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8
回覆列表
  • 1 # 六朋

    簸箕粄,顧名思義,是用簸箕蒸制的“粄”。是著名的客家風味小吃。這種長條形的美味,有著白如羊脂、晶瑩如玉的米漿外皮,裡面裹著炒熟的香菇、瘦肉、豆角等,表層是蔥油,白與綠相互映襯,格外賞心悅目。

    注:“粄”,讀音為[bǎn],是客家語和海南話(海南閩語)的特色詞彙。

    製作簸箕粄的工具很簡單,磨盤、簸箕、大鐵鍋。其最重要的就是調米漿。

    簸箕粄的米漿怎麼調呢?

    將大米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待到鬆軟後,磨成米漿。大米要選晚稻米,彈牙。有些巧婦會往米漿中摻些木薯粉,以增強韌性,待蒸熟後才不至揭破。

    調好簸箕粄的米漿,接下來如何製作呢?

    1.提前備好餡料,常見的餡有豆角炒肉或豆芽香菇炒韭菜等。

    2.舀一兩勺米漿在簸箕內,搖勻後放入蒸籠,幾分鐘即熟。將簸箕取出,用筷子將蒸熟的粄皮劃成若干份。

    3.每份五寸見方,灑上餡料,再小心地將粄皮揭起,捲成帶狀即可。

    4.簸箕粄製作完成之後,其實便可以吃了。

    但在食用前,聰明的客家人還會在簸箕粄上澆一層蔥油。所謂蔥油,是將一些蔥、姜、蒜、炸小魚乾等剁碎,熱油一澆,“滋啦”一聲,香!此時,夾一條簸箕粄放入嘴裡,只覺軟滑可口。

    簸箕粄的傳說:

    早先,宣成鄉有個男子外出學藝,多年杳無音訊。這日,男子突然歸來,家人欣喜若狂。當晚,妻子取了些白花花的稻米,放入木桶浸泡,打算第二天做些糕點給丈夫吃。次日,妻子把泡軟的米磨成米漿。不料,不小心把米漿調得太稀了,沒法做平常的糕點。她懊惱地左看右看,無意中看到牆上掛著的竹簸箕,菜籃裡還有些豆角和鮮香菇。有了!她用小勺把米漿舀到簸箕裡,搖勻後放入鍋中蒸。少傾,她揭蓋取出簸箕,趁熱將簸箕上的“米漿”剝下。已熟的米漿又白又薄又軟,像圓圓的玉盤,包上餡料,捲起來如玉帶一般。丈夫吃著妻子做的新奇食品,連連說好吃,問這是什麼糕點,妻子隨口說是“簸箕粄”。恰好,街坊四鄰前來探望,妻子熱情地招呼大家品嚐。大家吃了都讚不絕口,紛紛向她討教做法。一傳十,十傳百,簸箕粄的美名越傳越廣,成了客家有名的風味小吃。

  • 2 # 解壓美食

    製作簸箕粄的關鍵,自然是拿捏好軟綿綿的米漿外皮。將大米浸泡並碾成米漿後,掌勺的客家主婦乾淨利落地舀幾勺攤在鐵皮盤子內,以大火快速蒸熟。之後,趁熱揭下成型的米漿皮切成五寸見方大小,再將餡料裹住即可。

    取巧的鐵皮盤子,算是改良後的器物。它雖能叫米漿皮均勻受熱,但終究有負簸箕粄的“簸箕”之名。早些年,純正的客家簸箕粄可是以圓形的簸箕為材料——心靈手巧的主婦們將米漿攤在簸箕上,再以兩手握住簸箕輕搖,直到將米漿搖勻。整個過程,可謂充滿了原始的鄉間野趣。

    以簸箕攤出來的米漿皮,一揭下還帶著竹篾天然的紋理,細細密密,倒成了錦上添花的裝飾。認真嗅上幾口,還能發現外皮隱隱帶有竹子的清香。以這樣的米漿皮裹餡料食之,也算得上是飲食文化的迴歸,很能叫舌頭和內心都得到一個大大的安慰。

    簸箕粄一出鍋,很快就能喚起食客蟄伏舌底的饞蟲。那外皮白如羊脂,還自帶剔透的效果,竟是將肚子裡豐盛的餡料毫無保留地示人。這時候只消淋上一點蔥油、撒上幾米蔥花,白與綠便相互映襯得格外顯眼,引逗著垂涎的食客將它食之後快。

  • 3 # 宋鎂萱

    簸箕粄是客家人的做法,見過他們做。首先要選用晚季稻米,泡發至用手可以搓碎,然後用石磨壓成米漿(可選用豆漿機,破壁機替代),然後在磨好的米漿裡按5:1的比例放入木薯粉,調勻,這樣做出來的粄會更有韌性不易斷。

  • 4 # 小姑食記

    簸箕粄的米漿其實跟腸粉的米漿差不多,如果嫌麻煩的話,可以去買現成的米漿來做。不嫌麻煩的話,那最好還是自己調漿。這個漿要怎麼調呢,請往下看。

    先準備好這些材料:粘米粉 100~300克、糯米粉 5克 (這兩個是調漿的材料),做簸箕粄的配料還需要:四季豆250克、蝦米5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準備這些配料。

    步驟:

    一、調漿

    1、這個漿要根據人數來調,兩個人放一碗粘米粉就可以了。

    2、先放少許的冷水先揉粉,目的是把硬團先捏碎,再慢慢的加冷水,讓麵糰逐步變稀。最後第三次加水,讓漿變成濃獎狀,備用。

    3、再加入少量的糯米粉到步驟2的漿液中,這樣讓粄皮更有粘性,再加入少量的開水攪拌。

    二、蒸粄皮

    1、鍋中放水,燒開,將粄漿均勻鋪滿簸箕(或則用平底盤子也可以),放入鍋中,蓋上蓋子蒸2分鐘,待粄皮起泡鼓起來說明已經蒸好了。

  • 5 # 愛做美食的小郭

    之前是用泡好的米現磨米漿蒸現在直接用粘米粉蒸就好

    粘米粉加適量水調成軟軟的一團,泡半小時。可以揉搓增加韌性。然後加水調成圖中的漿狀,不能有顆粒。

    鍋中加水煮開,大火,用盤或簸箕隔水開蒸。米漿適量、均勻,蒸出來才能厚薄適中。記得蓋鍋蓋,蒸1分半鐘,開蓋瞬間簸箕粄有大氣泡鼓起來就是蒸好了。

    厚薄適中,柔軟又有韌性,攤平整即可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屬於粄的一種。發源於閩西客家地區武平縣、長汀、上杭一帶。

    因舊時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後包餡而得名。存在於閩西、粵西、贛南一帶,尤其是閩西的西南一帶特為流行。

    將大米用水浸泡上一段時間,待到鬆軟後,磨成米漿。提前製備好餡,常見的餡有四季豆炒肉與蝦仁燜茄子。製作時舀入一勺米漿於矩形鋁盤內,搖勻後放入蒸籠內。

    約兩三分鐘後將蒸盤取出,用筷子將整塊已熟的粄皮劃成若干部分,將準備好的餡灑在粄皮上,再捲成筒狀,放入準備好的盤中。

  • 6 # 小松廚房

    一、選用陳年早米,前一個晚上用水把米浸泡,至少要浸泡四個小時以上。第二天把浸泡好的大米清洗乾淨。

    二、第二步將米和水調至適當的比例。然後用石磨磨成米漿,加入少量澄粉、慄粉和油攪拌混合而成。

    三、第三步用乾淨的大勺,把米漿倒入簸箕內,兩手抓住簸箕,稍微傾斜。把米漿均勻攤開,剛好貼合簸箕的邊緣。隨後放入大鍋內蒸制。停留片刻,米皮鼓大泡即可取出。用竹片將粉皮輕輕地撥下,並捲成條,包入雞蛋或各種肉餡,撒上醬汁即可食用。這種做法,既保持了大米原本的香,又融合了竹子淡淡的清香,簸箕粉的粉薄而有韌性,爽滑而不膩。

    材料:

    一、米漿1600克、澄粉1000克、慄粉400克、水6000克、植物油100克、

    二、起鍋燒油,小火,下入剁椒、蒜末、薑末、煸出香味。用碗盛出,加入蒸魚豉油、生抽、蠔油、雞精、少許豬油、胡椒粉調成醬汁待用。

    三、五花肉切末用紅薯粉抓勻,胡蘿蔔切末,蒜苗切末、雞蛋4個打散。

    四、油溫七層熱,下入豬肉末翻炒煸香,下入胡蘿蔔和蒜苗翻炒均勻,加入鹽和雞精蠔油調味用碗盛出。

    做法:

    一、把米漿、澄粉、​慄粉、水、植物油調成稀麵糊。

    二、簸箕裡舀入一勺麵糊,兩手傾斜,均勻轉動,使之麵糊均勻攤在簸箕四周邊緣,然後舀入少許劃散的雞蛋液在米漿上,放入燒開水的大鍋中蒸制80秒,待米皮鼓大泡,即可用竹篾輕輕剝出,在米皮上鋪上一層肉末,捲起剁小塊,盛入盤裡,最後澆入一勺醬汁,撒上少許蔥末即可食用。

  • 7 # 鄉村阿武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發源於閩西客家地區武平縣、上杭一帶,口感爽滑,營養豐富又好吃,細嫩可口,香味四溢,簸箕粄就是用大米浸泡後磨成漿製作而成,再捲上瘦肉、蝦米、胡蘿蔔等,非常的好吃。

    簸箕粄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吃,香味四溢、口感爽滑,香滑細膩,營養豐富又好吃,製作還很簡單,簸箕粄就是用大米浸泡後磨成漿製作而成,可以捲上瘦肉、香菇、胡蘿蔔等,真的是超級好吃,自己在家做,製作簡單又好吃,不過每個人的做法都不一樣,下面就來分享一下簸箕粄的米漿要怎麼調。

    一、簸箕粄米漿製作步驟

    1、簸箕粄米漿就是用上等的秈米,浸泡後磨成漿製作而成,把秈米洗乾淨,用水浸泡一晚上,把浸泡好的大米放在石磨裡磨成漿,沒有也可以把大米放進料理機中,打成米漿,一定要把米漿打的細膩一點,米漿的稀稠度適中,大米和水的比例是1.5:1,打好的米漿過濾一下,這樣做出來更細膩。

    2、簸箕粄米漿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直接用大米粉製作,把大米粉放盆裡,加入水,水要慢慢加入,攪拌均勻,浸泡一下,也可以加入一點糯米粉,米漿的稀稠度要適中,可以把米漿過濾一下,這樣做出來會更細膩。

    二、簸箕板做法

    1、準備食材:大米、豬肉、豆角、胡蘿蔔、鹽、蠔油、生抽、十三香

    2、把大米洗乾淨,用水浸泡幾個小時,至少要浸泡三個小時以上,把浸泡好的大米放進料理機中,加入水打成漿,米漿要打的細膩一點,可以過濾一下更細膩。

    3、可以放入自己喜歡的食材來做餡,把豬肉洗乾淨切成小丁,豆角摘好洗乾淨切成小丁,胡蘿蔔洗乾淨切丁,起鍋燒油,油熱把肉丁放進去翻炒,翻炒至肉丁變色。

    4、把豆角、胡蘿蔔放進去,翻炒一下,加入鹽、蠔油、生抽、十三香翻炒均勻,再加入一點水,蓋上蓋子燜煮一會,水分快收干時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鍋了。

    5、鍋裡燒水,水開後舀一點米漿,均勻地鋪在簸箕中,越薄越好,把簸箕放進鍋中,蒸兩分鐘,蒸好後拿出來脫模,再捲上炒好的菜放進盤裡,全部做好後,上面再淋上醬汁就可以吃了,味道鮮美,口感爽滑。

    總結:簸箕粄口感滑嫩,鮮嫩好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又好吃,自己在家做,製作簡單又好吃,簸箕粄的米漿調製方法也是很簡單,可以用大米浸泡後打成漿製作,也可以直接用大米粉製作,米漿的稀稠度要掌握好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尼康24--70二代,這款鏡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