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小離科普

    中國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主要有柳江人、資陽人、山頂洞人、河套人等。含有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物而沒有人類化石的地點更多,在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南、江西、廣西、雲南、四川等都有發現。特別是在西藏定日縣也發現了舊石器。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山西的峙峪、河南的小南海和四川的富林等遺址。

    柳江人。柳江人化石是1958年在廣西柳江縣新興農場通天巖的巖洞中發現的。化石材料包括一個完整的頭骨(缺下頜)、兩段股骨和一右髖骨、骶骨、椎骨,屬於一箇中年人;股骨有可能屬於另一個女人。

    這個頭骨具有黃種人的許多特徵,如顏面上部、鼻樑和嘴部向前突出的程度與現代黃種人相一致,硬顎中等大小,先天性第三臼齒缺乏和門齒呈鏟形等。年齡在40歲以上,沒有發現文化遺物。動物化石屬中國華南山洞中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表明當時的氣候是溫暖溼潤的。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化石是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的另一個小山洞中發現的,包括3個相當完整的頭骨,一男兩女,加上其他零星頭骨,至少代表8個人;同時發現有骨器和少量石器。

    1939年魏敦瑞研究山頂洞人頭骨後,認為男的老人接近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過去譯為蝦夷人),中年女人好像是愛斯基摩人,青年女人好像是美拉尼西亞人。

    1960年經吳新智重新研究,認為山頂洞人代表原始的黃種人,而與華人,愛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特別接近。

    中國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特徵。而且不僅晚期智人化石如此,以前各章所述的中國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化石也具有不少黃種人的性狀。

  • 2 # 探索者Explorer

    人種劃分具有人為建構的特徵,是意識形態的產物。人種學一般認為人類可以劃分為三大人種,人種之間相互區別的標準是一系列體質特徵,其中主要包括膚色、髮色、眼色、下頜、頭型、鼻型、髮型、毛髮疏密、腦容量等特徵,這三類人種並沒有“本質區別”,並非生物學分類意義上的“種”。

    從生物學角度看,不存在界限分明的人種,人類的人口群體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具有外在共同身體特徵的人口群體,其內部的基因多樣性與人口群體之間的基因多樣性是同樣複雜的。現代群體遺傳學認為,一個物種的任何成員都不能被認為單獨表現了該物種的特點,抽樣調查顯示世界上不同人種的兩人之間的遺傳差異只有7%與人種有關,不同人種的成員之間雖然存在著生物學差異(如膚色或形態),但實際的遺傳基礎是一樣的,人種內部的遺傳差異大於人種之間的差異。

    戴維·波普諾、哈維蘭等大多數當代人類學-社會學家認為,“人種”是一種文化上的概念,並非是分析人類群體生物差異的科學工具,它實際上反映社會與文化差異,其社會意義大於生物意義;吉登斯指出“人種”差別的描述是重新塑造社會內部權力和不平等模式的重要因素;沃勒斯坦認為“人種”是一種社會身份的建構。

  • 3 # 夜貓來了

    地球上有四大人種: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其實在數萬年前,猿人進化成人類的時候只有黑種人和棕種人。

    隨著氣候環境的變化,一部分黑種人走出了非洲,走向亞洲和歐洲,而且,走進亞洲的那批人大多是棕種人,長期生活在現在的伊朗和阿富汗地區。

    隨著時間推移,這部分人中分出了一支,向南向東,來到了東南亞,也是因為氣候環境影響,再加上人類自身的基因突變,這部分人就成為了黃種人。

  • 4 # 影視階梯

    中國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主要有柳江人、資陽人、山頂洞人、河套人等。含有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物而沒有人類化石的地點更多,在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南、江西、廣西、雲南、四川等都有發現。特別是在西藏定日縣也發現了舊石器。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山西的峙峪、河南的小南海和四川的富林等遺址。

    柳江人。柳江人化石是1958年在廣西柳江縣新興農場通天巖的巖洞中發現的。化石材料包括一個完整的頭骨(缺下頜)、兩段股骨和一右髖骨、骶骨、椎骨,屬於一箇中年人;股骨有可能屬於另一個女人。

    這個頭骨具有黃種人的許多特徵,如顏面上部、鼻樑和嘴部向前突出的程度與現代黃種人相一致,硬顎中等大小,先天性第三臼齒缺乏和門齒呈鏟形等。年齡在40歲以上,沒有發現文化遺物。動物化石屬中國華南山洞中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表明當時的氣候是溫暖溼潤的。

    資陽人。資陽人化石是1951年修建成渝鐵路時在四川資陽的黃鱔溪大橋橋墩工程中發現的一個老年婦人的頭骨。頭骨的顱頂部分儲存完整,顱底大部缺失,另外還有硬顎一塊。同時還發現一個骨錐。

    頭骨比較小,但仍在現代華人的變異範圍內;有一些原始性狀,如眉弓較發達,枕骨內面的大腦窩比小腦窩深而且廣等。與資陽人共存的動物化石有猛獁象、鹿等。有人認為它的時代較晚。但目前還無定論,這裡仍把它作為新人化石之一。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化石是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的另一個小山洞中發現的,包括3個相當完整的頭骨,一男兩女,加上其他零星頭骨,至少代表8個人;同時發現有骨器和少量石器。

    1939年魏敦瑞研究山頂洞人頭骨後,認為男的老人接近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過去譯為蝦夷人),中年女人好像是愛斯基摩人,青年女人好像是美拉尼西亞人。

    1960年經吳新智重新研究,認為山頂洞人代表原始的黃種人,而與華人,愛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特別接近。

    河套人。1922年在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的大溝灣發現過大量動物化石,其中有一顆小孩的上外側門齒,代表所謂“河套人”。1956年內蒙古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又在烏審旗嘀哨溝灣村附近發現了人類的左股骨的下半段和一塊右頂骨破片。這就增加了對河套人形態的瞭解。

    還有在遼寧建平發現的一段肱骨和山東新泰發現的一個臼齒,都屬晚期智人。但難於確定是更早些的還是更晚些的。

    此外,還有1951年在吉林榆樹周家油坊發現的兩塊頭骨碎片和一根脛骨(代表榆樹人),在江蘇泗洪下草灣發現的一段股骨(代表下草灣人),在雲南麗江發現的三根股骨(代表麗江人)。這些可能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或其後的人骨,它們確切的地質時代還難於確定。

    中國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特徵。而且不僅晚期智人化石如此,以前各章所述的中國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化石也具有不少黃種人的性狀。

    早在1941年,魏敦瑞就指出北京猿人具有一系列與蒙古人種密切有關的性狀,如頭骨前部正中有矢狀脊,後部有縫間骨(印加骨);以及寬闊的鼻骨,鼻樑側面的輪廓,前突的顴骨,上頜骨的額蝶突,圓鈍的眶下緣,鏟形的上門齒,上頜、外耳道和下頜的圓枕,股骨的極度平扁和肱骨極發達的三角肌粗隆等。從而他認為北京猿人是智人的直接祖先。而與蒙古人種的關係比與其他人種,特別是白種的關係要密切得多。

    以後不少人類學家支援這種觀點,認為上述的不少性狀在蒙古人種中的出現率最高。

    從現有的化石證據來看,在中國發現的人類上門齒化石都是鏟形的,如元謀、周口店、和縣、鄖縣、桐梓、營口金牛山、丁村、柳江、河套、山頂洞的標本,無一例外。在新石器時代和現代華人的標本中,鏟形上門齒佔有極高的百分率,高於任何其他種族。

    另一有關牙齒的特徵是第三臼齒的先天性缺失。藍田猿人的下頜骨是老年人的,但兩側都沒有第三臼齒,是先天性缺失的例子。年齡在40歲以上的柳江人上頜骨也沒有第三臼齒。在現代人中,第三臼齒先天性缺失的百分率在蒙古人種中最高。

    從額骨來看,藍田、北京周口店、和縣、大荔、馬壩、資陽的頭骨上都有明顯程度不同的矢狀脊。儲存有部分鼻骨的化石,如藍田、北京周口店、營口金牛山、大荔、馬壩、柳江、山頂洞等標本,都有較寬闊而較垂直的鼻部。儲存有顴骨部分的標本,如北京周口店、營口金牛山、大荔、馬壩、柳江和山頂洞人化石,都具有向前突出的顴骨。印加骨存在於北京周口店、大荔、丁村和許家窯的人化石標本。

    上述這些在現代蒙古人種中出現率特高的性狀,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直到晚期智人中都經常出現。顯示它們與黃種人和現代華人之間存在著連續性,有著親緣上的繼承關係。自然,在這漫長的人類發展過程中,必然也與其鄰近地區不斷有基因的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居這段時間我能否回家,該和老公溝通還是和婆家父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