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聶文振

    館閣體不包括大楷和草書。館閣體就是明清時期官方字型,現在說的小楷。有鋼筆時候,用鋼筆寫的字,就叫硬筆書法。主要功能寫字工具!

  • 2 # 福藝堂老志

    館閣體書法不包括大楷行書和草書。

    首先中國書法的字型經歷了由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展過程。而館閣體是楷書書寫風格中的一種獨特形式,館閣體這種書法風格流行於明清兩代。明代稱之為臺閣體,後來慢慢稱之為館閣體。

    館閣體最初採用的,是以歐陽詢和趙孟頫的書法字型為基礎演變、整合而來的字形。它是專門用來寫官方檔案之類的字型,相當於現代的印刷體,以小楷為主。臺閣體是一種明代官場書體。“臺閣體”與“館閣體”都是服務於宮廷和科舉的書體,是國家承平時代資訊有效傳遞的規範書體,其特點是字型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

  • 3 # 無味書舍

    解答館閣體書法包括大楷行書和草書嗎?為什麼?這個題目,首先涉及什麼叫館閣體的問題。

    通常來講,什麼叫館閣體?一般來說是指流行於明清館閣及科舉考場的書寫風格,屬於官方使用的書體,特指楷書而言,是一種方正、光沼、烏黑、大小一聚的明代官場書體。明代稱“臺閣體”,清代改“館閣體”。

    從館閣體的概念來看,大楷行書和草書都不應該包括在其中。

    但是,我們從狹義方面來理解,館閣體特指楷書,特別是小楷包括在其中的。而大楷包括館閣體中與否,需要進一步的分析。有一種情況需要注意,就是用館閣體筆法、結構書寫大楷,這樣的大楷,也屬於僵硬刻板,沒有活力,不能以暢情適意,在這樣的一種情況是可以包括在館閣體之中的,至少可以是館閣體化的大楷。

    為什麼呢,我個人覺得,原因是這樣的,書體的形成的因果是挺複雜的,是社會文化發展中,表現在文字的傳承演化,在不同歷史時期不間斷的產物。

    我們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辯證的、歷史的來看待,才能真正梳理真偽,得出正確答案。同樣,對待館閣體包括大楷行書和草書這個問題,不能簡單點說是不包括或包括。我的看法不一定準,但就個人的理解,覺得有幾點值得商榷。

    一,從歷史更迭的視角看。

    館閣體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由於士大夫清玩風氣和帖學的盛行,影響書法創作,所以,整個明代書體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漢秦北朝,篆、隸、八分及魏體作品幾乎絕跡,而楷書皆以纖巧秀麗為美。至永樂、正統年間,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先後入職翰林院和文淵閣,寫了大量的制誥碑版,以姿美勻整為工,號稱“博大昌明之體”,即臺閣體。由此可見,碑版上的字大都是館閣體,不論大楷和小楷的。

    二,從歷史古蹟留存的文物來看。

    故宮,頤和園裡的字跡,很多是館閣體,原因是館閣體作為官方使用的一種書體,強調共性和規範,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就館閣體千人一面的俗氣,侷限了書法創新。這點看大楷行書和草書也不能到處流俗,各處景觀是展覽體,各個展覽是流行風,江湖體橫行。這或許也是為破處館閣體的另一種翻版吧。

    綜上所述,透過館閣體歷史作用的分析,看到館閣體的審美觀,給明清時期的書法演化,帶來的對書法諸體的促進,也是功不可沒。並影響到我們當代的書法,特別是給小楷的筆法、結構的有許多的借鑑。

  • 4 # 雪飛書法藝術交流

    這個問題的回答首先應當瞭解什麼是館格體,館格體為應試而生,也就像現在的列印體,便於識別。現在也有人把法度森嚴的楷書字型稱之為館格體,可能有兩點原因,第一,變化比較少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第二,一些人不能靜下心來練習,達不到一定的書寫高度,貶稱別人的字為館格體。館格體作為書法的一個類別,對書寫者的要求很高,不是容易就能達到的。行書,草書講求的更多是變化之美,講究運筆,講究佈局,作品和心情關係很大,讓王羲之,顏真卿再寫蘭亭集序和祭侄文稿,就不會寫出同樣的作品。

  • 5 # 永書101

    館閣體書法是科舉制度的產物,一切想博取功名的人都得學習館閣體。館閣體書法主要是真楷書,而尤以小楷書為主要書體,不包括行書及草書。

    沈度書法墨跡

    我看關於館閣體包括什麼書體這一點,所有答主意見基本上一致,但是館閣體這三個字的含義現在已經在逐漸發生變化,就像“同志”這個詞現在真不敢隨便亂用一樣,館閣體往往也被人用來指責某種書法風格千人一面、陳陳相因,並且不限於楷書,行書、隸書甚至草書也會被人戴上“館閣體”的帽子。

    田英章書法作品

    館閣體的創始人是明朝書法家沈度,他還有個名氣一樣大的弟弟沈粲,沈粲除了能寫館閣體楷書,還是一把草書高手,兩兄弟的書法都得到了好幾代皇帝的賞識,國家大事、金書玉冊,都是由這兩位兄弟親筆書寫,上行下效,朝野都在學習二沈書法,一時洛陽紙貴,萬人臨摹。

    田蘊章書法作品

    這讓我想起來今天的田英章兄弟的歐體楷書,也是國家書寫員,也是學習者眾多,也被人成為館閣體,歷史這麼驚人地相似,很值得人思考。

    隨文附上沈度兄弟、田英章兄弟書法墨跡幾幅,大家一起看看。

    沈粲書法墨跡

  • 6 # 書畫之道

    首先,糾正一個觀點,館閣體≠楷書。

    館閣體在古時候指的是官方書寫的標準字型,一般人科舉考試,奏摺奏章,文憑文獻等記錄的官方文字。

    館閣體主要特點為字型通用易辯識,字型端正,結構森嚴,是一種能做到大眾雅俗共賞的字型。館閣體以楷書為主,但不等於楷書,更非行書草書之類。

    現在好多書協人士在批評館閣體,說其無變化,太氣死,“館閣體不入展”等等,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著名書法大師啟功就力推館閣體,承認館閣體買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

  • 7 # 姚若兮

    很明確的說不包括,原因如下

    臺閣體

    一種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的明代官場書體。所謂“臺閣”, 本指尚

    書, 引申為朝廷官府的代稱。清周星蓮《臨池管見》:“自帖括(臺閣體)之習成,

    字法遂別為一體, 土龍木偶, 毫無意趣。”可見“臺閣體”在書法史上評價不高。

    清人多稱臺閣體為“館閣體”, 其義基本相同。清洪亮吉《北江詩話》:“楷書之

    勻圓豐滿者, 謂之“館閣體", 類皆千手雷同。乾隆中葉後, 四庫館開, 而其風

    益盛。然此體唐、宋已有之。段成式《酉陽雜俎·詭習》內載有官楷手書。沈括

    《筆談》雲:“三館楷書不可不謂不精不麗, 求其佳處, 到死無一筆是矣。竊以為

    此種楷法在書手則可, 士大夫亦從而效之, 何耶? ”

    大楷

    楷書大字。極大者稱“榜書”“擘窠書”, 一般數寸以下大字稱“大楷”。大楷常用來作為書法基本練習。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學敘第二十二》:“作書宜 從何始? 宜從大字始。《筆陣圖》曰:“初學, 先大書, 不得從小。,然亦以二寸、一寸為度, 不得過大也。”宋曹《書法約言》:“如作大楷, 結構貴密, 否則懶散 無神, 若太密恐涉於俗。”(也就是宋蘇軾所言“大字難於結密無間, 小字難於寬

    綽而有餘”之意。)

    草書

    漢字的主要書體。從廣義講, 包括各個時期、各種形式的草書, 如草篆、草隸、章草、今草、狂草等。《宣和書譜·草書敘論》:“草之所自, 議者紛如, 或 以為“稿草, 之草, 或以為赴急之書, 或以為草昧之作, 然則謂之“草”, 則非“正, 也。”宋張拭《南軒集》:“草書不必近代有之, 必自筆札以來便有之, 但寫 得不謹, 便成草書。”從狹義講, 指書寫上有一定規範法度並能自成體系的草寫漢字, 如章草、今草、狂草。草書的主要特點是:結構省簡、筆畫連貫, 書寫流 便迅速, 但不易識別。草書歷代能書者, 章草有崔璦、杜度, 今草有張芝、二 王, 狂草有張旭、懷素。

    綜上所以說館閣體書法不包括大楷和草書

  • 8 # 書法有云

    館閣體書體有沒有包括大楷、行書和草書?這需要對館閣體的定義做個明確的認識。

    一、館閣體的定義

    館閣體的定義可以為:自從宋代開始直至清代,為了科舉制度而規定書寫的一種書體。這種書體的學習方式為:先學顏真卿楷書開始,再學柳公權楷書,再學歐陽詢楷書,最後學習趙孟頫楷書。將歷史中的四大楷書大家書體融合在一起而成的一種楷書書體。

    二、館閣體的來歷

    館閣體的來歷跟唐代的”唐人尚法“風格有關,楷書在隋唐達到巔峰,此後至今楷書的字形沒有發生改變,有所改變的只是書寫風格的不同而已。

    而唐人尚法出現的客觀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科舉制度,在唐代考生書寫不好就得不到考官的閱卷機會,因此,在當時掀起學習書寫法度,完善法度的風尚。

    正是由於唐人尚法,使唐代以後的人們很難在楷書的藝術上做出進一步突破,另外,由於法度完備也得到統治階層的喜愛,將此書體作為科舉書寫的標準。

    館閣體在宋代稱為”院體“;在明代稱為”臺閣體“;到了清代改名為”館閣體“。

    三、館閣體的風格

    館閣體的風格特點為:大小一致,千篇一律,字若運算元,墨色漆黑。按照現在的理解,可以將館閣體理解為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印刷字一樣,同樣的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出現都是同一個樣子。

    綜上所述

    館閣體、臺閣體、院體等都是指那種為科舉而書寫的一種楷書書體,它有明顯得特點,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大楷、行書、草書應該是不屬於館閣體類的,但是,由於館閣體所具備的特點十分鮮明,若是大楷、行書、草書等字型具備這種特點,也是可以將之歸納到此風格內,所以具體的判斷還需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 9 # 劉路德書法

    館閣體書法實際上就是小楷,在古代沒有印刷技術,朝廷發給各地方的檔案通知都需要用毛筆抄寫送到各地,因此招聘一批人,每天用小楷書寫這些檔案通知,寫字的人常年累月地這樣寫,久而久之誰都心煩膩歪,想放手寫其他的書體,上面又不讓寫,所以館閣體讓人憎恨。其實,館閣體是非常工整漂亮的,科舉考試也用這種書法,我們不應該排斥館閣體,就書法的本身沒有任何毛病,只不過是當時的制度造成了人們對館閣體的不滿。後來就被當今社會上寫醜書的人攻擊,用以宣傳他們的醜書理論。有人說館閣體是黑大圓光,這是錯誤的,是謬論。

  • 10 # 大唐驅魔師

    肯定不包括啊。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由於個人喜好,他們都曾大力提倡書法,一時帖學大盛。成祖下詔求海內擅書之士,邀集於翰林院,倍加恩寵。明代開科選士時,皆用楷書答試卷,務求工整。字寫得欠佳者,即使滿腹經綸,也會名落孫山。這對當時書法藝術風貌產生過較大影響。因此,讀書人寫字,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這就形成了明代的臺閣書體,稱“臺閣體”。

  • 11 # CM藝術

    關於“館閣體”的論述不多,也不全面,且多貶損之言。評價“館閣體”大致就是:書寫拘謹刻板,法度謹嚴,字型方正圓融,“黑大光圓”,沒有生氣,千人一面。更有與題主一樣質疑“館閣體算不算書法”,“館閣體”真是那麼不堪?我的回答是:館閣體肯定是書法,並且是需有深厚功力才能寫得出來的書法!!

    “館閣體”盛於明清,其代表隊人物沈度,明代書法家,擅篆、隸、楷、行等書體,婉麗飄逸,雍容矩度。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賞識,稱其為“我朝王羲之”,名重一時,乃至片紙千金。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臺閣體”(館閣體)。有墨跡《楷書四箴》《敬齋箴》《隸書歸去來辭》等傳世。《楷書四箴》楷法緊結遒麗,端正嚴謹,筆勢穩健,體態圓潤,表現出精湛的功力,具唐人法度,是沈度“臺閣體”書法的代表作。

  • 12 # 樊樂意

    館閣體,即"臺閣體"是盛行於明清時期(主要是明朝時期)一種官方書寫格式。其特點是:橫平堅直,中規中矩,便於識認,普遍應用於官方及正規場合(如學子應試)。

    館閣體從書法本身及藝術性來話,美感或者書寫者的個性不能得到全方位的展示!沒有行書,草書更能滿足欣賞者對書法藝術的要求。

    所以,館閣體有楷體的端裝,中規中矩形式在裡面,但是沒有行書與草書行雲流水般的風格。

  • 13 # 秋色正傑

    館閣體是以前朝廷裡公文的標準字型,特點是規範統一,為的是好辨認,缺點是極少有變化,看起來是千篇一律,缺少神韻,有些沉悶。而這正是書法的大忌,因此歷來飽受詬病。但不是字寫得不好。要知道,古時候在朝廷裡行走的人不乏大家,是行文特點決定了館閣體的走向,也因此束縛了寫書法之人的海闊天空的個性!

  • 14 # 自然100364996

    怎麼會包括行書和草書呢?館閣體是為了應試,答卷而應運而生,以明朝開試,到清中期發展到鼎盛,要求大小一樣,工正整齊,字跡烏黑,千人一面,方便閱讀!但今人寫毛筆字如果能達到過去的館閣體的水平,應當能橫掃當代書壇大部分人!屬於高水平的人!可惜這樣的人太少!

  • 15 # 江上俠chenxiliang

    書法館閣體有發展過程,皇帝欣賞了書法家風格,明清兩朝提倡了,成為文官,科舉士子書寫的規範,包括楷,行,草體。但因限於幾位有名的書法家,也就會束縛不同風格的發展。總體講,館閣體對初學的規範是有貢獻的。正象八股文,本來不失為一種好文體,但明清科舉只能寫此種,就大大束縛了文體的多樣化。

  • 16 # 俯仰觀天下

    不包括草書。草書龍飛鳳舞,變化莫測,縱橫永珍,行於不得不行,止於所不得不止,千姿百態,無有定則。館閣體的最大特徵是規範性,亦步亦趨,循規蹈矩,類似於美術字。

  • 17 # 樂家亭長

    我認為館閣體不能簡單地說是否包括大楷書和草書,需要辨證看待。館閣體指的是一種書寫風格,字型多以楷行為主。館閣體與楷書的區別就是,館閣體是楷書書寫風格中的一種獨特正規化,而楷書指的是五大書體(篆隸行楷草)之一,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館閣體這種書法風格流行於明清兩代。明代稱之為臺閣體,後來慢慢稱之為館閣體。另外館閣體不僅僅代指書寫字型,在文學上也指那些特殊格式的文學體裁,比如,明代就有臺閣詩。

    臺閣這個詞,更普遍的叫法是在明朝朱元璋廢除丞相後,設立大學士的時候。後來隨著內閣制度的確立,漸漸地,在皇帝,身邊幫助皇帝處理奏摺、起草文案、進諫納言的一些近臣就開始稱之為臺閣之臣。

    而館閣體、臺閣體,就是這些大臣為了給皇帝上書的時候,為了書寫方便、美觀大方,才開始採用的一種書寫書體。

    請注意,這個時候,館閣體的用途,和他們所要承載的文字意義是一樣的,屬於公文,沒有什麼藝術性可言,也無需表達感情,表現技藝,因此,這個時候的館閣體和臺閣體,實際上是以實用性為主的。

    因為他們的用途決定了他們的內容,這些館閣體所書寫的內容,無非就是皇帝與大臣之間為了國家公事而寫的,你想想,也沒啥可以表達情感、抒發心胸的餘地吧。

    然後我們再來看館閣體字型的風格構成。館閣體最初採用的,是以歐陽詢和趙孟的書法字型為基礎演變、整合而來的字形。後來到了清朝,康熙、乾隆特別喜歡董其昌,所以又加入了一些董其昌的書法元素。

    但整體上講,館閣體其實是中國古代王朝比較流行的一種標準書寫字型,其本身並無什麼對錯可言,也無藝術性的要求,純粹的就是出於國家機器運轉的需要,因此實用性大過一切。

    後來,科舉考試中,大部分書寫字型也都變成了館閣小楷,成為官方考試的主要字型。

    從以上可以看出館閣體主要指實用性的書寫風格,不講究藝術性,楷書和草書是字型的概念,它們之間不能用簡單的包不包括去定義!

  • 18 # MDison

    館閣體不包括行書和草書。簡單來說,館閣體是過去專門用來書寫官方檔案的楷書,相當於印刷體,但又不完全同於印刷體,館閣體有一定的變化,有書法的法度和韻味,是一種規範書體!

  • 19 # 葫蘆牛仔

    館閣體是主要用於公文,和科舉考試應試,所以館閣體指的應該是小楷。規範,美觀,寫好也不易。

    館閣體不是那些所謂“有個性”完全沒有法度、沒有一點兒傳統基礎的字可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出來的照片總是模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