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其一 【作者】陳著 【朝代】宋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195
回覆列表
  • 1 # 火種文學

    出自元代關漢卿的元曲中。常常出現在在元雜劇的最開端,只是當時比較流行的句子,並非是關漢卿所寫。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花謝了還有再開放的一天,人老了之後卻不能再年輕了。不要說黃金多麼的貴重,安安樂樂的生活才最珍貴。是在勸誡人們不要只知道追求賺錢而忘卻了安樂的生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流逝的時光是無法再補回來的。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花謝了還有再開放的一天,人老了之後卻不能再年輕了。不需要長久的榮華富貴,安安樂樂的生活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勸誡人們不要總是嚮往著榮華富貴而忘卻了眼前的生活,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回,等到已經失去了,縱使是富貴無雙,也無彌補流逝的時光,無法比擬安安樂樂的生活

  • 2 # 鐸辰

    花兒生命即使凋謝,來年還會次盛開,而人生卻不同,如白馬過隙時間一去不復返,少年的光陰轉眼即逝。全詩也是警醒世人要懂得珍惜當下,不畏將來,亦不念過去。古人如此,今人更要明白,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更好靜下心來品味當下懂得珍惜

  • 3 # 讀書燈下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兩句字面意思是你別看花兒落下而感到惋惜,花兒凋謝了但明年還會再度開放,人的生命卻只有一次,美好的青春少年時光一旦過去就不會再重來。

    單看這兩句話,其實是對人生短暫,應當珍惜時光的客觀描述。我們其實都知道這一點,但當面對如白駒過隙一般的光陰,應當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把握和珍惜才是關鍵。

    從漢到魏晉的詩歌裡,就已表露出這種對人生短暫不會重來的思考,《古詩十九首》裡有很多首都涉及到此,講人生苦短,人應如何處之,“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提出的解決方法大致有兩個方向,一是生命短暫,不如及時行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另一個方向是,人生如此短暫,所以必須珍惜時間,早早地建立功業,或者努力奮鬥,實現人生進取、人生價值,方才不白來世上走一遭。在陶淵明的《雜詩》裡也早有類似的勵志語,他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回到原詩: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詩題目是“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其一”,題目是勸酒,說人生苦短,並且一去不復返,所以既然相逢那就端起酒杯說幹就幹吧,何必等到準備好美味佳餚呢。可以見出,作者倡導的是一種及時行樂的態度。

    在李白的詩文裡這樣的句子很多,也寫得美得多,“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他還有一篇文的開頭也寫得很好,放在今天,就是妥妥的爆文——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人生的確短暫,但是人真的無再少年嗎?客觀來說,確實是的;但是從主觀上來說,東坡表示不服,他說——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哎呀,讀完感覺又能再來一遍青春熱血了。

  • 4 # 也回哉賢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解釋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出自於《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作者是陳著,原文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這首詩是告誡青少年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時光,好好學習、好好生活,等到後悔是已經晚了,青春浪費了,會一去不復返的。既然如此,那彼此之間何不推杯換盞,趕緊開始共歡樂吧!別擔心以後,人的青春只一次,只有活在當下,才能不負此生。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句話的影響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後來成了民間比較流行的句子,常被人直接拿過來使用。

    宋元南戲《小孫屠》:“莫負媚景豔陽天,拚卻西郊使萬錢。花謝尚有重開日,人老終無再少年。”

    元嶽伯川《鐵柺李》:“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

    元是這兩句話已眾品流傳,在關卿的戲曲作品中也常見到:“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還有一種是這樣寫的:“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花謝了還有再開放的一天,人老了之後卻不能再年輕了。不要說黃金多麼的貴重,安安樂樂的生活才最珍貴。是在勸誡人們不要只知道追求賺錢而忘卻了安樂的生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流逝的時光是無法再補回來的。

    花謝了還有再開放的一天,人老了之後卻不能再年輕了。不需要長久的榮華富貴,安安樂樂的生活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勸誡人們不要總是嚮往著榮華富貴而忘卻了眼前的生活,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回,等到已經失去了,縱使是富貴無雙,也無彌補流逝的時光,無法比擬安安樂樂的生活。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中及時行樂的思想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句詩盡人皆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是陳著《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裡的詩句,後兩句接著就是“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意思是說,既然如此,那我們何不推杯換盞,趕緊走起!別憂愁以後,青春只一次,活在當下,能快活一天是一天啊!

    人人都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是告誡青少年朋友們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其實,結合全文看,我們更應該得出這是首勸人及時行樂的詩——當然,如果這麼說,就顯得詩的境界跌落了許多!

    勸人及時行樂,在中國古詩中並不少見,所謂“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也”。李煜哀吧“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白疾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有那首不知誰作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不管怎麼說,人生易逝,是“珍惜時光,好好學習”還是“及時行樂”,不負少年時,如何選擇,全在自己!所以說,路是自己選的,也是自己走的,最後結果如何,也得自己承受!

    你會怎麼選擇呢?

  • 5 # 此消彼過

    後面還有兩句: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這首詩的作者是陳著,南宋人,四十歲才中進士,當時的南宋朝廷腐敗無能,陳著的滿腔熱血無處可施,最後得罪奸臣賈似道,被貶到嘉興做了縣令。

    這首詩就是他在與朋友喝酒的時候看到園中的鮮花,年年開,年年豔,又想到自己已是暮年,再好的青春也回不去了,感慨萬千,與朋友相聚喝酒暢談已然是最快樂的,珍惜當下,就是沒有美味佳餚也沒有關係,於是寫下這首詩:“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想想我們當代年輕人,80後、90後,已然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在復興路上,更要珍惜青春,努力奮鬥。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青年一代

    有理想

    有本領

    有擔當

    國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和詩人的心情一樣,以滿腔熱血報效國家,陳著沒有實現,但我們可以。

  • 6 # 花二叔

    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人老了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指我們要珍惜少年時光。後兩句寫親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就要好好珍惜,彼此之間何不推杯換盞,趕緊開始共歡樂吧!全詩主要表達了趁年輕的時候要珍惜,朋友之間遇到了,不用備上美酒佳餚也喝的很痛快

  • 7 # 觀心堂主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句話可以這樣子理解:花即使凋謝,第二年又能再次盛開重;而人卻不同,少年時光一去就不復返了。

    “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意為:既然相逢了,就要痛飲一番,無需準備鮮美的菜餚。

    整首詩的中心——勸酒:人要珍惜當下,親朋相逢就該痛飲。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句,後人往往脫離原詩獨立使用,用來勉勵要珍惜光陰,就把詩句的原意變了。

    古語今用的情形不單是這一個,還有很多,有時甚至變得跟原意相反,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 8 # 妙哉書道

    這句話挺經典的,大部分人或許都聽說過,我認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句話現在基本是用來奉勸別人珍惜時間,不要白白浪費了美好時光,珍惜年少時的時光,在最風華正茂時間做最值得做的事。

    首先我們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花朵或許有重新開放的時候,而人卻不能重新返回到少年時代。時光一去不復返,這與我們經常說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有幾分相似的味道。

    而後面兩句“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可以理解為:如果正好遇到親朋好友,那麼必須得痛飲一番,也不必再特意準備那些豐盛的菜餚了。只要能相逢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又何必在乎那些有的沒的呢?這不禁讓人想起李白寫的這兩句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一樣的灑脫。

    有人認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只是對已經過去的時光發出的感慨與悔恨。但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與其發出這樣的感嘆,不如從現在開始就珍惜時間活在當下,畢竟人無再少年而且時光不重來,要是遇到值得開心的事情,那就盡情慶祝,享受生活。

    所以我認為什麼樣的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哪個角度去解答它,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無論什麼樣的話語,只要能從中獲得感悟,那麼它就值得我們去發揚與傳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如何做才能增加複合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