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與透視
-
2 # 返鄉歸來
別拿無知當理論,從社會大局到家庭生活沒有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無私的奉獻精神社會才可以進步。
你朋友說任勞任怨沒出息?你告訴他他媽要不任勞任怨十月懷胎就沒有他來到這個世界,他父母要是有出息就不會辛辛苦苦養他成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真正有出息就是任勞任怨無私忘我的人。
-
3 # 財商心旅
任勞任怨,吃苦耐勞是一種精神狀態。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最缺少的就是這種精神。一個囯家一個社會如果沒有任勞任怨的責任心,個個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不願付出只想索取,那麼社會是不會發展進步的。
大家都在相互算計,考慮的只有自己。最終會導致整個社會停滯,沒有財富的創造。沒有國家哪裡有你的小家。你佔得了一時便宜佔不了一世,佔了小便宜而吃大虧。
任勞任怨如果叫沒有出息那麼就說明整個社會都生病了。
-
4 # 俠佬石說
勞任怨是一種美德。是積極的人生品質和工作態度。是一種吃苦耐勞、無怨無悔的奮鬥精神。做小事者需要,成大事者必備。擁有它方可事業有成。
社會上分工有鉅細,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生的目標有高低。只要是為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都值得稱頌,都是有出息的潛在機制。
馬雲不任勞任怨嗎?他肯定是任勞任怨的。只不過我們看到的是,現在,他成功的光環。他辛苦努力歷程,被掩映在了輝煌的光環之後。當他騎著破舊的腳踏車,卻為阿里巴巴奔波、努力的時候,也不知道曾經引來了多少諷刺和嘲笑?
然而,世界只有一個馬雲,偉人也寥若星辰。我們都是心懷小目標的俗人、普羅大眾,只要你按照自己的小目標努力,都是一種成就。都值得我們開心快樂,都應該擁有掌聲,都可以贏得尊嚴和尊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上了大學,有了工作,結婚生子。你能說父母的這種任勞任怨是沒出息嗎?年輕人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經過數年的努力和積攢,不但讓自己實現了經濟獨立,還幫助家裡改變了生活條件和居住條件,家庭和睦,老人幸福。你能說這些天長日久的努力,是沒出息嗎?
況且,往往大的成功,都是成百上千個,微不足道的成績,積澱而成,怎麼可能一蹴而就,從天而降?
莫言在埋頭筆耕,幾百上千萬字的時候,想到過諾貝爾獎,忽然砸在自己頭上嗎?任正非早年被騙,債務纏身,不知道,何日是盡頭的時候,能想到,如今,世界第一強國都懼怕的5G嗎?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奔著小目標,一個一個的去實現。我們能做的,只有任勞任怨的“吃苦中苦”,能否“方為人上人”的答案,交給時間,交給明天,交給未來!
回覆列表
先假設“任勞任怨”是沒有出息的這一觀點成立,那反之,挑三揀四、拈輕怕重、怨天尤人就能有出息了。
恐怕這樣的價值觀放到哪個社會階段,都是不成立的。
任勞任怨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不辭辛苦,不怕別人埋怨。這種品質無論是在哪個行業,都應該是做人最基本的態度。
不要聽你的朋友說了什麼,要聽他沒說什麼。我想他的本意不是說任勞任怨人沒有出息,而是感慨在任勞任怨的基礎下,“小人”擋道,“好人”得不到發展。
工作中就有這樣的現象:勤勤懇懇的付出,不及人家的幾次溜鬚拍馬。踏踏實實的工作,比不上人家的請客送禮。本本分分的做人,卻招來別人的冷眼和欺負。
不免讓那些兢兢業業工作的人感到無望和寒心,也難免會發出任勞任怨無前途的牢騷。
生活中還有這樣的現象:當一個人嘴上罵罵咧咧、挑三揀四的工作時,忽然變得沒人敢惹了。當一個人性格變得刁鑽、不容易接近的時候,有時候領導都要畏懼三分。
而這樣的人卻大有人在,這樣的現象不光存在於體制內。
《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在奢侈品店做銷售時,碰到了自己的同學。看到落差如此之大的羅子君,這位同學便開始奚落起來,言語間盡是冷嘲熱諷。
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
羅子君想起了賀涵說過的話:你來這裡是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做好自己的業績,自然會有人成為你的合作伙伴。
現在回過頭來重新回顧一下對任勞任怨無前途的思考。
這裡面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值得思考:
一是你以為的任勞任怨是否是真的任勞任怨?
二是你是否做到了真的任勞任怨?
任勞任怨不等同於辛苦,它是一種凌駕於辛勤工作之外的另外一種品質。
不攀比、不計較、不抱怨!
我承認生活中存在大多數的不公平,那些任勞任怨所有反義詞是踐行者,雖然在目前看似順風順水、優哉遊哉,但實際上已經無形中關閉了很多幸運之門。
而任勞任怨的堅定者,眼前的不如意恰恰給自己開了許多機會之窗,在不經意間,定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