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就是這麼飯兒

    不懂藝術,把精心策劃的方案,改的面目全非,然後四不像,一次不行,多次改,最後,方案定了,出結果後不滿意,就說設計的問題,有苦說不出。

  • 2 # 曬著太陽的漁

    比你懂而且不提意見的客戶才可怕。遇到不懂的客戶是你自己的運氣,人家懂人家請你幹什麼?!最SB的“設計師”是以為自己夠懂的,其實年輕人經歷見識有限,大不了就是書本知識多的而已!設計是為客戶的需求,千萬不能因為你比客戶明白TA的需求!

  • 3 # 杲杲湖山

    關於“作為設計師,我們都怕什麼樣的客戶?”的提問,我的理解——問題的歸因從主體和客體要有一個區分和正確的認知。以我看就這個提問——在此不客氣地說——就充滿著“幼稚無知”,我敢肯定——這是一個90後給的提問。

    為什麼說幼稚無知呢?問題是自己並沒有這樣的認知——若要是認識到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勝任能力不足的短板——就不會“公開”在大庭廣眾之下問這個露怯的問題了。如果提問者再經人生20年或30年就再也不會提這樣的問題了——或曰:退休了,或早不幹此行了。其實我說的是人生閱歷與經歷的問題,但也是一個方面,還需加上個人的閱讀和學習力+實踐力+時間=方可。

    常言道“商場如戰場”,戰場何?商場何?戰場者——敵人也;商場者——對手也(有時也是敵人或必須當敵人來對付),那既然如此,敵人就輕易地放棄勝利——不爭不戰向你繳械投降麼?那麼商場上的對手——就輕易地放棄自己的利益,讓你佔盡先機和便宜麼?好好學學《哲學》、《孫子兵法》、《自私的基因》、《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效能達到的境界》和其他心理學及經濟學、管理學等書籍吧!

    人就自私的基因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就滿能說明問題了,就中國文化、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的“仁”說的就是人人都有生存和愛與尊重的需要的——因為人的第一慾望和需要是生存,儘管這是動物的本能,但人都有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以及多層次的需要——可是出題者只是站在個人的立場角度——來與鞭撻他/她的客戶——意思是他們讓他/她費勁了——不好對付,沒有輕易得手。試問你的客戶他/她要不要生存、利益?你只是把自己擺上了突出的位置——這除了幼稚無知、不學無術,還充滿著不仁不義不道德!!捫心自問吧,加強修煉吧,轉換思維吧,改變心智模式吧!

    看看世界第一汽車銷售大師,喬·吉拉德是是怎樣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的。連續12年榮登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世界銷售第一的寶座,他所保持的世界汽車銷售紀錄:連續12年平均每天銷售6輛車,至今無人能破。其實喬·吉拉德不是一生下來就是汽車銷售大師的,起初也是由於不在行而業績低劣——但他善於學習研究總結覆盤——最終成為史上最偉大的汽車銷售大師,希望出題者研究研究他的成長經歷和營銷銷售的策略、技巧和勤奮巨大的付出與如何人性化創造業績的。

    古人云:“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肯定會遇到好說話的和不好說話的,有通情達理的和有難以禮遇的,有文化與素質高的和文化與素質低的。但作為一個職業者你沒有必要抱怨挑剔你的顧客,你要做的只有拿出你的修養,你的能力,你的本事,你的策略、你的方法,你的專業素質進行工作和開展業務,拿下難以對付的顧客的訂單;挑戰環境,突破自我,認識和戰勝自己,創造價值與業績為第一要務。“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因此,不要把問題的進行外歸因——把你的顧客作為問題的主體,自己卻是問題的客體;要進行內歸因的查詢——自己才是問題的主體,問題的客體歸於客戶,將問題歸於自己。要自我進行反思、自我關照、自我檢討,當看懂了“因果定律”和“馬太效應”的時候你就會成長許多進步很多,知道麼?你的行為動機,暴露了你心理學所說的自我防衛機制的投射——是把自己的不足、幼稚與無知投射到了你的顧客身上——你只看到了你的顧客身上有什麼不對,卻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麼不足,與修為和能力上的欠缺,你的潛意識是想——讓你的“敵人”都不戰而降,讓你客戶——都不提任何要求——都是由你說了算輕輕鬆鬆讓你搞定,即只要你利益佔盡了就對了——你不允許顧客對自己的利益的考慮與爭取是吧?這現實麼?你就不知道,你是人他/她也是人,你有慾望自私,他/她照樣也會有,你欲世界都圍繞著你轉現實麼?難道你是太陽不成?這就是不學無術——諸多學科缺席之故!這就是——缺少閱歷砥礪與經歷磨鍊之歷練之幼稚無知之暴露無遺!

    2017年11月19日

  • 4 # TH設計師陽帥

    作為一名設計師!最怕的一型別客戶是自己的內心是懵懂的,飄渺的,不切實際的一些想法,讓你不切實際的去實現以及,被實現,這種客戶是最可怕的,在你不知道客戶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時候,你只能盲目的去設計,去想方案,然後你把方案想的做的多麼完美,多餘客戶來說,如果不是他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將是泡沫;所以在不確定客戶真正想要什麼之前建議不要輕易去把自己認為的東西強加給客戶,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 5 # 唯吾院

    設計師最怕遇見的客戶有四種:

    第一種型別(關鍵詞:時間)

    這種客戶型別可細分為四個場景。

    1,恨不得今天談完,明天就得交方案,經常說的話就是:不就用電腦畫幾張圖嗎?有那麼費勁嗎?

    2,一旦合作,恨不得24小時讓你待命,不管你忙閒,也不管黑天白天,總之他想找你,你就得安排。

    3,磨唧型,一個方案能碰72次,這邊十月懷胎都結束了,她還在那醞釀呢!

    4,不守時,設計師很多要接待不同客戶,約好的時間,遲遲不露面,讓所有行程不知所措,這個貌似是常態。

    第二種型別(關鍵詞:自我)

    很巧,也是四個場景。

    1,吹牛逼型,吹的你天花亂墜,吹的你毛骨悚然,主要還能讓你看出來,要不也就不叫吹牛逼了。

    2,裝逼型,擺官威的,扯黑話的,玩高冷的,高調炫富的,總之他好使,你不行。

    3,固執己見,不聽專業意見,自以為是,你提不同方案,他視你為挑畔,總覺得設計師在他眼裡就是畫圖的,他才是有思想的那一坨。

    4,極度個性另類的,所謂極度就是不是常人能接受的審美或價值觀,反人性的,就玩極醜的極惡心的極另人不自在的創意。

    第三種類型(關鍵詞:錢)

    這裡分為三種場景。

    1,一毛不拔,摳到骨子裡的,不為設計創意買單,不認為虛擬的思想有價值。反正別談錢,一談我就跟你聊情懷。

    2,隨時隨地都挑你毛病,然後扣錢,基本抱著最後不打算結尾款去的。氣人的是,他要是律師,要麼有律師。

    3,完全沒錢的那種。

    第四種類型(關鍵詞:內容)

    這裡只有一個場景。

    再改

    還得改

    繼續最佳化

    必須得調整

    你再試試這個

    還是沒找著感覺

    要不重新設計一個

    ……

    ……

    ……

    還是用你最初那稿吧!

    我擦,刪了!

  • 6 # 設計老吳

    有一種客戶,就是“你先弄(設計)著看看,費用都好說”。往往這樣的客戶,都悄悄地消失了,收不到費用。另有一種,讓你大膽放開設計,結果是改得一塌糊塗,設計成果白費。

    還有一種,自己沒主意,你設計好後請不相干的親戚朋友對方案指手畫腳,讓設計師無所適從,最後方案是面目全非。

    當然這是個別現象而已,大多數業主都是互相體諒,互相尊重的。

  • 7 # AEC4D自修室手機特效

    我有相關工作經驗,我來回答!以我做平面和室內設計多年的工作經驗,最難纏的客戶也是我們都怕的客戶:一是不想出錢的,只認免費設計。二是不想對設計師說真話的。三是催工催時的。四沒有主見一天一個花樣兒來回折騰的。

    既然選擇了服務行業,從業多年來是一向本著客戶第一,客戶的滿意就是體現自己最大的價值的觀點。下面幾點也只是站在設計師角度看待一些問題。問題只發生極少數客戶身上。

    ✔第一 想當然認為設計服務都是免費的,認為出個效果圖就幾分鐘的事兒就該免費!

    像我們這個三線城市,裝飾公司都是小公司,日常競爭激烈為了拉住客戶都會承諾設計費免費送!內行人應該明白,最後都含在工程款裡了。

    由於行業多年來的“認真培養”很多人都知道新家裝修免費送設計。這裡我就問一下:設計師去量房,畫手繪稿回來出方案,出效果圖,出預算,做報價單,跟進施工現場直到最後交房,一套房一忙就是一個月,如果真的是免費,設計師都是鐵打的不用吃飯吧?

    ☞第二 無法進行良好溝通的。表現就是什麼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不說,無法和其正常的進行溝通。

    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面,設計也是一樣,只要瞭解了客戶的真實意圖才可能做出符合要求的圖紙。什麼都不說要先看效果圖,不說真話等等。

    ☞第三 催工催時的。有的天生急性子,開工就想著所有幾道工序同時進行,什麼都要按自己想法來的,明明十幾天才能完成的非要幾天就想結束,還為其解釋不清,稍微不和心意滿意就去投訴的。

    ☞第四 朝三暮四沒有自己主見的。本來修改也是正常的。有想法很靈活多變想起什麼是什麼,明明說好是矽藻泥想改成花崗岩,身後是有一群人在出謀劃策,效果圖一張接一張的改,最後自己把自己繞進去了不知道什麼好了。結果來一句都不如第一張,把責任甩給設計。

    不過有了和客戶這些故事才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才可以有所提升。絕大部分收房後都對自己的設計師很親很熱情。而這些感受也就是設計師價值的體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17歲的愛情你們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