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東軍少
-
2 # 經典五花八門
你要怎麼說可肯定結婚時間不很長的是吧!我記得剛結婚媳婦也願意過年在他家過年,最多兩散年就不在他家過年了,本來媳婦已經成“人家”人了,時間稍微一常他就明白這個道理了,現在呢一到臘月就開始琢磨回家。我也和你一樣剛結婚男兩年他一說回他家過年我心裡也很糾結,本來媳婦咱娶了,是咱家的人了為什麼非回他家過年,後來我就想到人家畢竟是一個女孩,還有戀家,咱這樣的想法其實有大男子主義,應該謙讓人家的,你現在這事商量著來就是了,咱傳統不是有個除夕大年,1516小年的說法啊!在他家過年了你們一起回家過1516也能說過去,好給你的解釋就這麼多,祝你過年快樂
-
3 # 阿強帶你看好劇
春節馬上就要臨進了,對於婆家孃家比較遠的小夫妻來說 在哪裡過年馬上就成為他們要考慮的問題了,如果在以前並不會存在這種問題,因為那時候只要嫁出去的人,都是屬於婆家的,所以春節也都是在婆家過,年後就該回孃家拜年。
-
4 # 十點鐘書屋
看到你的問題,應該是雙方父母不在同一個城市。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協調好它的關鍵就在兩個字:“平衡”。
如果家庭關係中,夫妻或者某一方和雙方父母的其中一方產生矛盾或者誤會的,建議最好選擇回那個家,充分利用好節日這個契機來緩解矛盾、維持家庭和睦。
如果在不存在家庭矛盾因素的情況下,建議夫妻協商解決,可以採取輪換制的方法,比如今年去女方家,明年去男方家,這樣相對公平合理一些。
總之要維繫好平衡這個原則,即使是選擇去任何一方父母家,那麼對另一方父母一定要展現出充分的誠意和節日祝福來,形式與內容可以投其所好。
-
5 # 在下曉語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快到春節了,去誰家過年呢?自己家還是媳婦家呢?
其實不管去誰家都是自己家
結婚了,娶妻、生子、嫁漢,組成了一個家庭。
常言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春節到了,常回家看看。女婿陪媳婦到丈母孃家,其實就和自己家一樣,不用特別的拘束。
無論去誰家過年,可以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實際情況去安排。
我家在北方,這邊的習俗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在自己家和老人一起吃團圓飯,包餃子,過大年。正月初二和媳婦一起回孃家過年。
一年又一年,每一個春節都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固定模式。
-
6 # 笑看風雲淡坐看雲起時
春節回家團圓是每一個家庭關注、期盼的事情,也成為很多年輕人必須面對又難以處理的問題。
我們夫妻很好處理這個事情,因為我們兩人都在一個縣域,就是按當地風俗,春節前領著孩子帶著年貨去看姥爺姥娘,然後,就陪著我爸爸媽媽,春節過後,一般是正月初二,全家再去看一次她爸爸媽媽,一般都是在孩子姥爺姥孃家玩一天。因為,離的近,可以隨時去看兩邊老人。
男女父母離的遠的年輕人就難處理這個事情啦。這裡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必須結合兩個家庭情況,有個合理的計劃。
一、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把兩邊老人接到一起過春節。
這個方案,一般的年輕人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這樣看年輕人的經濟能力、房子情況、兩邊老人的關係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二、輪流陪兩邊老人過春節。
可以根據兩邊老人家裡的情況適當安排計劃輪流陪老人過春節。比如,今年,看哪一方有什麼家裡人訂婚、結婚、生孩子等大事件,就去哪一方,如果都沒有什麼大事件就一次一次的輪流,這樣,適量陪伴兩邊老人、家人,經常性維繫這份親情。
-
7 # 長齡學美食
父母已老去,對我們的生活習慣也越來越不明白也不理解。
過年了不用去糾結到那裡過年。年意味著團聚。父母只要看到我們就高興。
可以不用回家,把各自的父母接過來在一起過年,讓他們去了解一下我們的生活
-
8 # h國泰我安
春節是一個民族大節,自然是回到家裡過年,至於丈母孃家成了親戚了,那就要擇日走親,當然,現在都是一個孩子,可以調劑著把這個節日“跨過去“。[大笑][大笑][大笑]
-
9 # 李不白說
雙方只有母親在,我父親和岳父都去世很久了,家裡親戚也不多,沒有這個苦惱,走完親戚就三天,其餘的並沒有什麼可以玩的,就閒著沒事悶家了
-
10 # 小太陽小月亮的媽媽
主要還是要你們兩口子商量好,我是湖南嫁廣東那邊,2016年結婚了就一直沒有在孃家過年了,但是我非常想在孃家過年,只是我老公說家裡有老奶奶在能陪一年是一年,以後就隨我回孃家過年[可愛]
-
11 # 人在文之前
這是婚前的共識之一:兩邊過年都去肯定不可能(一個城市除外),錯開就可以,一替一年,君子之約,特殊情況多商量,看似小事其實是大事,方方面面考慮清楚。
-
12 # 南宮小偉
每年都是回自己家,因為我媳婦家距離我家1.5㎞,隨時都可以去。 我們的安排是,今年少出去吃飯多陪陪老人孩子。
-
13 # 米姐米姐
現在得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這種事最好是商量好,不要因為回家過年搶了夫妻之間的感情,總之有條件的兩邊跑,實在沒辦法可以給一方父母多給點過年的零花錢!總之兩頭都要照顧好,不能臺自私了!
-
14 # 海闊天空60703
我是嫁外地的,本人覺得雙方父母都要照顧一下,一年一輪最公平,父母年紀都大了。都需要子女的陪伴,我們能做到的是儘量多陪陪父母
-
15 # 思鵬念凱
回誰家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把雙方父母和小孩都聚到一起團團圓圓,這樣子氛圍更濃郁更溫馨!在外漂泊一年的團聚是十分難得的,所以說盡可能的將雙方父母和孩子聚到一起,這樣才是我想要的方式!
-
16 # 90後寶媽程夫人
我們的春節就是團團圓圓,吃團圓飯!
今年的臘月有30,所以我們兩邊都可以過春節哦,我孃家是28開始過春節,老公家那邊是29開始過春節,所以我們28在孃家過,29在婆家過,兩邊都安裝到了,但是如果臘月是小月份的話沒有30那就不能去孃家過春節了!
-
17 # 真心真容芳子
感謝邀約[祈禱][玫瑰]春節在哪裡過一般是個敏感的問題,尤其是有的地方風俗習慣是在男方家!在這種背景下,我原來一個鄰居阿姨做的可是非常到位
-
18 # muma記事
我和老公結婚三年,第一年在他家,第二年在我家,也沒有刻意的去約定過年必須在哪一方,今年本該在我家,可我父母說:嫁出去的姑娘有自己的家了,就回婆家過年,不讓我會回去過年了。其實,父母還是比較傳統的,骨子裡就認為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過年在中國這麼隆重且傳統的節日,我的父母還是傾向於我回婆家。
其實自己也明白,父母也希望自己回去,可傳統思想的根基很牢固,看到不少新聞上報道,每年因為在回誰家過年的問題上爭吵甚至離婚的事件,個人觀點認為沒必要,過年放假本是高興的事,兩人商量好了即可,可以過完年回孃家。話說回來,過年甚至比工作還累,再因為這事吵鬧,實屬沒必要啊!
-
19 # 豔子育兒經
我認為過年在誰家過都一樣,你可以問一下年輕人的想法。但是我覺得是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我也是兒媳婦,說實話做同樣多的事情,我更喜歡在媽媽家。為什麼麼,並不是婆家不好。
以前,我們每逢過年都會回老家,家公家婆在老家呆,過年就要備兩份年貨,你們有多少人,備貨兩份年貨。無論是待客用的,還是臘味,甚至蔬菜都是從城裡全部買回去[流淚][流淚][流淚],他們什麼都不會準備,做等我們回去。我和老公睡的床也不會幫忙鋪好,當天回家我們還得洗被子,碰到沒太陽,晚上睡棉絮[捂臉]。
過年就是我的痛,現在,家婆過世了,就只有家公子一個人在家,老公把他接到城裡和我們住,更奇葩。我帶兩個娃中午12點多回家,他也不會去做飯,關鍵是我早上全洗好切好了,奇葩嗎。後來我就只有每次11點多帶娃回家,他成功了。
誰叫他是我老公爸呢,我只有幫他鋪被子,做飯了。
現在他74了年紀也有點大,今年過年我打算帶我自己父母去泡溫泉,老公說要帶他爸也去。我十個不願意,4年就錢前過年有帶過他爸去啦,我爸從來都沒去過。而且我爸媽才50多,你說萬一泡溫泉冷著了呢。
所以你說你去誰家過年好,喜歡去哪裡就去哪裡,不要將就,就象我家公一樣,想的來開。我宣告我老公有2兄弟.一年4季都在我家,因為我家住的開心了。
開心就好!!!
-
20 # 狗姐隨心說
看了幾個答案,我想作為90後獨生子女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既然是獨生子女,雙方都是兩個父母,過年去誰家都會有另一家父母孤獨,最皆大歡喜的方式是接到自己的小家一起過。
但條件有限,很多時候有心無力,這種情況就需要小夫妻有商有量,爭取輪流過,不偏不倚。
回覆列表
那就一年分2段,今年大年30,初一,到初四都去你老婆家,初五,到初7,去你家,每年這樣,偶爾換個時間大年30,初一,去你家,初四,到初7去你老婆家,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