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羋仙念哥

    正月正耍龍燈,二月二炒豆豆,

    三月三纏攪團,四月八種胡麻,

    五月五過端午,六月六曬皮襖,

    七月七接織女,八月裡過中秋,

    九月九敬老人,十月一送寒衣,

    冬月裡掃填炕,臘月八拉冰馬。

  • 2 # 阡陌上的鳥

    剪毛頭,小孩子六歲前後腦勺留一撮頭髮。以示珍貴。六歲前要把它剪掉,日子要在二月二龍抬頭前。寓意孩子將成大器。

    家人要請嗩吶吹響,親人過來賀喜。外祖母及舅舅要送大禮。

    當天剪毛時,孩子腳底要踩糕,表示步步高昇。每剪一刀要喊隨大禮人的名字,煞是熱鬧。

  • 3 # 白色的城vlog

    我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那就說幾個典型的關東民俗吧。

    包豆包:只要天氣能上凍了,家裡的大人們就開始做這種傳統的麵食了。用黃米磨成粉末做皮,裡面包上紅小豆類的餡用大鍋蒸熟而成的冬令食品。包豆包時都要請幫手。包豆包要邊包邊蒸,蒸好的豆包要放在小倉房裡凍著儲存起來,隨吃隨熱,十分方便。不少人家臘月裡包的豆包,能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天。我們小的時候有時候直接跑到倉房裡拿一個凍的就開啃,因為都是蒸熟了凍起來的,可以吃。

    醃製酸菜又叫“漬”酸菜。作為冬儲蔬菜的一種,酸菜是老大!大白菜儲存不好容易爛,於是東北人民就用大缸小壇的醃起來。削菜、洗菜、擺缸、撒鹽、澆開水、壓頂石…一整套流程。漬酸菜也和東北的過年殺年豬有關。民謠說:“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東北民間過年殺豬後,家家都是“豬肉燉酸菜”。豬肉油大,酸菜酸味濃,豬肉和酸菜一起燉,香而不膩還熟得快,柔和菜互相親潤出奇味,配合大鐵鍋裡撈出來的飯,三碗不在話下。

    冬季那達慕。那達慕是蒙古族傳統節日,因為我的老家地處內蒙、吉林、黑龍江三省交界,自然而然也受周邊文化影響。每年都會開展一次冬季那達慕盛會。雖然舉辦的時節寒冷,但賽馬時那激烈的場面,馴駱駝時的緊張氣氛,搏克比賽時的熱血澎湃,讓整個會場都沉浸在一片沸騰之中。那達慕大會是遊牧民族慶祝豐收喜悅之情的盛會,那達慕是蒙語的音譯詞彙,有“娛樂、遊戲”的意思,那達慕大會是草原上最盛大的節日。每到大會盛開的那幾天,蒙族同胞們便會身著最精美的袍子,從草原的各個角落聚集在一起,騎著自家的駱駝、牛、馬前來參加各種比賽。

  • 4 # 陳年酒莊青煙威房產

    新社會了,好多東西都已經改變,我們這裡過年放鞭炮特別厲害,普通家庭買千八百的算少的,很小老闆能幾千塊,稍微大一點點老闆能上萬,政府部門不讓放也買的少了。

    正月十五鬧花燈也可以,不過有些人強迫門店拿鬧玩錢,很多人也是不高興。

    民風淳樸不排外,外地人來做什麼生意都沒有欺負的,挺好

  • 5 # 良品文化

    我的家鄉沛縣

    沛縣的民俗

    放火神把子 還盛裝在你的記憶裡嗎?火神把子上西南,專燒西南的秫秸船”,沛縣一帶,大年初七是當地的火神節。該節日是恭送火神、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無災無難的重要日子。春節後的正月初七,是農村家家戶戶送火神把子的日子。

    準備好繩子、小炮仗、一根結實的小木棒,然後把柴禾一點一點地往木棒上綁紮,偷懶的孩子,則直接拿一些棒子秸,中間再夾雜著麥秸。捆紮時,一般會叫上父母和爺爺奶奶助陣,因為大人捆得比較結實。傍晚時分,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小朋友們就興高采烈的用洋火點燃火把,飛快地跑出村莊,舉起火把往西南方向飛奔,遠遠望去,到處是一簇簇明亮的火光,不少小朋友,興奮地甩來甩去,火星四濺。放完後才回家,預示著來年平安吉祥。

    勸酒文化 1.前三杯。一起喝,酒杯裡的酒三口後必須喝完,也可以分四次喝,叫“四四如意”

    2、隨便找。頭三杯後就可以自己找著別人喝了,當然別人也會來找你喝,交杯換盞。

    3、賣酒。一人倒一大杯,喝完後從長輩或最大的領導那裡開始敬酒,敬的酒不能多於自己剛才賣的,否則叫“不講究”別人要翻臉的。

    最後結束前要喝“門前杯‘把酒杯裡剩的酒喝完。

    切記:門前杯裡的酒不喝完,千萬別吃主食,聽說如果先吃了要被呼臉的,呵呵,不過你要真吃了也不一定有人呼你。

    尚武 徐州市於1958年獲“全國學校體育紅旗市”稱號。沛縣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沛縣武術是江蘇的文化遺產。古代足球活動於清代中葉基本停止,但徐州沛縣尚有此活動。徐州也獲得“足球城”的稱號。沛縣素有“武術之鄉”之稱,且武術流派多,拳路廣,趙派大洪拳、三晃膀大洪拳、武當大洪拳、二洪拳、黑虎拳、梅花拳、少林拳、西陽掌,已成為蘇、魯、豫、皖地區具有影響的拳種,也是沛縣成為全國武術之鄉的歷史因素。前沛縣還保留了較多的武校,多次代表國家出國表演。並把武館開到國外,這些國家有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美國、墨西哥、俄羅斯等。

  • 6 # 1小陳滿眼星辰1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三千多年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上刻畫出獨具特色的巴渝文化。

    重慶人“乾燥”,爽直中帶幾分魯莽,熱情中夾幾分狡黠,幽默中又有一些兒土氣,寬容中有幾分排外,好打抱不平,好看熱鬧。

    重慶人好吃麻辣燙的火鍋,越熱賣得越火,越熱吃的人越多,越吃品種越齊全,鴛鴦火鍋、四味火鍋、藥膳火鍋、魚頭火鍋、全羊火鍋,樣樣吃遍,得排上十天半月。

    重慶個體餐飲業,以特色菜品和服務招攬食客,形成南山泉水雞、六公里啤酒鴨美食一條街、歌樂山辣子雞、磁器口豆花魚、潼南太安魚、壁山來風魚等有影響的美食地帶。

    重慶人腳勁好,因為出門就爬坡上坎,男女老少個個得到鍛鍊,還練出了重慶姑娘的楊柳小蠻腰。多霧的冬天和溼熱的夏季還給了姑娘們細膩白淨的肌膚;從小吃慣麻辣鮮香的川菜,使她們情性火烈,心直口快,一說話就把嗓門吊得高高。

  • 7 # 高橋又一村

    我們地處關中腹地的老長安西片曹坊村,我們這裡舊時娶媳婦,那可是整個村巷的大事,全巷不論男女老少,都會主動幫忙齊上陣。鞭炮聲響,高騾大馬的婚車一到,大家按大總管細派的差事,各伺其職。新媳婦進門前,先要“打醋湯”,主事人把鏵尖在爐灶裡燒紅,用醋一潑,繞家轉一圈,意即要除卻新媳婦有可能帶來的晦氣。過門之後,其兄弟拿著氈,給全巷村長輩逐家下跪引拜,還有一個程式,叫做“拜聖子”,這“聖”乃是老式織布機上的部件,“聖”上擺著梭子,尺子,剪刀等女工傢什,男子坐於上邊,女子拜一下,則去掉一個東西,有多少物件則須拜多少次,以此方式來教化新媳婦,勤於女工,儉於持家,禮於丈夫。我小時親見此等禮俗,記憶頗深。進入新社會,此等男尊女卑之象雖已絕跡,但在我們老家一代,真正的男女完全平等,尚須社會作進一步努力。

  • 8 # 心即是琴

    潮汕地區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功夫茶了。主人家將茶爐一擺,小碳一燃,客人自是以上眉梢,鄰居聞到炭火味,也會不自覺“溜達”過來的。傳統的功夫茶一般只擺出三個茶杯,剛剛是一個傳統大小的茶壺衝出來的茶水的量,也暗含了潮汕俗語“茶三酒四踢桃二”,意思是三個人喝茶、四個人喝酒、兩個人結伴出遊,都是恰到好處的事情。 傳統功夫茶的泡茶工序據說有九道,小時候見我爺爺泡茶,已經簡化了不少:起爐生火燒水,最好用山泉水;水開燙洗茶壺、燙洗水杯;茶葉徐徐放入茶壺,開水快速倒入茶壺,拂去浮末,蓋上蓋子開水澆茶壺外表,讓茶壺裡外溫度一致,有利茶葉泡發,再把茶壺中的茶倒在茶寵之上,茶寵一般也是紫砂物件。第一遍的茶水是不能喝的,謂之洗茶,洗去茶葉加工是殘留在茶葉上的灰塵雜物。可見,潮汕先民也有衛生意識呀! 第二遍謂之“貴人茶”,第二第三遍的茶水最受青睞,此時茶色正靚,茶香正濃,主人會勸說“趁熱喝趁熱喝”,看著茶色,聞著茶香,品著茶湯,一切人生趣味盡在其中了……

  • 9 # 素昧情素

    我是岱山人,在這裡我介紹一下我們這裡的漁家習俗,祭海謝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岱山是個海島,這裡的人以打魚為主業,對海洋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也飽受著海洋的折磨。因對大海懷有敬畏之心,漁民們常自發地進行一些祭祀活動,或在碼頭海岸或在船上。

    他們將好菜好酒瓜果飲料擺上一桌,上香敬酒,虔誠感恩,祈願平安!這古老的習俗千百年來代代向傳。

    2005年岱山縣政府會有關部門為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將祭海謝洋這一漁家習俗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古祭臺遺址上建造了我國首個大型祭海臺。同年首屆中國海洋文化節在岱山舉行,而後成為每屆海洋文化節休漁謝洋大典的固定舉辦地。

    現在我簡單地說一下祭祀活動的儀式:一隊身著傳統服裝的主祭、陪祭和漁民代表徐徐走向祭臺,點燃祭祀臺,恭請龍王,進獻恭品,行禮進香,祭平安旗,獻玉龍珠。禮儀定式講究,程式嚴謹。展示著漁民敬畏海洋感恩海洋獨特的傳統文化和濃厚的民俗內涵。

  • 10 # 黑色靠背椅

    我家在湖北棗陽,當地的民風還是比較淳樸的,習俗的話,就是我們那裡初一必須去外婆家拜年,還有就是有錢都會回老家修葺祖墳。

  • 11 # 妙來講國學

    Hi 我是你妙來,我是山東銀 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商河縣鼓子秧歌匯演

    鼓子秧歌匯演是商河縣重要的元宵傳統文化活動,每年都有十幾支參賽隊伍參加匯演。農曆正月十五日前後,從村莊到城鎮,到處可以聽到震耳欲聾的鑼鼓聲,看到追隨圍觀秧歌表演的人群。

    活動由正月初七晚上祭祖拉開序幕

    濰坊楊家埠“年畫之鄉過大年”

    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奇葩,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春節期間,楊家埠村以民風民俗為主題、年畫風箏為主導、遊客參與為時尚的慶新春過大年活動如火如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領養的孩子,能當親生的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