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月清風閣

    歷史總是那麼竟然的相似,我們不能否認,即使在古代很多國家沒有任何溝通,但是在一些制度和行為上也會有很多如出一轍的地方。

    太監,這個中國歷史上頻繁出現的一派人物,他們或忠列如高力士、王承恩,或奸列如趙高(寺人)、仇(qiu)士良、劉瑾之徒,或者因為一些事蹟和貢獻名垂青史列如蔡倫、鄭和,又或者貶褒不一列如魚朝恩、魏忠賢之輩。至於我們的太史公倒是一個列外,說他是太監吧!人家還真不是內官,說他不是太監吧!他卻是被“腐刑”了。如果要問中國古代為什麼會有太監這一種人就很好解釋了。首先我們都能想到的就是以免內官亂了皇家血脈,畢竟不是每個妃子都能得到皇帝垂憐的。

    其次在宮中會有很多髒活累活宮女是幹不了的,畢竟男女體力方面有著先天的差距,但太平天國倒是一個列外,當年洪秀全在南京和清朝分庭抗禮之後,宮中自然也需要太監這種人,但是他們又沒有相對成熟的閹割技術,導致當時因閹割而死的童子達5000人之巨,最後沒辦法了,所以太平天國宮中全是些宮女服侍洪秀全和他的這些妃子們。好像跑題了,接著說。在古代因為皇帝要經常批閱奏摺(奏摺只侷限於清朝)連夜審理卷宗,晚上也需要人伺候,這時候如果是宮女可能會擾亂皇帝的心智,所以這時候太監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回到我們開頭,其實太監這一種制度,這一類人,不只是中國古代存在,在其他國家也存在,受中國影響,幾乎儒家文化圈裡都會有太監這項制度,列如和中國距離很近的朝鮮。

    如果追溯到遙遠的古代埃及,也是有類似於太監這群人的,當年波斯帝國的大流士王每年要求所有臣服於他的那些藩屬國,除了要進貢金銀珠寶外還要進獻500名年輕俊朗的閹奴。閹奴這項制度後來流傳到了阿拉伯,阿拉伯國外又把他們細細的區分開,有白人閹奴和黑人閹奴兩種。在古希臘也有太監這種制度不過還是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沒有像中國那樣多次被宦官篡政禍亂天下。

    在古羅馬就顯得很瘋狂了,羅馬的皇帝十分信任閹人,國家大小事也可以交給他們處理,閹人也可以為官,羅馬的暴君尼祿甚至還和閹人結婚,也是千古怪談,荒誕程度不亞於中國古代劉繼興建立的太監王朝南漢。

    但是在古代日本卻沒有類似於太監的這種制度,至於什麼原因呢?我想可能是他們技術不成熟要不然就是他們信仰太監,所以不敢觸犯他們的信仰,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在中國古代的太監這些制度和技術也是一步步完善起來的,之前我的一篇文章歷史冷知識裡有過簡單的介紹,一開始多叫“寺人”,很多是沒有閹割的,所以趙高有沒有被閹割也是一個歷史謎案,後來很多被閹割後入宮的人稱為“少監”,等有一定地位後才被稱為“太監”,明清時期閹割技術相對成熟,這個群體才被連根切除,之前是不閹割睪丸的,民間老百姓多是稱呼他們為“老公”或“公公”。因為這群人身體重要器官的缺失導致了大部分心裡變態,心裡扭曲,所以古代也沒少發生太監禍國的事件,當然他們的結局也很悲慘,在古代那種沒有基本人權的時代,類似的制度已經是見怪不怪了,與其可憐這群人到不如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權為本的世界!現在我們的“三哥”他們國家還存在上百萬閹人,叫做海吉拉斯,他們十分受印度人尊重,主要負責在婚喪嫁娶為主人祈福、驅邪等。是不是覺得十分差異?印度至今存在的種姓制度在我們看來已經很難讓人理解了,這一類人就更顯的新奇可笑了,由此可見,印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 2 # 日常生活Interesting

    外國君主時代,皇宮裡的男人需要淨身嗎?

    題主想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外國在古代有沒有太監?答案是歷史上其他國家也有太監,例如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因為作為國王,都會對後宮的女人們不放心,不能接受家裡的傭人和她們亂來,所以都會有太監的存在,有男人的勞力,又沒有男人作為男人部分的作用,這是相當滿足君主使用條件的,而且古代外國太監在那時候是常常被冠以可靠的標籤,無論做人做事。既然外國君主時代也有太監,就也會出現中國古代太監會出現的問題,比如宦官專政,權傾朝野等問題,沒聽說像我國明清時期太監普遍結婚(據說結婚率在50%)的現象?可能是外國君主時代的太監,沒有我國持續久,組織嚴密,對政治影響大。

  • 3 # 三十屙疾者

    據我知道的是,有太監的。但是太監一次詞,作為古代中國來講,是比較恰當的,用於西方國家好像大為不妥。因為在西方國家的皇權時代,宮裡的服務人員叫侍者,他們在服裝和禮儀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甚至用服藥來斷絕其性慾,但是他們的早期也是有閹割制度,隨著基督教的進入皇宮,好像似乎沒有了。還有,我要補充一點的是,中國古代的王朝的皇宮裡,不全是閹割的男性,這種只是對成年男性入宮充當太監的,才採取的必要措施。假若是嬰兒或孩童,基本不採取這種手段,一般是採取揉捏睪丸,使其破碎;或一段時間的服藥,造成完全喪失性功能即可。

  • 4 # 史話戲說

    在統治者身邊大量安排閹人、甚至長期用閹人作為處理宮內事務的主力,似乎只是東亞文化圈的特色,在西邊比較少見(不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但是在國外,被君主任用的閹人一樣是存在的

    希臘人和羅馬人都曾經閹割過人,但東羅馬帝國把閹人的作用帶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拜占庭的宮廷裡有不少從事日常行政事務的宦官。他們不是帝國宮廷的絕對主力,但是數量也相當大。這些宦官的等級系統獨立於其他“正常”官僚,也會有管事的“大太監”作為一群宦官的領導。

    東羅馬帝國甚至還用過閹人指揮官。宦官納塞斯就是一個成功的拜占庭將領。

    (被他擊敗的人大概會被嘲諷一輩子吧。)

    奧斯曼帝國也在宮廷中使用過宦官。就像在古中國一樣,進口的閹人有時會成為統治者的奴隸,去在後宮中服務。奧斯曼帝國的宮廷中甚至還有個重要的職位,叫“黑人太監總管”(英文“Chief Black Eunuch”,我姑且就這麼翻譯了,要不然翻譯成“大黑太監”,聽起來有些不對勁)。這個太監總管不但管理後宮,還負責運營一個間諜和暗探的網路。

    聽著是不是有點像《冰與火之歌》裡面的什麼人?

    古代的印度也出現過任用宦官的情況,不過在印度,使用宦官的主要是穆斯林人口的統治者。他們也同樣在後宮中任用閹人。

    (玩過《王國風雲2》的人大概都記得那個三選一的選擇題吧:請一個閹人歌手來唱歌,請一個牧師來佈道,或者拉來一頭據說會說話的驢。)

    另外,中世紀的歐洲人雖然不任用宦官,但是也把閹割作為報復人的手段。

    最後放一張慈禧的太監的照片吧,不知道該拿什麼收尾了。

  • 5 # 醉文史

    喜好歷史的應該都知道,在西方啟蒙運動中,有個代表人物叫孟德斯鳩,他的代表作也是第一和唯一一部作品《波斯人信札》裡,有對閹奴的精準描寫,像極了中國的太監,可以想見,至少在波斯,或其他古代亞洲國家,類似人等是普遍存在的。

    至於歐洲,牛逼如拿破崙,也沒聽說他有三妻四妾,更別提七十二佳麗和更甚的三千後宮了,沒有這麼多女人,也就不需要有這種閹人來伺候他們,但對於歐洲君主們來說,其後患是無窮的,以至於,像最近火極了的美劇《權遊》中,第一個出場的國王,他名下的兒子竟然全是別人的

  • 6 # 大山裡的幼稚鬼

    東方世界的宮廷裡大致都是喜歡用太監,這個東方世界在歷史上所致的是歐洲以外,即地中海以東的地方,包括了從中東到東亞的廣大區域。

    其中也包括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以及更古老的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宮廷中使用閹人服務,似乎是一個常態,但是,並不代表這些人就擁有權力,也不代表宮廷裡出入居住的除了皇帝以外所有人都需要淨身。

    而羅馬宮廷的這種用閹人的風格,引進自波斯帝國,早在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的大流士就曾向巴比倫和亞述地區索要閹割男童,一次就是500多個,可見波斯帝國宮廷中的宦官數量也十分驚人。

    大概波斯宮廷用閹人的習慣,又是受到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的影響。總而言之,自由文明誕生開始,大家似乎都不約而同地在權力運作的過程中,誕生了閹人這個特殊的群體,作為政治服務的一部分。

    而產生的原因,仔細想來,應該是一種比較,即被閹割後的宦官要比一般人更值得信賴。這麼說,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失去了男性性特徵之後,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趨於一種比較難以讓人接受的狀態,被社會所歧視,是最為卑賤的存在,處於歧視鏈的最低端吧,因此這樣的職業歧視,所以這些人想要生存得更好,只能把一切希望寄託在君主身上。

    西方的君主們在用宦官這件事情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古羅馬帝國時期,宦官在宮廷中已經十分常見了,在克勞迪烏斯、尼祿、維特利烏斯時期,宮廷中都有大批宦官當差,尼祿甚至還宣佈和寵信的太監普利斯結婚。但是這一時期的宦官,並不是像中國歷史上那樣成為一種宮廷用人制度,而只是羅馬皇帝們的個人喜好。

    羅馬帝國分裂後,後繼者拜占庭帝國,宦官成為了羅馬皇帝們的不可缺少的政治駐守,4世紀的拜占庭宦官掌權已經充分形成了一種制度。在拜占庭帝國,宦官佔有大部分部門的職權,在當時的十八等官制中,他們可以擔任八級官職,被稱為“皇帝可信任的階層”,甚至還可以充當指揮疆場作戰的高階將領。拜占庭歷史上的名將納西斯、所羅門,都是宦官出身,甚至有不少宦官還坐上了宗教首領。

    可以說“宦官干政”在拜占庭帝國,實在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當時君士坦丁堡的大部分大主教都是宦官,帝國的宦官擅權,使得皇帝也成為了宦官們的掌中之物。

    當然外國君主們任用宦官的的目的有一點跟中國君主是不一樣的,那就是防止宮廷裡的男人和皇帝的女人做沒羞沒臊的事情,他們使用宦官,最大的原因還是出於“信任”的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性格能不能改掉,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