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青菜藍

    到現在還有許多人認為有錢就能造航母?!!這是一個強國頂尖工業成果!中國一個市的錢就能買下高通,你能買的到嗎?你造的出來嗎?

  • 2 # 舍K多隆

    一個航母造價大概200多個億,如果國家造,造十艘都沒問題,也就2000多個億。問題的重點是後續養航母的花費,這可就不是單艘航母的問題了,一支航母就得一支艦隊,人員、訓練、保養、消耗等等。當然,這些也可以忽略不計,能造得起必然也養得起。所以說,你問的問題不成立,你應該問一個省造一支艦隊再負責後續的供養能不能搞得起?作戰單元來說航母不可能單獨成軍。

  • 3 # 戰鬥崛起

    人人都過烏干達生活水平的話是能建造出來的,保養在花錢的話,你我就要餓死,但是這樣的航母造出來跟你我也就沒什麼關係了

  • 4 # 小蓓尤嬌安堪折

    航母建造費用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但是配套的人員裝備以及執行維護費用非常高昂。這個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不是攤子鋪的越大越好。中國目前沒有太多的海外利益需要武力維護,現階段制定的海洋發展計劃是非常可取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透過實踐培養出了一批成熟的產業工人,建立了成體系的軍事人才的培訓機制,這才是最核心的財富,保證了一旦風起雲湧,我們就能快速的形成戰鬥力。

  • 5 # Crazy灬歷史

    民間集資造航母,這個問題完全符合全體國民的心聲,相信每一個國人都想為國防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那麼,一省造一艘航母現實嗎?狹義來講,我國大部分省份應該可以湊足造航母的錢,但從廣義上說,造航母不只是一個資金的問題,換句話說,錢,只是建造航母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沒有相關技術和成熟的工業體系的話,一個國家都無法研發航母,更何況是一個省份呢?

    既然錢不是問題,那麼,我們接下來主要談技術的問題。而一個省份之所以很難造出航母,從兩個方面就可以看出來。

    第一,歷史上,能夠成功研發航母的國家都經歷了無比艱難的過程。拋開核動力航母的研發不談,大多數國家建造常規動力航母也非常不易。大家都知道,我國目前已經打造了兩艘常規動力航母,分別為“遼寧”號以及002型航母。值得一提的是,我軍航母編隊初具實力,完全是技術以及經驗積累的結果。事實上,我們的航母工業是從改造和重建“瓦良格”號航母的過程中開始的,當“遼寧”號正式成軍時,我們對航母才算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這為後來研發002型航母做了充分的鋪墊。

    其次,航母建造過程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工業能力的大檢驗,即使是航母上的一顆鉚釘,它的價值都要達到一輛普通奧迪汽車的造價,更遑論艦載機、攔阻索、蒸汽輪機、雷達、艦載導彈系統以及電子系統等一系列關鍵裝置了。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或者機構可以同時兼顧這麼多高精尖科技領域。正因如此,建造航母的過程必須調集全社會的力量,任何一個細節都要慎之又慎。

    相關部門曾表示,002型航母研發成功是各軍工、民企以及科研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以艦載機為例,國內有能力製造艦載機的公司只有沈飛和成飛兩家,而成飛目前並沒有成品。即便是攔阻索,世界上能夠製造的國家也不多,而專為002型航母供應攔阻索的也只有巨力集團一個公司。由此可見,航母建造工藝到底有多講究。

    從正面分析完上述問題,我們再反向舉例說明一下。印度曾經從俄羅斯購買了“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它的售價只有1美元,但在俄方的數次強烈要求下,印度已經為修繕該航母累計支付超過七十億美元,之所以有如此結果,一方面是俄羅斯心太黑,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建造航母太難了。而印度作為南亞大國,也早已開啟了本國的航母計劃,只不過“維克蘭特”號航母一直問題頻出,被迫長時間泡在海里。歸根結底,這是因為印度自身工業實力有限所造成的惡果。

    聊完這些,我們可以肯定,一個省根本不可能獨立完成建造航母的計劃,但如果各省民眾慷慨一點的話,確實可以幫國家大忙哦。航母再貴也就是一個水面艦艇,一些專家推算,一艘中型航母的造價約50億美元,可就算加上其他艦艇,航母打擊群也是一個有價的東西,又怎能抵得上泱泱中華的民族情懷呢?

  • 6 # 鐵桿軍迷

    在軍事中航母被視為是很重要的武器,如果在戰爭時沒有航母,可就比敵方弱了很多。航母的設計和製造的工藝十分複雜,我國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學習。二戰的時候,美國瘋狂打造航母,軍事力量猛增,但是其他國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沒有那麼多資本原始積累,也沒有技術支援,比如韓國在製造時就敗下陣來了。那麼製造一艘航母到底需要多少錢呢?

    2018年,我國最新建造的“山東號”航空母艦進行了下水試航。據悉,中國建造這艘航空母艦花了500億人民幣,我們看到這個數字可能覺得一艘航母好貴呀。

    我們再看下2018年GDP排名前十的省的資料:

    以上是個省造一個500億的建造的“山東號”航空母艦肯定是綽綽有餘的,如果按照排名前十來計算,負擔不重的話,最少每一個省分攤一艘,那就是10艘;

    2018年中國各省GDP總量排行榜(31省份2018年GDP(單位:億元)。來自國家統計局)

    2018年前十省份gdp資料排名:

    廣東省(第1)、江蘇省(第2)、山東省(第3)、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

    眾所周知,現如今我國製造的海上利器,用的大都是一個省的名字或是一個地級市的名字,這向來都是我國的慣例。不過由於航母數量較少,因此在我國只有一艘以遼寧命名的遼寧艦。為此,便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每個省都用民間集資的方式,來製造航母的話,那麼是不是我國會因此多出很多航母來呢?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如果採用民間集資的方式要製造的話,顯然是可以製造出來的,但航母並不是製造出來就沒事了。

    客觀來講,航母許多時候消耗的錢才是最可怕的。也就是說,如果從加強國家軍事實力這點出發的話,有這個想法無可厚非。但不知大家可曾想過,航母在製造出來後,在投入使用之後,必然需要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此前,筆者就寫過一篇文章,其中就曾討論過航母執行一天需要消耗多少錢。最終,在算下來後,發現一艘航母執行一天,完全夠一個現代家庭生活一輩子,由此可見航母有多麼費錢。

    要知道,此前俄羅斯和美國就曾專門銷燬過一批氫彈。而之所以會銷燬,就是因為當時製造出來的氫彈不易存放,並且在儲存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錢進行維護,長期下來,反而比較雞肋。而航母數量多,同樣也只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就是說,航母數量多,並不能說明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強。

    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回頭看下,處於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俄羅斯,儘管其經濟實力較差,航母只有一艘,但其仍然是當今世界上第二軍事強國。其次,客觀來講,航母只是一個攻擊型武器,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海上機場,只要有航母存在的地方,戰機就可以任意起降。

    但不知大家考慮過沒有,現在我們生活壓力難道不大麼?即便是剛入社會的90後,都在想著努力工作,攢錢買房子車子,而現如今房價高漲,大多數人都揹著房貸車貸,日子並不好過。試想下,即便是每個省都能捐出一輛製造航母的錢來,航母也最終建成了。但在過數年後,下一代人經濟更加困難,甚至國家稅收都會下降,這個時候即便身為軍事強國,但民心沒了又有什麼用處呢!

    更何況,隨著軍工技術的不斷髮展。目前,大多數戰機都可以空中加油,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開始越來越長,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的話,航母也沒必要建造太多。

  • 7 # 愛打工的切格瓦拉

    航母不是越多越好,要更具自己需求發展,航母也不是造出來就有戰鬥力的,要形成有作戰能力的航母戰鬥群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配套的艦艇,潛艇,艦載機,港口,日常維護,複雜而燒錢,我們現在缺的是優秀的艦載機,和核動力,,,

  • 8 # 魂舞大漠

    我國自有擁軍傳統,豫劇大師常香玉一人曾捐過一架戰鬥機。如果採用民間集資造航母,以如今民間財力,即便發展相對滯後的省市和自治區,捐一艘造價450億的航母,亦可輕輕鬆鬆。

    如新疆,2016年人均存款即達到了6.5萬多元,新疆有口近2500萬人,1600多個億,拿出來建4艘航母綽綽有餘。

    航母沒有那麼貴,使用也沒有那麼費,以我國新疆之能量,可以實現的航母建造數量,使人充滿想像。

    問題是我們以國計民生為主,裝備從來夠用即可,壓根也沒有想過這麼造,從來也不想造那麼多,國富民強才是我們不變的追求和嚮往,也是我們鞏固和建強國防目的。

    百姓更加富足,正可化為強大的國防實力,可以說戰爭的動員能力無限。如此次疫情新冠,正為佐證,全國停工停產三個月,幾萬億美元的損失,我們搖搖頭,沒怎麼地。要擱在物質貧乏的年月,是不可想像的。

    民富則國富,有了錢正可促進一切科技發展,擋都擋不住。從來不乏奇工巧匠的我們,何事而不可得,何事幹不成。因此,強是在富之後,富是國之邦本,長期以來,我們正是這樣做的。

    今天我們不乏航母製造能力,再強大的航母也能製造,要造多少,夠用正是標準,以今日國家財力,可以打造更多的航母。其次航母戰力不以數量,關鍵在技術含量。

    最後,航母發展進步,也有一個時間問題,技術上需要循序漸進。

  • 9 # 江湖沒搞懂小黃蜂

    信不信只要國家需要13億人無一人不捐的。這就是中國,歷史無法抹去過去的承重的代價。只有國強百姓才安穩,這安穩是13億人構建起來的

  • 10 # 和平閒者

    最簡單的比喻,叫做你有很多錢,但你身上只能帶一部分現金,或者全揹走也就一百斤左右,那麼請問,國家很有錢,但造航母的材料技術就那麼多,國家能維持的了多少艘航母編隊,看清楚了,是航母編隊,不是單獨的航母,造航母,很多國家都能造,但要形成戰鬥力,不是你航母多少來決定的。

  • 11 # 炎黃軍武

    民間集資造航母,想法是好的,不過一算賬就會發現,這樣搞的話,咱國家有些人口少的省份,恐怕沒有集資造航母的能力。

    參考新近下水的002“山東”號,造一艘航母,大概需要多少錢?

    官方還沒有透露,但參考中國海軍艦艇的噸位、造價,054A護衛艦4000噸、造價15億元,052D驅逐艦約7000噸、造價35億元,考慮到航母的噸位、裝置複雜度,按每噸造價40萬元推算,滿載排水量65000噸的“山東”號,報價約260億元。

    260億元,顯然不是一個小數目,14億全華人口一天的飲食都足夠了。

    再盤點中國各省的人口數量、經濟情況,首先,像廣東、江蘇、山東這些人口和經濟大省,集資造航母肯定沒問題。

    哪怕經濟較差的省份,只要人多,260億平攤到每一個人身上,錢數也不多。

    譬如雲南,2017年人均GDP僅31358元、排全國倒數第二,但人口卻多達4600萬,如確有必要,為支援國防,每一位雲南人拿出260億/4600萬=565元,還是有集資造一艘航母的能力的。

    但是一些人口少的省份,譬如300萬人的西-藏,集資建航母需要每人拿出260億/300萬=8667元,負擔就比較重了。

    更不用說人口最少的澳門,區區55萬人口,每人要拿出47273元!

    咱平民老百姓,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真要每個澳門人拿出四萬多元,集資造航母,有點扯,澳門人也不是家家都開X場嘛!

    算過這筆賬,對造一艘航母的負擔,大家應該多少有概念了。

    其實啊,真要造航母,又何須一個省一個省的集資呢,咱平常的衣食住行,早就踴躍貢獻了很多,很多:

    月收入高於5000元的,要交個人所得稅,開車、坐車要加油的,要交燃油稅、附加費,買房安家置業的,要交土地使用費,哪怕您收入低、不坐車、也沒房,逛一趟超市買東西,還得再叫上17%的增值稅。

    哪還用額外集資,只要您活著,每天眼一閉、一睜,稅費就收上去了,吭?

    這麼多稅費,別說造一艘航母,打造一支現代化軍隊的錢都有了,否則還要解放軍叔叔像以前那樣,自己種地、養豬、搭營房麼。

    所以啊,咱老百姓就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已經在集資嘍……

    ——

  • 12 # 小強

    這個還要考慮使用的問題,光建艘航母沒有問題的,主要是它的配套,艦載機、行成航母戰鬥群所需要的其他艦船、人員、維護費用等!這些才是天文數字

  • 13 # 睿思天下

    造航母顯然不是小事情!

    不過我們的經濟大省顯然是可以民間集資造一艘航母的。

    航母要具備作戰能力,不僅要花費巨資建設,而且要配備相應的武器系統和護衛體系,這個航母編隊的建設和維護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即使如美國這樣的世界經濟第一強國,也是花費了上百年的時間,每年軍費預算達到了6000億美元以上,到現在為止也才是擁有了12支航母編隊。10艘尼米茲型航母,一艘企業級航母和一艘最新的次世代福特級航母。

    目前我們還沒有透露具體艦船的造價,但是參考中國海軍艦艇的噸位、造價,054A護衛艦4000噸級比較簡單但是造價也到了15億元左右,052D驅逐艦約7000噸更加複雜了,造價達到了35億元左右,估計055大型驅逐艦11000噸,估計造價將達到60億左右了,考慮到航母的噸位、裝置複雜度,按每噸造價60萬元推算,滿載排水量65000噸的“山東”號,估計建造成本大概為390億元。這還是船的價格,還有艦載機的價格,殲15一架至少需要4億元,那麼一艘航母至少需要搭載48架左右,艦載機總價是192億元,再加上預警機和直升機,一艘航母飛機成本將達到200億元以上。還有潛艇以及補給艦等也要跟隨,這些都按照100億左右吧。

    航母編隊,按照一艘6.5萬噸的中國產航母,055大型驅逐艦,補給艦,潛艇等,這些船隻成本至少要接近1000億元成本了。每年執行費用估計也要上百億,那麼一個省是否能夠拿出來這麼多錢呢。如果未來我們建設更大的10萬噸級的航母,估計1000億可能就有點不夠了。

    從下表可以看出來,不算臺灣,有11個省市GDP達到了3萬億人民幣以上,這些省在經濟上是有潛力可以捐款製造一艘航母的。

    綜上所述,建造航母是一件大事,很多省的經濟實力確實可以集資建一艘航母了,但是我們更希望看到各省共同努力,不斷地發展經濟,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科技更加發達,這樣才能夠建起來更加先進的航母,最終追上美國次世代福特級航母的水平。這顯然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奮鬥才能夠實現的。

  • 14 # 霹靂火觀察

    航空母艦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是大國海軍的標誌。在很多年以前,國內就有不少人提出全體國民每人一元錢,捐給國家造航母。這句話大家聽聽也就算了,可是如果採用民間集資,一個省能造一艘航母嗎?

    以美國海軍為例,其尼米茲級航母中最新的一艘“布什”號造價為60億美元,而更為先進的福特級航母首艦造價為105億美元。而中國最發達省份之一的浙江省,2017年的GDP為7000多億美元。即使是經濟狀況一般的安徽省,2017年的GDP也有近4000億美元。

    所以單從資金方面來說,一個省透過民間集資的方式造一艘航空母艦還是可以的。可是造航母不僅僅有錢就能辦的到的,如果拿錢就行的話,印度的那艘中國產航母早就該投入現役到處溜達了。

    航母是一臺十分精密複雜的戰爭機器,需要數以百計的行業和數以千計的工廠為它提供各種技術和原材料,而且它還需要一個有能力建造它的造船廠和強有力的國家政權。正如當年蘇聯解體時黑海造船廠廠長回答能否將瓦良格號航母完工時說的那段話:我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度方案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求一個巨大的國度才幹完成它。

    而且這還只是考慮了航母本身的建造,至於艦載機、燃油、彈藥、飛行員及航母艦員等等都不是僅靠一個省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航空母艦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完成的,而幸運的是,我們的祖國正是這樣的國家。

  • 15 # 兵說

    網上有不少這樣的問題,對於建造航母這個問題,還是要理性看待。首先明確兩點,第一,航母數量多,並不能說明一個國家軍事實力很強,蘇聯的軍力很強,事實上蘇聯只有一個庫茲涅佐夫算是標準航母,之前從未有過標準航母。但沒有人懷疑蘇聯的軍事實力。第二,航母是一種特殊武器,準確講,是一種純粹的進攻武器。如果不是打算像希特勒一樣稱霸世界,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航母。從閉門防守的角度講,沒有航母,也是可以的。只是閉門防守會讓敵人輕易的攻進內地危害百姓,大部分國家都採取積極防禦思路。接下來再具體分析航母的經濟成本,作用和價值,未來趨勢。

    航母的建造費用是一方面,真正的開銷是養護費用。建造一艘航母,至少要使用30-40年。按照題主的說法,這一代人都出力多繳稅造航母,養航母的費用就要一代一代的承擔。如果後一代人遇到經濟困難,連飯都吃不飽,怎麼辦?航母就扔了嗎?事實上,現代人的經濟壓力非常大,各種開銷稅費很多,舉國之力能保障住幾艘航母就很好了。武器固然有用,人心散了,又有何用呢?

    接著說航母的戰術價值,航母其實是一個移動的機場,它跑到哪裡,飛機就投送到哪裡。這是典型的進攻性武器,根據二戰後的規定,日本德國都不允許擁有航母,因為有了航母,就能侵略。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發展航母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航道安全,特別是石油進口路線,周邊海域和島嶼的安全。不能沒有,但也不需要那麼多。

    現在的飛機,航程越來越遠,未來的戰機或許根本不需要航母去搭載和投送,自己就能輕鬆地實現洲際飛行。到這時候,航母就失去了價值,只能發展空天母艦。飛出地球往其他星球投送,這是另一個概念,不屬於海軍範疇了。軍事技術的進步是很快的,任何武器都要階梯式發展,逐步的列裝,一邊改良一邊列裝。既能跟上形勢,也能避免同時出毛病,退役的時候也是逐步退役。

  • 16 # 擎天柱190512245

    造多少都不是問題。相關的艦船 武器 飛機 導彈 補給 人員 是大的開支,光造航母花不了多少錢

  • 17 # 儒道之主

    眾所周知,航母建造的難度相當大,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航母建造涉及到了各行各業——可以稱得上是“舉國之力”。中國的航母建造始於對“瓦良格”號航母的續建、改造,才有了遼寧艦,而002型航母就是在遼寧艦的基礎上自主建造的。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早就說過,各軍工、民企、研究院所等多方聯合參與建造了002航母。其它的不說,就是航母的艦載機,目前在中國只有沈飛能夠製造,再就是成飛有能力研製,但卻需要時間。其它省份別說是研製艦載機,大多數連個製造戰機的廠家都沒有。

    再比如說航母所用的阻攔索,全世界能夠研製生產的國家不過一手之數,可見其研製的難度。中國遼寧艦、002型航母所用的阻攔索由巨力集團研製生產(見央視報道),直到目前為止,還沒聽說過其它廠家有這個能力。類似的例子多得是,不再多說。由此可見,航母雖然是“吞金獸”,但錢並不是全部。看看自稱“世界第三”的南亞大國的航母建造之路,花了1美元從俄羅斯買了艘退役的航母,卻為航母改造、升級花了70多億美元,再看看它的首艘“中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有錢就能造得出來嗎?

    有錢未必就能造得出來,但沒錢是肯定造不起、用不起。美國的武器裝備歷來都是金錢、科技“堆”出來的產物,就不用說了。中國官方始終未公開過002航母的造價,只能是大致推算一下,雖與真實資料有差距,但到底是有個參考。根據艦艇排水量越大,它的造價就越高——艦艇價格與排水量成正比。054A型護衛艦算下來,每噸合37.5萬元人民幣。052D驅逐艦的資料更高,每噸合50萬元人民幣。052D的排水量更大、裝置更多、建造也更為複雜,所應用的新裝置也更多(比如相控陣雷達等),造價自然會更高。

  • 18 # 盛廣學雜家雜論

    我想換一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航母是大國重器,同核武器一樣是國家安全保證的底牌。當然,世界上有能力的大國都在爭先建造和擁有。

    建航母,對我們國家來說,已經不存在技術問題。因為我們已經改造,建造,擁有了航母。那就是財力的問題?也就是錢的事了?對了!是這樣的。但造航母的錢,對我們這樣的大國來說,現在也已經不是問題。幾百個億,幾千個億,雖然是個大數字,但把她放到國家財政收入的大盤子裡看一看,她只不過是“一小塊肉而已”!中國2018年的財政收入是18萬億元。在吃大餐的時候,我們都有體會,多吃一塊肉,少吃一塊肉,有什麼變化和區別呢?回答是,無所謂!

    有人說,實在不行,如果需要,我們可以民間集資建航母!一個省市自治區集資建一艘。這種愛國熱情是好的!但不需要。你太小看國家了。你以為這是五十年代抗美援朝呢,要全華人民來捐飛機?

    我們現在是第二大經濟體。由於國家體制的優勢,我們還可以集中國力辦大事。其實,我們國家的經濟能力,特別是基建能力是世界上的第一!世界上稱中國為“基建狂魔”!現在每年全世界有70%的基建專案和投資在中國。整體經濟能力要遠遠超過美國!

    航母是軍力,軍力靠國力,國力靠民力,民力靠民心,民心靠凝聚!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愛國愛家的光榮傳統。如果需要,現在的中國經濟能力,技術能力,造船的噸位能力,也就是幾大造船廠的生產能力,同時造十幾艘航母不是神話。你想,我們的高鐵,那一條不是幾百億,上千億的造價?一條高鐵,如京滬高鐵,用水泥4000萬噸,鋼材500萬噸,總造價2209億元!現在正在建設的川藏鐵路,總造價2166億元。哪一條鐵路都值十幾艘航母。情況如果緊急,我們少造一條高鐵,就可以造多少航母啊?航母的造價比起這些大工程來,那是“小巫見大巫”。一艘航母的造價只是200億左右,用鋼材只有10萬噸左右。

    其實,我的觀點是,我們不需要那麼著急。軍力的增長,我們可以按照規律來,按照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來。實際上,我們國家的軍力發展也是這樣做的。因為我們就是再強大,我們也不稱霸,我們主張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我們的軍力發展只是防衛性質的。如果我們軍力發展過快,反倒會引起國際社會的不安。

  • 19 # 沐風談兵論道

    隨著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經濟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很多領域都實現了重大的突破,特別是在中國的軍事方面。就連耗資最大要求技術水平最高的航空母艦也已經誕生了。

    要知道一個國家的海軍力量對於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所有的兵種當中,海軍的耗資是最高的。那麼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僅僅採用集資的方式,一個省的力量是否能夠造一艘航母呢?

    首先我們需要考慮一下一艘航母的成本,就拿中國的遼寧號來說,中國的遼寧號成本大約在人民幣200億左右,那麼如果是全國的人民都為這艘航母來捐款,那麼每個人大概要捐不到20塊錢,這樣就可以建造一艘航空母艦了。

    那麼這是我們用全國的人口來計算的,而如果是採用省內集資的話,首先我們需要來看一下每個省的GDP。就拿山東省來說,2017年山東省的GDP為7.26萬億元,雖然看起來建造航空母艦是綽綽有餘了,但是我們要考慮的是,如果想要讓這艘航空母艦具有作戰能力,那麼就必須要配備完整的航空母艦群。因為航母只是裝備的一種,還必須要為其配備艦載機,驅逐艇,以及潛艇等。這是一筆非常大的花費。並且對於一艘航空母艦來說,所產生的維修和護理費用也是非常高的,再加上一些人工成本。這個數字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另一方面GDP是指的省內生產總值,而如果我們根據省內的經濟情況以及各個領域的發展狀況來計算,GDP的值並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而如果我們將全部的經費都用在航母方面,那麼整個省的經濟將無法支撐,甚至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如果想用民間集資來建造航母的話是不太現實的,如果想要修建一艘航母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此龐大的航母群,必須要有鉅額的投入才能夠支撐。所以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軍事,就必須先有足夠的經濟實力。

    當然如果這件事情真的要落實到個人身上,那麼相信每個小夥伴們都願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為國家強大,人民才能生活的更加幸福。

  • 20 # 軍武視界

    這個問題讓人頗感振奮哦,我們暫且不談民間集資究竟能否造出航母,樓主提出這個問題完全符合全體國民的心聲,相信每一個華人都想為國防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那麼,一省造一艘航母現實嗎?狹義來講,中國大部分省份應該可以湊足造航母的錢,但從廣義上說,造航母不只是一個資金的問題,換句話說,錢,只是建造航母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沒有相關技術和成熟的工業體系的話,一個國家都無法研發航母,更何況是一個省份呢?

    既然錢不是問題,那麼,我們接下來主要談技術的問題。而一個省份之所以很難造出航母,從兩個方面就可以看出來。

    第一,歷史上,能夠成功研發航母的國家都經歷了無比艱難的過程。拋開核動力航母的研發不談,大多數國家建造常規動力航母也非常不易。大家都知道,中國目前已經打造了兩艘常規動力航母,分別為“遼寧”號以及002型航母。值得一提的是,我軍航母編隊初具實力,完全是技術以及經驗積累的結果。事實上,我們的航母工業是從改造和重建“瓦良格”號航母的過程中開始的,當“遼寧”號正式成軍時,我們對航母才算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這為後來研發002型航母做了充分的鋪墊。

    其次,航母建造過程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工業能力的大檢驗,即使是航母上的一顆鉚釘,它的價值都要達到一輛普通奧迪汽車的造價,更遑論艦載機、攔阻索、蒸汽輪機、雷達、艦載導彈系統以及電子系統等一系列關鍵裝置了。毫不誇張得說,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或者機構可以同時兼顧這麼多高精尖科技領域。正因如此,建造航母的過程必須調集全社會的力量,任何一個細節都要慎之又慎。

    相關部門曾表示,002型航母研發成功是各軍工、民企以及科研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以艦載機為例,國內有能力製造艦載機的公司只有沈飛和成飛兩家,而成飛目前並沒有成品。即便是攔阻索,世界上能夠製造的國家也不多,而專為002型航母供應攔阻索的也只有巨力集團一個公司。由此可見,航母建造工藝到底有多講究。

    從正面分析完上述問題,我們再反向舉例說明一下。印度曾經從俄羅斯購買了“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它的售價只有1美元,但在俄方的數次強烈要求下,印度已經為修繕該航母累計支付超過七十億美元,之所以有如此結果,一方面是俄羅斯心太黑,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建造航母太難了。而印度作為南亞大國,也早已開啟了本國的航母計劃,只不過“維克蘭特”號航母一直問題頻出,被迫長時間泡在海里。歸根結底,這是因為印度自身工業實力有限所造成的惡果。

    聊完這些,我們可以肯定,一個省根本不可能獨立完成建造航母的計劃,但如果各省民眾慷慨一點的話,確實可以幫國家大忙哦。航母再貴也就是一個水面艦艇,一些專家推算,一艘中型航母的造價約50億美元,可就算加上其他艦艇,航母打擊群也是一個有價的東西,又怎能抵得上泱泱中華的民族情懷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坐吃山空,又不能上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