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紅愛跳舞
-
2 # 更年期的小屋
也許老人是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一味的溺愛兒子,也許兒子其實也是孝順的,只是你沒看到。怎麼理解孝呢,有人覺的給錢是孝,有人覺得陪伴是孝,有人覺得順就是孝。
曾在多年前我看過一個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說老人有兩兒子,大兒子很富有在城裡居住,小兒子貧窮與老人同住,大兒子每次來都大包小包買給老人很多東西,急匆匆離去。老人逢人就說大兒子孝順花錢多,小兒子不孝沒買過東西,同村一老人問他,老頭,早上飯在哪吃的,老人答小兒子家,又問中午飯在哪吃的,答小兒子家,再問晚飯在哪吃的,再答還是小兒子家,同村老人說了,一日三餐都是小兒子照顧,怎麼能說不孝順呢?老人啞口無言。
怎麼詮釋孝順,每個人理解都不一樣,我想想父母所想也是一種孝。
-
3 # 老楊139066966
有一對老夫婦,一子二女均已成家。
一套住房及全部財產歸於兒子,卻屢次三番要求女兒來服侍老人。
聲聲責問,養女兒幹什麼用?
-
4 # 一頭怪牛
謝邀!你的問題是站在你的立場上說的!你說一下,什麼是父母去特殊照顧一個兒子?特殊在哪裡?你有什麼標準嗎?再說這個兒子不孝順!你認為別人不孝順?你孝順嗎?你是怎樣孝順的?等等!所以說,不要管父母對誰好,對誰不好,都是自己的子女!再說,誰孝順不孝順不是讓你說的!應該讓你的父母說,才是真的!
-
5 # 果果奶奶7069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過上好的生活,即使孩子不孝順,父母也會付出所有的愛去照顧他、呵護他,不管他以後變成什麼樣,父母的良心先對起他,這就是父母的偉大和無私,很理解父母特別照顧不孝順的兒子。理解萬歲!
-
6 # 小心兒的生活
作為父母特別照顧自己的一個兒子,明明他不孝順。
雖說孩子不孝順,但是做父母的永遠不會跟自己的孩子一般見識,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哪個都心疼。
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那是他們的義務,等孩子大了,孝敬父母那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哪個孩子孝順不孝順,其實父母心裡都有桿秤。只是父母希望用他的真誠去感化他,教他怎麼去做人!
-
7 # 李梅6613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養我們小,我們理應養父母老。
孝順不光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但遺憾的是,由於工作等多種原因,很多老人基本生活都難以保證,就更談不上精神等其他方面。
一般來說,在父母眼裡,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永遠是他們的最愛和牽掛,那怕你巳經八十歲,但在父母眼裡,你永遠都是他們的孩子。
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相繼離窩,飛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們既是父母的驕傲,也使老人為孩子牽腸掛肚傷離別。
離開父母,有些孩子在外打拼的不錯,回家時有能力,為老人買吃的穿的孝敬老人,甚至為老人買房裝修住所,把老人接到城裡享清福,等等。
但有的孩子比較老實,"沒出息",他一輩子都沒有走出去。而是和父母共同生活,照顧日常起居。
表面看,這樣的孩子不起眼,平平淡淡,不如逢年過節拎大包小包的孩子光鮮。但我以為,只有這個孩子才最有孝心。
想想看,逢年過節才幾天,平時的一日三歺、穿衣睡覺,是誰在管。十天半月、一月四十好打發,三百六十五天的重複,日日月月年年過日子,才是最難。
十個指頭有長短,大拇指伸向另一方。在父母眼裡,大拇指和其他指頭,都是十指連心,都是自己身上的肉。對那個長得最差、離的最遠的小指,更要多多關照,護他周全。
-
8 # 成長教練愚公夜話
絕大部分中國父母相對女兒來講,都會特別照顧兒子,這是傳統傳宗接代理唸的影響,與兒子是否孝順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多個兒子,只對其中的一個特別好,一般是這個兒子經濟狀況不怎麼好,正常情況下,經濟狀況不怎麼好的人肯定性格或者為人處世也不行,也不可能、更沒有能力對父母孝順。
當代很多女性、特別是混到中產的知識女性,對這點很不服氣、甚至奮起抗爭。我覺得沒必要,與傳統抗爭不是一個簡單的是非、該不該的問題,想要推翻根深蒂固的傳統需要相當高的地位和實力之人。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那些真的社會高階精英們,絕對不會在此類家庭矛盾上浪費時間,某種程度上恰恰是他們豁達的態度才促使了自己的功成名就,事業的成功又使得他們有能力更多地照顧家人。
高質量地延續血脈、完成生命繁衍是所有物種的最終追求和最大責任,多看看動物世界,你會驚奇地發現,為了這個目標很多物種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卻很少要求子女孝順的,有的後代甚至會將上一代當做食物來享用,都不能阻止動物的繁衍需求。人類也不例外,不在乎你是否孝順,更在於你是否是繁衍生命的合格承擔者。古語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這個道理。在華人的理念裡,只有兒子才具備延續血脈的責任和義務,女兒再好,生下的孩子也不跟自己一個姓氏。何為姓氏,姓氏就是一種家族分類。父母更多的照顧兒子,目的只有一個,幫助他們就是在完成提高血脈質量的職責。當然,如果這個兒子特別孝順,父母根本指望不上他養老、甚至孫子輩的教育都跟不上,父母也不得不放棄對其的希望,轉而依靠女兒。
很多人會說男女都一樣,僅僅指的是如今男女收入趨於平等,優秀的女性收入甚至遠遠超過普通男性,只是代表你有能力對家庭做更多的貢獻。很多事情你代表不了男性子女,比如村子裡的責任田、宅基地、入祖墳等等,現實中男女子女就是權利不同。春節給父母拜年,女兒也不能第一時間趕到等等。
當今社會兒子、女兒的差別的確在縮小,作為社會個體我們有責任推進社會進步,多做些呼籲輿論的事。但作為家族成員,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在家族內部搞抗爭性行動,只能搞得雞飛狗跳、一家人失去和諧共進的環境。對的事情太多了,美華人欺人太甚早該反抗了,難道北韓和南韓就能現在聯合與美國開戰嗎?
-
9 # 小火瓦巷
沒辦法理解,就是做家長的心態有問題,大部分是偏愛家裡的兒子,認為兒子才是自己家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能壓榨多少就多少!
-
10 # 難為名
可憐天下父母心,做兒女的如果沒有自己的兒女之前是很難理解父母的心情的,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設身處地的為父母考虛。這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哪。
-
11 # 情第一錢第二
這樣的父母有兩種心態,一是想用自己的行動去喚醒沉迷中的兒子,盼望他早一點成熟,早一點領悟真正的做人之道;二就是對兒子失去了信心了,能幫助兒子一點是一點。
-
12 # 風悄悄3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怕這個孩子再不堪。有的時候付出沒有回報但是還是甘之如飴,只能說理解這對父母,但是不能認同他們的做法。兒女不孝,不懂感恩,我覺得是父母從小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如果不及時改變,那隻能自食其果。
-
13 # 以謙養心
一、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傳承,父母照護兒女自古是優良傳統,從嗷嗷待哺的幼兒到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父母是呵護有加,無微不至,無私無畏。
二、別人眼中的兒女既實再不好,父母的眼中,也是最優秀的,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可以驕生慣養,受上輩人的影響很難改變。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無私贈與兒女,希望他們生活工作上出人投地,自已默默忍受,願承擔一切磨難。
三、隨著社會發展,急功近利,各種社會上吃穿亨樂攀比盛行,積極上進的人也越來越少,道德滑坡,兒女成家後出現養小不養老現象,許多人不以為恥。接觸到許多老人感嘆,人老不如狗。
四,人和世上萬物,正因上輩對下輩的照顧,才能繁衍生息,代代興旺,本性使然。
綜上,父母無私疼愛包容照顧兒女,兒女在他們老了時悉心的去照顧他們,才是中華好傳統。
-
14 # 汴菊一朵1
站在父母親的角度看兒女,和站在兒女的角度看父母,結論是非常不同的。當倆者發生矛盾時,應該聽父母的,還是讓父母聽從兒女的呢!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兒女應該聽父母親的,即使他們年齡大了,糊塗了。還是應該聽他們的!
-
15 # 盧AA
即使孩子不孝,甚至也不會說哄父母高興的話,做老的仍會認真照顧的。俗話說人養人疼、狗養狗疼,因為其是父母的後代,老人就是這樣賤,疼愛子女似天職。
-
16 # 無言的殤雪
現實中,我婆婆就是這樣的母親,明明她的大兒子不孝敬她,甚至有時打罵他的媽媽,可是我的婆婆依舊時刻牽掛他的大兒子,每次把她接到我家小住一段時間,她都要念叨獨自在老家的大兒子。有時對我婆婆的這種作為真不理解,有時又感覺婆婆太可憐,真是應了那可憐天下父母心!
回覆列表
某種角度說,可能你因果弄顛倒了。正是因為父母特別在乎,才會把他們慣得不孝順。我覺得第二個例子可能就屬於這種,因為這老太太自己很喜歡這個兒子,偏心眼,所以她兒子才會有恃無恐,在你沒看到的地方,其實她兒子兒媳早試探過了,即使對老太太不好老太太也還會護著他們,這裡的母親還算是好的,我見過好多刮自己不喜歡的孩子的錢給那些不孝順卻被他們喜歡的父母。另外從心理上說,得不到的往往是人們最感興趣的,因為人的本能就是尋求完滿,第三個例子也許就是這樣,因為都是自己的小孩,一個表現得很決絕,父母反而會不斷反省當初是不是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了,不斷反省自己。而你朋友表現得足夠好,符合他們心中正常的好兒子的想法,他是正常的、在正軌上的,就不需要父母去關注去試圖挽回。還有的時候有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想法,比如某個子女很像父母(相貌或者性格)、生養孩子的時候父母本人境遇不同就會覺得是孩子帶來的不幸或者幸運、某個子女(即使不給父母錢)混得好能夠滿足他們的虛榮心。總之,偏心是很常見的,人都是這樣,就好比我們以前遇到的老師,有幾個能一碗水端平呢?就算是你自己,對待周圍的人的態度也是有親疏不同的,當然子女和同事、朋友很不同,但其實親子關係也只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