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元愛繪本
-
2 # 何秋光學前數學
如果家長們想要教孩子加減法,請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孩子1+1=2!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進行數學早教,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孩子還沒有理解數學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填鴨式教學,直接開始教加法。
這也是很多孩子,為什麼會那麼早就出現排斥數學的原因,家長不以興趣為起點,盲目教孩子,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學習加減法,應該借用實物,讓孩子以遊戲的方式,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加減法。
1、巧用數字畫舉個例子:7+2=9,將數字變形,加入合適的想象力,變成一隻老鼠的樣子,
這種將抽象性的數學題轉化為圖畫的方法,對孩子的吸引力更大。
但借用圖畫的形式,記憶力會更深刻,學習的過程也更有意思。
2、小貓釣魚材料: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遊戲內容:家長告訴孩子“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孩子拿起釣杆開始釣魚
當孩子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孩子會回答“1”條。
當孩子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孩子回答“2條”。
第三條時引導孩子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
當孩子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孩子:一共釣了幾條魚?
並且讓孩子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3、用購物瞭解加減法媽媽給了孩子5塊錢,告訴她去買酸奶,同時店裡的阿姨會找錢給你。
當孩子買完東西回來,媽媽問孩子,有沒有剩錢,媽媽伸出5個手指頭,收起2個手指,表示應該還剩下3塊錢。
孩子也跟著媽媽一起,用手指比劃著,就這樣開始學起加減法。
4、撲克牌材料:選擇帶有數量花紋的牌
從一組撲克牌中,隨意抽出2張牌,讓孩子計算兩張牌相加和相減的結果各是多少。
這種帶有數量花紋的牌,孩子可以在一開始不數量的時候,透過數數,得出結論。
在一開始,可以不對回答的時間做限制,隨著孩子熟練之後,可以設定時間限制。
當然,如果孩子連續正確完成5個之後,家長也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
5、樂高積木樂高積木的好處,就是表面有凸起的點,孩子在學習算數的時候,可以看著點數,給出結果。
同時,樂高的顏色豐富、本身的可玩性比較高,適合孩子學習枯燥的數學加減法。
以上推薦了五種比較適合教加減法的方法,所有的方法都遵循具像化規則,家長只要注意早教的趣味性,數學早教還是很簡單的。
-
3 # 末末地讀書
幼兒數學20以內加減法,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吧。
第一用他愛吃的東西做誘餌。引導他學習加減法。比如說他特別愛吃草莓,我買了一盒草莓,洗好了放在那。先給他準備五個草莓。附帶一個條件,比如說你如果完成了哪一件事兒,媽媽就獎勵你三個草莓。你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又完成了那件事,媽媽再獎勵你四個草莓。那張完成了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問他,五個草莓和三個草莓加起來,你得到了幾個草莓啊?就是這麼簡單,他非常快的就知道了加減法。
第二幫他選擇好看的數學啟蒙的動畫片。我記得我最初給他選擇的是米奇妙妙屋。而且在看這個動畫片的時候,你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看。讓他有某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你可以多給他放幾遍,然後引導他用正確的思維方式解答篇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題。還有一個叫數學怪物小分隊。這個動畫片也特別的好,教了好多數學的知識,不單單是20以內的加減法,還有一些簡單的圖形邏輯關係等等。
-
4 # 電影中的美景
每個成年人都知道,我們的學習過程都是需要一個漸進的,那麼對於孩子也是這樣。我們要明確的是,孩子的數字是從實物中抽象出來的。理解了這一點,那麼孩子在學習20以內加減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方法。
從實物開始抽取數字。每個孩子在開始認識數字的時候,我們無論從哪一方面入手,都必須從身邊開始,我們家長可能還記得,孩子在學習數字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幾口人,這是最常見。雖然最初我們知道數字是從身邊開始,但是為什麼到了後來,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的時候,卻把這一點忘掉了呢?其實很多時候,家長自己就已經掌握了方法,但是卻沒有開始把它昇華一下。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剛開始學習的小朋友學習的是十以內的加減,我們都會發現小朋友在舔手指。家長感覺到這樣不衛生,於是利用自己的方法來阻止了孩子,其實我們有很多的方式來代替小朋友舔手指。其中現在常用的就是小棒的方式。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開始學習類似的數字加減時,他們首先要需要吧,題目中的數字全部換成心中想象的東西,或者手中可以拿取的東西。比如說9-3。我們會發現小朋友先數了9根小棒,又拿走3根,然後把剩餘的又數了一遍。最終才得出答案是6。
不要過早教授技巧。在學生入學的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讓學生學習一些數學的技巧,其中包含的就是退位減這一步,但是我們實際上發現,許多技巧根本就不是能夠傳授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孩子發現了技巧,有的孩子沒有發現技巧,對於這一點,許多家長可能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是作為我曾經教過一年級的老師來講,我認為技巧,尤其對於一年級的小孩來講,不太實用,對於一年級來講,最適應的就是他能掌握自己的方法,在充分掌握自己的方法以後,估計利用幾個月以後的時間,就能夠思考出其他的技巧。在數學課本中,通常提供了一種退位減的解決方式,比如說16-9。課本中通常提供的是把16分成9+7。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完成第一種方法的學習,然後我們會發現,孩子可能會自己找出另外的方法,在這我就不再描述了,畢竟方法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而產生的,但是如果家長把老師教授的所有方法都要求孩子掌握,我覺得這樣是對孩子很不利的,其實孩子掌握其中一種就好。
最後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讓孩子選擇。即使到了一年級,下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仍然會發現,有的孩子在計算20以內加減的時候,仍然是需要一些食物的輔助,我們還是用前面的例子,比如說舔手指或者畫豎線這種方式,但實際上,在這種情形下,有的家長和老師已經發急了,他們對孩子的要求變高了,他們覺得對於這些孩子,可能是需要加強訓練,但實際上我們不能這樣認為,如果孩子需要實物或畫小棒的方式來幫助解題,我們認為,如果把它抽象成一個計算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難的,我們每個人在學習英語,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都會有過體驗,對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一個計算機程式應用,但是對於我們來講確實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所限制的,如果你對計算機長時間的應用或者對相應的軟體,長時間的操作那麼別人稍微一說,你就會明白,對於孩子也是這個道理。
總之,不要讓孩子過早踏入自己不理解的數字世界。
-
5 # 七娃寶葫蘆
教幼兒20以內數的加減法,可以用實物來教,就像教孩子數數那麼簡單。我說一下,我大女兒是怎麼學會加減法的。
手指不夠用了
我女兒上中班的時候就開始就有數學作業,剛開始她數手指來進行算數,比如說3+5,她會先伸手指數到三,再往上數五個,她經常不知道加了幾個。
水彩筆來幫忙
後來我教了她一個方法,用水彩筆等實物來做加減法。比如說6+7,就可以先拿六個,另外拿七個水彩筆,然後兩組放在一起,再數一下是多少個,就得出答案了。
撲克牌的妙用
找撲克牌中較大的數字,然後用其小的數字來組合成這個數字。比如數字是9的牌可以用哪幾張牌加起來組成。這種方法更靈活,可以是兩個相加,也可以是三個、四個。透過這樣的練習,孩子對數學的加減法能夠掌握的更靈活熟練。
教孩子學數學,可以從實物到抽象數字慢慢過渡,別要求孩子直接用數字來做加減。找對方法,孩子學起來才能更輕鬆。
-
6 # 牽手看日出
孩子學習算數家長一定要好好引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藉助身邊的各種材料來讓孩子在玩兒中學,在遊戲中學。作為過來人我有一個好辦法,可以透過跟孩子玩撲克牌來學習,先帶孩子認識一下撲克牌的各種花色點數數字和大小,讓孩子數一數看一看,引起興趣。然後,帶他玩兒比大小,每人摸一張牌,讓孩子比較——哪張大哪張少兩個差多少,大的贏,小的被刮鼻子孩子很快十以內的加減法就很熟練了。看孩子玩的起勁兒可以再增加難度玩兒另一個遊戲——數點兒:每人摸兩張,兩張牌相加,讓孩子算算誰贏了。熟練了可以再三張這樣增加難度。我孩子可喜歡玩這個遊戲了,沒幾天四十以內的都算的可快了。各位寶爸寶媽們可以試試。
-
7 # 一個微笑擊敗了一輩子
幼兒時期的孩子還根本不知道幾加幾等於幾是怎麼回事。如果你問他我的籃子裡有十個蘋果拿走五個還剩幾個他們會懂得。幼兒時期只學到十以內的就行,二十以內就有點複雜了。
-
8 # 聰媽寶媽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覺得讓孩子在玩中學比較好。和孩子做遊戲,準備幾張數字卡片,然後讓孩子分一分,媽媽幾張,孩子幾張,然後媽媽出一張,孩子出一張,兩張加一塊兒是多少,然後讓孩子回答。媽媽再加以鼓勵,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還有就是平時遇到數學問題,就讓孩子回答,拿兩個,寶寶吃一個,還剩幾個?出去玩,看到路邊的大樹,讓孩子數路邊的大樹,左邊有三棵樹,右邊有兩棵,一共幾棵?
總之,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
9 # 沛澤媽讀心理
要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首先讓孩子形成對數字的概念,這不僅僅是讓孩子能從1數到20,而是要將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很抽象的數字與實物對照起來,你可以用一根小木棒來代替“1”,慢慢教會孩子從1數到20.
待孩子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實物聯絡在一起時,再教孩子加減法就很容易了。我開始教我家孩子加減法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上了“1+1=?”孩子看後大眼瞪小眼,很顯然他並不明白這個“1+1=?”含義,於是,我就對他說,我從超市裡買來一個蘋果,爸爸又買了一個,現在家裡有幾個蘋果,孩子很輕鬆地就告訴我有兩個蘋果,這樣就把抽象的“1+1=?”的問題,變成了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買蘋果。
然後,我又試著問了孩子幾個有些難度的問題,比如買了5個蘋果,又買了4個蘋果,一共是幾個蘋果,如果孩子口算不出來,你可以把蘋果給他畫在黑板上,這樣就很直觀了,其實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就是這樣教的,要把抽象的概念與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結合起來,就很容易讓孩子掌握數字的概念。
等到孩子熟悉了加法,學習減法就很容易了,9個蘋果吃掉了2個,還剩幾個蘋果,這就是減法啊!
總之,不要一上來就寫一堆算式,對孩子來說,這就像天書一般哦,寓教於樂,結合生活場景,才能讓孩子靈活快速地掌握加減法哦。
-
10 # 努麗
幼兒讓孩子學習加減法,就是找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切入點來學,不能直接上:2+5=?
我來說說我和我家小寶怎樣學?
1.我們家魚缸有好多雨花石和小金魚,所以他有了好多工作——撈魚和撈雨花石。
他拿著小網常去撈小魚,之後放到他的小缸裡,我們倆就常算他的小缸有幾條魚?本來我的目的是次次讓他算題麻煩到他不撈魚。結果我失算了,他數算得越來越溜了。撈雨花石也是這樣。
2.我們家二寶寶喜歡卡,經常拿撲克玩,這撲克是最廉價最好玩的玩具。
數數也是靠他的,計算當然也少不了他。數學教具為什麼沒有撲克?
去掉大於十那幾張和大小王;把A粘上變為1,就可以用來做遊戲算加減法了。
擺上我們寶寶的書,把撲克當錢。先告訴孩子各本的價錢,讓孩子來買。比如《幼兒畫報》9元,小二寶會從一堆撲克裡翻找到9,我告訴他我需要2元的錢,他找到2元,另一張不知道,我就教他在9撲克上去兩個,讓他數還有幾個。
用撲克的好處:直觀,易學。
3.手指頭
手指頭用來計算也很不錯,動動手呀,小腦瓜更聰明。
我小時候,誰用手指算數被極度鄙視。但是科學家研究發現:
所以,適當用指頭算算加減法唄。
選孩子喜歡的玩具來輔助學習加減,很好用的。
對於小吃貨,用吃的東西來學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剝杏仁吃,問孩子要吃幾個?先給幾個,讓他算差幾個。
總之,只要保持孩子學習的興趣,方法在生活裡。 -
11 # Hikari讀書育兒
我的孩子現在4歲,2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沒有問題,那他是如何學習的呢?我總結了一下,方法大概有4種。
方法1:水果計算法。
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如果單純的告訴孩子如何計算,孩子不一定能夠明白,那麼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他喜歡的東西,在數數的同時,告訴他學習的方法。
比如,孩子喜歡吃蘋果,那我們可以買一箱蘋果,拿出來,放在地上,先從簡單的5個蘋果開始數,前面放2個蘋果,後面放3個蘋果,問孩子2個蘋果+3個蘋果=幾個蘋果?
起初,孩子不能馬上告訴我們,需要一個一個數蘋果,但是時間長了,他自然而然就能有相應的概念,我們從5以內、10以內、15以內、20以內,一步一步地教孩子算數的方法。
方法2:樂高拼圖法。
許多孩子特別喜歡樂高,那麼我們可以找到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邊玩樂高的時候,邊學會數數。
樂高的玩具我們選擇每塊稍微大的,適合3歲以內孩子玩的那種,這樣,孩子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每塊樂高上的孔數,方便他們計算。
學習的方法基本也是跟水果計算法一樣,不能急躁,打好基礎是關鍵。
方法3:手指遊戲法。
這個方法也是最常見和最普通的。學校裡學習數學,也會讓孩子在不懂的時候,試試看用手指,不過,這個遊戲的缺點是,手指一共10個,超過10的計算,孩子會無從下手。
但是這個遊戲法最大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學。比如,孩子在街上,我們看到路燈,就可以問孩子2個路燈+2個路燈=幾個路燈,這個時候,孩子可以馬上數一下自己的手指,就能找到答案了。
方法4:圓圈畫畫法。
這個方法需要兩個步驟,稍微有些複雜。比如,我們問孩子2+3=?可以讓孩子先畫2個圓圈,再畫3個圓圈,最後數一下,得出5個圓圈的答案。當然,計算的題目不能太複雜,不然,孩子很不樂意畫很多很多的圓圈。
圓圈畫畫法儘管比較複雜,不過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了,算是比較方便的,用於教孩子5-10以內的數學題,可以嘗試一下。
對於孩子來說,實物練習比空間練習效果要好的多,相信,只要多練習,20以內的數學題難不倒孩子的。
-
12 # 妙谷君的小食堂
20以內的加減,是一年級數學的基礎。
而湊十、破十又是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最常用的方法。
有朋友說,孩子總是搞不懂怎麼湊怎麼破,其實,湊十破十,都只是計算思路,實在搞不懂,就把20以內的加減背下。
這些方法是一個過渡,當孩子能“看式子知得數”的時候,這些方法就可以拋棄了。
但是教材、資料、考題上,都會有填空題需要填寫計算步驟,所以湊十破十,還是需要了解的。
湊十破十,都要求孩子掌握最基本的10以內數的分解與組合。
湊十:
把其中一個加數分解成兩個數,使得其中一部分和另一個加數湊成10,再加上另一部分,這就是湊十。
總之就是想辦法轉化成10+幾,方便運算。
-
13 # 書霞育兒說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教育局已經嚴禁幼兒園不學化,沒想到父母卻著急的要讓幼兒一年級化。幼兒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題主想把孩子培養成神童嗎?怕自己回答不好,還特意百度了幼兒的年齡,1-3歲,父母就想讓孩子接觸20以內的加減法,你們確定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我們應該幫助幼兒成長為快樂的天使,而且不應該讓孩子變為學習的機器。
幼兒期適合做的事幼兒的啟蒙教育很重要,但是幼兒時期就接觸小學一年級的知識,這是不是有點過了。我是很不支援這樣的做法,而且接觸過那麼多育兒書籍,也沒有一本書這樣教。
孩子的幼兒期,就應該吃好玩好睡好,把身體培養的棒棒的,打好基礎,這樣孩子入園入校後,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集體生活當中。我二寶八個月時就開始爬山,一直到爬了三年多,還經常去公園和遊樂場,反正孩子怎麼開心就怎麼玩,很少接觸學習上知識。
現在上一年級,成績也不錯,孩子也愛學。反而是很多提前學過的孩子,老師強調多次,說孩子因為學過,上次的專注力不好,容易走神不專心聽課。這就是超前學的危害。
如何讓幼兒接受加減法1 多聽。可以下載20以為加法音訊,多給孩子聽,最好早上給孩子聽,堅持聽,很快你就會發現孩子能熟記加減法口訣。
2多強調數字。把數字融入到生活中,比如讓孩子數數自己的兩個小手,看看鐘表數字,回家數樓梯,讓孩子幫忙拿兩個蘋果,去超市讓孩子幫忙看價格等,在生活中多融入強調數字,以後孩子再學習加減法就容易很多。
3 看書。可以買這方面的書回來看,要在孩子樂意學的時候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不要強迫孩子看或者學習。
我家孩子,6歲時在幼兒園大班僅僅學了10以內的加減法,我用上面的辦法,上小學完全跟得上,成績也不錯。愛孩子沒有錯,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
父母想要培養優秀的孩子,首先要自我提升,多學習多成長。過於揠苗助長,後果很嚴重。
希望有用。
回覆列表
學霸是怎麼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
北大教授魏坤琳在女兒跟小的時候,就開始啟蒙她對數字的敏感度,培養她對數學的興趣。正是由於魏教授正確的教育理念和積極的引導,在上小學之前,女兒的數學能力已遠超同齡的孩子。
別的家長都積極報班,幫孩子提升10以內的加減運算能力的時候,魏教授的女兒早就已經學會100以內加減的運算了。
學前兒童加減運算能力強,實質上反應的是幼兒抽象性思維發展水平高。
讓我們透過具體的事例來看一下幼兒是如何一點點學會10 以內加減運算的吧!1.最初,幼兒需要藉助實物,伸出手指進行合併、分開的動作來逐一點數
如,準備5個橘子,邊準備邊問:“桌子上有3個橘子,又放上去2個,現在桌上一共有幾個橘子?”幼兒會把所有的橘子合併到一起,再伸出小手指一個一個進行點數,從而得出答案。
3歲半以前的幼兒不懂得加減運算,數橘子的遊戲對他來說還很困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橘子合攏,給他演示如何點數,讓他依葫蘆畫瓢再點一遍。
到4歲的時候,幼兒就可以自己點數了。如果你問他:“桌子上五個橘子,媽媽拿走一個,還有幾個呀?”他們一定要把“媽媽拿走”的那個橘子真的拿掉,才能不受干擾地對剩下的橘子進行點數。對幼兒來說,加法比減法容易。
2.接著,幼兒可以不借助實物,而是依託對熟悉的生活場景的描述進行加減,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學過的應用題
如,問:“今天是寶寶生日,爸爸給寶寶買了一個禮物,媽媽也給寶寶買了一個禮物,現在寶寶有幾個禮物啊?”他會掰開一根手指,再掰開另一根手指,然後給出答案。可以看見,這個時候的幼兒完全依靠動作思維學習數的運算。
這類口述應用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如“媽媽手上一塊餅乾,給寶寶一個,還剩幾個?”等。幼兒的生活處處是數學,利用這些生活場景對幼兒進行引導,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數字的敏感性,而且還能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3.最後,幼兒不用依託任何實物,也不需要藉助生活場景的描述,只依據抽象的數字進行計算
如,“1+1=2”。這是更高水平的數學能力,幼兒不需要藉助任何實物和影象,就能給出答案,這說明他的思維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5歲半的幼兒,在家長的幫助和引導下,就可以進行10以內的數的運算了。這個時候,幼兒不止會數“1、2、3”,還會數“3、2、1”,他們會把倒著數數的經驗運用到加減運算中。
這是幼兒加減運算能力大致發展的一個過程,這中間還存在著個體差異。
中國心理學對各地區幼兒數的運算能力進行了研究,發現5-7歲的幼兒可以學會20以內的加減運算,只有極少數能做到100以內的加減運算。
研究還發現:5-6歲的幼兒,透過適當的教育,數學概念的發展會有一個明顯的飛躍期,他們的計數和運算能力都會飛速提升。
可見,數學能力是需要透過正確的引導和培養才能逐步提升的。
就連有著成功教育經驗的魏教授都說,女兒的突出並不是因為天生智商高,而是由於他注重早期數學思維的培養。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一個數學寶寶呢?幼兒的數學能力從哪幾個方面培養呢?《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將學前兒童教育內容分為五個板塊:分類、排序與對應;數、計數與數的運算;幾何圖形;量與計量;空間和時間。
那麼,接下來,我們將從這五個版塊分別探討。
1.分類、排序與對應
數學教育家方富熹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材料是3只小豬。給這三隻小豬都背上救生圈,給其中兩隻小豬穿上紅褲衩。問,“揹著救生圈的小豬和穿著紅褲衩的小豬哪個多?”。
幼兒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對揹著救生圈的小豬和穿著紅褲衩的小豬分別進行歸類,然後才能一個一個點數。也就是說,歸類是計數的前提。
收拾玩具是很好的訓練孩子歸類的方式。給幼兒的指令可以是“按照不同的顏色把玩具放好”、“把小汽車單獨拿出來放好”、“大的玩具放大盒子裡,小的放小盒子裡”等。
這個過程,也是在訓練幼兒對玩具進行排序和一一對應。幼兒透過逐一比較和辨認,才能完成指令,同時,他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鍛鍊和發展。
2.數、計數與數的運算
前面已經說過,學前兒童教育的重點是掌握10以內的數的運算。那麼,認識10以內的數便是平時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
很多兩歲多幼兒會像順口溜一樣麻利的從1數到10,但是,你如果跟他說:“給我8塊積木吧”,他往往不會。那是因為,他的計數只是一種機械性的記憶,只是在“唱數”。
其實,想要教孩子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可以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如,家裡有3個人,2個大人,1個小孩。一隻兔子有4條腿,一張桌子也有4條腿。這些都是幼兒能夠透過觀察理解的。
紙牌遊戲也是一個不錯的活動方式。爸爸、媽媽和寶寶分別抽出一張牌,然後把自己的數字念出來,看誰的數字最大。後期的時候,也可以增加難度,每個人可以選擇要不要繼續抽牌,如果兩張牌加起來超過10.5就輸了。
也可以玩“喂小動物食物”的遊戲,畫一隻小貓、一隻小狗、一隻小兔子,準備魚、骨頭、胡蘿蔔等模具,喂貓吃一條魚,小狗吃兩根骨頭,兔子吃三根胡蘿蔔。這個遊戲不僅也可認識數,也能加強幼兒對應能力的訓練。
其實生活中數學比比皆是,如坐電梯上樓的時候順著數數,下樓的時候倒著數數,買菜的時候注意價籤等。魏坤琳教授說“數學即生活”,利用這些處處存在的數教幼兒學習數學,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3.幾何圖形
前面我們說了對玩具進行分類,幼兒在這樣的活動中積累了對物體形狀認識的最初的經驗。
玩積木是很大眾的遊戲,幼兒透過建造、拼接、搭建等,塑造出各種各樣的形狀,他們透過這個過程辨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另一個有趣的遊戲是“剪梯形”,準備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紙,鼓勵幼兒透過各種方式把這些形狀剪成梯形。剛開始玩這個遊戲可能會有點難,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從簡單的三角形開始,鼓勵他們積極動腦,不斷探索。
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跟幾何圖形相似的物體,比如家裡的門是長方形的,寶寶的嬰兒推車輪子是圓形的,夏天用的扇子是扇形的,鏡子是圓形的等。在認識這些實物的過程中,讓幼兒充分地擺弄、觸控,讓他們對幾何圖形獲得初步的感性印象。
4.量與計量
3-6歲的兒童自己能夠區分長、寬、高、大、小,但是他們還不會用正確的詞彙來表達。比如,他們把高、寬一律稱為大,把矮、扁一律稱為小。所以,平時要教幼兒使用正確的量詞。
幼兒還不會用工具進行測量,他們只會依賴自己的眼睛。這個時候,不用對他們有過高的要求。
生活中可以多引導幼兒觀察,如“寶寶已經比餐桌高了”、“寶寶今天午覺睡了兩個小時”、“寶寶左手的蘋果比右手的橘子重”等。引導幼兒對高矮、時間、重量進行闡述,可以加深他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
5.空間和時間
認識空間關係可以透過以下3點:
教幼兒使用並理解方位詞的意義走路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說“向前走”、“向後退”。吃飯的時候教幼兒“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媽媽坐在寶寶的左手邊,爸爸坐在寶寶的右手邊”。
教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如,“寶寶的眼睛在哪裡呀?眼睛在鼻子的上面”,“寶寶的嘴巴在鼻子的下面”。“寶寶的左手放左邊的眼睛上面,右手放右邊的眼睛上面”。
在日常生活中取材幼兒的日常生活隨時隨地都會用到空間關係。如積木遊戲、躲貓貓遊戲、排隊買單等。
鼓勵幼兒探索的同時,我們還要積極地引導,幫助他們認識空間關係。
幼兒對時間的認識,可以從認識早上、中午、晚上開始。接下來就可以教他們昨天、今天、明天。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可以說“哇!星期天啦!今天準備做什麼呀?”。晚上睡覺前也可以引導幼兒:“八點啦,睡覺時間到啦,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呢?明天繼續躲貓貓遊戲吧!”。
還可以跟幼兒玩“不準動”的遊戲,彷彿時間靜止了一樣。也可以跟他們比賽“看誰收拾玩具更快”,讓他們體會到時間的快慢。
最後:
魏坤琳教授說:“數學即生活,數學即解決問題。”確實如此,數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學科,只要有一雙發現數學的眼睛,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