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悠少女心

    沒啥不妥當的,這樣小朋友們就可以一起過的節日了,可以擺脫她們跟婦女的掛鉤了。無論是稱呼還是被稱呼者都樂得其所,所以女神節還是妥妥滴~

  • 2 # 天夢138378988

    國家的每個節日都是經過全華人民討論,爭求意見,立法而定的,三八婦女節也是國家立法而定的,三八婦女節在國家層面是不會改變的,在民間,社會上部分人少數人,不論怎樣稱呼都可以,對三八婦女節稱女神節只是一種尊重敬畏,但不會改變三八婦女節的廣範性,多數性,法律性。

  • 3 # 5801252199學海無涯

    叫什麼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為婦女同胞們做點什麼。要充分理解當初的三八婦女節的宗指是什麼,提高婦女人生地位,男女平等社會和協,讓女人走向社會參加社會活動,最終參政議政。這個目的達到了,其實叫什麼名字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 4 # 楊炳升66

    在今年,有人將“三八婦女節"稱之為“女神節",我不知道起源於哪裡,但是,根據本人的判斷,我知道根源應該在哪裡。

    中國面對疫情,兩大院士堅守一線,鍾南山84歲。李蘭娟,女,73歲。

    那些逆行者中大多是女的。

    說她們是“白衣天使“,是嗎?

    可是,她們當中,好多還都只是個孩子啊。

    勸大家都上抖音上去看一看,她們的表述,一張張娃娃臉,輕輕的說了一句,"穿上防護服她們就不再是孩子了"。

    別人有什麼感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看一次哭一次。我現在邊寫邊流淚。

    什麼叫一不苦,二不怕死?

    不怕?假的!

    責任擔當,真的!

    她們是在用生命保護著我們,讓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從今年開始,"護士"的內涵,和在我們心裡的地位是不是昇華了?一一一護士。

    再看看下班時,她們脫去防護服,露出來的那一張張的臉,……。

    不說了!

  • 5 # 法重情深

    這種稱呼不妥當!有點兒調侃的口氣。

    三八婦女節,是國家的法定節日,不是有些人想改就隨便改的。把三八婦女節,改稱為女神節,這是很不嚴肅的事情,不應提倡。

    雖然三八婦女節提倡尊重婦女,特別是在這次抗疫的戰鬥中,廣大婦女起到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更有一些女醫生、女護士,為了救助別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她們應當受到尊重。

    但她們也是平凡的人,只是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來,不能用之於女神來稱謂。這種稱謂是對於女人的不尊重,也是對於神的不尊重。

    換句話說,天下並非所有的女人都是那麼無私奉獻,那麼純潔高尚,還有一些像女巫一樣的女人。如果統統都把她們稱為女神,那豈不是太美化了她們。

    所以把三八婦女節稱為女神節是不合適的,如果真認為她們做出了貢獻,那麼不妨稱為女英雄,在三八婦女節的時候給予嘉獎就是了,沒有必要稱女神、女漢子的。

    你們說是嗎?

  • 6 # 陳苜啊

    我們公司都這樣稱呼幾年了,一來可以涵蓋所有年齡段女性,不區分已婚未婚,避免傳統“婦女”這一稱呼的尷尬;二來被人稱女神心裡美美的,另附今年公司發的女神節禮物

  • 7 # 講個故事給大家聽

    把“婦女節”改成“女神節”不妥當。確立節日的初衷就是闡明女權意圖,女性權利是婦女節的基因和柱石,是真正的靈魂。婦女節的底色從來都是嚴肅的,認真的,不容褻瀆的神聖與莊嚴。資本物化後的節日名稱與內涵,是對婦女的矮化,汙名化和偶像化。

    這種語言的改變,是剝奪“婦女”這個名詞的合法性,弱化甚至消亡了這個詞自身帶有的戰鬥與不屈屬性,是溫水煮青蛙似的瓦解,是一種潛意識的父系社會與母系社會的鬥爭。

    牢牢和三月八日繫結的應該是婦女性別平權、生育權、同工同酬、反對針對女性的暴力,而不是什麼女神女王,不是各大平臺打出的購物狂歡,這一天是女性的覺醒日,而不是沉淪於感官刺激和物質享受。

    僅僅就當下女大學生就業難而言,同等甚至強於男性的條件下,依然優選男生的潛規則就可見一斑,從經濟和資本角度出發,完全沒錯。可全社會三觀最一致的莫過於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愛最偉大這樣一個命題。完全相駁的兩個社會現象折射出的真相很簡單,你還排斥“國際勞動婦女節”這個名稱嗎?

    任何以操縱話語的方式,將“婦女節”從原有歷史屬性剝離的行為,都是必須反對並加以圍剿的。如果我們自己麻醉於表面的輝煌,不再砥礪前行,那就遂了“婦女節”服務於其他利益集團訴求的企圖,滿足了他們割裂現實與歷史的目的。

    獨立、勇敢、堅強、充滿女性訴求的“國際勞動婦女節”,才是廣大女性真正的節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買了一個房子,原房東把房子租給別人,法律上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