的,而真正需要我擔心的事情,是我做好準備後,沉穩有把握去應對的,如果應對不了我就放心的交給有實力的醫務人員,她們經驗豐富,跟我們是統一戰線的,都希望母嬰平安。現在我給你分享一些我學習的關於剖後順的部分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對於剖後順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子宮瘢痕破裂。
我在剖宮產同意書上看到關於子宮瘢痕破裂的風險描述:若為子宮手術後或前胎剖腹產後之陰道分娩,便會有少許子宮痂痕破裂的風險(前胎為子宮下段剖腹產為百分之0.8)。超過百分之60至80的產婦會陰道生產成功。而《西爾斯懷孕百科》一書中表示:根據權威機構目前的估計,下方的橫向切口,在日後分娩時造成子宮破裂的機率,大約是0.2%。
其實對於媽媽的難點不在於這些數值,而是媽媽的心理關卡。通常會有以下幾個心理難關:
恐懼
宮縮時的疼痛、長時間分娩、子宮瘢痕破裂、是否試產會不成功、要再次實施剖腹產等未知的情況都會給媽媽們帶來恐懼感,會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缺乏信心
在和我交流的媽媽裡,有很大一部分媽媽缺乏信心,她們通常是這樣說:“我想嘗試剖後順,但是我又害怕子宮破裂。”“我擔心產程很長堅持不下去。”“我不知道這麼努力的選擇剖後順是否正確的。”“我覺得第一胎順轉剖,這一次嘗試不一定會成功。”
分娩間的緊張感
有部分第一胎順轉剖的媽媽會焦慮,她擔心是否會遇到上一次分娩時遇到的問題。有部分第一胎未經歷發動直接剖腹產的媽媽會緊張這樣的產程進展是正常的嗎?這些都讓媽媽們的腦海中形成一個嚴重的障礙。
其實,不管是哪種心理狀態,我們要知道並且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這次分娩和上一次分娩時不同的,這是一次新的妊娠和新的分娩。當你選擇要VBAC時,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就算不成功試產也是有意義的。
我們來看看如何給自己心理加持。
一、建立信念
首先關於分娩方式是一個決定,你是否真的想嘗試陰道試產?請你現在閉上眼睛去問下自己喲:我真的想嘗試嗎?如果你真的想,那麼你已成功跨出第一步。
決定和信念是一大關卡,我們需要知曉自己的內心聲音。
我想說一定要相信女人有分娩的本能。還有我一起學習自然分娩知識成功順產的媽媽們,她們都談到信念非常的重要,一旦我們下定決心真心想要某一樣東西時,我們就會吸引這部分資源來幫助我們。
信念,是需要我們從孕期開始建立。也許會有一些些擔憂和恐懼。請不要害怕!我們可以有恐懼有擔憂,恐懼是有正面意義,它會保護我們不受到傷害,我們要讓光照進來,當光照亮,你就會發現恐懼是那麼的小。
二、與家人達成一致性
當我們有這樣的決定和信念時,請與你的家人溝通表達你的分娩願望,得到他們的支援。家人的一致性非常重要,特別是先生的一致性。我以及一起學習自然分娩的媽媽,都是得到先生的支援,並身體力行的參加自然分娩學習。有時先生不支援,是因為他不知道分娩是怎樣的,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你。一旦他們知道,他們更願意加入進來幫助你。
我的家人也曾表示過他們的擔憂,他們說沒有什麼比我安全更重要,我聽課時正好是過年期間,我放外音聽課,全家都被動接收到了我的自然分娩課程,透過學習解除他們的擔憂。幸運的是我的媽媽和我的婆婆非常支援我嘗試順產。
分享我的一個方法,與先生對話達成一致性的方法:
具體操作:
1)請與你先生挪出30分鐘,不被打擾的時間與空間,兩個人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單獨相處;
2)準備兩張白紙兩支筆,你和你的先生每人一份,寫下以下幾個問題:
3)關於這次分娩,所希望的分娩方式是什麼;
4)對於這個分娩方式,我具備怎樣的信心或我所擔憂的是什麼;
5)可以做些什麼加強信心或放下這份擔憂。
6)然後交換去了解對方的想法,並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溝通,請勿指責和批判,僅表達你真實的感受和期待。儘量達到一致意見。
請讓你的家人和你的先生成為你堅強的後盾。
三、尋找支援你的醫院/醫護人員
我們有了信念和家人支援,那就努力的去尋找支援你試產的醫院吧或醫護人員吧。可能會在這裡遇到一些困難,大家可能會反饋當地的醫院不支援剖後順。甚至有可能醫生聽到想試產,扔出的一句話打擊我們信心的話。
親愛的,請不要焦慮也不要緊張。因為有些醫生站的角度不一樣,她們也有她們的擔憂。我們在溝通時也需要有技巧,因為醫生真的很忙,特別是國家開放二胎後。
我們自己要理清自己的分娩願望,對於我來說,我就是想試產,想經歷過宮縮的感覺。有一次產檢,我掛了主任的下午最後一個號。我的想法是試試看,主任會不會有多一點的時間交流。果真,那天主任的心情不錯,到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5點半。我和主任說,我很想試產。主任問我為什麼想試產,不怕風險嗎?我說就是想試試看,感受宮縮。我知道醫生的擔憂,然後我補充到:我知道會有子宮破裂的風險,如果我真的遇到情況,我會積極配合醫生的。主任笑笑說:你還知道有風險。我也笑笑說:主任,是的。我相信你們的專業,讓我試試看吧。最後他說:孕晚期看看試產條件。哈哈,我心裡知道有戲了。
在孕期,我和先生一起找了2家醫院去了解醫院對於剖後順的態度。
最後我選擇了就近的大醫院,因為我相信我自己可以做到,也相信發生危險的情況,醫生會盡全力救助我。
四、分娩有陪伴者
其實不管是不是剖後順,在分娩時都建議有一個陪伴者。無數可靠的研究,都證實有經驗的陪伴者陪伴孕媽媽分娩有眾多好處。
降低剖宮產率的50%;
縮短產程時長的25%;
降低催產素的使用達40%;
降低鎮痛藥物的使用30%;
降低硬膜外麻醉的使用60%;
降低產鉗的使用30%;
減少阿氏評分低於7分的比例;
母乳餵養率更高,餵養問題更少;
降低負面生產經歷的可能性;
媽媽明顯更少焦慮;
經過學習的先生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陪伴者,有太多這樣的案例了。一開始先生和媽媽們都擔心真的可以嗎?經過學習後,先生知道分娩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可能會遇到什麼情況,可以怎麼應對,特別是如何幫助媽媽放鬆和緩解宮縮的不適。先生也可以是一名很好的導樂。我的老公就一直陪伴我到上產床之前。
如果先生有跨不過去的擔憂,那麼你也可以選擇一名有經驗的導樂陪伴。在這裡有一點需要提醒,我們在選擇醫院時,儘量選擇可以陪產的醫院,而是全程陪伴,至少是在第一產程宮口擴張的階段可以陪伴。
五、掌握放鬆技巧
儲備分娩知識,學習放鬆技巧,對我們分娩是加分的部分。
我們在影視作品和新聞媒體上,見到了太多在待產室痛苦不堪的孕媽媽們。她們以皺著眉頭、蜷縮著身體、大聲呼叫的方式來抵抗子宮運動帶來的不適感。身邊或有陪伴者不知所措,或無陪伴者而自己奮戰。甚至有些先生這樣安慰媽媽:老婆忍一下,生孩子就是這樣的。我想這不是最佳的鼓勵方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請想剖後順的媽媽在孕期反覆的練習舒緩技巧。
親愛的姐妹們,當女人無所畏懼時,就會強大起來。加油!
回覆列表
你好,既然已經懷了二胎,如果你打算要的話,心情還是要放輕鬆些,這樣對大人孩子都好。我現在也是剛剛懷二胎,一開始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跟老公說,畢竟我們現在在北京,生活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我當時就是等老公下班後,晚上大家都洗漱完畢後回到臥室,我就跟他說“你沒注意到我好久沒來大姨媽了嗎?”老公就說“是哦,難道是有了?”我就說是,然後話題就說開了,所以沒什麼好擔心,你大膽說就好了。
另外,想說一下你的一胎剖腹產,又是疤痕體質的事。一般剖腹產會建議間隔2-3年再懷二胎,就是怕間隔時間太短,隨著胎兒的長大,媽媽剖腹的傷口沒有長好而被撐破出現危險,不過,你家大寶都5歲了,間隔時間足夠長了,二胎應該沒什麼太大問題吧。
不過這個還是建議你去醫院找醫生幫你確認一下,如果有風險醫生也不會讓你留這個孩子的,所以,現在也不要胡思亂想啦,沒什麼用,還不如儘快跟老公先說一聲,然後就去醫院檢查一下來的放心呢!
祝我們一起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