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正一小道

    所謂陰曆和陽曆,是兩種不同的歷法計算,他們的參照物選取的不一樣。陰曆也叫農曆,是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歷法。它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也就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為基本週期而制定的歷法。陰曆的每一個歷月都近似等於朔望月,每個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義。歷年為12個月,平年354天,閏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閏年,另19年是平年。純粹的陰曆,可以較為精確地反映月相的變化,但無法根據其月份和日期判斷季節,因為它的歷年與迴歸年實際沒有關係。

    而陽曆又叫公曆,卻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是如今世界通行的歷法。

    比,每年大約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陰曆來計算,可能不出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這正是我們聰明的古代人開創一種“陰陽調和”的歷法計算,為“陰陽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曆”!

    “陰陽曆”的出現,也就出現了我們常見的“閏月”。中國採用的是“十九年七閏”的置閏法。也就是就:19個太陽年的總時間基本和19個月亮年外加7個陰曆月的總時間一致,因此每19個月亮年中,就有12個平年(12個月)和7個閏年(13個月),而閏年中多出來的那個月就是閏月。

  • 2 # 鄭在前行01

    陰曆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計年方法,它是依據月亮圍繞地球的執行規律來計算的,通常月亮繞地球旋轉一週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

  • 3 # 70後天涯哥

    陰曆全稱“太陰曆”或“純陰曆”。陰曆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陰曆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迴歸年無關。因此,陰曆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曆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日.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藉月旭判斯日期是很方使的。 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歷法大都先有陰曆後有陽曆。但是,由於陰曆與迴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

    陽曆,亦稱公曆、太陽曆、新曆、西曆,也稱格里高利曆。它是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歷法。 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 由於這種曆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地位置而定,所以它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多在每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多在每月的8日23日,即使相差也不過一兩天。

  • 4 # 藍色瑪格麗特

    1.定義不同

    陰曆: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

    陽曆:太陽曆又稱為陽曆,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2、時間不同

    陰曆: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執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折中的歷,即是所謂陰陽合曆,中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有人叫它農曆),即是這種陰陽合曆。

    它跟陰曆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以調整四季,夏曆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

    陽曆:陽曆也就是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

    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裡,這一年叫做閏年,故而閏年的二月有29天。

    3、計算依據不同

    陰曆: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執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週,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

    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餘,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週,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

  • 5 # 跋涉者蘭州

    這是個天文基礎知識,陰曆陽曆的區別在於:

    陰曆: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

    陰曆也叫太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中國自古的歷法是一種陰陽合曆,一般稱為“農曆”。

    陰曆是用月亮的週期來定月份的。月亮從沒有開始慢慢的長大,變成滿月,也就是圓圓的月亮,再慢慢的變小,最後再到沒有,這時就叫一個月了。所以也叫月曆。

    中國古代又把月亮叫太陰,所以便把月曆稱為陰曆。月亮繞地球轉一圈,大約二十九天半。所以陰曆的一個月就是29或30天。把12個月叫一年,一年就是354或355天。

    可是,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大約要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經過陰曆一年的時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並沒有回到起點,還差十天左右。這樣,三年就差一個月,18年就差了半年。也就是說,18年後,正月初一過年,就是在夏天而不是冬天了。這怎麼辦呢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每三年加一個月。平常年份是十二個月,加了一個月的年份叫閏年,是十三個月。這樣雖然能夠保證正月初一過年時是在冬天,但是,陰曆正月初一這一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並不固定,從而其它日子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在每三年裡,大概會差十幾天。這就是為什麼從陽曆來看,春節有時在一月有時在二月的原因。 陰曆還有一個名字叫農曆。

    但農民並不能靠農曆來種地,因為舊曆的日子不固定。如果把種地的日子弄錯幾十天,收成就大受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又想出個好辦法,把地球公轉的軌道分成24份。也就是中國的24節氣。農民種田用的是這個二十四節氣,而不是陰曆。

    陽曆:太陽曆又稱為陽曆,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陽曆也就是太陽曆,它是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週期,把365天定為一年,再把它分成12個月。與陰曆類似地,陽曆的日子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也是變動的,每4年差一天,加在二月裡。這樣,陽曆日子的擺動幅度很小,只有一兩天。對於人們來說,這一兩天就算不了什麼,完全可以忽略了。

    所以,陽曆不需要節氣。辛亥革命之後,中國開始採用西方的公曆,俗稱“新曆”,與中國舊有的歷法相對。1949年後則正式採用公元紀年。

    綜上所述:

    陰曆日期規範寫法為漢字,陽曆用阿拉伯數字。

    陰曆一年12個月,每月29-30天,閏年閏的是一整月;

    陽裡一年12個月,每月28-31天,閏年閏的是一日。

    陰曆的天文意義主要體現在月相變化上,作為陰曆不可分割部分的二十四節氣體現的是太陽黃經度數,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相對應,因此陰曆嚴格來說是陰陽合曆,即與太陽月亮都掛鉤;

    陽曆的天文意義主要是一年的時長代表著一回歸年的時長,此外基本沒有其他天文意義,包括月份的劃分,一年的起始,都沒有天文意義。

  • 6 # 小麥在路上

    陰曆也叫農曆,夏曆,舊曆,是中國老祖先按季節時令進行農耕的歷法。長江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發祥地,長期的農業生產讓人們對時間季節的變換有了更加直接的感受,祖先把二者結合起來,指導農業生產和生活,就有了我們的24節氣,有了曆法,幾千年來中華都用的是這種曆法。

    陽曆是相對於農曆來叫的,也是西洋曆法。是在民國時期才推行的。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統治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曆法問題。會上達成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的共識。當時也算是跟國際接軌吧!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公曆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

  • 7 # 好書精華解讀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考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曆法發展衍變過程中,二十四節氣的出現用於科學地指導農業生產,形成了農曆(漢歷)。雖然,陰曆、農曆都俗稱古歷、漢歷、夏曆、舊曆,不過陰曆和農曆(漢歷)是有區別的,傳統上使用的夏曆(漢歷)實際上是一種陰曆。

    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黃曆"、"夏曆"和"舊曆"等。

    陰曆定月的依據是月亮的運動規律:月球執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週,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餘,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週,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個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區別關係

    陽曆也就是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裡,這一年叫做閏年,故而閏年的二月有29天。陰曆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按照一般的說法,也沒有平年潤年的區別。

    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執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折中的歷,即是所謂陰陽合曆,中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有人叫它農曆),即是這種陰陽合曆。它跟陰曆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以調整四季,夏曆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

    "陰曆"又名"太陰曆",系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一月,再配合地球繞日一週之時數為一年,中國在民國元年前採用此歷,為與現行之歷相對稱,故名之曰"舊曆"。一般人以為陰曆適合於農家,而名之日"農曆",細究,陰曆和農曆是有區別的。農曆,顧名思義,為指導農業生產的歷法,以二十四節氣來分別。因每月天數不能有奇零,故陰曆一個月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為首,即以朔日為初一日。每年以正月(中氣雨水所在朔望月)的朔日為歲首。

    地球繞日一週,即月球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三百五十四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十一日,積至三年,餘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共餘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須置七閏。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平年則十二個月。

  • 8 # 放飛微夢想

    1912年之後,中國開始採用西方的公曆,俗稱“新曆”,與中國舊有的歷法相對。1949年後則正式採用公元紀年。

    而陰曆也叫太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

    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所謂“月有陰晴圓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舊有的歷法是陰曆還是陽曆呢?其實都不算。

    中國自古的歷法是一種陰陽合曆,一般稱為“農曆”。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陰曆的時間和陽曆相比,每年大約差十一天。

    如果完全按照陰曆來,可能不出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中國的歷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

    每19年中設定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稱為閏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閏年。

    陸游的詩《蝸舍》中有:“麥因多雨損,蠶遇閏年遲”。

    農曆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便於安排農業生產。所以二十四節氣來自農曆,而非陰曆。

    但是,除了清明節之外,中國的其他傳統節日都是根據陰曆設定的。

    如今,屬於漢文化圈的人們每年仍要慶祝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

    所以說,中國傳統的歷法是結合了陽曆和陰曆的一種陰陽曆。

    它用置閏法填補了陰、陽曆的時間差,又用陽曆的規律制定了安排農事的二十四節氣。

    在農曆的時序中,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條不紊的規劃。日月相合的農曆,其實用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曆法。

    它不僅僅是一種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黃子孫們,千百年來生活經驗與智慧的化身。

  • 9 # 樹德漢碩

    在中國使用的歷法中,有陽曆陰曆之分,那是因為天上有太陽有月亮,也因為中國人歷來重視陰陽的使用和區分。在區分陰陽上有一套法則,並約定成俗成習子。太陽定為陽,月亮定為陰,天陽地陰,男陽女陰,日陽夜陰,乾陽坤陰,甲陽乙陰,子陽醜陰,萬事萬物都一分二有陰陽。陰陽已變成哲學概念,無所不用。

    中國古人很重視對太陽月亮的觀察,夏朝時就有夏曆,那時就基本創制了陰曆陽曆,形成了陰陽合用的農曆。那時的人就知道單有陰曆還是不方便的,還應有陽曆,應陰陽曆才可以達到互補,才方便日常使用,方便生活。

    現在國際公認通用的公曆,就是從陽曆改造過來的。陽曆就是以太陽執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歷法,主要以太陽迴歸年為依據。太陽執行而形成四季寒暑冷熱不同,中國古人正是利用這些特點而創制了二十四節氣,以利於指導農事及生活,所以在陰陽曆法上,陽曆是比陰曆作用大而有用多一些的。

    陰曆是以月亮執行特點而制定的歷法,嚴格以月亮圓缺盈虧週期為依據制定,以朔為月初一,以望為月中,以圓缺盈虧一次為一月。所以,陰曆僅是體現了月變特點,重在月亮變化上,沒太多實質意義,對人生產生活指導作用不是很大。遠不如陽曆有用。於是便設法將陰陽曆合用糅到一起,形成了陰陽合曆之農曆。

    陽曆重年,體現四季變化特點,知寒熱冷暖變化,人瞭解之,方便生產生活。陰曆重月,體現月相變化,知月朔望盈虧,但對生產生活幫助不大。一個太陽迴歸年用時365天5小時48分46秒,二十四節氣就是嚴格以這個時間區分的,從交立春始,到下一個交立春止,這是這個時間,這與陽曆年日數是有小小誤差的,因日要計整,所以陽曆年一般取365天,會四年一閏,閏年多取一天,成366天。因此,從陽曆看節氣,也常會有前後一天之誤,不是百分百固定在一天。月亮圓缺週期用時是29天12時44分,天數要計整,所以陰曆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個月會有七個月大的,是354或355天,與陽曆年差十一天上下,這樣就要設定月來補平,形成了十九年七閏法,陰曆逢閏月就有十三個月,384天了。陰陽曆各有特點,中國人已習慣使用,西方許多國家只用陽曆改造後的公曆,是不用陰曆的,不知陰曆為何物。中國除了有陰陽曆合用之外,還有一個干支歷合用在一起。如202O年是庚子鼠年,這庚子就是干支,中國民間有用干支紀時習慣。所以中國曆法是些複雜不單一的。

  • 10 # 窗外的自己

    一、瞭解陽曆陰曆的由來

    太陽曆

    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

    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

    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中華陽曆

    中國的陽曆有四種:干支歷、十二氣歷、天曆和彝族太陽曆。

    干支歷

    中華農曆是陰陽合曆,月亮歷(陰曆)論初一十五,天干地支是論太陽與地球關係,是陽曆,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內容。

    十二氣歷

    十二氣歷由北宋傑出科學家和政治家沈括在宋神宗時期所創。此法是不用月亮的朔望而直接以十二氣歷之天象,把十二個氣歷中的二十四個節氣為年制,此不以月亮圓缺為標準而只管時令節氣,後再按節氣定月並以立春日為每年的元旦。此種新法不但簡易端平,況且此種農時以正四序調勻的二十四節氣新曆法,對於農事耕做方面又極為有利。

    天曆

    天曆其實是十二氣歷。在北宋數百多年後的1855年被太平天國所頒佈使用,後又傳至英國而英國至今仍用此法以統計農業氣候和農事生產的依據。

    彝族太陽曆

    彝族太陽曆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以鼠日為一個月起頭,12屬相迴圈3次,在豬日終結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為過年日,不計算在10個月之內。大年在每年夏至日,過三天。第一天為接祖日,第二天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過兩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閏年加祭祖日過三天。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陽曆,一年中要過兩次年。

    西曆有古埃及曆,古羅馬歷,瑪雅歷。

    西曆後來世界通行,成為公曆,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陽曆。這部曆法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古埃及曆

    公曆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曆。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氾濫週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曆。

    古羅馬歷

    古羅馬人使用的歷法經歷了從太陰曆到陰陽曆、陽曆的發展過程。

    瑪雅歷

    太陽曆 Haab’是根據天文測算而來的金星曆法,因此對瑪雅人的農耕作息十分重要。一年有18個月,每個月20天,另有5天禁忌日(不吉利的日子,瑪雅認為這5天中人間和地獄之間的門會開啟),這樣一年為365天。精於星象觀測的瑪雅人經過長期觀察、周密計算。將一年的長度修正為365.242129天,這同今天科學測定的絕對年長365.242198天的數值,相差不足萬分之一。

    陰曆

    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古歷"、漢歷、"黃曆"、"夏曆"和"舊曆"等。從曆法的發展史來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最初都是用陰曆的。

    二、為什麼有陰曆陽曆之分

    陰曆和陽曆,是兩種不同的歷法計算,他們的參照物選取的不一樣。

    陰曆也叫農曆,是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歷法。它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也就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為基本週期而制定的歷法。陰曆的每一個歷月都近似等於朔望月,每個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義。歷年為12個月,平年354天,閏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閏年,另19年是平年。純粹的陰曆,可以較為精確地反映月相的變化,但無法根據其月份和日期判斷季節,因為它的歷年與迴歸年實際沒有關係。陽曆又叫公曆,卻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是如今世界通行的歷法。

    以上僅為個人整理觀點,僅供參考。

  • 11 # 阿章之道

    陰曆是中國農耕文明產生的歷法,主要是用來指導農業生產活動的,陽曆是西方國家的歷法,是後來引進來的,屬於外來文化。

  • 12 # 雜食物種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公曆,這部曆法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陰曆是根據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又加上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和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同時設定24節氣來調整四季。因為24節氣和農耕以及我們的傳統節日有很關聯,是中國舊時的歷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這兩種曆法就像是中西文化的一個區別,沒有好壞,就是使用習慣一樣的。

  • 13 # 夏木生活遊記

    陰曆和陽曆,是兩種不同的歷法計算,他們的參照物選取的不一樣。陰曆也叫農曆,是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歷法。它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也就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為基本週期而制定的歷法。陰曆的每一個歷月都近似等於朔望月,每個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義。歷年為12個月,平年354天,閏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閏年,另19年是平年。純粹的陰曆,可以較為精確地反映月相的變化,但無法根據其月份和日期判斷季節,因為它的歷年與迴歸年實際沒有關係。

    而陽曆又叫公曆,卻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與朔望月無關。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是如今世界通行的歷法。

  • 14 # 山天視考虛靜

    陰曆陽曆是對不同的歷法取的名,然後再免強牽強地附會地放在一起用。陰曆陽曆非對立的雙方,儘管說放在一起取得了統一。陰與陽對立統一,陰陽轉化,但陰曆與陽曆不能轉化統一。陰曆是中國古代的歷法,陽曆是泊來品,世界上通用的公元曆法。陰曆陽曆間是換算統一而不是相互轉化統一。

    只能說這些了。

  • 15 # 西南易精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的觀點,萬事萬物皆有陰一面和陽一面,所以,曆法也有陰一面和陽一面,陰的一面叫陰曆,陽的一面叫陽曆。。。。。明白了吧?

  • 16 # 高貴奶茶Q

    陽曆是針對地球繞太陽運轉的規律設定的。陰曆是針對月亮饒地球運轉的規律設定的。並且兩者配合的相當絕妙。比如:陰曆有潤月,陽曆有潤年。

  • 17 # WP1尼

    陰曆是老祖宗根據幾千年的生存經驗總結的用於農耕的計時方法,陽曆是西方創始後以公元計年後方法。一個是傳統,一個是泊來。華人為了區分就按陰陽稱呼。不知理解的對不對!

  • 18 # 健康運動逍遙子

    陰曆又叫公曆,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厲法!陽曆一年十二個月。陽曆的月份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冷暖變化情況,二十四節氣在陽曆立法上有一兩天就差。陰曆又叫太陰曆,簡稱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也就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為基本都是週期而制定的歷法!陰曆週期約二十九天半,不是整數!而陰曆曆法必須取整數,大月30天、小月29天。

  • 19 # 不明真相的小學徒

    所謂陰曆,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曆,是我們國家從古代延續下來的,更多的用來指導農業生產。我們們流傳的七夕節,中秋節,各種傳統的節日都是以農曆為主

    陽曆也就是所謂的公曆,是西洋傳過來的,以耶穌的生日為基礎,跟我們沒啥關係,就像英語,全社會都用一樣,其實我們用不用都無所謂?

  • 20 # 看盡人生

    陰曆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而陽曆是孫中山引用西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男17歲,身高176,第一次去酒吧上班,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