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休閒讀品雜誌社
-
2 # 平生見
抄錄一下《石家莊通史》怎麼說;"當時常山郡治確實在元氏(今元氏故城村南)。但正史《三國志》名載趙雲是常山真定人(今石家莊東古城),而非常山郡城元氏人。至於清代一些文人附庸風雅,爭著為"趙雲故里″刻立碑記,其實都是託古附會之作,沒有任何史料價值。正史記載加上漢、三國時期的文物,才是證明趙雲故里的最有力的證據″。
-
3 # 歷史有知社
在中國過去的文化中,很講究避諱,尤其避帝王名諱,對後世影響極大。比如隋唐評書演義中的第一位好漢李元霸的原型,其實是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而在滿清時期,為避康熙(玄燁)的名諱,楞是被改成了李元霸。雖然,如今滿清早已經成為了歷史,但卻也很難再把隋唐評書演義中的李元霸之名給匡正過來。
而在楚漢之際,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中,也有一位諸侯因避諱而被後世改了封號,此人便是常山王張耳。提起“常山”這個名號,凡對《三國演義》稍微熟悉的,肯定不會陌生。每當趙雲叫陣、闖陣時,總會大喊一聲“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而這“常山”當然是趙雲的籍貫,為兩漢時期的郡名。西漢時期,漢景帝封皇子劉舜為常山王,都於元氏(今河北元氏縣),漢武帝時期,常山國被廢除為郡。東漢時期,漢明帝亦曾封皇子劉昞為常山王,而再建常山國,仍都於元氏,其後又徙為淮陽王,常山國復為常山郡。
而“常山”之名的由來,在《史記》中最早出現於《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其中記載道:張耳、陳餘說武臣曰:“王王趙,非楚意,特以計賀王。楚已滅秦,必加兵於趙。原王毋西兵,北徇燕、代,南收河內以自廣。趙南據大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必不敢制趙。”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使韓廣略燕,李良略常山,張黶略上黨.....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鉅鹿北。
這“常山”顯然是地名,乃屬秦末時期趙國舊地的一個郡。而項羽封張耳為“常山”王,亦是由此郡名而來,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張)耳為常山王,王趙地,都襄國。
但實際上,在秦末楚漢之際,並無“常山”郡,而應該叫“恆山”郡。恆山郡因境內的“恆山”而得名,而此“恆山”並不是今天的北嶽恆山。而是古恆山,亦即位於今天河北省保定市境內的大茂山,從春秋戰國直到明代,北嶽恆山都是指今天的大茂山。既然,常山郡原本該叫恆山郡,那麼,張耳也當然是被項羽封為恆山王而不是常山王。
司馬遷在創作《史記》的時候,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才將“恆山”之名,一律改成了“常山”之名。無獨有偶,春秋後期,齊國的著名權臣--田恆(其子孫後來取代姜姓呂氏之齊國,而被稱為“田氏代齊”),在《史記》中也被改成了田常。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
-
4 # 最近有點上火
常山現在位於河北省,現在叫正定縣!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現在叫河北省正定。雲身高八尺,姿顏雄偉,儀表堂堂,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天下大亂,趙雲被推舉為頭領,率領部下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的麾下。後認識了漢室皇親劉備劉皇叔。趙雲從公孫瓚集團辭職,跳槽到劉備集團。 趙雲在劉備公司工作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堪稱不敗戰神,除了征戰四方,趙雲還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管理江州。 趙雲去世後被追諡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像深入人心。
常山現在叫正定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華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時人稱常山、真定,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正定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出過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等歷史名人。2010年正定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2017年,正定縣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白狄族人就以正定為中心,建立了鮮虞國,首都新市,今稱新城鋪。春秋時期,鮮虞國被晉國打敗,後被晉國管轄。而後數次建國數次被滅。
-
5 # 南方鵬
趙雲的初出場,在《三國志》載,“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後來看出公孫不能成事,便藉口兄長剛死要去服喪離開了,劉備握著他的手依依惜別,趙雲非常感動,官渡之戰前劉備在袁紹處,趙雲聞知便來相投。
漢武帝時,常山郡擴大,統領十八縣,隸屬冀州;東漢時真定國併入常山郡,郡改稱常山國,統領十三個縣,治所仍在元氏縣。後來常山恆山輪替,到北宋升格為真定府,常山不再作為郡國之名。宋真定府為河北西路路治;元朝又改為真定路;清雍正元年為避胤禛之諱改為正定府,現在是河北石家莊市正定縣。
-
6 # 楊朱學派
常山最早出現在《孫子》中,有言及常山之蛇。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常說:吾乃常山趙子龍。
常山就是今天的石家莊。
為了讓大家更通俗的看《三國演義》,我建議對其做修訂整理,把書中的地名改成現代的稱謂:把常山改成石家莊。
趙雲自報家門:吾乃石家莊趙子龍。
呂布自報家門:稱吾乃包頭呂布。
劉備麾下與趙雲齊名的將領陳到,則說:吾乃駐馬店陳到。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常山屬現在河北正定縣。
春秋時期(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內的白狄族人(姬姓)以正定為中心,建立鮮虞國,國都新市(今新城鋪)。
秦統一中國後,改東垣邑為東垣縣,治所在今石家莊市古城村附近,屬鉅鹿郡。[3]
漢初,仍為東垣縣。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東垣縣為真定縣(意即真正安定),屬恆山郡。漢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因避文帝劉恆諱,改恆山郡為常山郡。
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國,轄真定、藁城、肥壘(今藁城縣城子村一帶)和綿曼(今井陘縣境)四縣。
《史記·孝武本紀》載:“天子封其弟於真定,以續先王祀,而以常山為郡。”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廢真定國,將真定縣劃歸常山國管轄。
三國時,真定縣屬魏國常山郡。
西晉時,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莊市古城村),從此正定縣即成為河北中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49年1月,正定縣改屬察哈爾省建屏專區;1949年6月,撤銷正定市,改為正定縣城關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設10個專區。正定縣屬石門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