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託土屯山

    二十四史,是前人智慧的寶典,透過讀覽史書,從中獲得了有益的啟發,真正感受到了"讀史可以明智,讀史可以怡情"。

    《史記》讀後,感受頗深,因為它是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的通史鉅著,深刻反映了古代社會面貌。

    首先、它作為二十四史的開山之作,以人物傳記為中心反映歷史內容,這種體例對後世史書的創作產生了極深的影響。

    其次,史料真實性價值高。史書將帝王將相遊俠刺客同列,秉持反對"譽者或過其失,毀者或損其真"的作為,以求本貌,求事實的態度撰寫歷史。

    如客觀公證地去評價那爭霸失敗者的項羽,他一方面認為項羽是個可歌可泣的悲劇英雄,另一方面批判了他殘暴與剛愎自用的弱點。

    再次,開創了史學學科的獨立學術地位。司馬遷《史紀》修成後,後人紛紛效仿,史學作品續傳增多。

    但,在感受《史紀》作品“亮點”的同時,又深感其史書有它的不足和缺陷之處,突出如下兩點:

    一是對人類社會的本質朦朧不清,儒家思想影響極深,並非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糾葛”的道理,他不知道這是歷史社會發展中始終存在的一條政治經濟與軍事鬥爭的主線。人類社會的本質就是人們在弱肉強食自然環境裡建立的共生共存的組織形式,階級矛盾就是利益矛盾。

    二是對歷史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不清。受時代的侷限性,認識不到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過程。如由於西漢統治階級尤為重視“天人感應”學說,在這種背景下,作者又師從董仲舒,這就自然擺脫不了影響,因此當他在論述秦統一天下的原因時,認為是"天所助焉",王朝的興廢與更替是由"天命而定"。

    在《高祖本紀》中以為"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其社會發展階段觀,亦是"歷史迴圈論"。

    他認識不到:“人類社會歷史的變化趨勢既不是週而復始的迴圈,更不是復古倒退,而是不斷上升和進步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形態總是由低階向高階演進的,這一規律就是社會發展史中的"真諦"。

    以上就是我讀史後的最深感受。

    2020.04.07

  • 2 # 是與非3590

    覺得很悲涼。一個朝代從興盛到衰敗,裡面參與著千千萬萬條生命,令人唏噓。縱然對於各種應對困境的策略敬佩讚歎不已,但還是覺得無論如何那些名人們的精彩瞬間已經過去了,歷史已經走到了今天,我們都是沙粒,無法改變歷史的齒輪只能被碾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準時上班一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