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oHuang188
-
2 # 流浪者話
我們可以把人類勞動簡單劃分為兩個大類:體力加持和智慧加持的勞動。前者以重複機械性質為重,後者以經驗、創造性為主。如果把這些理解了那麼在一段時間內不必擔心人工智慧代替人類。譬如藝術、教育等等需要人類互動的性質勞動都不可能在短期內被替代。這裡講的人類之間互動參與包含了很多AI無法替代的範疇。比如如果說教育僅僅教知識,那麼替代老師極其簡單,但是師者授業、解惑、傳道的部分卻是遠較知識重要的,這是不可能被替代的,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但是,我個人一直卻認為AI急需加以控制,因為一旦AI具備自主互動能力時,那麼它替代所有的一切也就很簡單了……到底AI能否替代人類目前無法給出科學上的研判。但是防範AI氾濫是應該高度警惕的。
-
3 # 長金老者
人工智慧的設計者製造者控制者歸根結底也是人,所以人還是有用的。況且人類的活動總還是有人工智慧不能替代的,人類終究還會是這個星球的統治者。
-
4 # 工業網際網路
很多人在這方面對人工智慧存在著誤解,片面的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是來搶飯碗的。並且,伴隨著人工智慧的到來,人類的能力將會從各個方面開始退化,因為人工智慧把我們能做的都做了。
事實上,人工智慧的到來是推動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更高階的領域做鑽研。這並不是一種退化,反而是一種進步。而且人工智慧目前對工作的替代,都是簡單的重複性工作及高危工作,與此同時,人工智慧的到來也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工作崗位,你應該學習新的東西,然後謀求自己更好的生存。
這個課題就好像問:製造人工智慧的那個人是否會替代一樣?人工智慧有高低之分。正如,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也有高階、中級、初級之分。水平不高的工程師開發人工智慧,很容易取代這個工程師。但他使用了人工智慧業界最牛逼的演算法,技術,當然很容易超過該工程師了。
但這個時間,可能是100年,或者200年。因為,做專案一定要強調時間點。如果說是1萬年,那就沒有意義了。因為那時候的人的定義,很可能已經不是今天辯題裡的人了。我的意思是說:人的定義,發生質的變化。
-
5 # 針式
我們不要過度神話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在數學上也有其極限,這個極限沒有我們想象的高。
現在的人工智慧就像電池,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喊電池技術突破,只聽見腳步聲不見其下樓。在理論上電池技術在材料學上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沒有新的材料被發現電池技術的進步就被鎖死了。
在人工智慧圈有一個段子“只要是人工智慧能做好的事情,它都不再是人工智慧。”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對待人工智慧的態度會隨著技術發展和成功應用而變化。我們身邊有無數人工智慧應用,而我們不見得就會承認它是人工智慧,比如你家裡的電錶、電視、電飯煲都有簡單的人工智慧應用,更大的有地鐵、飛機也有人工智慧的應用。
人工智慧帶給人類的更多是方便,而不是取代。人工智慧能做的還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客服人工智慧就無法取代。我覺得人工智慧永遠也取代不了和使用者溝通的這個環節。有過和人工智慧客服溝通經歷的人應該知道那種無力感,人工智慧客服很難理解你要表達的意思,也無法提供人性化的幫助。
體力勞動就更不可能被人工智慧替代了,現在機器雖然很發達,但是我們的工作依然很累,特別是服務行業,能被機器和人工智慧替代的就更少了。
人類是這個社會的主體,機器和人工智慧存在的意義就是人類賦予的,客怎麼可能取代主。
-
6 # 得助智慧
其實人工智慧的發展與其本質,並不是為了代替人類,而是為了幫助人們從日常生活到企業工作都能更好更便捷的更有效率的進行。
就比如智慧外呼機器人,可以與電銷人員相配合,智慧外呼幫助篩選意向客戶,電銷人員負責後續的跟進,智慧外呼機器人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還能幫助管理好客戶資訊資料,保存錄音記錄等等,與人工相配合,也大幅的提升了企業營銷的成單率。
並且,智慧時代的到來是一定的,作為普通的人,我們要試著是接受人工智慧產品,以及好好的利用它們,當然,也需要不斷的完善及提高自身的能力,從簡單的體力勞動中擺脫出來,畢竟時代在不斷地的進步與發展,我們自身也得更加努力才行。
-
7 # 歐比旺羅克
未來的奢侈品是被社會需要,能透過自己做點什麼對社會產生影響,也就是說這個人還有點用。普通人被社會邊緣化的時代並不遙遠,即便是現在已經展露了它的雛形,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一些興趣點打發無聊的時間,把眼前的時光殺掉。根據所在層級、支付能力大小,有國外旅遊的、國內旅遊的、參加社團或教會的、跳廣場舞的、甩鞭子和打太極拳的,還有數量龐大的打小麻將的。如果一個人內向,不喜歡戶外活動也不喜歡與人交往,智慧手機和各種自媒體平臺已經為各位準備好了無窮盡的娛樂工具,不喜歡讀文字的可以看圖片,嫌圖片單調的可以看影片,想保護眼睛可以聽書,針對年輕人,移動端的遊戲已經做到2K解析度,介面精美華麗。
體力勞動和簡單腦力勞動都被人工智慧所替代,我們還能幹的只有玩。錢多的在現實世界玩,活動半徑較大;打小麻將的在社會玩,活動半徑小;喜歡網遊和社交網路的在虛擬世界玩,在意識裡的活動半徑海闊天空。
從德國回來的一商界朋友說,德國一家農場主可以經營一兩萬畝地,2%的農業人口可以供應全國人吃飯。國內從超市和農貿市場都可以感覺到,食品極大豐富,只要身體健康沒問題,即使天天躺著玩基本溫飽也不會是問題。溫飽問題解決後精力如何釋放就成了問題,這時智慧手機和應用就是一個偉大的存在。
在虛擬世界裡,架構師和程式設計師是這個世界的造物主,所有手機使用者都是造物主的子民。用專業術語來說,所有的手機使用者都是資料,而軟體公司就是演算法。演算法是處理資料的,今後大部分人勢必會成為資料,吃睡玩,只有少數精英才能進入演算法機構,組織和管理廣大的資料們如何吃睡玩。
即使所有的資料都感覺自己無憂無慮、自由處在,但在演算法看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圖一是演算法,圖二是資料,圖三是病毒。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人類從猿到人,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才有當下的美好,人類是需要進步的,當我們邁進一個新的時代,舊時代落後的東西必然會被取代,同時也會有新的機會、新的產物出現,他們的出現會更好的服務於人類,我們的恐慌只是嚇唬自己罷了。
人類有這種恐懼的想法也不為奇怪,畢竟我們對未知生物內心都是迷茫的,但是我要用正確的世界觀和認知去看待人工智慧的發展給這個社會和生活所帶來的改變。不應該在被一些別有用心者大肆鼓吹AI恐懼論後,讓我們越來越恐懼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取代自己的工作,這很明顯是一個悖論。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取締掉眾多的工作、這毋庸置疑,因為社會的發展需要更高效、更迅速,而人工智慧恰巧可以在最基層的作業中為社會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源動力。但與此同時,一些我們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新的機會和機遇會應運而生。
人工智慧真能“搶飯碗”?
有人覺得人工智慧替代的都是基層工作人員,其實不然,有研究表明:在整個機器取代人類的過程中,由農業開始,然後是藍領,最終會波及白領:記者、辦公室文員,甚至專業領域的會計、醫生、律師……人工智慧的影響將從體力勞動者向腦力勞動者逐步擴散。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中高層管理人員,我一個月支付幾千塊的工資請一個基層工作人員,不需要多有能力,總比我花大量的預算去請一個人工智慧來,後期還要出維護和修理的費用。
資料發現,人工智慧技術會讓知識型、技術型人才更為搶手。過去一年中,人工智慧人才需求量增長近2倍,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業型公司加入到相關業務的創業大潮,催生了大量人才需求。資料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人工智慧人才需求量較2016年一季度增長了179%,是2016年一季度人才需求量的近3倍。其中,演算法工程師增速最多。
人工智慧會產生哪些新職業?
機器人培訓師
這類工作和教師差不多,新機器的產出需要一個培訓師對它進行教導,讓它學習人類的語言和行為。比如客服機器人,它就需要被訓練得對複雜且微妙的人類溝通有很好的識別。雅虎公司正在讓人工智慧學會那些人們真實的意思與表面意思不一致的語言。到目前為止,雅虎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能夠在網站和社交媒體上識別反諷意思的演算法,且準確度可達80%以上。
人工智慧初期就像一個嬰兒,你教它什麼他就學習什麼,它的思維比人類要反映的更快,但是他沒有人類的情感敏感,比如現在心情很難受,需要向機器人傾訴,“我現在非常難受”機器人的回答應該是程式設計師用資料編輯好的答覆,人類再次說出“我非常難受”時應如何應對,難道是上一句重複?這個時候,經過培訓的機器人可能會說出“你為什麼會不開心”你會說出因為某些事情導致,這個時候它會順著人類的回答而做出迴應,而不是一味的機械回答。
畢竟每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為人工智慧賦予性格也是一個要點。需要大量的臺詞和劇本,以不同的性格對它們進行培訓。像Affectiva和Beyond Verbal這樣的創業公司都在開發幫助識別和分析情緒的技術,使人工智慧能夠做出反應並調整與我們的互動,使體驗更有趣、更高效。
機器人護理師
這個職業類似於維修師,機器和人類一樣,它也會“生病”出現各種小毛病或者是機器故障,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人員對它進行修理,並瞭解它是哪裡出現了問題,避免下一次在發生。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全面普及的時候,機器人維護師將會成為最稀缺、最熱的職業之一。
除了以上舉例的這些,資料分析等職業也是非常熱門。李開復曾經說到,在AI的大時代,人類未來剩下的將只有兩件事,第一件是創造力,包括了科學的創造力、文學、藝術的創造力,也包括了講故事的能力、公關、市場的能力;第二件是要做有愛心的工作,未來服務業會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