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瑞斯聊農技
-
2 # 甜心美劇控
首先這位家長你不要發急,三歲的寶寶跟著爺爺奶奶學著打人罵人,他其實不是道德上的一種體現,而僅僅是一種學習,這種學習,如果改正的及時的話,對孩子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首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特別在六年級以前,整個過程都是在模仿,幾乎沒有自己的任何特點。即使有特點的話,那麼也是模仿出來的特點。我們都從生活中能夠看到許多孩子的特點,都是能找到他的父母或爺爺奶奶的形象。當然這些到最後都變成了孩子的習慣,所以說,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模仿,我們一定要加以阻止,避免孩子形成了不良的習慣,從而影響以後的發展。
其次孩子在模仿過程中,家長應當有意識的進行,那麼孩子需要模仿哪些內容呢?家長可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基本上建議是這樣子。首先是說話習慣。對於低年級,幼兒園的小朋友,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來講。家長首先讓孩子模仿的是,說話文明,思路清晰。另外,還應當讓孩子模仿的優勢,家長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積極的學習態度,比如說,真正做到愛讀書,陪孩子玩戶外運動等。這些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出現了一些極端的個例,比如說家長特別愛學習,但是孩子一看到書就頭疼,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認為這是家長的過度影響造成的。一些家長喜歡讀的書,強加於孩子。或者說家長以為的是好書,讓孩子去讀,其實這樣會造成反作用。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讀的書,家長稍作評判即可。以上僅僅是舉了一個小例子。
最後,這位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提醒孩子的爺爺奶奶,語言上加以注意,另外同時提醒孩子,有些話,孩子是不可以模仿的,有些事孩子是不可以做的,這樣的話,孩子能夠接受,有的家長認為。可能孩子會覺得家長能做,為什麼我不能做,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孩子在低幼年級階段是沒有自己的判斷標準的,他的通常標準是由家長決定呢,由老師決定的,舉例來講,如果說扔廢紙,孩子是無意識的話。家長對她說,這樣做是錯的,那麼孩子以後會接受這個認識。即使家長如廢紙,孩子有可能會指出,有可能不指出,但是他已經認下了一個印象。就是如廢紙是不對的。
最後和這位家長交流的就是環境造就人,孟母三遷就是我們的故事。
-
3 # 赫媽親子育兒影片
首先寶寶跟爺爺奶奶學打人罵人,我覺得爺爺奶奶再怎樣也不會刻意教寶寶打人罵人,可能是因為爺爺奶奶的性格,或他們在一起生活時,時常吵架拌嘴,或脾氣急躁和外人容易爭吵,寶寶耳濡目染學會的。如果是這種情況,我有幾點建議:
首先不要妄想改變長輩長輩的脾氣性格也好,生活習慣也好,都保持了大半輩子了,是不容易改變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且站在兒媳婦的角度要求他們怎樣,不但起不到好效果,八成你們的關係也會鬧僵。可以讓兒子勸勸他們,就說為孫子好讓他們剋制點,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不要苛責孩子,但要告訴孩子是非對錯三歲的寶寶,已經可以理解絕大多數的話了,我們每個人都受環境影響,他在那個環境中,自然也就有樣學樣,更何況這正是孩子學習模仿力最強的時候,但是平時要經常告訴寶寶打人罵人是不對的行為,給他看講禮貌的書籍或者動畫片,而且3歲可以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老師都會教的,建議讓孩子上幼兒園,這樣環境更好一點。
-
4 # 手機使用者52458510934
老人常說三歲看大,也就是說三歲是個關鍵時刻,爺爺奶奶也許習慣性打人罵人,改變老人是不可能的,還要增加你們之間的矛盾,可孩子現在的世界觀是朦朧的,沒有是非曲直,不懂對錯。古代有孟母三遷,你可以改變自己所處環境,讓孩子遠離不好的場所。是對孩子最好的負責!
-
5 # 鄭紫露
這種事情在爺爺奶奶帶的孩子裡面比較常見。三歲的孩子正是模仿能力比較強的時候。 也許是爺爺奶奶平常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導致孩子模仿。而且爺爺奶奶比較溺愛孩子 捨不得打 捨不得罵。父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自己帶孩子。幫孩子樹立良好的習慣,而且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相信孩子很快就會改正不好的習慣。
-
6 # 東郭夫人5424130
三歲是性格開始形成的階段,孩子比較懵懂,沒有是非觀念容易有樣學樣,這個時候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建議
1.三歲可以去到幼兒園這個集體,遠離爺爺奶奶,受到正確的教育。
2.與父母溝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打架,罵人。
3.正確引導孩子,當孩子打罵人的時候,父母不要著急,更不要對孩子發火。適當的做出小的懲罰,比如拿走心愛的玩具零食,讓他知道,哦這樣不對,爸爸媽媽會拿走我最心愛的零食。
4.當孩子反抗你的懲罰,哭鬧不休的時候,只要靜靜的看著他哭就好,不要妥協。
5.當孩子有好的表現的時候父母及時給予表揚。
切記,有的家長當孩子學會說髒話,不但不制止還在孩子面前哈哈笑,彷彿孩子學會了一個新技能,這隻會讓孩子覺得我這麼說大家挺開心,從而更加去模仿學習這些壞的習慣!
-
7 # 麻小雀的天
謝謝邀請!三歲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對新鮮事物的感知能力也高,孩子只是好奇周圍的事與物,他沒有能力做出對與錯的判斷,所以家長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平時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爺爺奶奶習慣了的口頭語看似沒什麼,可能孩子就記住了,他會下意識的學習,練習,進而演變成一種行為,家長可別小瞧,認為孩子還小,大點懂事了就不會罵人了,試想,別人家的孩子是這種愛打人罵人的,你會放心你家孩子和他一起玩嗎?良好的習慣從娃娃抓起,現在孩子才三歲,可以慢慢糾正,對於爺爺奶奶,可以適當的讓他們注意一點,畢竟老人習慣了一輩子的行為,肯定不容易去掉的。
-
8 # 雨下入泥
三歲的寶寶正是開始各種模仿的時候,家庭的環境很重要,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原因無它就是孩子總是在模仿身邊的人,你笑她就笑你罵她就學。
隔代教育難免會溺愛孩子。作為老人對孩子很多時候都是縱容。孩子打人罵人的時候不但不去制止反而各種維護偏袒,導致小孩子無法無天覺得不管自己怎麼鬧都沒人能阻止,所以惡習愈演愈烈。
建議先跟爺爺奶奶交流,讓他們認識到孩子這方面是需要教育的。不要在孩子面前口出髒話甚至動粗。環境育人很重要,如果跟爺爺奶奶無法溝通那就請把孩子暫時跟他們隔離開吧。自己教育才是正事。
-
9 # 野生小叮噹
謝邀,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隨著孩子長大,他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強,爺爺奶奶隨便的一件事、一句話都可能讓孩子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就會不自主的去模仿爺爺奶奶,因為孩子的大部分生活習慣都來自於爺爺奶奶,對於這樣的情況,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如果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和認知,千萬不要試圖用打罵來糾正孩子,應該對他進行認知重塑(比如說孩子打別的小朋友,你可以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別的小朋友會疼、會難過之類的話,日久天長,孩子的認知會隨著你的誘導進行重塑)
2.建議不要把孩子長期留給爺爺奶奶(老一輩的人知識眼界不如新一代開闊,他們的整體素質和知識也跟不上時代,所以他們只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教育,有些爺爺奶奶甚至對孩子無底限的溺愛,這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不健康的)
3.如果有能力,建議多陪孩子,不要把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雖然說爺爺奶奶對孩子也是真愛,但是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後希望你可以從我的心得體會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早日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也希望你的孩子健康成長。
-
10 # 陌噠陌
首先看孩子是和老人學的,還是老人慣的,如果是學的,那就建議以後還是自己看這孩子吧,要不然這個孩子你是管不過來的,因為老人那都是好幾十年養成的東西一言一行不是說改就改的,三歲的孩子正在學習的階段,他就是一張白紙,寫好寫壞就看你咋培養了。
要是老人慣的那還好點,多和老人溝通下,自己在經量抽出時間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如果你想要個十分順你意的孩子,那只有自己去看護,別管父母是有知識的還是沒文化的,只要老人看護的孩子和自己養的他就是有差距的不如意的,隔輩親,要是沒有時間看護,那隻能經量的去擠時間多看看孩子管教他,或早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吧。
-
11 # YY小C
中國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它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也就是說從三週歲開始時心理特點和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長大後心理與個性的雛形。
三歲寶寶正處於模仿期,所以身邊人的行為舉止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家長可以多跟孩子爺爺奶奶溝通,叫他們在孩子面前要剋制自己的脾氣,不能總是打孩子罵孩子也不能總是在孩子面前爭吵,這些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很大。
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父母也要多點時間去陪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打人罵人是很不好的行為。就算爺爺奶奶再疼,孩子還是與父母最親切的。所以父母多教孩子,其實孩子是可以聽進去的。當然教的過程中是不能用暴力的哦。
回覆列表
家長你好,寶寶的壞習慣,一般是模仿學到的。
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但無論怎樣的影響都不會大過我們家庭教育中家人的正確引導和言傳身教,讓寶寶學會在各種環境中辨別對錯,教寶寶認識並堅持真善,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如果寶寶是因為模仿了什麼人才出現這樣的言行,那麼請耐心的給寶寶講道理,直接告訴寶寶,這樣的行為對別人是一種傷害,會給他人帶來不快。也可以帶著寶寶去各種公眾場合並私下對那些出現的一些不夠文明的言行進行評價。試著讓寶寶當時當地的情景中體會和總結何為對錯,相信寶寶在您的幫助下,建立起正確的行為的認知和評價系統之後,會很快的調整自己的言行。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