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夢緣甘說

    在充滿了亡命徒的梁山上,青面獸楊志的性格是別具一格的,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慫”,在面對難以克服的困難時,他總是想著逃避。

    比如一開始押運花石綱,黃河裡翻了船,他不想著承擔責任回去報告,直接跑路了。

    後來押運生辰綱,半路被晁蓋等人智取,他覺得沒臉去見梁中書,還是選擇了跑路。

    小說第七十回,梁山攻打東昌府,楊志對戰沒羽箭張清,被一石子打在盔上,又是嚇得“膽喪心寒,伏鞍歸陣”。

    在人們的印象中,梁山好漢追求的都是鐵骨錚錚,倒驢不倒架,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楊志這麼“慫”的表現,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繼續深挖的話,我們還會發現楊志性格中的其他陰暗面。比如他是一個沒朋友的人,在整部書中,似乎都沒有看到他和別人傾心相交的時刻。在第十二回,他求官被高太尉拒絕後,盤纏使盡,無奈只能賣刀——不要忘了,他當年的官職是殿司制使官,工作單位就在東京,所以梁中書會說以前就認得他。然而在工作這麼多年後,他卻連一個能夠求告的朋友都沒有。後來上了二龍山,楊志和魯智深、武松一起落草,魯武二人發展出了亦師亦友的關係,而楊志與他們之間似乎也沒有很深入的互動。

    楊志還是一個不快樂的人。在小說中,水滸好漢們大多都曾經爽過,像宋江總是和好漢們在酒桌上談笑風生,像武松曾經享受過打虎英雄的無比榮耀。而楊志呢?他的形象總是那麼鬱鬱寡歡。他的快樂時光是在什麼時候呢?也許是受梁中書賞識的那段時光吧?然而接下來就可以用《大話西遊》的臺詞來形容了:快樂總是短暫的,換來的卻是無窮無盡的痛苦。

    除去小說結尾部分,楊志還是水滸好漢中少有的想過自殺的人。在生辰綱被劫後,他欲要就岡子上自尋死路,躍身一跳。猛可醒悟,拽住了腳,尋思道:

    爹孃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遇事愛逃避、人際關係很一般、精神狀態經常抑鬱、有過悲觀厭世時刻又於心不甘,這就是楊志的主要性格特徵。這樣的人放在今天,大家肯定會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心理上出了問題的人。

    那麼楊志的心理問題主要在哪裡呢?

    我很喜歡的一部美劇《無恥之徒》,講得是一個底層“人渣“家庭的喜怒哀樂,這一家人總是要“作”,總是要坑蒙拐騙,總是要把事情往壞的一方發展,總是拒絕像普通人一樣追求成功。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他們都近似於“自毀型人格“,這是一種偏執的人格障礙,總是無休止的去逃避本來必須做的事,潛意識中總是期望事情發展為最差結果,總是一步步的把自己推向自我毀滅的地步。楊志的性格特徵,就與這種人格頗有幾分相似。

    比如自毀型人格總喜歡把事情搞砸,而楊志的奮鬥歷程就是一次次的失敗。運送花石綱失敗的細節究竟為何,小說裡沒有描寫。但押運生辰綱的過程可以看到,楊志對軍士們的嚴厲與刻薄,顯得非常之“作”,似乎在故意把人心往散了搞,最終讓整個押運隊伍離心離德。而根據相關心理學論述,這種“不信任“正是自毀型人格的偽裝,透過這種“作“讓對方難以忍受,最終把事情搞砸,末了還要製造出一個是對方背叛了自己的解釋。這樣的故事,在一些男女的感情折騰中也經常上演著。

    自毀型人格的情緒和行為總是會極端化,對自我認知比較模糊,人際關係容易惡化,所以很難發展起長期穩固的親密關係,“沒朋友”的楊志也正符合這一特徵。如果運氣好處於順境甚至遇到了幸福的話,自毀型的人就會覺得不真實,就會開始作死。話說楊志在梁中書處被賞識,這應該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快樂時光吧,然而他馬上又開始“作”了,梁中書命他押運生辰綱,因為配備不合己意,他就一而再的喊著撂挑子,一副“傲嬌“姿態。這樣的下屬,在上級心目中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呢?

    正因為容易極端化,自毀型的人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容易突發憤怒和暴力傾向,從而搞出一些難以收拾的局面,為自己鋪就毀滅之路。從這個意義上看,楊志賣刀殺牛二,正是一起自我毀滅式行為。面對牛二的無賴糾纏,他本可拂袖離去,然而他又一次做出了最糟的選擇,讓自己的人生境地進一步難以收拾。話說當初第一次上梁山時,王倫曾勸楊志入夥,楊志託詞說還要上東京找個親眷,但後來在東京根本就沒這事。現在看來,也許牛二倒可以看做他的一位“親眷”,因為看這哥們作死的勁頭,倒很像是另一位自我毀滅者了。

    自我毀滅取向的理論最早出自弗洛伊德,他提出了人有兩種本能,一種是生本能,另一種是死本能,這是一種走向死亡,回到一種古老的、初始的狀態的衝動,睡眠與死亡,正像是黑暗、溫暖而平靜的子宮,沒有壓力,沒有衝突,讓人能夠逃避一切痛苦。自我毀滅式的人格,正像是一種不願當輸家的心理防禦,當人的自我評價和現實總是不符,當人生總是面對否定和失敗時,人就容易走上自我毀滅之路。從小說中來看,楊志的人生正是如此,對自我的高度評價和現實之間的反差,讓他總是心心念念糾結不已。

    在水滸中,楊志好幾次提到祖先和父母。難怪,因為他的祖輩名頭非常輝煌,所以能讓他充滿驕傲的說出“灑家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能讓他的心中想著:“王倫勸俺,也見得是,只是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點汙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然而,也許正是祖先的榮耀,又給了他莫大的壓力,一方面是心裡想要博取配得上祖先的功績,一方面卻是現實中的種種困境和敗局,這種糾結和慚愧,也許正是促成他自毀型人格的最重要原因。

    前面說過,楊志是水滸好漢中少有的想過自殺的人,然而他又不會去自殺,這正是自我毀滅性人格的一大糾結,因為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失敗,而不是死亡。與自殺者相比,自我毀滅者必須時時想起親友等自己必須負責任的人,想起自己辜負或逃避著責任與期望。在東京走投無路之時,楊志賣起了祖傳寶刀,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舉動,象徵著他在辜負祖宗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心中的糾結與壓力又加重了一分。

    從朝廷武將到失敗的逃兵,從殺人犯到配軍,再到二龍山佔山落草做二當家,最後上梁山當了一個普通頭領,楊志的人生之路離祖輩的期望越來越遠,一步步的下滑著。在剛上梁山的第六十回,宋江曾經排過一回座次,關於他的排位是這樣的:

    前軍寨內,第一位李應,第二位徐寧,第三位魯智深,第四位武松,第五位楊志。

    請注意,在此前的二龍山上,是魯智深坐頭把交椅,楊志排二,武松行三。然而一上梁山,宋江的結義兄弟武松就排到了楊志前面。在後來七十一回的水滸好漢終極座次中,兩人之間繼續保持了差距,武松排第十四,楊志排第十七。面對這樣的反差,楊志的心裡會有什麼反應呢?書裡沒有描寫,但就算有反應,他的選擇想來也只能和以前一樣“慫”,那就是逃避吧。

    有學者曾經說過,水滸是一部悲劇,重點在於描寫英雄們的一步步沉淪,楊志自毀型的人生道路正是如此。在好漢們的最後結局中,外向的武松傷於外人,內向的楊志林沖病因自身,忠於朝廷的宋江被朝廷毒死,忠於宋江的李逵被宋江毒死,算計別人的吳用最終選擇自殺……由此來看,水滸主要人物的死法似乎都寄託著作者一定的用意。也許,他們都是在一步步把自己送上自我毀滅之路吧。

  • 2 # 國學主持人劉大有

    算不上特別喜歡,但是感覺對於楊志很惋惜,發自內心真的不想讓楊志上梁山,不想讓生辰綱出事情。楊志本是楊家忠良之後,一心報效朝廷,一直到上梁山之前從無二心。

    楊志機警小心,但是時運不濟,押運生辰綱時候,楊志在"人家漸少"之後,推遲每天動身時間且提前休息(由原來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為"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他寧可逼迫軍漢冒酷熱前行而落得怨聲載道,也要保全生辰綱,無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襲。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願活動。楊志在黃泥岡提醒軍漢們此地險要,發現劉唐頓生疑心,唯恐白勝酒中有蒙汗藥,諸多方面表現楊志用心、用智良苦,實非常人可比。

    但楊志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綱這個任務了。因為他急於靠功而獲"賞",改變自己現在的罪犯身份,從而穩步上升,落個"封妻廕子"。楊志急於抓住這個契機,實現自己命運的轉折,仍舊保持"將門之後""幾世忠臣"的美好聲譽。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楊志把"賭注"重重押在了護送生辰綱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綱別出事

    可惜命運弄人,偏偏讓楊志遇到了晁天王一干人等。

  • 3 # 大易經綸

    首先,小說人物無所謂喜好,但作者筆下楊志與牛二這段,寫的非常生動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畫了人性之惡。

    其次都是小人物,牛二遇到楊志,是牛二運氣不好,同樣楊志也算倒黴,但這裡面,作者透過牛二一而再,再而三的為難楊志,導致殺身之禍的劇情衝突,非常生動的刻畫出生活中常見的無賴形象,無恥之下,還有無賴的醜惡嘴臉,透過作者的妙筆生花,讓人記憶深刻。

    最終,作者有效的利用了生活中一個很小的場景,用市井小民的故事,講述了庶民生活的難。難得不只有有志難伸,還有卑鄙小人的招惹,一副百姓的人生百態圖就這樣巧妙展示出來。

    如今太平盛世,也少不了這種無賴的存在,故此是可以穿越時代的人性拷問。

    一孔之見,僅供參考!

  • 4 # 品牌研學社

    曾向京師為制使,花石綱累受艱難。虹霓氣逼鬥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塵寰。

    虎體狼腰猿臂健,跨龍駒穩坐雕鞍。英雄聲價滿梁山。人稱青面獸,楊志是軍班。

    楊志一生淹蹇,押花石綱,偏他翻了船,收拾一擔金銀營幹,被高俅批壞,無盤纏賣寶刀,遭牛二蠻奪,梁中書差押生辰綱,盡被劫去:可稱梁山泊鈍秀才!楊志,乃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與楊家將一心報國、忠而見謗的悲劇內蘊是一脈相通。

    楊志的一生,命運坎坷,命運不公,但也值得深思。對於楊志本人,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不要濫交朋友,有兩三個知己就夠了”,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