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閃胡
-
2 # 幾荷途興
1、輕乳酪蛋糕底部溼黏,由於輕乳酪蛋糕是水浴法烘烤,很多人會將磨具直接放在裝有水的烤盤中烘烤。這就會出現磨具底部沒包嚴實,底部滲水,蛋糕底部溼。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
用密封底的蛋糕磨具,但需要用吸油紙在磨具裡,圍一圈便於後續脫模;將裝水的烤盤放在烤箱最底層,倒數第二層放一個烤架,裝滿蛋糕液的蛋糕磨具放在烤架上烘烤,有效的避免了蛋糕底部接觸到水的情況。2、蛋糕環狀回縮、導致這個原因是烘烤時間不夠,蛋糕體中間沒有烘烤熟透,還是溼粘的,當溫度下降以後,尤其冰箱冷藏過後就會嚴重回縮。一定要晾涼後再脫模,我一般是放冰箱冷藏過夜,就很好脫模了。
解決辦法:出爐前,用牙籤插進去,抽出來,如果牙籤上粘有黏的蛋糕,說明還沒熟透,需要延長烘烤時間。3、上色淺,烘烤溫度過低,建議在出爐前在原有溫度基礎上加10度,烘烤10分鐘,可以加深顏色。
最後發幾張我烘烤的8寸輕乳酪蛋糕,做過好多次送朋友,無論賣相還是口感都是一至好評的。
-
3 # 木小美食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根據多年烘焙行業工作經驗可以參考一下我們的芝士蛋糕工藝流程!
親愛的網友製作的時候請注意以下細節:
一:麵糊的溫度很重要
二:蛋清的打發成都很重要(關係到成品是否收縮嚴重)
三:進爐的溫度一定要夠(感覺您的上火溫度有點低)
四:降了上火之後,上火不能關!爐門夾手套開個縫隙繼續烤這一點也很重要!您是不是很有疑問既然降上火為什麼上火溫度不能關呢?不要懷疑就這麼幹吧您肯定會成功的!
-
4 # 吃貨小築Vivi
作為一枚愛美食、愛烘焙的吃貨,輕乳酪蛋糕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款蛋糕,與各位新手夥伴一樣,曾經的我也在輕乳酪蛋糕的製作中“栽過不少跟頭”、“掉過不少坑”。沒關係多做幾次,每次都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進改善,經過多次實踐一定會越做越好!
從圖上可以看出,友做的輕乳酪蛋糕出現了“縮腰”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輕乳酪蛋糕是一款有著“迷人”芝士氣息的美味蛋糕,它從原理上來說屬於分蛋蛋糕,但是製作難度會比戚風蛋糕要難,因為大家對於戚風蛋糕都比較熟悉,簡單對比一下兩者的異同點,以戚風蛋糕作為延伸會更好理解,方便後面分享原理方面的知識,幫友分析輕乳酪蛋糕出現“縮腰”等情況的原因。
(下圖為輕乳酪蛋糕縮腰、凹陷的示例)
輕乳酪蛋糕VS最熟悉的戚風蛋糕 異同點共同點是:都屬於分蛋蛋糕,都需要分別製作蛋白霜和蛋黃糊,然後混合入模烘烤。
區別在於:輕乳酪蛋糕的蛋黃糊中加入了奶油芝士,並且麵粉含量很低,這樣會導致如果用普通的烘烤方式,蛋糕內部組織不足以支撐起自身的重量,容易塌陷。於是輕乳酪蛋糕的常規做法就是水浴法,這樣做可以減少烘烤開裂的可能性,讓輕乳酪蛋糕的口感更嫩。比起戚風蛋糕,輕乳酪蛋糕算是“嬌氣”多了,做的時候更要注意細節。
輕乳酪烤出來有環狀回縮,底部還溼,有時候烤就沒事,為什麼?1、首先自查蛋白打發是否到位!
輕乳酪蛋糕也屬於分蛋蛋糕,它的成熟原理與戚風蛋糕類似,是蛋白質變性和麵粉的糊化的過程。蛋白經過打發,內部是充滿空氣的綿密小氣泡,比較穩定;與蛋黃糊混合後入模烘烤,這個過程中,蛋糕內部的“組織架構”“骨骼”就會不斷鞏固。
如果蛋白霜打發不到位,就如房屋“承重牆”質量不佳,房屋容易出現坍塌的風險;而對於輕乳酪蛋糕來說,本身蛋白霜的氣泡比較粗大、脆弱、不穩定,後面與蛋黃糊混合就很容易出現消泡,從而導致組織“鬆散”,無法支撐起自身的重量,就容易出現無法蓬鬆長高、縮腰、塌陷等情況。
所以要說出現“回縮”的問題,第一個必須去自查蛋白霜是否打發到位,輕乳酪蛋糕的蛋白霜打發程度一般與蛋糕卷的打發程度一致,是7分發的大彎鉤狀態即可,這樣讓蛋糕有足夠的支撐力,同時也不會因為蛋白打發得太老而烘烤開裂。
值得注意的是輕乳酪蛋糕的蛋白如果打發的太老,在爐內會蓬鬆的很高,但是出爐容易回縮嚴重,所以“點到即止”“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2、蛋糕混合時消泡
蛋黃糊與蛋白霜混合時要注意翻拌手法,不要畫圈翻拌,如果出現消泡嚴重,也容易導致輕乳酪蛋糕出現無法長高蓬鬆、縮腰、塌陷的情況。
3、蛋糕亞熟(未完全成熟)。
無論是哪一種蛋糕,特別是密度比較低,口感輕盈的戚風蛋糕、輕乳酪蛋糕,如果在蛋糕沒有完全成熟時就拿出烤箱,出爐以後蛋糕就可能如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出現回縮的情況。所以必須烘烤成熟後再出爐。
4、烘烤溫度問題
輕乳酪蛋糕是一款比較“嬌氣”的蛋糕,對於溫度也比較敏感,比較推薦水浴法、低溫慢烤的方式來讓它成熟。如果頻繁的去變動輕乳酪蛋糕的烘烤溫度,不能讓其處於穩定的烘烤溫度,容易出現各種“意外”,而“縮腰”也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
關於烘烤溫度,需要根據各家烤箱脾氣而定,這個摸索需要花點時間和耐心,只有適合你的才最好。
5、烘烤的小細節沒有做到位。
輕乳酪蛋糕之所以“輕”,一是相對於“重乳酪”蛋糕的“重”,它奶油芝士的用量會少很多,所以顯得口感比較輕盈,不會太厚重。二是它本身是分蛋蛋糕,但是麵粉用量卻比戚風蛋糕要少很多,整個麵糊的狀態是比較輕盈的,經過烘烤蛋糕的密度也不會很高,口感輕盈、又有芝士的香氣和口感,那麼這就是我理解的“輕乳酪蛋糕”。
輕乳酪蛋糕對於溫度敏感,那麼有一些“小動作”就要不得:
(1)頻繁改變烘烤溫度,容易讓“敏感嬌氣”的輕乳酪蛋糕出現回縮、塌陷等問題。 (結合第2點來看)
(2)頻繁開啟烤箱門,讓冷空氣進入,容易因為“冷縮”的原因,導致蛋糕回縮、塌陷。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由於抑制不住好奇心開啟烤箱門檢視;或者由於水浴法的水沒有一次加足,頻繁的開烤箱門加水,都會導致烤箱內溫度不穩定,讓“傲嬌”的輕乳酪蛋糕“心神不定”,容易出現各種你不想要的狀況。
(3)烤箱沒有預熱就烘烤,顯然無法讓其出於穩定的烘烤溫度,無論製作什麼烘焙美食都是要不得的,必須提前預熱。
6、模具問題。
這似乎是一個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但是我確實遇到了,根據友的描述輕乳酪蛋糕“底部溼”,這個可能由於烘烤時不小心進水導致的。
雖然使用活底模具也可以做輕乳酪蛋糕,但是一般需要認真裹好兩層錫紙防漏,但是如果這個防護沒做好,就會進水,出現底部粘溼的情況,也容易讓整個輕乳酪蛋糕無法烤成熟。所以首先推薦固底模具,底部可以墊油紙方便脫模。
另外經過我個人測試,使用不沾模具出現縮腰的機率會大大減少,而之前用普通陽極模具(製作戚風蛋糕的模具),卻出現幾次像友一樣的“環狀”縮腰的情況。結合這兩點,輕乳酪蛋糕推薦使用固底不沾模具,固底防止水浴進水,不沾防止縮腰,而且好脫模。
7、烘烤完出爐前的細節。
輕乳酪蛋糕對於溫度比較敏感,出爐也有一定的講究!如果烘烤完就拿出烤箱,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蛋糕容易回縮嚴重,影響顏值和口感。
推薦的處理方法:輕乳酪蛋糕烘烤完不馬上取出,關閉烤箱所有功能,開啟烤箱門,讓室內空氣和烤箱空氣慢慢形成對流的交換,讓烤箱裡的溫度逐漸降下來,輕乳酪蛋糕慢慢適應室溫,等半小時以後再拿出烤箱;等待幾分鐘,就會發現它自然離模,用脫模刀輕輕畫一圈,用平盤輔助倒扣兩次,就能順利脫模了。如果其他細節都做到位了,你的輕乳酪蛋糕基本不會出現回縮、縮腰的情況。
8、配方問題。
配方問題也是可能出現的,如果所有的細節你都做到位了,發現一個配方總是做不成功,可能是材料配比有問題,你這個時候可以嘗試換一個配方。但是不是一次做不成功就換配方,因為一個配方產出都是經過作者驗證的,但是卻不一定適合你。
最後補充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加水多少有影響上色嗎,我這個上色有時候還慢。”不影響,但是注意一次性加足水,不要中途加水,以免進入冷空氣,影響爐內溫度,引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比如回縮、塌陷等情況都是有可能的。
關於上色的問題,低溫慢烤上色會比較慢,烘烤的最後階段,可以移動到上一層、調高上溫去烘烤,當然如果蛋糕組織很好,成熟度很棒,你的上色不夠,最後也可以用噴槍來上色,在烘焙中這也是很常見的手法。
我的建議:先把蛋糕組織做好,不出現大的問題,如組織不細膩、口感粗糙,塌陷回縮等情況,然後再去考慮上色的問題,精益求精是建立在先做成功的基礎上!相信經過不斷總結、改進、實踐,你一定會將“輕乳酪蛋糕”順利拿下,做的越來越棒的!做美食也要有鑽研精神,如果一次兩次就放棄,乾脆就不要“玩烘焙”啦。
以上就是我針對“輕乳酪烤出來有環狀回縮,底部還溼,有時候烤就沒事,為什麼?”這個問題分享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友有幫助!
我的分享主要包括以下幾塊:首先從分蛋蛋糕的戚風蛋糕切入,分析了兩者異同點,從原理上對輕乳酪蛋糕的製作有一個概念;接著我們分析了蛋糕出現“環狀回縮”即“縮腰”情況的原因;順帶分析了出現“底部溼”“上色慢”等情況的具體原因,並相對應的給出了製作輕乳酪蛋糕的建議。
回覆列表
用的芝士糊,有時候烤的完美。有時候部分是這樣,前二十分鐘上色很淺的話,我會把上火溫度調高。溫度一改變,出現這種情況就多。但不改的話,表面顏色太淺了。它這屬於啥問題我都不知道,只知道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