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緣大夥子

    首先很高興解答這個問題!古人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句話就完美的向我們詮釋了,其實喝酒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品嚐酒的味道,他們更多的是喜歡那種沉醉的感覺。一根菸上嘴,一杯酒下肚,在他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而對於他們自己而言,喝的不是酒,是空虛抽的不是煙,是寂寞。華人品茶,外華人品咖啡,這是從古至今的傳統。可有人說茶葉和咖啡都是苦的,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慢慢的品呢?我想說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常人無法達到的境界!他們經歷了生活上那些腥風血雨,百忙之中抽個時間坐下來,邀一些朋友品品茶喝喝咖啡。不僅是在生活上的一種放鬆,更是為以後的奮鬥進行儲備。或許只有在這與朋友片刻的談笑間,他們的壓力才會得以釋放。所以萬事萬物我們不能只看表面,需要慢慢體會其真正蘊含的意義,這就是生活的目的所在。

  • 2 # 羅蘭神話

    看每個人的心境吧,有些人抽菸喝酒都不是因為喜歡才開始喝的,都是因為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才去碰它之後,也許是因為空虛寂寞,也許是因為應酬不得不喝這個,就看每個人自己的心境,喝茶嗎?基本上也差不多,當然有些人也是因為減肥減肥,有些人是真的到最後愛上了這個味道

  • 3 # 菊靜呀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只要不影響到別人,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事。你不明白別人為什麼喜歡抽菸喝酒,別人也有很多不明白你的時候。正是因為大家各有所愛,所以我們各自不同。

  • 4 # 隔壁美食

    我個人不抽菸,聞著煙味也不舒服。不過菸草裡的焦油、尼古丁能夠使人上癮,尼古丁對神經有刺激作用使大腦對尼古丁產生依賴。

    酒是個好東西,有故事的人,年齡大的人越能體會酒的意義。微醺,酣暢,酩酊三種不同的境界。詩仙李白無酒不成詩,酒可以讓人有靈感,更開懷,短暫忘記傷痛。使開心更開心,忘記傷心難過。另外,酒壯英雄膽,喝多了能讓人做一些平時不敢做單事。不過適可而止,身體更重要。另外只有中國的白酒才會有所謂的辣味,外華人稱為餿抹布的味道。像伏特加,威士忌很好入口。

    茶葉,是個好東西,有很高的強身健體與藥用價值。世界公認的三大飲料之一(世界三大飲料:可可,咖啡,茶都是苦的),每種茶都有其不同的風味,入口雖口,回味甘醇。像茉莉這樣的花茶不僅有茶葉的甘醇還有茉莉的清香。酸甜苦辣鹹五味,只有苦與辣能給味蕾帶來特有的刺激,會使人慢慢上癮。。。

  • 5 # 美食的天然

    簡而言之:味覺偏好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我們的味覺除了受到環境、生活經驗的影響,也受著DNA的控制。因為人類的天賦太強大了,在逐漸演化出今天我們多彩紛呈的口味喜好這一漫長的過程中,祖先要適應的不只是從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時遇到的不同環境,還有“環境一直會變化”這個嚴峻的現實。如果不學會吃新的食物,人類怎能捱過冰川期呢?

    愛上另類味道

    還記得你第一次喝咖啡、茶、酒……,第一次吃榴蓮、香菜、魚腥草……時的感受嗎?後來你有沒有愛上這些另類的味道?

    拿我自己來說吧,與它們的頭一次遭遇是哪年哪月的事當然記不清了,可當時齜牙咧嘴的情形仍然歷歷在目。

    咖啡那回是鄰居的上海親戚送了兩罐雀巢原味給他,這在當時絕對是個稀罕且有面的東東,於是他也分點給大家品嚐(現在想來,恐怕動機也不是那麼單純)。我滿懷期待地等待那杯雖然目測如同中藥卻散發迷人芬芳的液體冷卻後,猛灌了一大口——本以為吃的人參果,哪知眼睛誠不我欺——這就是一杯中藥,還是煎糊了又加了水的中藥!差點沒當場噴出來!可是現在呢?每天不來上一杯簡直一日虛度,還嫌速溶的不夠帶勁。

    再說榴蓮,從當年聞味即繞道遠走,到如今但凡家裡還剩一塊,我絕計不顧大小先生的感受,先吃完為敬!但文首提到的幾樣裡,還是有酒和魚腥草這兩樣神物,它們之於我仍然是如同砒霜般的存在。

    學習新口味

    我有個多年的朋友,她從未承認自己挑食,但不吃的東西很多。當年她來我家,我媽買了雞、黃鱔、番茄等,還有本地應季特產湖羊肉等。可後來一桌子菜裡她只吃紅燒肉等有限的三四碗,哪怕我爸媽一再提議,她只是嘴巴上說著:“我吃的,我吃的”,依舊未見實際行動的改變。我媽偷偷問我:“是不是我做的菜不好吃?”我笑著寬慰她:“不是啦,小徐只不過是因為從小在海邊長大,飲食習慣跟我們不同罷了。”

    不過後來,我朋友也有了改變,她自己的說法是:“我漸漸學會了吃番茄、雞肉。不過羊肉、黃鱔還是沒學會。”

    對於她用“學會”這個詞,我一度覺得挺奇怪,這些不都是天經地義的好吃東西嗎?換作我,就算是第一次吃,也會愛上的呀。或者說吃第一口,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難道這也是門學問?

    寫在DNA中的秘密

    現在想來,自己不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口味嗎?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有點漫長而讓人不太自知。現代的科學研究已經表明,我們的味覺除了受到環境、生活經驗的影響(如我愛吃陸地和淡水中出產的食物,我朋友愛吃海產品),也受著DNA的控制。因為人類的天賦太強大了,在逐漸演化出今天我們多彩紛呈的口味喜好這一漫長的過程中,祖先要適應的不只是從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時遇到的不同環境,還有“環境一直會變化”這個嚴峻的現實。如果不學會吃新的食物,人類怎能捱過冰川期呢?

    達爾文在1833年來到南美洲最南端,他當著原住民的面吃著牛肉罐頭,有個“野蠻人”摸了一下罐頭裡的肉,覺得它又軟又冷,露出了感到噁心的表情。而達爾文也不好受,他想到自己的食物被這個吃腐爛鯨魚、還據說吃年老女性的人碰過,再多一口都吃不下了。達爾文後來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將其解釋為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即預設不瞭解的食物是“有毒的”(進而吃這樣食物的人也是“不潔”的)。但近兩百年過去了,很多印第安人早學會了吃西餐,而原先自詡為“文明人”的後代也紛紛去原始部落體驗外邦生活。

    還有些極端的例子也能說明這個問題。狼孩、人猿等在迴歸正常社會後,往往也能改變之前茹毛飲血、或以樹葉和草維生的習慣。

    回到開頭

    我們每個人出生時都會喜歡甜味,因為這代表了成長所需要的熱量。蛋白質味、脂味也受歡迎(想想牛奶),因為它們也是重要的能量來源。基本不會有喜歡苦味的孩子。可後來為什麼會演化出對苦味的偏好,茶、咖啡、啤酒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呢?這部分與愛好冒險、挑戰的人類天性有關。另一方面,苦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特殊的營養以及藥用價值。之前也提到味覺是遺傳和生活經驗互動影響下的產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嘗的食物種類不斷增加,我們大腦中負責厭苦味的神經網路也發生了改變。味覺的反差、對新奇食物的需求,都為吃點“苦”這件事增添了樂趣。

    我在想:自己會在哪一天學會吃魚腥草呢?也許將它喬裝打扮、或者稀釋到一定程度,我也能吃下去了吧。就像號稱不吃蔥、韭、蒜的童鞋吃西餐那樣——好多美味醬汁裡都有它們的影子哦:)

    我是@企鵝司兒令,曾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翻譯出版了《美食真相:恰到好處的科學料理》一書。您的點滴贊、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心地善良又漂亮的女人為什麼會找不到男朋友?