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徐彬凱

    手機拍照菌,來給大家介紹幾個實用的拍照技巧!保證每次發到朋友圈的照片,點贊都說手機拍出的照片很普通,那是沒有利用好你的手機鏡頭,看完這個影片你就知道了: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拍得很大片的照片,就像下面這些。這些照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視角很大,視野很寬闊,看起來非常震撼。在攝影的角度來看,其實都是使用廣角鏡頭拍出來的。其實除了專業相機,你手中的相機也能拍出這種型別的大片。今天拍照菌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手機拍照神器,那就是使用外接手機鏡頭!完美解決手機鏡頭的侷限,讓你拍出更多有意思的照片。外接手機鏡頭有什麼用呢?拍照菌手上就有一個微距鏡頭和廣角鏡頭,那就和大家一起來體驗下吧!廣角鏡頭的基本特點就是視角大,景深長,不僅能擴大取景的範圍,還能保證拍攝畫面中前後景物在畫面上都可以清晰的再現。這是用普通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我們給手機加上一個廣角鏡頭試試看,取景畫面是不是就變大了呢?單看對比圖已經很明顯了,拍照菌再給大家看一個更直觀的對比圖。紅色範圍為普通鏡頭的取景範圍,而廣角鏡頭的取景範圍則是整張圖。,大家平時看到的微距照片都是這樣的,單純用手機拍的話,是無法拍出這麼細微有清晰的照片的,可如果給手機加上一個微距鏡頭呢?就能拍攝到比普通鏡頭更細微的物體,而且能將背景虛化掉。透過對比就能看出,在同一對焦點下,微距鏡頭拍到的畫面更清晰,放大還能看到植物很細節的部分,並且背景也被虛化掉了。你們get到了嗎?

  • 2 # 在浙農村

    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我們也習慣了把手機作為日常拍照的首選器材。

    出去旅遊用手機拍風景、吃個飯用手機拍美食、合影用手機自拍…… 手機攝影的應用場景已經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過,無論是什麼拍攝機器,都要先了解好機器的特點和特性,這樣才能有效地達到揚長避短效果。AppSo現在就帶你瞭解一下你的手機拍攝功能吧。

    (注:本文適合有一定攝影基礎的朋友閱讀。)

    手機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拍攝器材?

    手機攝像頭的感測器普遍不大,而感測器的大小會直接影響成像質量。

    而除了 iPhone 7 Plus (它還有長焦段鏡頭)外,其他手機的鏡頭大部分都是等效於 28mm 或者 35mm ,物理光圈值大部分都在 F1.8~F2.2 (固定光圈,不能調)左右。

    也就是說,大多數手機的攝像頭是個固定光圈的定焦鏡頭,取景的時候得「肉身移動」控制畫面(不動用數碼變焦)。

    這樣的硬體引數讓我想起了一部相機……

    感覺手機就像是一部低配版的 GR 嘛!

    當你在短時間內集中觀看不同的人用同一款機器拍的照片時,其實不難發現,照片中會透漏出機器的特性。因為機器會影響拍攝風格和手法,所以別人用 GR 拍的照片,對手機攝影使用者來說還是有很大參考價值的。

    而對於 GR 來說,因為無法進行物理變焦(透過不同焦段去作出不同方式的表達),所以大部分人在拍攝時都會將重點放在光影、線條、拍攝角度以及畫面中的故事和趣味性上面,而相應的技巧放到使用手機拍攝當中,似乎也都是可行的。

    只是由於手機與相機的成像差距,光線特點往往需要更為明顯,又或者通過後期加強才能相對清晰地展現出來。

    舉一些例子,冷暖對比:

    沒阻擋的正逆光:逆光、剪影:側逆光:可以看到,遇上比較硬的光線,手機會具備更好的細節刻畫能力:

    受限於硬體限制,手機鏡頭的抗眩光能力一般都不會特別好。這個時候就必須瞭解你的手機眩光到底好不好看了,不好看的話還是不要讓它出現吧……

    手機攝影有哪些使用的小技巧?

    1.虛化

    儘管現在的手機陸續加入了模擬虛化功能,但耿直的我對經常模擬得特別假的虛化特別反感。

    事實上,即便不用模擬虛化功能,手機也是能夠做到虛化的,只不過效果沒有像相機那麼漂亮罷了。

    手機要做到物理虛化只有兩個準則:

    靠近主體

    讓主體離背景遠一點

    說到虛化,iPhone 7 Plus 擁有一個很強的 Buff ,因為它的第二個鏡頭是長焦啊!這樣虛化效果就會變得更好。

    2. 測光與曝光

    現在的手機基本上都是點測光為主。

    這種測光在光比(被攝物暗面與亮面的受光比例)稍大的情況下,高光很容易就會過曝,造成「一片死白」。

    以目前我摸過的手機來說,對焦和測光分離操作都並不怎麼容易,所以我建議先對好焦然後使用曝光補償(對焦框隔壁那個小太陽)來調整曝光。

    繼續受限於感測器尺寸,在光比大的場景中即便你拍 RAW(未經壓縮)格式的照片,想後期把曝光拉回來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所以我個人的建議直接兩邊取其一(高光過曝或者直接剪影)就算了。

    3. 長曝光

    不但是相機,手機也能實現長曝光。

    手機自帶的相機功能裡面,都會有一個可以調節引數的選項,一般會叫「專業相機」之類的(iOS 系統裡直接稱為「長曝光」),大家可以直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現時手機為了提升常規拍攝時的畫質,都會盡量地將光圈做大。

    但由於手機鏡頭的物理光圈是不可調的,這就給長曝光帶來了問題:在 ISO 最低的時候曝光時間頂多到幾秒鐘,難以拍攝出「車水馬龍」的感覺……

    當然了,你可以考慮適當地「作弊」一下,拿塊 ND 鏡(減光鏡)擋在手機鏡頭前面。

    4. 故事、趣味性

    在這個方面,具體要靠拍攝者的觀察力或者搞事情的能力了,跟機器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

    說了那麼多,要拍好照片最重要的其實是:動起來,拿著相機按下快門吧!

  • 3 # 傅擁軍

    主編過《手機攝影師》(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一書,綜合20位入圍者的建議給你。 一、 請先準備一雙好奇的眼睛,用一顆童心去看世界,你會發現一切都會變得有趣起來。這是訓練自己獨特的洞察力、敏感力、感受力的前提和基礎。 首屆十佳手機攝影師作品之一

    二、 要熟悉自己的手機效能,調整好引數。開啟拍照功能需要幾秒,拍攝時滯是多久,心裡都要非常清楚。記住,儘量選擇在好的光線下拍攝。順光或者側光,使畫面受光更均勻,這恐怕是手機拍攝需要注意的地方。曝光不足或者過量後期比較難調整。當然,追求某種風格另當別論。首屆十佳手機攝影師作品之一

    三、 請放下思考,自然而然地跟著身體的感覺去觀察、預判、等待好的瞬間。恰到好處的光影捕捉以及多種角度的嘗試,都是你在拍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首屆十佳手機攝影師作品之一

    四、 無論是手機還是相機拍攝,都是視覺傳達,需要思想、觀點、認識和審美去支撐,對攝影最有幫助的還是“閱讀”吧!瞭解中國傳統視覺藝術,西方經典攝影作品,可以幫我們看到視覺的傳統;欣賞音樂和舞蹈,幫我們意識到節奏和韻律在照片中的重要性。攝影很年輕,需要學習其他藝術形式來豐富自己。 首屆十佳手機攝影師作品之一

    五、 最後有一點,有時候不一定要太糾結好照片的定義。只要照片的拍攝獲取合法,對你來說有獨特的價值意義,都可以是好照片,並不一定獲過獎、出版過、參加展覽。要堅持拍攝自己有感覺,自己喜歡的照片,拍久了會有驚喜的。

  • 4 # 老狗愛小貓

    手機的好處就是攜帶方便,能隨時抓拍。所以對拍攝內容的敏感度非常重要。此外構圖光線後期製作是形成一幅好作品的關鍵。上幾張我自己的照片,拋磚引玉。

  • 5 # 光學法則

    手機也是可以拍出好照片的,只要我們善於挖掘手機相機的功能,例如下面這張照片就是使用手機拍攝的,我並沒有仔細的去構圖,只是為了向大家演示怎麼樣用手機來拍攝一張車尾軌跡的照片,而且噪點非常的低

    拍攝出這種照片的核心關鍵詞就是專業模式以及固定相機。很多的安卓手機都有專業模式,我們開啟安卓的手機相機就能看到專業模式的選單,進去之後可以對相機的ISO以及快門等資料進行設定。

    或者下載lightroom這個軟體來直接進行拍攝。(之前打錯字了還請見諒)。手機版的lightroom雖然基本不能修圖,但是用來拍照還是可以

    在晚上我們來到一個車輛比較多的地方,首先要將手機固定好,可以使用帶手機支架的三腳架,如果沒有三腳架也沒關係,我們可以把手機搭在一個平臺上,然後在手機的前面擺上一塊磚頭或者其他的重物,將手機輕輕的靠在上面,這樣一個穩定的手機支架就已經做好了。接下來就是引數設定。在相機的專業模式中,首先我們要將ISO調到最低也就是一百,如果有光圈的設定,那麼可以將光圈設定在11左右。如果沒有也沒關係,我們可以直接的對快門進行設定,快門的曝光時間直接決定了車尾的光軌以及整個環境的亮度,一般我們可以將它設定在1.6秒至兩秒,試拍一張,然後根據成像效果來進行調整。

    注意在拍攝的時候,最好使用相機的定時拍攝功能,例如三秒後自動拍攝,這樣我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就不會產生抖動,導致圖片模糊。

    最開始我也說到了,除了可以拍攝光軌以外,而且可以讓畫面的噪點變得非常少,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張圖寫著專業模式的圖片就是第一張圖的部分放大後的截圖,而寫著自動模式拍攝的圖片是使用手機的自動相機進行拍攝後區域截圖的效果。

    可以看出來,兩張照片的噪點相差可以說非常大,所以手機也能拍攝出好照片,只要你懂得攝影的原理就可以。

  • 6 # 採石水昜

    只要認真搞清楚手機照相機的各項功能並結合相關攝影知識經驗就能拍好手機照片和影片

    以下是華為mate9的照片

  • 7 # 縱橫視覺ZoneFoto

    其實無論是用手機還是用相機拍攝,真正重要的不是器材,而是你的眼睛和腦袋,一個器材只是為了表達出一個想法和情感的一個媒介和手段罷了。這張照片是瑪格南攝影師拍攝的,他在剛果起初是用相機拍攝的,但由於環境的特殊,他改用了手機進行了全程的拍攝,最後憑藉這個專案進入了瑪格南圖片社。

    從你的問題就可以看出,多少有些急功近利了,有點太過於著急,這和我們國內的氛圍也是有關係。首先,你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熱愛攝影,你是不是已經瞭解了攝影裡面最基本的構圖,光線,感光度等等這些基礎的東西。手機拍攝其實遠比相機拍攝要來的簡單的多,因為手機會自己配有一些軟體,會自動處理你剛剛拍攝下的照片,我們很多人就容易陷入誤區,認為自己已經拍的很好了。手機的構圖相比相機要簡單很多,因為他的畫幅不大,而且一般的手機應用都會使用正方形的構圖,這類構圖就把很多其餘的照片畫面裁切掉了,你對照片的整體掌控就會要求的低一些。

    你也可以嘗試一些手機上面的攝影配件,比如小鏡頭等等,玩的開心就好,當然也希望透過這個“玩”,你可以更加能夠提高自己的拍攝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習書法,為什麼在報紙上要比宣紙上寫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