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馥郁芳蘭
-
2 # 焱鑫晗旭
古人把秋天劃分為孟秋(農曆七月),仲秋(農曆八月),季秋(農曆九月)
按照月份劃分,初秋就是孟秋,一般是農曆七月為初秋。此時,天氣開始從炎熱的夏天轉涼,五穀開始成熟,一片豐收之景。勤勞的燕子開始飛回南方過冬。
詩曰:
申來碩果與初秋,處暑示涼勞燕愁。
翱翔浩宇返南苦,麻雀歡歌登玉樓。
仲秋就是農曆八月。此時天氣開始日短夜長,碩果累累,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明月當空,丹桂飄香!菊花盛開,滿街月餅,讓身在異鄉的遊子思鄉團圓,望月欲返!
詩曰:
斜陽高照桂如丹,碩果豐收月更圓。
遍地金菊由你採,通街香餅順吾忺。
白露凝津熒夜冷,秋分縮晝綠枝殘。
相思過比黃花瘦,一鏡嫦娥昊宇懸。
深秋就是季秋,一般是農曆九月為深秋。此時,天氣開始變冷,金黃的野菊花、金銀花在秋風冷雨中盛開,滿山枯黃的小草在寒冷的夜晚,染上一層銀白色的秋霜,搖搖晃晃。南方陽光明媚,北方已開始下雪。
詩曰:
戍建重陽漸降溫,雄雞報曉旭難臨。
黃菊朵朵賜金片,夜草棵棵染白銀。
北嶺素妝觀雪舞,南山曖色佑歸禽。
秋風冷雨嗖嗖過,青鳥何堪戀早春。
按照二十四節氣劃分,初秋應該在立秋到白露之間。仲秋應該在白露到寒露之間,深秋應該在寒露到立冬之間,才是正確的。
因為,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四立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所以,秋天應該是從立秋開始到立冬結束。
2019.08.24
-
3 # 半個南山人
初秋也稱孟秋,孟,是兄弟排長子的意思,所以古人稱初秋叫孟秋。每年農曆七月為孟秋,節氣是立秋、處暑二節氣所在的日子。
農曆八月為仲秋,仲,是兄弟排二的意思,所以中秋也稱仲秋。節氣是白露、秋分二節氣所在的日子。
九月是季秋,季,是兄弟排行三的意思,所以深秋也叫季秋。節氣是寒露、霜降二節氣所在的日子。
秋季又叫金秋,立秋以後暑熱天氣減弱,一天比一天清涼,萬事萬物隨時間推移而現各種變化。正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所描述的那樣: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
4 # 有靈通
要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中華民族的古代曆法文化傳承。
古代人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包涵三個月,每個月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基本上是十天。而且每季的起點是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每季又有初,仲,深之分,也有叫孟,仲,季的。由些可知時間基本按一個月左右劃分。比如初春,我們這地方也叫開春,地氣回升,墒情改凍,適合耕耘,到了仲春,花草樹木開始發芽吐葉,一些早熟的水果開始開花,所以我們這地方把農曆二月十五日稱為二月花朝,是百花生曰。到了深春(也就是季春。我們這地方也叫陽春),百花齊放,鳥語花香,就是大肆播種的時候了。我們這地方稱做"蠻錘落地要生根"的時候。同樣秋季也是這樣形成的。也可分為孟,仲,季三個吤段,只不過它是收穫的季節罷了。所以才有了春種,夏管,秋收,冬藏的說法。
所以這些都是我們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古代華廈兒女智慧的結晶。我們不得不對我中華民族的才智歎為觀止!
-
5 # 北山往北是北方
初秋,仲秋,深秋,怎麼在日期上劃分?
先說下我國的氣候特徵:
我國幅員遼闊,跨緯度大,也由於海陸位置差異,從而導致了我國總體呈現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夏季南北氣溫差異小的特徵。在夏季,我國華南,華中,華北一帶,容易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像,從兒持續晴熱天氣,個別年份,副高甚至延伸到東北,比如2017年夏季,東北夏季氣溫創歷史新號,內蒙多站破40℃。但是,總體來說,一般在八月份,隨著洋流的改變和北冰洋極地氣團的發育,冷空氣逐漸在西伯利亞活動起來,從而向下滲透,從北往南,慢慢降溫,就是我們說的,秋涼了!
關於我國秋季的劃分: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入秋時間大不相同,但是均才用一套統一的氣象標準,就是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22℃的第一天,作為入秋日。日平均氣溫<15℃,一般為深秋。連續日平均氣溫<10℃的第一天,則為入冬日。實際上,按國家氣象標準,我們一般不分初秋,仲秋,深秋的。
關於初秋,仲秋,深秋的日期界定:
初,仲,深,實際上是表現在秋季的溫度上。但又因地域不同,所以日期各不相同。從節氣上來說,處暑節氣一般我國西北地區烏魯木齊,蘭州,銀川,東北哈爾濱,長春,內蒙呼和浩特省會城市會入秋,從處暑到秋分,蘭州,銀川等城市這一般是作為其初秋,而白露到秋分,像哈爾濱,呼和浩特等城市一般都進入深秋。寒露過後到霜降這段時間,哈爾濱,呼和浩特在下旬即可入冬。一般在白露前後左右十天,像華北地區,北京,天津,石家莊,西安,鄭州,濟南等北方城市,可相繼入秋,比如西安,一般在寒露時節到霜降,可以仲秋,而霜降後到立冬前就是深秋到冬季的過度階段。再往南,到長沙,武漢,合肥,南京等城市,呈現夏季長,入秋遲,秋季短的特徵。一般寒露之後入秋,深秋則在立冬,小雪之後。再往南,廣州,海口等地,則終年夏秋春相連,一月份則會出現氣象意義上的秋季。
今年個別城市入秋之統計:下圖可以看到,哈爾濱從八月八號以後,已經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22℃,達到入秋標準。
其實按哈爾濱的月平均氣溫來說,九月份的下半月,十一期間,就已經可以全是深秋了,下圖是哈爾濱的月平均氣溫圖
長春也於今年的8.16號入秋了。上圖可以看出來,8.16-8.20號,連續五天日均溫<22℃。
省會城市中,呼和浩特入秋最早,下圖來看,8月4號入秋,比哈爾濱早4天。一舉成為今年最早入秋的省會城市。
蘭州8.20-8.23號已發入秋標準,甚至8.20號日均溫達到了快入深秋標準,但看8.24氣溫,入秋是否有懸念。
烏魯木齊入秋失敗,8.16後又反夏。
總結總體來說,由於我國的地理特徵,從而導致了入秋日,初秋,仲秋,深秋的不同,需要不同地方,區別對待。青藏高寒地區,常年無夏,甚至全年皆冬。東北某些地方春秋相連,南北各不相同,關於初秋,仲秋,深秋日期判定需具體地方,具體對待。謝謝邀請!
-
6 # 民俗點疏
秋天,分初秋,仲秋,深秋,要按節氣劃分為標準;初秋,包含立秋和處暑,立秋陽曆在八月七日至九日,處暑,陽曆在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仲秋,包含白露和秋分,白露陽曆在九月七日至九日,秋分陽曆在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真正意義的秋天,是以秋分為標誌,中國經緯度跨度比較大,東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氣溫及其農作物收穫都有些不同。
深秋,包含了寒露和霜降,這期間,氣溫慢慢走低,植物葉子變黃,脫落,金黃色的秋天,就在這一期間,早上野外的枝葉開始掛露水,說明早晚溫差變大,寒露陽曆在十月七日至九日,霜降陽曆在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北京的西山紅葉在這期間非常美,踏著落葉賞秋韻確是一大幸事。
-
7 # 桃林居土
按陰曆來分:秋天是陰曆的七、八、九三個月,那麼七月是秋天第一個月叫初秋,八月為第二個月叫仲秋,九月最後一個月就叫深秋。
-
8 # 德行天下崔
按正常講初秋為農曆七月,仲秋農曆八月,深秋農曆九月。
嚴格意義上講是從二十四個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到處暑是初秋,白露到秋分是仲秋,寒露到到霜降是深秋,立秋是秋天的開始,處暑是暑天炎熱的結束,白露是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是晝夜平分,寒露是露水將要結冰,霜降是天氣轉冷,開始有霜。這個季節是一年四季春夏秋秋冬的秋季,秋季是豐收與播種的季節,在我們本地這個季節人們要把地裡的秋田活收回來,還要播種來年夏收的小麥,(我們這兒說的收秋種麥)是一年很忙的季節。
按陽曆說是每年8月8日或9日是立秋,到9月7日或8日是初秋,每年的陽曆9月8日或9日是白露,到10月7日或8日是仲秋,每年的陽曆10月8日或9日是寒露,到11月7日或8日是深秋。
-
9 # 寸米陽光897
初秋,仲秋,深秋:按照公曆為每年立秋後的八月九月十月,即農曆的七月八月九月。又稱七月孟秋,八月仲秋,九月季秋,統稱秋天。農曆的七月又稱瓜月,八月為桂月,九月為菊月。
-
10 # 雨中橡樹
古代人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包涵三個月,每個月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基本上是十天。而且每季的起點是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每季又有初,仲,深之分,也有叫孟,仲,季的。由些可知時間基本按一個月左右劃分。比如初春,我們這地方也叫開春,地氣回升,墒情改凍,適合耕耘,到了仲春,花草樹木開始發芽吐葉,一些早熟的水果開始開花,所以我們這地方把農曆二月十五日稱為二月花朝,是百花生曰。到了深春(也就是季春。我們這地方也叫陽春),百花齊放,鳥語花香,就是大肆播種的時候了。我們這地方稱做"蠻錘落地要生根"的時候。同樣秋季也是這樣形成的。也可分為孟,仲,季三個吤段,只不過它是收穫的季節罷了。所以才有了春種,夏管,秋收,冬藏的說法。
回覆列表
初秋,秋季的剛開始一段時間,即農曆的七月,這時天氣比較涼爽。
仲秋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八月,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
深秋,一般來說,十月下旬才叫做深秋。具體來說,每年的農曆九月二十五為深秋季節。深秋時節氣溫驟降,和冬天相差不遠,是流感的多發季節。而且,深秋時節,大多數作物都已豐收,是真正的荒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